浅析“三哲”视域下中原地区的美学、美育精神

2023-11-12 19:25王梦利张森
新楚文化 2023年19期
关键词:中原美育美学

王梦利 张森

【摘要】民族文化作为民族发展的内驱力和民族文明发展的推动力,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又是社会制度发展的中坚力量。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相互交融的国度,存在着结构纷繁复杂且丰富多彩的民族系统和民族精神。而琳琅满目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中原文化”则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原文化发端于黄河中下游流域,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居于主导地位。自三皇五帝时期始,中原地区的文明就一直担任着导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重任,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中原文化不仅没有被吞噬、冲散,反而历久弥新。

【关键词】“三哲”;中原;美学;美育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19-0093-04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其带动着世界文化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与交融,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三大哲学体系也随之不断地发生着碰撞以产生更为丰富的火花。中、西、马三大哲学体系,均怀其自身特有的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均有其自身独特的思维特点和思考维度。因此,我们将中原地区的美学、美育精神,置于中、西、马三大不同的哲学体系中,找出其之间的交汇点和区别点,发掘其思想内涵,并相互补充。当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三大学术环实现良性互动时,才可为中原地区的美学、美育精神提供更为丰富的哲学资源与文化内涵,方可促进中原地区的美学、美育精神进一步繁荣发展。

一、新时代中原美学精神核心的思想根源

美学、美育精神是文化的衍生,中原地区的美学美育精神的思想根源离不了中原地区历史文化。“中原”的“中”字出现于殷墟甲骨文中,唐兰的《殷墟文字记》中有记载:“古时有大事,聚众于旷地,先建中焉,群众望见中而趋赴,群众来自四方,则建中之地,恒为中央,遂引申为中央之义,因更引申为一切之中。”殷墟出土的甲骨刻辞中多次出现“立中”二字,“中”字在这个时期主要表达地理位置的中央、中间。“原”字出现于西周金文中。据《说文解字》的解释为:原,水泉之本也。据古字形象分析,“原”字为泉水从石头下流出,指水流的起始处,之后引申为最初的、原本的、谅解、宽容等意。

“中原”二字连起来使用最早出现于《诗经》之中,《小雅·吉日》中有记载:“瞻彼中原,其祁孔有”,意为遥望原野漫无边,地方广大物富有;《小雅·小宛》中有记载“中原有菽,庶民采之”,其意思为田野长满大豆苗,众人一起去采摘。此两处出现的“中原”二字取义重在“原”字,意为原野之中、田野之中,并非指某一特定的地理区域。

当代“中原”一词主要指黄河中下游以河南为主的地理区域,“中原”含有平原、原野之意;也含有中心、中间、中央之意。但更关键的取义是具有人文内涵的“中”字,河南这片土地,除了称为中原以外,还曾有中国、中州、中土等称呼。单从地理位置和称呼中我们便可了解中原地区的重要意义,因此各学者对于中原地区历史文化、美学精神的探析更显得尤为重要。

文化的积淀是孕育美学、美育精神的重要摇篮,美学、美育精神的产生是文化的发扬与繁荣的重要手段。中原地区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深厚,自古作为农业大地的中原地区一直都是中国政治的焦点、文化的中心。农业文明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于恶劣的自然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需要辩证的理念作为引导,中原文化深受此影响。中原文化向来以阴阳五行学说作为核心,自然而然地演变成一种辩证和谐、自立自强、开拓创新的中原文化精神。正如《易经》中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随着中原地区以农业为特点而产生的文化经过不竭的流转、传播与深化,春风化雨般悄然进入中原地区文化,其中较为突出表现在宇宙观的天人合一、人生观的中庸和合、审美观的美善相乐等方面。

由此可见,中原的地域文化本质上是围绕农业文化展开的,是以农业文化为核心所体现出来的,农业文化所培育出来的中原地区文化有其传统、质朴、温和、忠厚、勤俭、中庸、自强不息等特点,这样的中原地区文化又影响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繁衍。中原地区的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诞生地以及主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文明个性可以看作是中原地区文化中精神文明的引申、发扬、提升、凝聚、创新、繁荣,以及与其他地域文化、文明精神的借鉴、交融、补充和互渗。

二、“三哲”视域下的新时代中原地区的美学

中原地区既像是一位耆宿大贤,又像是一位蓬勃后生;既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又有着兼容并包的新思想;既深受中国古代哲学的熏陶,又吸收着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先进思想,形成一种通达古今、中西结合的新风貌。

在所有的相关学科中,美学与哲学的关系最为密切,美学起源于哲学又独立于哲学。朱光潜先生在《西方美学史》中讲道:“美学在西方一开始就是哲学的一个部门。”[1]冯契、徐孝通所著的《外国哲学大辞典》中也有论述:“美学是哲学的一部分,它是人类社会实践与审美实践的产物,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哲学体系的思想材料的影响,因而各哲学家均从不同的本体论出发形成不同的美学思想。”①因此,美学思想与哲学思想紧密相连,对于中原地区美学、美育精神的探析,换言之也是对于中原地区哲学思想的探究。

以中国哲学的角度对新时代中原地区美学、美育精神的探析繞不开对老、庄、孔、孟思想的理解。因此作为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的中原地区更是以吸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为核心。由于中原地区是以农业发展为重点,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则成为中原地区哲学思想与美学思想探究的重中之重。

孔子有云“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人,唯尧则之”;庄子在《齐物论》中有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庄子·达生》篇中也有描述“天地者,万物中父母也”;孟子在《孟子·尽心上》中也有相似论述“上下与天地同流”。由此可见,作为中国哲学史、中国美学史、中国文学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奠基者道家和儒家均提倡“天人合一”的思想,都将人视为天地自然的一部分,强调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密不可分,形成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从而衍生出一种强健有力的主观力量,促使人们在生活劳作中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中国哲学中天、地、人三者之间紧密相连、辅车相依的思想与中原地区历来所拥趸的美学、美育精神如出一辙。

美学、美育精神是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比一般的文化、思想等人的精神要素都更为远离社会的物质经济基础,也更为高于社会的物质经济基础。正如《文明与社会进步》一书中有言:“美作为精神价值,比作为道德最高概念的善还要更高一级”[2]。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健康的审美意识、生态的美学观念、积极的美育思想,则会促使整个社会变得和谐与美好,整个生活环境变得积极与阳光,天地万物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美学、美育思想产生于我们的生活,高于我們的生活,同时影响我们的生活。美学思想和美育精神不仅是城市的文化建设、对生活的简单追求,更重要的是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引导人们拥有认识美、向往美、创造美的能力。正如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一书中写道:“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让我们珍重这几点星光!让我们也努力散布几点星光去照耀那和过去一般漆黑的未来。”

中原地区的城市建设、文娱活动等方面均已超出其本身的功能含义,进而已经上升到哲学、美学的高度。正如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有述:“城市中无论集中的或者散布田庄中的住宅都出现一种宇宙图案的感觉,以及作为方向、节令和星宿的象征意义。”

这种象征意义就是中原地区城市建设规划所体现出来的中国哲学观念、中国美学思想的直观表达方式之一。中原蕴含的生态美学理念植根于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早熟而稳定的农业文明,历来含有“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色彩。对大自然的实践性依赖,是人们关注自然事物与现象的关系与作用,以及具有现实意义的自然规律,影响着先秦以来中原地区的城市规划与生态意识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中国哲学层面,中原地区的美学、美育思想以“天人合一”为理论基础,不仅奠定了中原地区的历史文化特点,同时深刻地影响着中原地区人们的思想文化特点。

以西方哲学的角度来观察新时代中原地区的美学、美育精神,不难发现中原地区处处体现着西方哲学的思想。美学的概念本源于西方哲学,“美学之父”鲍姆加通认为“美学的对象是感性认识的完善”,美学是人们以自身的审美观点出发,以艺术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所依据的关于自然的自组织进化观、生态整体观、人类价值论和自然价值论、人与自然重返和谐的理想。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中所言:“美即生活。”“美”从现实生活中提炼而来,且现实生活中的美高于艺术之美,是最朴素、最本真的美。在此论点中,西方美学与中国美学不谋而合。

虽然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存在某些相似的地方和深刻的一致性,但与此同时各自也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重大的文化差异。在中国美学中无论是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②,还是张载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皆反映出人与自然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会贯通的关系。而西方哲学文化中则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不是融合的,而是人应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例如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在《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中说道:“‘人是许多灵魂合成的一个灵魂,支配自然该是他天赋的特性。”又如古罗马的柯鲁认亚奴斯在《短诗》中写道:“善用自然,必能为众生带来莫大的幸福。”西方哲学人的生活态度和思想观念皆认为只有改造过的自然环境才是人类最需要的,才是最适合人类的。西方的建筑设计以及园林设计显而易见的人为改造可以恰如其分地佐证以上观点。

中原地区的部分城市建设受到西方城市建设观念的影响,其原因是中原地区的美学、美育思想受到西方美学精神思想的浸染。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来看,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西方资本主义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异化劳动只有发自内心的劳动才能创造出美好的事物。在资本主义的压迫下,劳动既创造了美,也创造了恶。马克思在美学理论的建立中也阐释说,人类要获得审美的乐趣,要先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才能在文化、艺术、音乐、文化等方面获得审美的报酬,从而促进人类美学的不断发展。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时,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秉承的观点既不是中国哲学中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不是西方哲学中的人需要改造自然,而是需要使用辩证的观点进行分析。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是矛盾的统一体,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人类不仅可以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而且更重要的是人类可以正确认识到自然发展的规律,从自然中获取有利于人类社会活动的价值,并且做到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写道:“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由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中原地区的美学、美育精神同时契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中原各地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守护绿水青山,优化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

从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三大哲学体系分别对中原地区美学、美育精神的探析中可以发现,中原地区的美学、美育思想是多元化的,不仅包括人类社会早期中人崇拜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特点,又包含工业文明时期人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现象,同时最重要的是将生态文明时期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科学合理地开发自然的精神充分体现。

三、新时代中原地区美育的意义与启示

弘扬新时代中原地区的美学、美育精神一方面有助于提升中原地区整体的人文环境,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加强中原地区人民树立中原文化自信和中原地域认同感。例如2022年河南省春晚中的《国色天香》,2021年河南春晚中的《唐宫夜宴》等节目很好地发扬中原地区的美学、美育精神,不仅彰显出中原地区的文化底蕴而且体现出新时代中原美学的包容性、开阔性、悠久性的特点。

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中原地区城市的经济水平甚至打开国际大门,为经济腾飞做准备。中原地域文化的进一步弘扬与完善,吸引各方面的资源投入中原地区,从而形成美学、美育精神带动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回馈城市的发展,进而再次提升美学、美育精神的良性循环。

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我们可以直观且清晰地发现,人的需要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缺失性基础需求,另一类是成长性高级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人们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社交需求、尊重需求、求知需求已经得到了充分或者部分满足。因此,人们开始追求高级需求、追求美。由此可知,要想增强中原地区的美学美育精神发展,首先要解决人们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社交需求、尊重需求、求知需求,当以上需求可以得到满足或者部分满足的时候,审美需求便会自然而然地发展。

正确的、先进的思想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导向、推动作用。中国社会的每一次巨大变革,都离不开思想的引领。河南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河南的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亟需思想的引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中国学,实现河南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中原崛起,必须探索中原发展哲学,构建具有中原特色、中原根脉、中原气魄的“中原学”。通过中原地区的历史文化、美学精神来引领中原地区人们的思想境界,从而促使中原地区的美学美育精神得到长久的发展。

注释:

①冯契、徐孝通:《外国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第636-637页。

②《老子》二十五章。

参考文献:

[1]徐可,徐宁远.中原地区国际国内经济双循环的着力点——国家金融中心[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01):1-9.

[2]吴林可.中原城市群集聚效应、城市效率与经济增长[D].开封:河南大学,2021.

[3]梁素芳,李琳.论中原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J].河南农业,2020(09):53-55.

[4]李庚香.用新视角和新范式开辟中原学的新疆域——新时代中原学发展路径与需要关注的问题[J].黄河科技学院学报,2020,22(10):15-18.

[5]姜春.习近平文化视野中的中华美学精神[J].美与时代(下),2020(08):7-11.

[6]高晓雨.中华美学精神的核心价值取向及其美育意义[J].美与时代(下),2020(06):4-8.

[7]李庚香.勇担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中原文化的历史责任[N].河南日报,2019-10-10(8).

[8]宋朝丽,汪振军.构建中原学基本理论体系探析[J].河南社会科学,2019,27(11):9-15.

[9]李庚香.走进新时代的中原学——构建新时代中原学的历史使命和实践路径[J].河南社会科学,2019,27(08):1-9.

[10]尹全海.中原学的地域性与开放性[J].河南社会科学,2019,27(07):61-64.

作者简介:

王梦利(1993.2-),女,汉族,河南新乡人,河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哲學。

张森(1990.9-),男,汉族,河南新乡人,河南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流体力学。

猜你喜欢
中原美育美学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沁园春·赞中原
追梦新时代 中原更出彩
My Favourite Animal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御中原 画饼充饥
纯白美学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