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严歌苓作为新移民小说家的翘楚,近些年关于严歌苓及其文学作品的研究,以各种形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经过笔者详细查阅,关于严歌苓新移民小说的研究,笔者大致将之分为了两大类。第一类:对作品研究方式的广泛性,其中包括了单篇作品解读、整体性作品解读、作品比较研究;第二类:切入角度的多样化,其中包括了人性的角度、女性的角度、文化的角度、叙事技巧、小说改编影视剧、男性形象等方面。这些数量、种类繁多的学术性研究文章体现了学术界对严歌苓新移民小说的重视,也体现出对严歌苓新移民小说研究的日益加深,但与此同时也需要进行拓展,本研究旨在对严歌苓新移民小说的研究进行综述概括,希冀为新的开拓研究提供些许方向。
【关键词】严歌苓;新移民小说;综述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19-0030-04
新移民小说,它主要是指“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后,由中国移民在海外创作的文学作品,其创作媒介可以是中文,也可以是英文或其他语言文字”[1]。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严歌苓的新移民小说,具体是指新移民作家严歌苓出国(1989年)后创作的小说作品。
近些年随着电影电视剧以及严歌苓小说内涵深刻性等方面,对严歌苓的研究日渐增多,单以CAJ为例,以“题名”项进行搜索,有关严歌苓的论文从1997年的2升到2011年的66篇,从2008年至2018年第一季度,目前有885篇;以“主题”项进行搜索,从2008年至2018年第一季度有关严歌苓的论文有1611篇;以“关键词”项进行搜索,相关论文有1796篇。到目前为止,中国期刊网收录的对严歌苓及其作品的研究有2064条相关文章,可谓蔚为大观,对这些研究文献资料进行查看、梳理、归纳,很明显可以发现作品研究者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笔者根据文献梳理尝试指出相关不足之处。
二、研究方式的广泛性
(一)单篇作品解读
无论是从质还是量上说,严歌苓的作品都算得上浩瀚,单纯针对她单篇作品的研究也有很多。
对严歌苓新移民小说的研究聚焦在她的长篇小说上。单篇解读最多的是《扶桑》,研究者们大致从文化意蕴、人物形象、叙事技巧等角度对《扶桑》进行剖析,这个方面将在后面的论文中呈现。而另外一部关注较多的作品是《人寰》。除此之外,长篇小说《第九个寡妇》《一个女人的史诗》因为历史原因也被众多学者们从历史沿革、女性形象等方面进行挖掘分析;《小姨多鹤》和《金陵十三钗》因被翻拍成电视剧,也有研究者从影视学等方面进行了语言、色彩、心理等方面的挖掘分析;《天浴》因被翻拍成电影,也有研究者从电影拍摄、人欲方面对其进行剖析;《无出路咖啡馆》《花儿与少年》《寄居者》等作品也存在不同角度的分析。整体来说对于移民后的作品,研究者们主要采取的是单篇作品的研究方式。
(二)整体性作品解读
群体性、同类性作品研究也是学者们探析的一部分,这部分的研究以学生论文为主,从作品的性质来划分,形成了两个方向的流变:一个方向是对不同阶段的作品进行挖掘剖析;另外一个方向是针对某种特定题材进行挖掘剖析。从研究作品来看,关于不同阶段作品凤挖掘剖析来看,张栋辉的《论严歌苓新移民小说的跨域书写》、孟乐的《论严歌苓的本土历史题材小说创作》、田京霭所写的《论严歌苓的“新移民小说”创作》都是从严歌苓移民后的跨语境、跨文化交流等方面进行研究,這些研究都从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严歌苓写作的宏大磅礴、稳健深重;而关于特定题材的作品,则主要是以20年代的特定历史题材为背景以及主要内容,这一些特定历史题材,研究者们将历史背景以及当时的人性底色相结合对作品进行整体性分析。
(三)比较研究
随着对华文作家、华文作品的研究增多,关于严歌苓的研究便不仅仅局限于严歌苓作品本身单一或同一的分析,还进行了对比性研究。关于对比性研究又从两个方面来体现:一方面是对严歌苓自身作品进行对比分析;另一方面,有部分研究者便开始将严歌苓本人以及严歌苓的作品与其他的华文作家、华文作品进行对比研究。对严歌苓自身作品进行对比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地母形象,有研究者将《扶桑》和《第九个寡妇》进行了形象比较;二是关于人性欲望的呈现,有研究者将《天浴》和《雌性的草地》进行了叙事呈现方式的比较。将严歌苓与严歌苓的作品与其他的华文作家作品进行对比研究的主要是面向于华文作家白先勇、于梨华、汤亭亭以及他们的相关作品。针对作家本身的比较,主要是从作家的创作心境、创作背景、创作心理等方面进行挖掘探索;针对作家作品的比较,更多是从作品里所体现出的叙事方式、故国回望、跨身份交际等方面进行,例如2015年刘雯文的硕士毕业论文《北美华人女作家家族书写比较——以汤亭亭、谭恩美、严歌苓、张翎小说为例》,探寻了北美华人女作家家族小说内容表征上的差异,并从家园意识、性别审视、代际冲突三个方面分析汤亭亭、谭恩美与严歌苓、张翎在家族小说这个同样的题材上呈现出来的内容差异;除此之外刘雯文还探寻了北美华人女作家家族小说形式表征上的差异;除此之外,研究者还从男性的研究角度对汤亭亭、谭恩美、严歌苓展开交叉比较,具体论文可查询华文作家们的“她”写作。
三、切入角度的多样化
(一)人性的角度
关照人性是严歌苓作品不可磨灭的写作痕迹,因此研究者们也循着人性的角度对严歌苓的作品进行深入挖掘,大多数读者学者认为严歌苓的作品对人的生命价值、生命意义充满着审视一般的关注,但从两性角度来看,严歌苓从作品中呈现出大量的处于不平等地位下的女性形象,但是严歌苓并没有从苦难的角度来呈现这些女性,更多的是从人性的光辉来展示这些女性生命里的坚韧与善良,有研究者指出严歌苓作品始终不变地闪烁着人性的光辉;《雌性·母性——严歌苓小说〈扶桑〉中的情结分析》[4]《别样的“身体修辞”——对严歌苓〈金陵十三钗〉的修辞解读》[5]作者们认为严歌苓通过环境冲突和战争中女性特有的身体恐惧和惊栗,让不可直面的苦难与屈辱浮出民族历史记忆的海面,这也是人性的直接体现;除此之外也有研究者认为严歌苓的女性叙事,包含了女性作家的叙事也蕴含女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力量,这是一种人性的关怀;《从神女到女神:扶桑与葡萄形象分析》一文主要对扶桑和王葡萄这两个历史背景下的特有女性形象进行了分析,挖掘她们的性格特点,也探讨其身上的女儿性、母性如何转化为神性,以及她们如何完成从神女到女神的蜕变;而对于特殊的时期,有部分研究者指出严歌苓的作品《白蛇》更多的是反映人性幽僻的存在,以及对于这些幽僻人性底色人的关注。
(二)女性的角度
严歌苓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性意识等问题是学者们研究的主要对象。其研究的作品笔者选择的代表性研究有邹慧玲的《严歌苓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刘艳《异域生活的女性言说——严歌苓创作品格论》、杨梅《超越与规避——严歌苓小说女性意识的研究》、龚高叶《浅论严歌苓对妓女形象的别样书写》、武小靖《论严歌苓小说的女性书写》等,这些研究文献从选题上可以看出,宏观上有对群体性作品的女性形象分析、跨地域女性身份危机的现状分析;微观上有对严歌苓作品中折射出的女性自我形象审视、特殊环境下的女性身份价值研究,以及女性魅力、女性情思等内容,对于女性方面的探索研究现目前主要集中在思维上。
(三)男性形象的角度
对男性形象的分析则基本从心理优势的失落这一层面来写,凸出了作品中男性的晦暗。丰云的《新移民文学融合与疏离》中分析了严歌苓的《拉斯维加斯的谜语》里的父亲形象;王玉侠的《严歌苓小说中的男性群像研究》;李仕芬在《拖着长辫的中国男人——试论严歌苓的〈橙血〉》一文中,分析了一个大清灭亡后却仍拖着长辫子(小说里的长辫子被人看做特殊物体),在西方人心中是典型中国人的男性形象黄阿贤,进而阐述了这种表面和睦融洽的主仆关系,如何因为黄阿贤对自我中国身份的省思而逐步瓦解,从这种由和睦相亲而演变成对抗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两国人民根深蒂固、无法从心底交流认可的疏离;杨小兰的《简析严歌苓笔下的“父亲”形象》;许晖的《论严歌苓小说中的男性形象》,文章将严歌苓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分为弱势男性群体、西方男性群体、特殊时期男性群体以及同性恋群体,直指他们的共同特征——“非理想”,并指出女作家塑造这类男性形象的原因在于女性在性别和异域文化的双重压迫下产生的必须将男性“弱化”的心理需求;翟羽佳的《论严歌苓小说中“残缺”的男性形象》指出作家“隐蔽”的女性主义。
(四)文化的角度
由于新移民作家的身份比较边缘,因此不同的学者便从文化的角度去挖掘他们的身份,葛亮《从“土生族”到“新移民”——由严歌苓的作品看在美华人的文化认同》,认为严歌苓以新时代美国华人多元的生活模式为题材,书写了 “土生族”和“新移民”这两个重要的在美华人群体;黄梅《严歌苓小说:多元文化视域下的人性思考》;李燕的《异质文化中的身份建构——从叙述者“我”的出场与缺席看严歌苓小说的创作》;张栋辉的《生命的移植——论严歌苓新移民小说的思想资源》中对严歌苓新移民小说的特点和思想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剖析;除此之外,还有侧重于文化和审美方面的一些文章,例如:张莉的《异质文化语境下的严歌苓书写》、田京霭的《论严歌苓的“新移民小说”创作》。整体说来关于文化的研究角度更多的是关于双层文化方面的文化交互:异乡、异质、跨文化、移植等。
(五)叙事技巧的运用角度
叙事技巧的研究是每部小说都避不开的视角,好的叙事角度能够吸引大批的读者,严歌苓作品的畅销少不了她叙事技艺的精湛。对于叙事角度运用方面的研究,有对她作品研究的初探、叙事身份的研究、时间与叙事结构交叉研究、叙事技术的纯熟,以及叙事对称性等方面进行的研究,这些研究几乎都表示严歌苓的文本叙事是稳健又变幻的。对她作品研究的初探就有作者指出严歌苓的叙事方式是一类型的,就题材选取而言,几乎都是坚韧的女性;就叙事身份的研究分为了“我”的言说、“她”的言说、上帝视角言说;就时间与叙事结构交叉研究主要集中在《第九个寡妇》里的历史文化题材,时间的迁移、历史的变革;就叙事技术的纯熟来说有研究者指出《扶桑》这部作品是成熟的代表作之一;就叙事对称性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后期的研究者可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索挖掘。
(六)小说改编为影视剧的角度
由于《少女小渔》《天浴》《金陵十三钗》改编电影上映后的成功以及《小姨多鹤》《一个女人的史诗》电视剧大热的原因,部分探索者便深入地从影视角度对严歌苓作品进行分析,关于影视宣传方面,严歌苓还在中国读书见面会进行了宣传。关于研究作品,姜颖的《严歌苓小说影视改编热现象研究》从严歌苓小说文本自身的魅力和市场等外部因素,探析其作品能够被大量改编的原因;也有研究者从严歌苓创作与电影艺术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还有学者以小说《小姨多鹤》为研究对象去挖掘探讨小说作品本身与改编电视剧之间的差异,试图找出时代的印记,以及对作品、影视剧受众者们心理上的了解,以便为以后小说的电视剧改编提供理论借鉴;张英《严歌苓“影视热”原因探寻》认为其小说改编掀起影视接受热潮,有三方面的原因:“一、作品的艺术魅力满足不同层次受众的审美需求,二、作品本身具有浓厚的影视艺术元素,三、独特的女性形象洋溢温暖励志的悲悯情怀”;也有学者从电影创造的艺术方面,从特写镜头、蒙太奇、视听化对白及色彩感这四个方面,阐述电影元素对小说创作的时代影响。整体看来关于严歌苓小说与影视剧之間的关系,大多数研究者是从影视艺术与小说文本之间的微妙关系、严歌苓小说有意而为之的影视化写作倾向,以及严歌苓写作时小说与影视的联姻关系,而作品体现得最多的是《小姨多鹤》,电视剧由孙俪出演小姨多鹤,研究者们从表演者、小说文本以及言语表达、画面色彩感等方面对小说与电视剧的结合进行了多方面的挖掘探索。
四、不足及建议
从前人所撰写的关于严歌苓新移民小说研究资料来看,关于严歌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大类,第一类:对作品研究方式的广泛性,其中包括了单篇作品解读、整体性作品解读、作品比较研究;第二类:切入角度的多样化,其中包括了人性的角度、女性的角度、文化的角度、叙事技巧、小说改编影视剧、男性形象等方面。但与此同时笔者在梳理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研究漏洞,或者说可以进一步进行扩展研究的部分,从两性方面来说,研究者几乎是把男性和女性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没有从整体上了解严歌苓对“中国形象”的整体塑造,对于严歌苓新移民小说中“中国形象”的具体研究不够细致,支撑数量不够多;从纯粹的男性形象研究来看,研究者忽略了严歌苓作品中中国人共有的一个特质“温良”,大多数研究者将严歌苓作品中的男性形象看作隐形的懦弱者;再从语言语境来看,对于严歌苓作品中所出现的中国地方语言的研究是缺失的。从笔者的文献梳理研究来看,关于严歌苓本身以及作品可从整体上了解严歌苓对“中国形象”的整体塑造;深入挖掘作品中男性形象的中国特质;或者更多地从严歌苓的中文式情感表达、语言运用等方面延伸研究视野、研究角度。
五、结语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通过梳理严歌苓新移民小说研究的文献综述,通过对文献综述的查漏补缺梳理出现如今关于严歌苓以及严歌苓作品中还未深入研究的部分:例如深入探索严歌苓移民后所创造的新移民小说中的中国人群体形象、深入挖掘作品中男性形象的中国特质、体察严歌苓作品中的中文式情感表达、语言运用。希冀探索出严歌苓对以往中国形象的重构,给读者还原出一个真实的中国形象,这是在“看与被看”、价值判断迷失的时代里极其重要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倪立秋.新移民小说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4.
[2]张英.严歌苓“影视热”原因探寻[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65-67.
[3]沈红芳.在苦难中升腾——论严歌苓小说中的女性意识[J].当代文坛,2008(05):135-139.
[4]缪丽芳.雌性·母性——严歌苓小说《扶桑》中的情结分析[J].华文文学,2006(06):88-91.
[5]郭洪雷,时世平.别样的“身体修辞”——对严歌苓《金陵十三钗》的修辞解读[J].当代文坛,2007(05):94-97.
作者简介:
张清(1993-),女,硕士研究生,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教,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