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威海市博物馆,与历史对话

2023-11-12 02:49郭晓娟
走向世界 2023年40期
关键词:华工威海市威海

郭晓娟

一座城市,一脉文化,一种精神。博物馆既承载着一座城市的记忆,又传承着文化与文明,是了解一座城市历史文化的窗口。今天,让我们走进威海市博物馆,在古今对话中,感受威海这座城市的发展轨迹和历史文化变迁。

在古老的中国东方,在陆海相接的胶东半岛,生活着一支族群——东夷。他们顺应环境,用聪明才智谱写了灿烂的篇章,留下了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遗产。作为东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新石器时代,威海就出现了原始先民。到目前为止,威海共发现60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

当时的威海先民在海边建立居住地,会使用石器,通过捞贝、捕鱼、狩猎和采集获取食物,烧造陶器用于存储和烹饪食物……走进威海市博物馆,7000年前先人生产生活的场景再现,揭开了东夷文化的神秘面纱;石斧、骨针、鹿角、猪牙、石猪等文物则让观众从夷风古韵中,掀开威海璀璨历史的一角。

“夷风古韵 威震海疆——威海历史文化展”是威海市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展出历史文物近千件,展览以时间的先后为轴,分为“夷风古韵”“秦汉华章”“海象万盛”“道教圣地”“威震海疆”“甲午风云”“游离之痛”“一战华工”“烽火岁月”“魅力威海”10个板块,展示了威海从新石器时代至今的历史。

“夷风古韵”包括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两个单元,主要介绍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威海先民的生活状态。在这里,一件展品就是一个小的里程碑,记录着人类在技术发展中的探索和进步。

提到秦始皇,人们可能会想到焚书坑儒、严刑峻法,但不可否认,这位千古一帝治理国家的雄才大略,在中国文明史上产生了跨时代的影响,其中就包括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秦权是秦代为统一度量衡向全国各地发放的标准器,作用相当于今天的砝码。威海市博物馆展出的这枚秦权,原件于1973年出土于威海市区以南20公里的茼山镇,高20.5厘米、重32.5千克,上面镶有铜诏版,为研究秦的度量衡制度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威海居于山东半岛最东端,扼京津咽喉,军事位置非常重要。明代时,为了抵御倭寇,朝廷在威海设立威海卫。忠于职守的巡检孙谅,在任满回京时,当地的百姓和官兵立碑为其送行。碑高120厘米、宽68厘米,题名为“辛汪巡检司创寨记”,上书:“文登为县,群山夹峙,跨出瀚海……虽僻处一隅而所系甚大,为之巡防者,实难其人……”二十行碑文,感念巡检司孙谅御倭功绩。明代海防遗存是中国古代人民英勇抗击倭寇、保家卫国的重要历史证据,是以史为鉴、居安思危、勿忘国耻的珍贵史料,也是进行爱国主义和传统教育的重要实物资料。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代统治者都对孝子给予嘉奖,并在史志中详细记载,树立榜样,垂范后世。2013年,威海市博物馆征集到一本珍贵的明代册页——《孝感集咏》。《孝感集咏》是为表彰文登孝子孙鹏事迹所作的册页,著成后曾一度丢失,所幸在清代被孙鹏七世孙孙其福寻回,并增加了内容,重新装帧。《孝感集咏》是威海市博物馆馆藏年代最早的纸质文物,册页中的文字和绘画提供了很多威海明清历史的信息,如当时的丧葬制度、文风特点等,对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有着积极的意义。

文物是历史留下的印记,是时代的见证者,它们默默不语,却诉说着古往今来。战国青铜剑、汉代彩绘陶壶、圣经山摩崖拓片、新建环翠楼碑记拓片、威海卫界碑……截至2023年7月,威海市博物馆馆藏各类文物资料14058件(套),其中珍贵文物179件(套)。

在中国近代史上,甲午战争是一段痛苦而令人难忘的记忆。甲午战争后,威海卫被日本占领,1898年,又沦为英国殖民地。

为了让后人铭记这段屈辱的历史,威海市博物馆通过“甲午风云”和“游离之痛”两个展区,以历史文物、图片资料及模型等形式,系统地展示了甲午战争的历史过程、北洋海军捍疆卫国的壮举及英租威海卫始末等。

日本占领威海卫时期勘测绘制的地图,上面详细记录着威海的各种地理信息;英租威海卫末任行政长官庄士敦的英文原版著作——《Lion and Dragon in Northern China》(中文翻译为《狮龙共舞——一位英国人笔下的威海卫与中国传统文化》),将威海本地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跃然纸上;还有英国人在威海使用过的各种器物,包括书籍、餐具、照相机、高尔夫球杆、缝纫机等……如今,战争早已远去,但是泛黄的纸页、斑驳的画面、陈旧的物品,无一不诉说着那段屈辱的歷史。

以史为镜,才能看见希望,照鉴未来。人们静静地凝视着那段岁月过往,聆听来自百年前历史的声音,从中汲取教训,接受心灵的洗礼。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约14万名华工远赴欧洲,其中威海输出华工达4.4万多人,为一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铭记这段历史,威海市在海源公园内当年华工招募基地和登船旧址附近建立了一战华工纪念馆作为威海市博物馆的分馆,同时也是国内首个一战华工专题纪念馆。

走進纪念馆内,记载着那段历史的华工铜手镯、纪念章、华工信件、华工日记等200多件文物展现在眼前。一段不被人熟知的历史,也被抽丝剥茧,详尽介绍:华工如何在战火中生存,如何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工作之余有哪些文娱生活,思乡之情如何排解等等,都被一一呈现。

一战期间,威海卫由于是英国的租借地,有着组建华人雇佣军和华北招工的前例,并且拥有大量闲置基础设施,因而成为最佳招募地。应募工人凡体检合格者,即编一号码,并领取新衣服一套,然后再详细登记在册,订立合同。每个人的号码,是用机器打在铜片上,卷成近乎手镯形状的圆环,套在华工的手腕上,待合同期满回国时,才能取下,大家都管它叫“铜镯”。不论在中国还是在欧洲,都以这个号码为身份识别凭证。

由于铜镯绝大多数在华工回国之前被取下,因而流传至国内的屈指可数。一战华工纪念馆的一个展柜中,一枚印有“TSINGTAO”(青岛)英文字样、编号为100603的铜镯静静地躺着。它的主人早已逝去,可它却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在时光长河中发出厚重的回响。

千帆过尽,向新而行。如今,“幸福威海”映入眼帘,这座城市也在新时代翻开新的历史篇章。

编辑/魏伟

Dialogue with History in Weihai Museum

Today, let’s walk into the Weihai Museum to feel the city’s development trajectory and historical & cultural changes, and seek mutual encouragement and advancement from the dialogue between ancient and modern times.

The “Oriental Ancient Charm, Inspiring Awe in Coastal Border Areas—Weihai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Exhibition” is the basic exhibition of the museum, which has nearly one thousand historical relics on display. The exhibition is divided into 10 segments in sequence of time, displaying the history of Weihai from the Neolithic Age to the pres- ent. As of July 2023, the museum had a collection of 14,058 (sets of) cultural relic materials, including 179 (sets of) valuable cultural relics.

The museum utilizes two exhibition areas entitled “First Sino-Japanese War” and “Pain of Drifting” to display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the First Sino-Japanese War, the feats of the Beiyang Navy in defending the frontier, the full story of Britain leasing Weihaiwei by force, and so forth in the forms of historical relics, picture materials and models.

During the First World War, 140,000 Chinese laborers went to Europe, and over 40,000 of them were from Weihai, who made an indelible contribution to the victory of the war. To commemorate the history, Weihai built the First World War Chinese Laborers Memorial Museum at the former site where Chinese laborers received training and went on board in the Haiyuan Park. Entering the memorial museum, you can see over 200 cultural relics recording that history, e.g. Chinese laborers’ bronze bracelets, souvenir medals, letters and diaries.

Now, as “Happy Weihai” is coming into view, this city is opening a new chapter of history in a new era.

猜你喜欢
华工威海市威海
一战英招华工遣返问题研究
《威海港口》
大连中华工学会旧址纪念馆
是“生”不是“牛”
威海达明新材料科技有限
我变丑了
鲜为人知的华工“一战”故事
“小舞台”唱出“多彩戏”——威海市打造劳模创新工作室纪实
威海五百年“云光都”
李鸿章为秘鲁华工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