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香
摘 要:红色碑刻档案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宝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苏皖解放区就领导了有组织的治淮活动,现存1945年淮宝县政府所立“永保群众利益碑”提供了历史见证。该碑作为红色实物档案,承载了解放区政权建设、淮河治理的红色记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初心使命,也为后来新中国开展大规模水利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加强对红色碑刻档案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对讲好红色故事、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红色记忆、赋能时代精神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永保群众利益碑”;苏皖边区;淮宝县;红色档案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领导人民兴修水利、消除水患、发展生产,造就了遍布中华大地的众多红色水利遗产。[1]现保存于洪泽湖博物馆的“永保群众利益碑”,青石质地,长1.6米,宽0.7米,厚0.3米,行文款式自右而左,正面六个圆圈内阳刻“永保群众利益”六个大字,下方落款为两行阳刻小字,分别为“淮北苏皖解放区淮宝县政府县长方原题”和“一九四五年八月修”,均为行楷字体。该碑原立于洪泽湖大堤之上,是1945年夏季解放区民主政权领导军民抗洪抢险时所立,是十分重要的红色实物档案。碑文留下了有关根据地政权建设、淮河治理等不可忘却的红色记忆,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利益的初心使命,对于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具有重要意义。
一、 立碑的时代背景:淮河水患与苏北灾情
晚清民国时期政局不稳,河务废弛,水利工程荒废,淮河排水条件不好,下游地区水患多发,“每遇洪水,即苏皖北境辄成泽国”[2]。这一时期,虽然政府先后设立了导淮局、江淮水利测量局、导淮委员会等水利机构,开展了一些规划勘测等工作,也提出了入海入江等淮水排泄计划,但大多是停留于纸面的“迭次宣言”[3],“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悲惨局面不绝于书。
1938年,国民政府为阻止日军西犯,炸开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堤,造成洪水倾注于淮河干流,洪泽湖暴涨,运河大堤告急,里下河地区一片汪洋。里下河百姓聚集到高郵,每日数千人誓死保堤,不同意启坝归海,双方僵持了一个多月,最后官员徐谟嘉以开会为名支开保坝者,派兵挖开车逻坝和新坝。[4]据《金湖县水利志》统计:1939年大水,受灾面积17.08万亩,淹死11人,逃荒7145人,饿死3人;1942年秋,连续暴雨,洪水猛涨,张集大圩南坝口被冲开两丈宽的缺口;1943年淮河大水,三河泄水量陡增,德兴圩、龙王庙圩毁坏多处,复兴圩沉入水中,金沟大圩缺口。[5]水灾对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使农业生产遭到重大损失,大片地区沦为“水乡泽国”。
二、 立碑的组织基础:淮宝县政府及根据地政权建设
碑文中提到的淮宝县政府,是淮北抗日根据地创建的民主政权。淮北抗日根据地创立于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19个解放区之一,位于淮河中下游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区,由豫皖苏、皖东北、邳睢铜三块抗日根据地发展而来,是八路军与新四军的联系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1940年4月,中原局和新四军江北指挥部东迁至津浦路东侧,中原局决定由八路军、新四军共同开辟苏北、苏中抗日根据地。5月底,在中原局书记刘少奇主持下,任命罗炳辉为新四军五支队总指挥,决定占领淮宝地区,开辟淮宝抗日根据地;8月,批准八路军第五纵队执行“向东发展”的任务,第四纵队执行“向西防御”的任务。新四军五支队八团、十团和四支队七团渡过三河,和八路军南下部队六八七团共同开辟了淮宝抗日根据地;8月下旬,在罗炳辉的关怀指导下,成立了中共淮宝县委,接着组建了淮淮宝泗(淮阴、淮安、宝应、泗阳)联防办事处,李斌任主任。9月下旬,苏皖区党委决将淮淮宝泗联防办事处一分为二,以洪泽湖大堤为界,堤东成立淮宝联防办事处,堤西成立淮泗联防办事处。淮宝抗日根据地的开辟意义重大,“打通了东进的道路,沟通了淮南、淮北抗日根据地,使淮南、皖东北和苏北抗日根据地连成了一片”[6]。
1941年8月23日,中共中央华中局做出决定,将淮河以北、运河以西、津浦路以东的地区划出成立淮北苏皖边区,并组建党政领导机构:一是将皖东北参议会改名为淮北苏皖边区参议会;二是以刘瑞龙为主任,成立淮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三是以邓子恢任书记,成立淮北苏皖边区军政党委员会,统一领导边区党政军民工作,标志着“淮北苏皖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正式形成”[7];四是根据邓子恢的建议,将淮宝联防办事处划归边区行政公署管辖,淮宝县委隶属淮北苏皖边区党委。1941年10月1日,经淮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批准,淮宝县联防办事处改称淮宝县政府。
淮宝县地处平原水乡,是淮北抗日政府苏皖边区行政公署的财政支柱,随着抗日民主政权逐步巩固壮大,“淮宝县辖十几个区121个乡,人口约38万”[8]。上文提到邓子恢建议将淮宝县划归淮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主要想法就是淮宝县比较富庶,可为抗日民主政权提供物质支撑。1942年11月,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撤销军政党委员会,由中共淮北区党委统一领导淮北苏皖边区党政军民工作。1943年春,为适应反“扫荡”的形势需要,化大为小,增加机动灵活性,将淮宝县原来的10个行政区分为14个区和4个市。到1944年秋,随着全国抗战转为局部反攻,为精简机构和人员,保持区队作战实力,又将小区恢复合并为10个大区。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5年9月,苏中、苏北、淮南、淮北4块解放区连成一片,形成了统一的苏皖解放区。10月29日至30日,苏中、苏北、淮南、淮北4个解放区在淮阴城(今淮安市清江浦区)举行联席会议,通过了苏皖边区政府的机构设置,11月1日成立苏皖边区政府。苏皖边区政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联合政府,积极领导全区的政权建设,恢复经济,发展教育,动员参军支前,为争取全国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 立碑的现实动因:抗日民主政权的抗洪抢险与水利建设
淮北抗日根據地位于水患多发的淮河下游,抗日民主政权不仅注重武装斗争,也非常重视水利建设,领导人民抗御水旱灾害,发展农业生产,改善人民生活。1941年夏,新四军三师、四师会师后,歼灭了洪泽湖周围的土匪,为巩固新根据地,着手发动群众兴修水利工程。1942年1月,淮北抗日根据地成立了水利委员会,加强对水利工作的领导,多次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勘察,制订工程计划,较好地保障了根据地农业生产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年春,解放区淮北行政公署拨款53万元,开挖安河30里,受益土地达32.4万余亩。[9]
1943年至1944年间,民主政府发放水利贷粮30.8万多斤,贷款770余万元,动员130余万民工上工地,挖土140余万立方,修筑运河堤367.5千米,淮河堤68千米,开挖大小河道290条。[10]彭雪枫大堤、洪泽湖大堤、人字头堤等为重点工程。其中,洪泽湖大堤在抗战初期就遭日军和国民党韩德勤部破坏,大堤被挖得残缺不全。1943年春,应洪泽湖堤东人民的强烈要求,淮宝县参议会提议并经苏皖边区参议会通过,淮北行署建设处重修洪泽湖大堤。工程历时2个月,共修复高家堰临湖面石工墙约1370丈,又动员20万民工,修筑了200千米的环湖圈堤。[11]8月,淮河洪水泛滥,大柳巷圈堤溃决十多处,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率部队与当地群众一起抗洪抢险,经过军民全力奋战,堵住了决口,使根据地免受水灾威胁。据统计,到1943年,淮北抗日根据地兴修水利使受益田亩达1696平方千米。水利的兴修,扩大了耕地面积,提高了群众的生产热情,确保了农业丰收。[12]
人字头堤工程位于淮宝县吕良区人字头河与大汕河汇流处,建造目的是解决洪水对农田的危害。当时淮河水进入洪泽湖以后,由南三河往东经十字头、十九亩河,东南穿宝应湖入高邮湖,但因高邮湖多年淤积,已不能蓄积大量洪水,以致泛滥,使淮宝县10万亩良田连年被淹。[13]1944年春夏之交,淮宝县政府动员所属7个区的群众,历时100多天,用工30余万,耗用法币2000余万元,由淮北区行政公署水利科技术员钱正英、淮宝县县长方原等到现场指导,最终筑成长达140丈的人字头拦河大坝。[14]堤防的修建“使2000多顷泽国变成了良田,并保障了几十万亩良田的安全”[15]。
1945年2月,日本侵略军占领了洪泽湖南端的蒋坝镇,高家堰石工堤遭到破坏。3个月后,新四军收复了蒋坝镇。5月中旬以后,江淮地区连续大雨,洪泽湖一带成为泽国,民主政府组织军民日夜抢修,很快就修复了被日军破坏的200多丈洪泽湖石工墙。6月,又分别在周桥南北侧修复石工墙320多丈。[16] 8月初,为纪念抗日根据地军民抢修洪泽湖大堤的伟大功绩,淮宝县政府专门刻立“永保群众利益碑”一块,镶砌在周桥南黄罡寺险工段新竣工的石墙上,碑文由县长方原题写。
四、 小结
淮河是新中国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治淮被看作是新中国成立后大规模治水事业的开端。实际上,早在新中国成立以前,苏皖解放区就领导了有组织的治淮事业。保存至今的“永保群众利益碑”,是重要的红色实物档案,承载了抗日军民抢修洪泽湖大堤的珍贵记忆,也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大规模淮河治理工作提供了历史经验。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下决心一定把淮河修好,开启了全面系统治理淮河的进程。从1951年起,政府先后组织开挖苏北灌溉总渠、二河、淮沭新河、淮河入江水道、淮河入海水道等水利工程,使洪泽湖的治理呈现新面貌。
档案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红色实物档案是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素材。今后应加强对红色碑刻档案的搜集、整理、研究,为讲好红色故事、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红色记忆、赋能时代精神提供坚实的基础。
注释与参考文献
[1]王铮:《红色水利遗产:不该忽略的红色记忆》,《光明日报》2023年2月5日第12版。
[2]孔祥熙:《水利建设报告》,孙燕京、张研主编:《民国史料丛刊续编 0403 经济·概况》,大象出版社2012年版,第361页。
[3]张謇:《江淮水利施工计划书》,张怡祖编:《张季子九录·政闻录》,台湾文海出版社1983年版,第681页。
[4]徐谟嘉:《抗日战争初期苏北治水片断》,高邮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高邮文史资料》第8辑,1988年,第157页。
[5]金湖县水利局编:《金湖县水利志》,河海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3页。
[6]张劲夫:《回忆淮宝抗日根据地的开辟》,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二师淮南研究分会编:《战斗在淮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274页。
[7]《淮北抗日根据地(永远的丰碑·红色记忆)》,《人民日报》2007年5月13日第2版。
[8]《揭秘淮宝抗日根据地鲜为人知的事情》,《洪泽报》2018年9月3日第3版。
[9][14][16]淮阴市水利志编纂委员会:《淮阴市水利志》,方志出版社2004年版,第17页。
[10]唐元海:《苏皖解放区的水利建设》,苏皖边区政府研究会、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编:《苏皖边区研究文集》,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16页。
[11]《洪泽湖志》编纂委员会:《洪泽湖志》,方志出版社2003年版,第33页。
[12][15]王鹤鸣:《安徽近代经济探讨1840—1949》,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年版,第322-323页。
[13]潘国举:《轰动淮北的人字头工程》,政协江苏省金湖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金湖文史》第五辑,1992年,第1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