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有好教师”视角下高校青年教师的提升路径分析

2023-11-12 17:06姜璟璐
关键词:自我提升高校青年教师

摘 要:教育通过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推动了人类和社会的发展,青年教师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新生力量,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作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进步的促进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学生成长的领路人,高校青年教师应以不断追求自我发展和提升为目标,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情操,夯实专业学识,保有仁爱之心,争做“四有好教师”,牢记立德树人使命,为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四有好教师;高校青年教师;自我提升

教育是培育富有创新精神人才的摇篮,教师则是教育的主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是对于教师身份的经典表述,可见教师对于学生的成长、进步与提高发挥了关键作用。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四有好教师”的标准,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1]。这不仅明确了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的奋斗目标,更指出了高校青年教师实现自我发展和提升的方向。一方面,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征程,高等教育的发展对青年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高校教师队伍中出现的失德失范行为被广泛关注。因此,对“四有好教师”的内涵进行深入探讨和思考符合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要求和逻辑。

一、作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高校青年教师应坚定理想信念

教育是一项伟大和崇高的事业,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随着现代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在培养高级专业人才、推进科学技术发展和服务社会发展需要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青年教师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使命,理想信念应该成为高校教师的精神支柱。同时,理想信念绝不能是一个空虚而抽象的概念,而是要细化到日常的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工作中。

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高校青年教师要时刻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将其内化于心,并以理想信念作为个人发展的基石。青年教师要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践行者。作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青年教师要时刻铭记“四个引路人”的要求[2],帮助学生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引导学生逐步确立自己的理想信念,努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的意义在于奉献,价值在于传承,灵魂在于创新。青年教师应当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责任是重大而有意义的。回溯到成为高校教师的动机,相信绝大多数教师或是源于对科研的热爱和兴趣,或是源于对教书育人的成就感,或是源于能够传承知识与文化的自豪感。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仅仅把高校教师视为是相对安稳的谋生手段的想法,显然这种想法是需要被摈弃和修正的。如果不能从内心对教师这份工作保持热爱和认同,那么怎能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做到尽职尽责和问心无愧呢?因此,青年教师应该从源头进行反思和梳理,只有明确为什么要成为一名高校教师,才能明确作为教师应该如何肩负起神圣的职责。正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唯有坚定了自身的理想信念,才能一如既往、不折不挠,不论千锤百炼,不怕道阻且长,矢志不移地肩负起教书育人、求真创新的使命与担当。

二、作为学生进步的促进者,高校青年教师应提升道德情操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曾表示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展现人性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化解个人困扰,反对重知轻情,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3]。教师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得学生在怀有好奇心的驱动下,将知识转化为自身财富。因此教师无疑是学生进步的促进者。

作为学生进步的促进者,高校青年教师应有道德情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4]。怀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是高校青年教师获得长远发展的基石。青年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善良的心灵、踏实的品性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言传身教无疑是有效且有力的教育方式。所谓言传身教,是要求教师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应该以身作则,以高尚的道德情操约束自身的言行,发挥表率作用,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内化为自律的精神源泉。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避免个人主义,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与学生相处的时候应该谨言慎行,以诚相待,用真诚的态度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理解学生的困惑并帮助学生疏解。在课堂上努力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巧用社会生活中的有趣案例渗透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启迪智慧,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与此同时,青年教师也应积极感受学生所想所思,从心理上给予支持和鼓励,并进一步思考如何开展更有效的指导。

在學生的学习生活中,教师是时刻陪伴左右的表率,更是一种榜样的存在。青年教师在以自身专业学识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更要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以感染学生,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地进行德育渗透,时刻将立德树人、德为人先作为自身的言行准则,努力达到“四个相统一”①的要求。

三、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高校青年教师应夯实专业学识

教师的基本工作就是教书育人,在课堂上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高校青年教师作为高等教育的实践者,传授的是更加专业化、更具深度的专业知识,也是大学生需要掌握的有助于其获得工作岗位和立足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传授能力和科研育人思维显得尤其重要。

当今时代,高校教师的基本门槛基本是博士学历,博士一般具有了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方向性和局限性。因此,高校青年教师如何做好备课,理顺授课内容,将会对教学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照本宣科、照念教材,不仅无法吸引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无法将知识有效地传递给大学生。通过助教制度,高校青年教师先从学习如何备课、如何上课开始,逐渐适应从学生到教师身份的转变,将授课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梳理,用学生可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授,将有利于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青年教师而言,博士学位仅是对过去学习成绩的认可,要站稳讲台则应当从自身教授的课程出发,完善知识体系的建设,搭建更加全面扎实的知识基础,以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新颖的形式组织教学过程,实现专业知识的有效传递。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通常是以教师主讲,学生被动听课为主要特点。这种模式一般基于老旧的教材,模式化的教学大纲,单一的教学计划,授课老师基本依托于板书来推导定理与模型。这种传统的授课模式显然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由于教学形式单一,很多知识内容缺乏生动形象的展现形式,因而学生接受的程度极大地降低了。另一方面,教学过程的枯燥容易导致学生对专业知识缺乏兴趣,削弱了自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积极性,长远来看对学生培养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高校青年教师应以提升教学效果为着眼点,以灵活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切入点,以帮助学生理解专业理论背后的核心思想为落脚点,积极并扎实开展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实现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质变。

教学和科研一直是高校青年教师最关注和重视的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高校青年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和传授专业知识与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情况完全不同。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是针对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讲解,相对固定和单一,知识的变化性较小。而在高等教育中,专业知识的更新频率更高,青年教师只有切身开展科学研究才能紧随专业发展的方向,掌握科研最新进展和前沿成果,并适时引入到大学课堂里,使大学生不仅能学习教材中的知识,还能了解到本专业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拓宽认知视野,保持对专业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兴趣,激发自主学习动力,进而培养其创新能力。

四、作为学生成长的领路人,高校青年教师应保有仁爱之心

仁爱是一种博大而深邃的情怀,是人类的崇高美德,是做人的根本,“仁”字在两万多字的《论语》里被提到109次[5]。教师肩负着塑造灵魂与生命的重任,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的敬业精神和高尚情操[6],怀有仁爱之心才会秉持对学生的大爱,真心对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学习负责。

高校青年教师拥有仁爱之心,会更加珍爱自己的事业,珍惜可将所学所知教授给学生的机会,严格要求自己,并不断提升品行和学识,塑造良好的师德师风。高校教师拥有仁爱之心,会更认真地对待每一位接受教育的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学校和老师的关心与关怀。青年教师拥有仁爱之心,会更严谨地处理教学工作中的每一件事,在平凡的岗位上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青年教师作为学生成长的领路人,不仅要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模范和标杆。青年教师的仁爱之心既要平等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还要包容不同学生的个性,使得学生们能在自由平等、公平和谐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并遵循个人的兴趣茁壮成长。

总之,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参与者,在教育过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作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学生进步的促进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学生成长的领路人,高校青年教师应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情操、夯实专业学识、保有仁爱之心,不断追求和实现自我发展和提升,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牢记立德树人使命,为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注 释:

① 习近平同志《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对高校教师提出“四个相统一”要求,即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学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

参考文献:

[1] 杨修平,习近平总书记“四有”好老师的教育哲学意蕴[J].教师教育学报,2018,5(3):1-9.

[2]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N].人民日报,2016-09-10(001).

[3] 杨津.论教师作为学生学习促进者所具备的条件[J].读天下,2016(23):190.

[4] 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N].人民日报,2014-09-10(002).

[5] 王枬.论教师的仁爱之心[J].教育研究,2016,37(8):117-124+144.

[6] 习近平對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N].人民日报,2017-05-26(001).

基金项目:湖北经济学院青年基金科研项目“企业债务重组的影响因素及机制研究”(XJ20BS46)

作者简介:姜璟璐(1990- ),女,山东济南人,湖北经济学院财经高等研究院讲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公司金融。

猜你喜欢
自我提升高校青年教师
幼儿教师的幸福感自我提升路径研究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责任感的结构与特点探究
高校青年教师思政工作协同创新机制探究
高校青年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实证研究
关于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民办高校德育管理“满意工程”现状分析
特岗教师自我提升路径分析
高校青年教师如何正确处理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
略谈新常态下中学生自我思想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