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断与防治

2023-11-12 06:45尹珺伊白长胜张军田秋丰刘秋瑾王欢
家禽科学 2023年11期
关键词:嗜血血清型病鸡

王 岩,尹珺伊,白长胜,张军,田秋丰,刘秋瑾,王欢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分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发的一种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1],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临床特征为流鼻液、打喷嚏和颜面部肿胀,鼻窦和鼻腔炎症,病情严重时可以发生衰竭死亡[2]。

1 病原

副鸡嗜血杆菌呈多形性,初次分离时为革兰氏阴性的小球杆菌,大小为(0.4~0.8)μm ×(1.0~0.3)μm,两极染色深;延长培养时间或移植培养之后,则出现长杆状或分枝状形态,大小不等,无鞭毛和芽胞。本菌为兼性厌氧,对营养条件要求高,分离培养时用鲜血琼脂培养24 h 后可观察到透明、针尖大小的菌落,不形成溶血环。本菌抵抗力不强,在自然环境中数小时即可死亡,在宿主体外很快失去活性;45~55 ℃条件下2~10 min被灭活,对消毒药很敏感,但在冻干条件下可以保存10 年。

2 流行病学

各种年龄阶段的鸡对传染性鼻炎都有易感性,雏鸡在20~30 日龄时发病率增加,10~16 周龄、25 周龄期间发病严重,这两个阶段发病率可达到高峰,6 月龄以上鸡群发病后的死淘率高达10%~15%。病原菌可从尘埃及飞沫中经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污染的饲料及饮水经消化道感染[3]。本病多发生于冬秋两季,死亡率约为10%~20%。当鸡群感染寄生虫病、饲养密度过大、鸡舍寒冷潮湿、氨气浓度高、通风不良以及饲料中维生素A 缺乏时均可诱发传染性鼻炎。

3 临床症状

鸡传染性鼻炎自然接触感染为1~3 d,鼻内或窦内接种约24~48 h 感染。病鸡鼻窦和鼻腔发生炎症,从鼻孔排出浆液性分泌物,之后转为脓性或粘液性。有些病鸡眼睑肿胀,眼结膜发炎,打喷嚏,饮水量、食欲下降,公鸡肉髯肿大,仔鸡生长不良,成年母鸡产蛋量下降。若炎症蔓延至呼吸道,病鸡则呼吸困难,并有啰音,病程约4~18 d。本病的死亡率取决于有无并发感染及饲养管理情况,如有并发感染(如鸡痘、支原体病等)、管理不善,则病程延长,死亡率增高。另外,本病感染强毒株的鸡群的病死率较高,无并发感染鸡群的发病率高但病死率低。

4 病理变化

本病可引起鼻窦粘膜和鼻道的急性卡他性炎症,粘膜充血肿胀,表面覆有大量粘液,窦内有渗出物凝块,后成为干酪样坏死物[4]。病鸡经常出现卡他性结膜炎和面部及肉垂的皮下水肿。下呼吸道受到病原菌侵害的鸡,临床可见到气囊炎和急性卡他性支气管肺炎。此外,还可见卵泡变性、坏死和萎缩。

5 诊断

5.1 临床诊断

根据本病的发病特点与临床特征可初步诊断,确诊必须进行病原分离鉴定、血清学检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等实验室方法检验。

5.2 鉴别诊断

本病易与禽痘及维生素A 缺乏症、慢性呼吸道病相混淆,应注意区别。慢性呼吸道病流行缓慢,病程更长,临床呼吸道啰音明显,剖检主要病变在气囊,支原体全血平板凝集试验呈阳性;禽痘也有眼睑肿胀或鼻部结痂的症状,但仔细检查眼睑肿胀和结痂都是由痘疹引起的,并且缺乏传染性鼻炎的流鼻液、打喷嚏等典型症状;维生素A缺乏症由于表现生长缓慢和眼睑突起,易和本病相混淆,但缺乏鼻炎和打喷嚏症状,剖检可见鼻道、口腔、食道和咽的粘膜上有白色脓疱,可扩展到嗉囊,添加维生素A 后很快好转。

5.3 实验室诊断

5.3.1 分离培养 用消毒棉拭子自病鸡的鼻腔或窦内采取分泌物,在营养琼脂与巧克力琼脂平板上划线培养。副鸡嗜血杆菌在营养琼脂上不生长,但培养基加入V 因子后可生长,本菌在增加10%CO2的条件下,巧克力琼脂平板上经过37 ℃培养48 h后,形成直径约为0.5~1.0 mm、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灰色半透明的菌落。

5.3.2 生化鉴定 副鸡嗜血杆菌生化试验鉴定结果见表1。

表1 副鸡嗜血杆菌生化试验鉴定结果

5.3.3 血清学诊断 鸡传染性鼻炎可通过琼脂扩散试验、平板凝集试验与血凝抑制试验诊断。鸡感染后7~14 d 即可检出凝集素,并能持续1 年以上。副鸡嗜血杆菌分为A、B、C 三个血清型,三种血清型有共同抗原,因此一种血清型抗原可用于检查三种血清型的抗体。此外,也可使用间接血凝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直接荧光抗体试验检查本病。

6 防治措施

6.1 预防与控制措施

防止引进鸡传染性鼻炎病鸡和带菌鸡,被病鸡污染的鸡舍至少空舍消毒7 d 后才能进鸡,康复鸡常成为带菌者不能留作种用。鸡饲料中添加维生素A,鸡群饲养环境保持干燥、通风。在本病流行期间,以0.1%高锰酸钾饮水,经常对鸡舍进行带鸡消毒,可减少本病在鸡群内传播。平时加强对种鸡群的监测,在10~12 周龄各做一次平板凝集试验,以后每隔3 个月检测一次,阳性鸡随时淘汰,防止扩大感染范围。免疫接种可用多价灭活油剂疫苗,于3~5 周龄和开产前分两次接种,也可采用本养鸡场分离鉴定的副鸡嗜血杆菌液体培养物,经甲醛处理制成灭活菌苗免疫鸡,有一定的保护力,在本病流行的鸡场可以采用。

6.2 治疗措施

治疗本病的药物很多,可以减轻病情和缩短病程,但都不能根除疾病,停药后往往可能复发。大群治疗时可将0.5%磺胺二甲基异恶唑添加于饲料中,连用6 d;或链霉素按每只鸡每天100~200 mg 肌肉注射,连用3 d;也可按每只鸡每天100~200 mg 口服,连用4 d。中药对症治疗能够缓解患鸡病情,因此临床上建议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更快促进病鸡康复。方剂可选用薄荷80 g、郁金10 g、苍耳子80 g、防风80 g、知母10 g、疏木香80 g、二花80 g、黄柏10 g、板蓝根80 g、白芷80 g、甘草80 g、蒲公英80 g、沙参10 g、辛夷10 g,研成粉末,混入1 000 只成鸡饲料中,每天饲喂一次,连续用药4~6 d[5]。此外,在治疗过程中要改善饲养管理,有助于促进病鸡康复。

猜你喜欢
嗜血血清型病鸡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蛋鸡得了疲劳症咋办
浅述猪副嗜血杆菌病的综合防治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通辽地区牛肉与牛肉制品沙门氏菌血清型调查
副猪嗜血杆菌病及其诊治体会
河市某规模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广东地区水禽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
肺炎链球菌血清型鉴定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