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志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是党的本质属性和核心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的承扬和再现,更是对中国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红旗渠修建历经十年苦战,劈开太行山、引进漳河水,被周恩来誉为“新中国两大奇迹”之一。红旗渠故事是河南林县人民战天斗地的真实写照,也诞生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精神”被纳入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成为激荡亿万中华儿女奋勇前进的精神图腾。红旗渠精神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也成为影视创作不竭的思想源泉和素材富矿,半个多世纪以来,以红旗渠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大量问世。2021年,大型史实电视连续剧《红旗渠》在总台央视播出,为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贡献了影视力量,也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影视化书写树立了典范。
20世纪60年代,林县(现河南省林州市)人民为改变世代缺水、干旱贫困的落后面貌,以“誓把山河重安排”的壮志,历时10年,30万林县人民前赴后继投入其中,削平太行山1250座山头,凿开211个隧道,修建了1500多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红旗渠自修建之初,便开始其影视化书写之旅。
1960年3月,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计划拍摄《人民公社万岁》,摄影师赵化来到林县,意外发现修渠工程。自此,新影厂十几位摄影师先后接力拍摄,留下了一万多尺珍贵胶卷。红旗渠修了十年,影片也拍了十年,诞生了新中国新闻记录电影史上耗时最长、投入最多的一部影片——《红旗渠》。该片1971年在全国播出,立即受到观众热捧,片中主题曲《定叫山河换新装》也传唱全国。1972年,接待尼克松访华时播放了该片;1974年,邓小平出席联合国代表大会将这部影片带去展映;此后,多国元首和政要相继走进红旗渠,红旗渠精神自此名扬天下。该片是最早记录红旗渠精神的影片,也是目前很多影视作品的主要素材来源,奠定了红旗渠精神影视化书写基础。
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代代艺术家以红旗渠为题材创作了大量优秀影视作品,如纪录片《红旗渠畔展新图》(1975)、《山碑》(1990)、《今日红旗渠》(1993)、《人造天河》(2003)、《红旗渠的守望者》(2012)、《红旗渠传奇》(2012)、《红旗渠——太行深处的记忆》(2015)、《人工天河——红旗渠》(2015)、《重返红旗渠》(2021),电影《天河之恋》(2009)、《红旗渠之恋》(2018)、《红旗渠归来仍是少年》(2019),电视剧《难忘岁月——红旗渠的故事》(16集,1998)、《红旗渠的儿女们》(24集,2007)等。这些作品在国内外影响较大,如电视剧《难忘岁月——红旗渠的故事》获18届电视剧最高奖“飞天奖”,纪录片《重返红旗渠》获第六届金树国际纪录片节“最佳历史纪录片奖”等,显示出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红旗渠精神为影视剧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影视剧又通过其视听化、影像化叙事,进一步加强红旗渠精神的传播,推进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影视化建构与发展。
2021年10月,大型电视连续剧《红旗渠》作为建党百年献礼片在总台央视一套首播,连续三天创下收视第一的成绩。该剧由河南省委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安阳中商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由著名导演康宁执导,于震、安悦溪领衔主演,曾黎、徐光宇、景乐等主演。作为近年来少有的以红旗渠为题材的大型电视连续剧,该剧首播即收视飘红,引发观众的强烈关注,其以人民为中心的人物刻画、思想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为当下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影视化书写提供了参照。
近年来,主旋律影视剧经历了从“叫好不叫座”到“流量票房收割机”的转变,这不仅与主旋律影视剧的市场化发展日趋成熟有关,还与影视创作实现了为人民大众书写、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创作导向有着密切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电视剧《红旗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重塑典型人物和建构类别群像再现了林县人民的艰苦创业事迹,既讲好了众所周知的重大历史题材故事,又满足了观众浓浓的情感期待。
1.典型人物的多维立体形象塑造。再现林县人民的艰苦创业事迹离不开典型人物的塑造。恩格斯提出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典型人物所达到的高度,就是文艺作品的高度,也是时代的艺术高度。只有创作出典型人物,文艺作品才能有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这一论断为马克思主义文艺创作“典型化”理论赋予了新内涵。在中国影像实践尤其是主旋律作品中,“高大全”曾是人物塑造的一个典型特征,以至于让观众形成了刻板印象。《红旗渠》在重塑典型人物时,力避概念化、脸谱化,为此编剧郭亚平成了林州的常客,扎根在红旗渠畔、扎根在太行百姓当中,他数十次下乡上山,查阅本地资料,走访数百名群众,从而掌握了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关于林县人民艰苦奋斗的大量不为人知的故事和细节,这成为影片典型人物得以丰满立体的关键。例如,主人公林捷,他从到任的第一天,就渴望解决林县世代干旱缺水的问题,为了引水入县,他四处奔走,顶着无数质疑与压力,是一个百折不回、为民爱民的好干部、好党员,但他并非是带着“大男主光环”高高在上、不接地气的英雄,剧中有他为了争取领导支持“狡猾耍赖”和“狼狈不堪”的一面,也有面对群众质疑迷惘、挣扎乃至畏缩的一面,更有修渠早期对难度和工程量的低估,做出“一个人修一米长,两三个月就能完工”的错误判断,在浪漫主义革命热情中也暴露出缺乏科学精神的一面。剧中展现了修渠过程党员干部不断历练成长的真实历程,这种立体且有烟火气息的人物塑造,让那些刻板标签的历史人物形象成为和我们一样普通的“人”。“电视剧是人的电视剧,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观和创作观共同塑造了新时期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熠熠生辉的‘人民美学’。”
2.类别人物群像的刻画与呈现。再现林县人民的艰苦创业事迹同样离不开对广大人民群众群像的刻画。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不仅有中国共产党人的典型人物,还涌现出像马有金、王师存、李改云、郭秋英、张买江、韩用娣等一大批建设模范。因此电视剧《红旗渠》除了塑造典型人物,也将目光投注于多元化的类别人物群像。剧中桑红、孙士厚、顾大海、秀芳、晃悠、水娃等人物,性格鲜明、有血有肉。即使文中着墨不多的人物也生动立体。如作为劳模之后的晃悠,好吃懒做,上山修渠只因贪图补助,面对繁重的修渠任务常常“偷奸耍滑”,但他擅长快板娱乐群众,“太岁山,鬼门关,腰系白云峰杵天。大风呼呼绕山转。猴子不敢上,鸟禽也难沾。风沙弥漫漳河岸,尘烟滚滚把路拦。吼山震得山谷响,上山好比上天难。”一段唱词生动描绘太行山之险,其幽默滑稽的表演也为剧情增色不少。此外,《红旗渠》也浓墨重彩地刻画了一批女性形象,如桑红、水莲、秀芳及林捷妻冯筱怡等,其中既有“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巾帼不让须眉之气,又有操持家务、保障后勤的温柔贤惠之德,她们的果敢和坚韧,她们的眼泪和柔情,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女性追求独立自主的时代图景,为修建红旗渠这一悲壮事业涂上一缕暖色。通过这些群像的刻画,《红旗渠》完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人物书写,使人物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更具有感染力,引发了观众的共鸣、共振和共情。
百年来中国影视剧在影像实践中,以其特有的方式再现或表现了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伟大精神。中国的影像史尤其是新中国的影像史,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做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影像史”。在建党百年的重大历史节点,涌现出《觉醒时代》《跨过鸭绿江》《中流击水》《大决战》《绝密使命》等一大批献礼建党百年的优秀作品,在风云谲变、大江大河间,讲述从新文化运动至脱贫攻坚中党领导的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开拓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影视化书写的美学境界和艺术高度。《红旗渠》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实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结合。
1.熔铸家国情怀,彰显时代文化担当。《红旗渠》作为中宣部重点项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电视剧项目、中原文艺精品创作工程重点项目,作品的核心目的在于传递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家国情怀。导演康宁在接受采访时说:“影视作品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我们对原来的故事进行了艺术加工。以修渠为主线,以林捷为代表的县委班子和石家为代表的林县老百姓两个不同角度,去推动主线的发展。把原本的故事用快节奏强情节的叙事方式进行呈现,也设置了一些不同声音的人物,增加了一些戏剧冲突,还结合了电影艺术的处理手法,也是想最大限度地增加可看性,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虽然故事有变化,但传达的精神内核并没有变化。”其中不变的精神内核正是林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不惧艰苦、不怕困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了美好生活这一共同目标团结协作、奋斗不息。这一精神内核的传达,让观众在重温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一心干事创业的民族凝聚力的同时,增进对民族国家的集体认同和情感共鸣,彰显家国情怀,铸就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影像化书写的叙事范式。
2.诗意表达,拓展主旋律影视剧审美境界。《红旗渠》在对现实主义基调的把控和诗意构建这一方面做出了突破。在创作理念方面,作品遵循“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较好地把握了历史真实与艺术想象的尺度;一方面立足史实,写出不同历史时期的困难与抉择,全景式再现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另一方面又以丰富细节和艺术真实,多角度展现历史,呈现修渠历程中的思想斗争与人性挣扎。在角色处理上,剧中很多人物都可以在现实中找到原型,如林捷、吴念祖、石水生;也有一些虚构的人物,但人物的情感逻辑和行为逻辑都较符合当时的修渠状况。在叙事方面,少了“说教”的意味,增加了更多“少年的朝气”,大胆启用年轻演员,于漫长枯燥的修渠故事中增加儿女情、父子情、兄妹情等情感辅线,将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得恰到好处,满足观众的多元需求。在视觉语言方面,运用大远景、航拍、俯拍等景别机位,利用蒙太奇剪辑及旧影像穿插,将视听语言的画面美感赋予了半个世纪前的激情岁月;通过历史影像资料与当下所拍摄的影像相互穿插的艺术处理手段,用直观、全面、纪实的表达方法,重现当年的感人事迹和为当代观众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历程,形成了与受众强大的情感共鸣。故而,自开播以来,《红旗渠》多次连续霸榜黄金时段电视剧收视率第一,据猫眼、酷云、灯塔等专业收视率统计平台显示,其日均收视率达1.5589%。电视剧《红旗渠》的成功,是其拓展主旋律影视剧审美境界的直观体现。
红旗渠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影像书写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红旗渠精神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影像史,拓展并丰富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艺术表达边界,两者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电视剧《红旗渠》的热播,更是将新时期红旗渠精神的影像化书写推向新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顾红旗渠峥嵘岁月,作为文艺工作者,更需要深刻把握红旗渠精神的实质,感悟其中的丰富内涵和内在力量,以影像实践书写新时代的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