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战争,还能怎么写出新意?

2023-11-11 01:00王小豪
南风窗 2023年21期
关键词:袁崇焕努尔哈赤清军

王小豪

明清王朝易帜,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最后一次政权更迭。

这是一场看起来实力悬殊的较量,明朝是当时东亚地区的头号强国,幅员辽阔,家底雄厚。后金(后改国号为“大清”)则刚刚由努尔哈赤完成整合,在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层面的实力都远不及明朝。

然而,自1619年努爾哈赤率领后金八旗军在萨尔浒之战中击溃明军开始,到1644年吴三桂打开山海关,清军得以入主中原并定都北京,这数十年间,明军仅赢得了宁远之战等少数几场战役;大多数时候,都是清军摧枯拉朽般地获得胜利。

明朝为何如此不堪一击,清政权以小搏大又是怎样实现的,既是历史学术研究的热点,也被众多历史爱好者津津乐道。

作家张明扬在其最新的非虚构历史著作《入关》中触及了这个问题。特别之处在于,他择取的叙事主体,是明朝的其中一股军事势力—辽人集团。辽人处在明朝对清作战的前线,在明清战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在历史论述中,这一群体却长期被忽略。

张明扬将其从历史卷帙中打捞出来,通过讲述他们的故事,重新梳理了明清两朝这场旷日持久的政权争夺战,为我们理解明朝的败因与清政权的胜机,提供了一个新鲜的视角。

围绕《入关》的创作过程、内容主题等,南风窗采访了张明扬。

边缘人的历史

在《入关》之前,市面已有《明朝那些事儿》等珠玉在前的通俗历史著作,对明亡清兴进行专题研究的学术著作更是汗牛充栋。一本与明清战争有关的书,应该如何写出新意?

张明扬的方法是寻找新的叙事主体。《入关》是市面上第一本以“辽人”为视角讲述明清战争的通俗历史著作。

何为辽人?简单来说,就是生活在辽东地区的明朝人,辽人虽以汉人为主体,但由于地处边疆,也吸收了女真、蒙古和朝鲜等族的人口与文化。

当努尔哈赤趁着壬辰倭乱出现的权力真空,率领建州女真统一女真各部,建立了后金政权,并将兵锋指向中原王朝时,辽东地区便成为明清斗争的前线。辽人夹在明朝与清政权之间,被裹挟到了历史舞台的中央。

在国族认同并不清晰的明代,远离中原地区,拥有多元文化的辽人在身份认同上具有某种暧昧性。

对明朝中枢及内地汉人来说,远离中原的辽人并不是“自己人”,而是被排挤与盯防的对象。对清政权来说,辽人既是战场上的劲敌,又是拉拢争取的对象,同时还是潜在的变节者。这使得他们在明朝与清政权两头不讨好。

打动张明扬的,正是辽人集团这种“边缘性”。

在后记中,张明扬提到自己受到“东北文学”的影响,被小说中那些风尘仆仆、目标渺茫、被时代抛弃的“边缘人”触动,由此萌生了为明亡清兴时期的辽人集团写一本书的愿望。

除了情怀以外,从历史角度来说,辽人集团也有值得书写的价值。从历史的后见之明来看,尽管清强明弱是大势所趋,明朝的灭亡是历史的必然,但如果以辽人的视角深入历史的细节之中会发现,辽人亲明还是亲清的立场,直接影响到了明亡清兴的进程是急是缓。

在张明扬笔下,明清的对辽政策先后发生过3次重要转折。每一次转折,都对战局产生了直接影响。

在明清战争前期,以熊廷弼为代表的明朝中央官僚,认为辽人不可信,因而以打压、贬低辽人为方针。相反,当时努尔哈赤的后金政权则以怀柔政策积极拉拢辽人。在这段时间,清军势如破竹,不断取得抚顺、萨尔浒、辽沈、广宁等战役大捷,并最终逼迫明军放弃关外,退守山海关。

攻取辽沈后,努尔哈赤一改此前对辽的怀柔政策,强调“女真优先”,并采取了逼迫剃发、掠夺民财、“满汉合居”、强行迁徙等高压政策,引起辽人的反抗与逃亡。

一本与明清战争有关的书,应该如何写出新意?张明扬的方法是寻找新的叙事主体。《入关》是市面上第一本以“辽人”为视角讲述明清战争的通俗历史著作。

与此同时,明朝将领孙承宗与袁崇焕则开始奉行“以辽人守辽土,以辽人养辽人”的亲辽政策,使得辽人开始归附于明朝,并收获了抗击清政权八年以来的首场大胜—宁远大捷,战争转入战略僵持阶段。

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恢复了对辽人的怀柔政策。在此期间,转向明朝的辽人集团却又经历了一系列人事上的巨震:开辟了“敌后根据地”牵制清军、屡获战功的辽军将领毛文龙被袁崇焕斩首;袁崇焕自己也因保卫北京不力,被诬陷为清军奸细而被崇祯皇帝凌迟处死。这些亲辽功臣的陨落,使得“以辽人守辽土,以辽人养辽人”的政策宣告破产。

袁崇焕身死后,辽人与内地社会之间的矛盾已是水火不容,辽人辽军重新成为被排挤和猜疑的对象,以至于以辽人为主体的东江军,在主将孔有德惩罚了一名偷盗家禽的士兵后,引发了全军叛乱。这便是被称为“内地社会与辽东人十年积怨的总爆发”的吴桥兵变。

自此,辽人彻底倒向清政权一方,不仅充实了清军的力量,还为清军补上了水师及红夷火炮等军事技术短板。明军唯一的战争优势不复存在,明清战争也再无悬念可言。

可以说,辽人集团是明清战争中的“关键变量”,理应成为明清双方拉拢的对象。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的阵营,迟早会为此付出相应的代价。用张明扬的话来说,这便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避免简化历史

稍稍了解明朝历史的人,很容易生出这样一个印象:明朝一直在做错误的选择。每次局面稍有好转,就会发生有功之臣被贬黜、冤杀的事件;例如,毛文龙本是很好的敌后牵制力量,却被袁崇焕想方设法杀掉;袁崇焕在对清作战中好不容易取得了一些成绩,最后却被诬陷为清军的奸细,落得个被崇祯皇帝凌迟处死的下场。

在一些关键战役中,不断发生朝廷中枢与前线部队的攻守路线之争,并最终导致战败的结果。随着战局推进,每一次类似事件所导致的代价就愈发沉重。明朝本就不多的力量,就在这些撕扯与内耗之中被蚕食殆尽。

直到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明朝覆灭。辽人将领吴三桂被迫打开山海关引清兵入关,最终促成了清政权问鼎中原的结果。

在张明扬看来,今人看待历史拥有后见之明,但身处历史之中的人,由于信息差的存在,很难知晓事情的完整面貌。更重要的是,对明朝内部来说,其实并不存在一概而论的大局。辽人集团、崇祯皇帝以及中央官僚眼中的核心利益和大局并不一致。

就拿朝廷中枢与前线部队关于是攻是守的路线斗争来说,两方都说不上有错,只是遵循的逻辑不同。前线部队遵循的是军事逻辑,在清强明弱,自身缺乏野战能力的情况下,据关固守、打持久战是最优解。

而中央官僚遵循的是政治逻辑,考虑到明朝羸弱的财政能力,难以支撑起消耗巨大的持久战,只能迫使前线部队追求急胜。明朝的对清战略的摇摆,很大程度上是这两种逻辑此消彼长的结果。

所以,他尤为反对对历史进行简单化的解释,尤其是盛行于读者之中的“忠奸叙事”,例如吴三桂是汉奸、袁崇焕是受阉党陷害的忠良、崇祯昏庸无道等。

在张明扬看来,分辨好人与坏人是人类的基本心理需求,但是随着一个人阅历的丰富、阅读量的提升,应该战胜这种对人进行分类的本能,养成开放式的历史思维。

为了打破这种“忠奸叙事”,《入关》的章节以人物和战役为框架,着重还原这些历史人物身处的错综复杂的现实,以更好地表现他们的复杂性与暧昧性。

以袁崇焕之死为例,许多读者把他的死视作崇祯皇帝昏庸无能的体现。但如果回到两人的互动细节中,会发现袁崇焕在不断地把自己推向“作死”的境况。袁崇焕先是对崇祯皇帝画下“五年平辽”的大饼,又在未先禀告的情况下擅杀毛文龙,使得崇祯皇帝早就对他积怨颇深。那么,他在守卫北京时采取的“纵敌入京”的战术,被政敌歪曲成是“通敌”的说法,自然在崇祯皇帝那里有了足够的心理学基础。

但是,如果据此认为袁崇焕是一个满口大话的人,又是对他的误读。他的复杂性体现在:在明末那样紧张的环境下,如果袁崇焕不用“五年平辽”打动崇祯皇帝,也许根本得不到“便宜行事”的特权,而他借着“便宜行事”擅杀毛文龙,最终导致了他的身死,但这是他在采取行动时所无法预料的。

“能够在历史中留下名字的人,都是那个时代的精英,一定不要觉得他们是愚蠢的。”张明扬表示。

警惕“明朝中心主义”

1621年,努尔哈赤率兵攻打沈阳与辽阳,仅用了10天便取得胜利。在对这场战役进行总结时,张明扬写道:“打不过的原因,为什么就不可以是实力不济呢?”这几乎是全书中情绪最饱满的一句话。

张明扬解释道,很多人在分析明朝战败的原因时,视野之内都是明朝内部的政制、财政、党争、奸臣、叛将、昏君等问题,好像明亡清兴只是明朝内部的事情,与清政权没有什么干系。借用《三体》的句式就是:我被你毁灭,与你无关。

他感叹道,明朝的灭亡怎么可能只是明朝自己的问题?这种“自我批判”,实际上是一种很自大的历史观,他将这种只有“明亡”而无“清兴”的历史观,称为“明朝中心主义历史观”。

在张明扬看来,今人看待历史拥有后见之明,但身处历史之中的人,由于信息差的存在,很难知晓事情的完整面貌。

为了对这种历史观进行“纠偏”,张明扬在《入关》中花了极大篇幅讲述清政权是如何一步步兴盛起来的,它在这个过程中做对了什么,又犯了哪些错误。

相较之下,诸如明朝的财政紧张、军队动员能力差等问题,仅用了诸如“明帝国虽然人口上亿,号称拥兵百万,但一次性动员如此规模的军队,可能已达到国力极限”等总结式的语句带过。

他坦言,这是非虚构写作的“特权”,写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感偏好在叙事时有所侧重。

在他看来,从清政权的八旗军制、火器革命、联蒙对明的统战政策,再到从努尔哈赤、皇太极到多尔衮对明战略的连贯性与稳定性,保证了清政权处于不停迭代、进步的正向循环,并最终在明清对垒中取得了实力上的优势地位。

究其根本,这些举措反映出清政權是一个不被意识形态束缚的政权。

相较之下,明朝则被困在意识形态之中动弹不得,例如在处理与蒙古的外交关系时,虽有交好之心,但在外交时却仍保持着天朝上国的高傲姿态,最终把蒙古推向了更为尊重自己的清政权一方。

明朝的历史表明,当一个政权失去了开放性与弹性,就会逐渐变得固步自封,并在外部竞争中走向崩溃。《入关》正是通过对一个个历史人物、一场场战役的刻画,向读者传达了这一观念。

猜你喜欢
袁崇焕努尔哈赤清军
袁崇焕:夸下的海口,用性命买单
乾隆年间清军的第三次出征准噶尔考辨
袁崇焕的籍贯
袁崇焕之庙
赏赐仇人
李成梁收养努尔哈赤说的起源与演变
论康熙末年清军入藏及阿拉善和硕特的作用
沙场老将
后金的军事统帅努尔哈赤
论袁崇焕的『谋定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