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上香”现象的社会心理分析

2023-11-11 22:48张阔
人民论坛 2023年20期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社会心理

张阔

【关键词】“上香” 青年亚文化 社会心理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上香”是一种常见的宗教或信仰活动,通常发生在寺庙、道观或祠堂等场所,信徒或参拜者燃烧香烛,以表达对神明或祖先的敬意,祈求神明或祖先的庇佑。传统观念中,热衷“上香”的通常是中老年人,而近年来,年轻人参与烧香拜佛活动的现象日益普遍,兴起了“寺庙游”的热潮,形成一种新兴的青年亚文化现象。票务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寺庙相关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三倍多;2月以来预订门票的人群中,“90后”和“00后”更是占比近5成。传统的“上香”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祭祀活动,具有宗教仪式性质。然而,当下多数年轻人“上香”的动机不再是为了表达某种虔诚的皈依,“寺庙游”亦无必然的宗教含义。因此,这种流行的“上香”现象更接近于一种表达对生活期许与憧憬的特殊形式,可视为年轻人对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重新解读与运用。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少数年轻人可能存在沉迷迷信、将希望寄托于虚幻的神明,以至于出现价值观错位的问题。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社会现象存在的原因在于它们为社会提供了某种功能”。要全面理解年轻人“上香”现象,也应回到社会本身,探究现象背后的社会心理根源,将关注点聚焦于该现象所反映的现实挑战与年轻人的内在需求上,进而可以进一步探寻实现相同社会功能的更有效的策略与方案。

年轻人“上香”现象的社会背景与现实基础

无论探讨何种社会现象,都不能脱离其所处的社会背景,同时也要超越固有的观念和刻板印象,以更客观、理性的态度来揭示该现象背后的真实面貌,从而了解其真正内涵。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社会转型期的机遇与挑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在这样一个国际局势波诡云谲、科技变革突飞猛进、产业结构日益复杂和市场环境瞬息万变的时代,处于重要人生十字路口的“90后”“00后”面临诸多客观挑战。“90后”面临职业发展、家庭建立等关键人生议题,需要适应社会角色的转变,妥善处理与父母、伴侣、同事等的关系。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技能需求快速变化,竞争压力加大,婚恋、住房、子女教育、老人赡养等方面的责任与负担让部分年轻人感到焦虑与不安。“00后”正处于青春期和成年早期阶段,同样面临升学、就业等重要人生抉择,部分年轻人对未来规划感到迷茫。加之,当前正值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这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不断涌现出新兴产业和新兴职业,对年轻人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转型升级导致部分传统行业发生变革,加剧了就业市场的不确定性和竞争激烈程度。这种转型升级带来的变化,叠加疫情冲击,使得部分年轻人感受到生活的不易与艰辛,体会到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同时,高质量发展注重创新创造,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技能、新应用层出不穷。为了在激烈竞争中保持优势,年轻人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与努力,维持和提升自我更新与迭代的能力,以适应市场与职业发展的需求。总之,年轻人成长在一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他们需要在这个时代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如何顺应时代潮流,发挥自身潜力,将成为他们人生之路上的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上香”活动成为年轻人寻求心理平衡与慰藉的方式之一。

网络传播与社交媒体的影响。作为信息时代的网络“原住民”,“90后”“00后”成长于一个信息传播迅速、媒介多样化的环境,其价值观和行为模式自然而然地受这一背景影响。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价值观不断交融碰撞。面对多元化的环境,部分年轻人渴望从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以应对“内卷化”竞争带来的精神内耗。在这种大背景下,年轻人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探讨变得更加热衷,国风、国潮成为“90后”“00后”的新时尚。他们希望在迅速变化的现代社会中找到一种新平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融合,形成一种更具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因此,年轻人“上香”现象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其精神需求。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困境时,一些年轻人通过参与具有传统意义的民俗文化活动来寻求精神上的安慰和力量。需要警惕的是,在参与民俗活动过程中,年轻人需要保持清醒的认知,从中汲取积极、健康、有益的能量。此外,社交媒体上的信息传播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年轻人对“上香”现象的认知。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尤其是伴随着自媒体行业的兴起,社交媒体上的热点话题、观点和潮流可以迅速传播并影响众多年轻人。当“上香”成为一种网络流行现象时,许多年轻人可能会受到这种趋势的影响,产生从众心理和群体行为,更愿意去接纳和体验这种活动。综上,网络传播与社交媒体的影响使得部分年轻人更容易接触和参与“上香”这一传统活动。这既是年轻人应对现代生活焦虑与压力的一种方式,也是他们在面对多元文化交融时,试图寻求身份认同和归属感的一种表现。

基于社会心理学视角的心理需求与动机剖析

要洞察年轻人“上香”现象,不仅需要关注宏观时代背景与社会特征所带来的外在影响,还要挖掘参与“上香”活动背后所隐含的功能与需求满足。

心理调适与复原。当下年轻人往往背负着学业、职业与家庭等多重期望,导致他们的心理压力和焦虑不断增加。而寺庙提供了一个宣泄情感、舒缓心情的场所,为年轻人带来心理安全感,使他们得以暂时摆脱现实压力与日常忧虑,放松高度紧绷的神经。在“上香”活动中,年轻人在肃穆的氛围里与神明对话,其实也是在叩问自己、反思自我,探寻内心的答案。借助这一仪式性行为,他们能更好地摆脱自我怀疑和否定的情绪,认识自身需求,获得作出决策的勇气,将注意力集中在可控、可变的事物上,从而实现自我和解与肯定。可以说,“上香”活动为部分年轻人提供了自我调适的机会,帮助其调整自身心态与行为,以新的精神面貌回归现实生活。

社交互动与认同。参观寺庙及参与“上香”活动为一些年轻人提供了一个相互理解和支持的社交平台,在此过程中不仅能够加深现有友谊,还有机会结识志趣相投的新朋友。在当今社会,个体面临着各种角色和身份的转换,在寻求认同的过程中可能会感到迷茫和困惑。通过参与“上香”活动,年轻人在与其他人共同经历祈祷和祭拜、分享生活和交流得失的过程中,建立起更紧密的人际关系,强化彼此之间的联系,从而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有助于提升他们在心理層面应对现实挑战的能力和韧性。此外,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与多样化,部分年轻人渴望多平台、多角度展示自己。“寺庙游”和“上香”不啻为热点话题,由此带来的互动和关注同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年轻人的社交需求,激发了他们对“上香”活动的热忱。

文化与美的体验。许多寺庙不仅是宗教场所,也是文化遗产,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积淀。年轻人参与“上香”活动时能体验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寺庙环境的韵味。古朴典雅的寺庙建筑、精美绝伦的雕塑与壁画都是岁月的见证者,是历史沉淀下的艺术瑰宝;宁静祥和的寺庙环境与周边自然景观相映生辉,为来客提供远离都市喧嚣、亲近自然的栖息之地。在这里,年轻人沐浴着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在幽幽梵音中体会古人对信仰的追求,从中窥见时间的痕迹,感悟生命的流转与价值,获得超脱尘世的精神舒展。尤其是近年来一些寺庙的文创产品和沉浸式体验方式,契合年轻人的审美与喜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或技术手段相结合,新颖且富有创意,改变了年轻人心中对于寺庙庄严肃穆的印象。如“十八子手串”“寺庙文创雪糕”等周边产品使年轻人乐于参与“寺庙游”活动,寺庙禅意价值的具象化进一步拉近了他们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距离。

现实驱动与愿景。不论是“上香”,还是“塔罗牌”“星座”等,部分年轻人对于命运预测的需求增加,意味着他们在生活压力之下的控制感有所降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年轻人未尝不知求神拜佛在客观上并不能起到实质性作用,但他们仍想要寻求心灵的寄托。在某种程度上,祈求寺庙的神佛保佑可以产生心理上的“安慰剂效应”与自我暗示,这种信念可以影响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影响行为与决策。通过向神明祈祷与许愿,年轻人能够将自己寻求学业、事业进步等方面的目标清晰化,借助“上香”这种仪式性行为,增加对生活事件的掌控感。多数年轻人能保持理性思考,他们明白切实的行动才是迈向成功的关键,寺庙的祈福只是在心理上给予自己安慰和动力,而要真正实现目标还需付出努力和汗水。

情感联结与怀旧。对于一些年轻人而言,去寺庙“上香”是对过往的回忆与缅怀,是一种增强与故乡、亲人情感联结的温暖寄托。不少年轻人因求学、工作而漂泊异乡,独自拼搏,面对生活压力的侵袭,常常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在这样的时刻,寺庙里宁静祥和的氛围和庄重肃穆的仪式,如同久违的温馨怀抱,能够唤起他们的童年回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以及熟悉的民俗体验。如此,“上香”能够纾解年轻人的怀旧情愫,让他们在新的生活环境中寻找到家乡文化的延续,建立起与家人、祖辈、乡土文化间的情感纽带。

社会赋能与个体成长的协同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①这一论断体现了青年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为做好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青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青年时期是个体思想形成和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期,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是新时代的重要课题。各级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应充分发挥立德树人、导向赋能的主阵地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注重运用数字化技术赋能课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落地生根、开枝散叶,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从而加强年轻一代的思想认同,坚定其理想信念,强化其家国情怀和责任意识。此外,在社会层面也要重视面向年轻人的宣传和传播工作。通过创新活动载体,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组织多样化的活动、培训和竞赛等方式,有效拓宽和延伸年轻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渠道。要讲好中国故事,用英雄模范和先进典型的真实事迹引导年轻人成长,促使他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准确把握政策导向,做好年轻人工作要直面他们在心理、情感、文化等方面的客观需求和主观期待,充分关爱和支持年轻人,肯定他们的奋斗与努力,认同他们正逐步成为社会中坚力量,并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当下年轻人面临着就业和工作压力。为应对现实挑战,在社会层面,需要政府与企业协同发力。各地政府部门需强化组织领导作用,加大对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企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坚持市场导向和政府促进并重,用政策“礼包”鼓励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民营企业积极创造岗位。鼓励年轻人到基层就业,引导年轻人沉下身子,投身于社区治理、乡村振兴等基层工作,在实践中锻炼意志、提高能力,拓展自身的发展空间。积极扶持有知识技能和创新理念的年轻人创新创业,通过英才计划、科技孵化、税收优惠等政策,打造年轻人干事创业的平台,建立绩效和贡献导向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鼓励年轻人走科技创新的成才之路。不断完善婚育、住房、医疗等方面的社会保障措施,提升年轻人的生活质量,释放他们的创造活力,增强他们的獲得感。另外,还需要为年轻人提供有针对性的社会心理服务。据此,可以建立多元化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渠道,涵盖校园、社区等领域,为年轻人提供更及时有效的专业化心理支持和帮助。如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博学笃志”“刚健自强”“厚德载物”等精神内涵助力年轻人成长。

从个体层面看,年轻人应意识到人生选择的多样性。年轻人要善用网络这把“双刃剑”,充分利用丰富网络资源的同时,提升安全意识,避免掉入信息过载的漩涡。尽管互联网技术发展为年轻人提供了丰富的社交平台,但在这些平台上,纷繁复杂的信息让他们在选择时面临困难。暂时遇到挫折的年轻人在接触到这些信息后容易产生错觉,仿佛自己一步没跟上就会被世界远远地抛在后面,而事实并非如此。因此,年轻人需增强认知的灵活性,审慎评估自身能力特长和内心真实想法。年轻人可以尝试培养多元化的兴趣爱好,保持求知欲,利用丰富的网络课程和培训资源,涉猎多领域的知识、技能,拓宽职业选择道路;通过社交平台参与在线社群与讨论,与前辈、朋辈建立良好合作关系,获取多元视角的见解,增加社会支持资源;加强信息检索与分析能力,运用有效的搜索技巧,例如关注行业专家的社交媒体账号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勇于尝试新事物,以增强对社会不确定性的适应能力,并培养情绪管理能力来应对压力。总之,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编剧,个体在不同阶段取得成就的速度和路径可能有所差异。不论是年少有为还是大器晚成,个体都能拓展生命的宽度,使人生丰富多彩。

倡导成长型思维的理念。美国心理学家卡罗·德威克(Carol Dweck)的研究发现,人们关于能力可塑性的内隐信念大致分为两种: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持固定型思维的个体认为能力是固定的,对自身能力和外界环境的可塑性认识不足;在学习和工作中,他们更加关注与其他人的竞争而非自我提升;在遇到挫折时,他们容易将其归因于命运或运气的影响,或者是自身能力不足,进而产生无助感和消极情绪,从而更早地放弃努力。与此不同的是,持有成长型思维的个体相信能力和境遇具有可塑性,可以通过学习和努力加以改善;他们重视努力的意义,认为影响事业成败的主要因素是个人努力而不是先天禀赋;在遭遇挫折时,他们会从中总结经验,进而尝试更为有效的策略去解决困难;他们乐于接纳不同的意见,善于从他人的成功中汲取灵感。研究表明,如成长型思维或固定型思维这样的内隐信念,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易被人们觉察,但却对个体的思想和行动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学业和职业发展上,持有成长型思维的个体通常拥有更丰富的心理资源,愿意采取积极的行动来应对挑战,较少出现适应不良和心理困扰。奋斗是年轻人的底色和追求,年轻人要培养成长型思维,用青春之奋斗攻坚克难、不断进取,努力为国家、社会和个人创造光明的未来。

(作者为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心理学系教授)

【注释】

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

责编/银冰瑶 美编/陈媛媛

猜你喜欢
青年亚文化社会心理
后现代主义思潮与我国青年核心价值观塑造
大陆校园民谣歌词文本探究
网络流行语“宝宝”的自称功能探析
亚文化对青年人的创作影响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青年消费主体性的建构
警惕青年亚文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侵蚀
青年亚文化研究的本土色彩与跨界对话
基于屌丝文化审视青年群体的社会心理
浅析大学生仇富现象
方言角色社会心理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