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香,牛 惠,周 聪,齐 骥
目前国内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多实行封闭式管理,母婴分离导致早产儿照护者缺乏相关照护知识和技能,出院后早产儿无法得到很好的家庭照顾[1-2]。另外,母婴分离,导致父母角色的延迟[3]。90%以上的母亲在早产儿出院后存在应对能力低下的问题[4],可能会引起新生儿母亲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Li等[5]研究显示,远程指导能显著降低早产儿父母的焦虑水平。《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提出要推进“互联网+”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发展,加强远程医疗网络能力建设[6]。通过远程照护平台对患儿尤其是早产儿实施出院后的持续护理管理,也逐渐成为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7]。远程健康照护是医护人员通过电子通信设备对病人进行健康监控、管理和技术传输,帮助病人及时发现问题并为病人提供照护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全新的护理服务模式[7-8]。远程健康照护准备度是指一个地区准备参与并成功实施远程健康照护的程度[9]。目前国内针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开展远程健康照护的相对较少,在进行远程健康照护服务实施前,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士远程健康照护准备度现况进行评估,可有效提高远程健康照护服务项目成功实施的可能性[10]。本研究旨在调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士现阶段远程健康照护准备度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士实施远程健康照护提供参考依据,使患儿家长通过远程健康照护服务掌握更多知识和照护技能。
2022年3月-4月选取泰安地区部分二三级医院新生儿科注册护士进行调查。纳入标准: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本次调查研究。从事新生儿科护理工作2年以上;排除标准:产假、病假及事假不在临床岗位的护士。实习、进修及轮转护士。
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根据新生儿科护士实际情况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自行设计,包括性别、年龄、婚育情况、学历、职称、医院类别、医院层级、是否接触过远程健康照护、是否愿意提供远程健康照护服务9项内容。
1.2.2 远程健康照护准备度量表(Telehealth Readiness Assessment Tools,TRAT)
该量表由Jennett等[11]编制、刘珍等[12]汉化修订。该量表包括3个维度,17个条目。3个维度为核心准备度(6个条目),从事准备度(7个条目),结构准备度(4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总分为85分。81~85分表示护士可以很好地使用远程健康照护 ;61~80分表示有些不利因素会在远程健康照护的实施过程中产生不利影响;0~60分表示护理人员在实施远程健康照护过程中存在许多障碍。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923。
采用“问卷星”的方法进行线上问卷调查。通过手机或电脑打开二维码进行填写,共收回问卷190份,剔除填答时间少于30 s、漏项和得分85分的问卷,有效问卷183份。
准备度总分为(60.55±8.41)分,3个维度得分情况见表1,具体条目得分情况见表2。
表1 新生儿科护士远程健康照护准备度量表各维度得分情况(n=183) 单位:分
表2 新生儿科护士远程健康照护准备度量表各条目得分情况(n=183) 单位:分
对183名新生儿科护士的调查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其中婚育情况、是否接触过远程健康照护及是否愿意提供远程健康照护服务这3个变量远程健康照护准备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新生儿科护士远程健康照护准备度的单因素分析(n=183) 单位:分
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士远程健康照护准备度总分为因变量,以单因素方差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婚育情况、是否接触过远程健康照护、是否愿意提供远程健康照护服务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变量赋值见表4。结果显示:婚育情况、是否接触过远程健康照护是影响远程健康照护准备度的主要因素(P<0.05),见表5。
表4 自变量赋值表
表5 新生儿科护士远程健康照护准备度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本次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士远程健康照护准备度得分(60.55±8.41)分,说明NICU护士在进行远程健康照护时,某些障碍因素的存在会在远程健康照护的实施过程中产生不利影响。本研究调查结果低于国内田雨同等[10]对三级医院护理人员调查的远程健康照护准备度得分(61.38±11.31)分,以及马娜等[13]对二级以上医院护士远程健康照护准备度得分,原因可能为远程健康照护在国内尚未完全开展,NICU多为封闭科室,NICU护士对于远程健康照护的认知度与接受度较低,习惯于现有的照护模式[13]。另外,在开展前很少接受过专业培训,对远程健康照护系统操作及相关法律规定不熟悉,对远程照护的作用及意义了解片面,从思想上不愿意开展远程健康照护服务[14]。因此,要加强对NICU护士的宣传,加强培训,促使NICU护士熟悉远程健康照护服务理念和流程,接受并习惯新型照护模式。3个维度从高到低得分依次为从事准备度(26.10±3.78)分,结构准备度(21.89±3.64)分,核心准备度(12.57±2.81)分。得分越高,说明准备度越好。本次研究从事准备度得分最高,说明大部分护士有意愿并且愿意积极去开展远程健康照护,改善现有的照护服务方式。核心准备度得分最低,其中条目1“我对现有照护服务方式不满意”得分(2.92±1.04)分,也是所有条目中得分最低的一项,原因可能为对远程健康照护认知不足,对新事物接受度低,缺乏创新意识,导致对远程健康照护的实施产生不利影响。有研究显示远程视频访视可缓解患儿家长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为患儿家长及时提供充分的情感支持,可以显著提高患儿家长对医疗干预的依从性[15]。医院应加强政策支持,提高医务人员意识,积极创新,为早产儿提供远程照护服务。
3.2.1 婚育因素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婚育情况是影响NICU护士远程健康照护准备度的影响因素。已婚育有子女得分(63.43±6.67)分,较未婚未孕和已婚未育的得分高,说明已婚育有子女的新生儿科护士远程健康照护准备度水平高。究其原因可能为育有子女的护士有一定的照护经历,经验更加丰富,更能主动去学习新的照护理念和技能,也能体会到照顾早产儿的不容易,同时亲身体验照护者掌握照护技能的重要性,更愿意给早产儿家长提供照护知识和技能,远程健康照护的准备度更好。已婚未育的护士尚未承担母亲的角色,未实践过育儿相关照护技能,体会不到养育早产儿的辛苦,意识不到家长需求。另一方面可能与未育护士认为自身缺乏照护经验,缺乏知识储备,不能很好地进行远程指导有关。有研究认为,医护人员给予的专业指导和健康教育是早产儿家庭照护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支持来源[16]。远程健康照护对护士提出了更高要求,要不断提高专业知识,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加强沟通交流能力和人文关怀的培养,提高照护能力,为早产儿及其照顾者提供延续性、个体化、专业性健康管理,保障早产儿的正常发育。启发没有照护经验及知识储备的护士应进一步学习以提升自己,另外管理者应充分考虑护士的婚育状况,发挥已婚、已育护士的带动作用,重点强化对已婚未育护士的培训,缩小护士之间准备度的差距。
3.2.2 对远程健康照护的接触情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是否接触过远程健康照护是影响NICU护士远程健康照护准备度的因素,在所调查的NICU护士中87.43%的护士没有接触过远程健康照护。究其原因可能为国内大多数医院的新生儿科多为封闭式管理,无陪护,患儿所有的治疗护理由新生儿护士来完成,且夜班频繁,人员配备不够,工作负担过重,生活压力大,这有可能导致新生儿科护士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接触新的照护理念。再者可能与护士对远程健康照护的优势和便利了解较少,认为远程健康照护的实施加大了护理工作量,认识不到远程健康照护可以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方便快捷地为照护者提供帮助有关。且医院尚未建立激励机制,缺乏动力,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研究发现,接触过远程健康照护的NICU护士准备度高于未接触过的护士,原因可能为接触过的护士对远程健康照护的意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的储备,提示管理者要普及远程健康照护知识,加大对护士的支持,重视护士的压力与需求,促进护士理念转化[17]。合理配置人力,让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和经历接触远程照护。
远程健康照护需要有整套流程来实施,不仅需要有科学的服务体系和完备的医疗保障系统,还要有医院的政策支持和先进的信息化系统。Holm等[18]研究表明,通过对新生儿照顾者实施远程家庭护理指导,能够显著促进早产儿父母口服喂养和管饲喂养的管理,提高母乳喂养率。另有研究显示,远程家庭护理指导能给家长以安全感,帮助他们获得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减少并发症及二次住院,提高家长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19]。自2018年起,我国明确了要利用互联网发展机遇,将传统的护理行业与新兴互联网产业相融合,推进护理信息化建设,创新护理模式[20]。因此,医院管理者要重视远程健康照护的发展,重点关注NICU等特殊科室,加大对远程健康照护的宣传力度,提供专业的远程技术支持,利用远程医疗平台构建专科护理联盟[21],以提高专科护士远程健康照护准备度水平。
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泰安地区部分二三级医院NICU护士远程健康照护准备度处于中等水平,受认知因素影响,准备度不高。医院应关注远程健康照护给医院带来的社会效益和品牌效应,加强培训,加大宣传,以提高NICU护士远程健康照护准备度水平。本研究只选取了部分医院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士进行现况调查,样本量较少,代表性不足,在以后的调查中要扩大样本量,探讨更多更深层次影响因素。在新生儿领域,远程健康照护发展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远程通信技术的发展进步,新生儿远程照护定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应用,并逐渐成为一种被医务人员、患儿及其家属都高度认可的新型照护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