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旻佳
(四川音乐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21)
我国传统的钢琴教育方法以教授理论知识和培养演奏技艺为主。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水平越来越高,传统钢琴教育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在进行钢琴教学时,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授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巧;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素养以及审美素养。
不同地域存在着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艺术,这些民族音乐艺术为我国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调查发现,我国民间音乐形式多样且内涵丰富,但是这些独特却又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发展依然存在许多问题。虽然我国民间音乐人也想要创新发展民族民间音乐,但最终结果却不尽人意。这种状态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情况不符,日后在我国民族音乐发展过程中,相关从业者应该注重发掘民族音乐和少数民族地方特色乐器。
在进行钢琴教学改革过程中,为了适应新形势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学生们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综合素质能力水平及创新能力建设,充分挖掘传统音乐文化中的独特价值及优势。在教授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音乐时,要遵循这一基本原则和要求。从现实教学效果看:大部分教师采取的是比较传统、机械的教学模式,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这是因为教师在授课时并未充分挖掘民族音乐文化内涵,不重视我国优秀民族歌曲中蕴含的精神价值,不了解其背后丰富的历史故事及传统特色内容,没有将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落实到教师教书育人工作中来。教师要注重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课中培养民族性、创新性意识,并将民族性、创造性融入到民族音乐教学等其他工作上,使学生成为综合素质与知识水平全面发展的新时期人才。
选用高校钢琴教学教材时,除了从教学目的出发,也可以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依据。因此,教师应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民族音乐元素进行教学创新。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我国音乐学子在更多挑战与压力面前,应具备刻苦钻研精神,以饱满的热情迎接学习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这就要求钢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分析学生的兴趣点,发现学生在钢琴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因此在钢琴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教学改革;通过多种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弹奏能力及演奏水平。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做出调整、改善相关教学方式提升钢琴教学质量。
我国部分音乐院校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培养,并以此为出发点不断扩大高校教育规模。民族音乐的发展现状要求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将民族音乐与钢琴教学相结合。首先,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钢琴与民族音乐的特性来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其次,在钢琴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此为基础来实现课堂教学创新。最后,教师应结合当下社会实际情况与钢琴教育特点完善教学内容,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此外,教师应坚持因材施教原则,以多样化形式提升学生的弹奏技巧。
“创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民族音乐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如今我国民族音乐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要想获得更好发展,就必须激发民族音乐的创作能力,培养其原创能力,使其真正融入到钢琴课程中并实现自身发展。因此,钢琴教师一定要抓住机遇,通过丰富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主动投入到中国民族钢琴音乐这一学习领域中,提高学生的民族特色音乐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并从其个人视角出发推动民族音乐教育创新。
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会在学生出现不适应时及时作出调整,然而却无法保证学习效果。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音乐领域学生的专业水平以及发展潜力,各高校应将民族音乐加入课程考核中,检验学生在该领域的基本知识水平以及演奏能力;同时还需关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的态度以及对此项技能的理解深度,提高我国高校学生对我国乐器领域的兴趣。此外,在考核过程中教师还需注重考核每个学生的弹奏技能,确保其在考核过程中能全面地发挥演奏水平,为其未来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底蕴深厚,蕴含着许多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如:《夕阳箫鼓》《百鸟朝凤》等。在教学过程中,钢琴教师应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钢琴教学之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民族音乐资源,使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充分领略我国民族音乐丰富的文化内涵。学生在听课时可以以各种方式展开练习、通过重温老师讲解来提高自身水平,同时还可以把民族音乐元素融入到音乐教学当中,提高教学质量。在高校钢琴教学中融入民族音乐元素可以使学生在接受专业音乐教育后进行更深入地学习与思考,并将其运用到自身实践当中。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方案、不断创新与完善课堂活动内容以及授课方式。
我国教育事业在发展中也在不断更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但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首先,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为每个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并且在课堂中做到以教师为主导,尽可能地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满足学生的需求。其次,传统教育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导,这种方式不仅需要教师投入大量时间精力,还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使教师自身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民族音乐知识在课堂中优势明显,教师可以利用丰富优质的民族音乐资源与音乐知识,引导孩子更深层次地理解与认识钢琴音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趣味课堂,如趣味演奏会、乐理知识竞赛等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以此吸引学生深入了解民族音乐与钢琴的关系。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述自己了解的乐理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加热爱音乐。如:我国民间歌曲种类丰富,表现形式欢庆、喜庆,教师可选择对应的钢琴改编曲,并加以艺术处理,使这一题材得到较好展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高校钢琴教学改革也进入了新时期,为了更好地实现高等艺术教育目标,相关部门应结合自身发展特点改革高校钢琴教学内容。结合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及民族乐器特点,引导学生们深入了解民族乐器的特点及其文化内涵,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学习民族乐器。这样既能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又可以提高他们对民族音乐的兴趣,还能让他们开阔眼界,并对自己的未来发展产生更明确的规划。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专业特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还应充分发挥自身能力优势,带领学生共同学习了解民族音乐元素和演奏技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应灵活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宣传展示,使学生们了解民族元素和优秀传统文化。
在教学实践中,钢琴教师应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推动学生演奏的全面发展。民族音乐作为我国优秀的音乐文化形态,在为学生们带来极大精神享受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因此老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达到更好教学效果。例如在钢琴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入民族音乐元素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潜力;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教学(师生互动)与示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音乐教学,形式、内容丰富多样,帮助学生们在训练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并找到自身学习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提升自身演奏能力;此外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充分学习交流机会,可以鼓励学生们更好地交流与沟通。
作为一种新型教学形式,钢琴老师要不断向学生们传授专业知识以及演奏技巧,并以此提升学生们的专业素养。在日常培训过程中,不断将民族音乐融入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提升学生们的民族乐器演奏能力。例如教师在钢琴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提供钢琴基础知识讲解服务,教师授课后,可以将讲解内容通过电子设备发送到学生的移动设备上供学生们学习交流,教师们也可以通过发送电子邮件为学生们开展网上教学。与此同时,师生双方要进行实时互动交流、使学生感到老师是在关注他们,鼓励学生从老师的学习角度出发,提出更多有利于老师学习的建议和意见;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在音乐文化交流活动中获得更多精神财富,进而不断提升自身技能水平。总之,钢琴老师们不仅要教给学生专业知识,还要在提升自身演奏能力方面下足功夫。
在对民族音乐进行教学时,老师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以及心理发展水平,充分挖掘、激发学生的音乐弹奏潜力。例如:可以将民族舞蹈的特性与钢琴演奏有机结合,使学生们能够将民族舞蹈的节奏、音乐特点与钢琴演奏相结合;而分析、探索传统民族乐器演奏后还可以结合现代生活中人们的审美情趣,挖掘民族乐器的独特技法。由此,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接触到自己喜爱的元素并加以运用。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民族音乐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由于传统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高校钢琴教学的发展,因此改革传统民族音乐教学成为了必然趋势。在这种背景下,为了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培养我国民族音乐人才,我们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相关音乐教学活动。在实践中将民族音乐与钢琴教学相结合,在钢琴教学中融入民族音乐元素,更好地展现民族音乐这一独特因素。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和学习动力,推动钢琴教学朝着更好、更深层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