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斌
此类试题一般结合国家重大时事、社会热点等设置情境,并设计问题。试题具有开放性和時代性,注重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材料分析能力和逻辑表达能力。设问形式一般为:体现(说明、反映、涉及、表明)了……;这承载了……;蕴含了……;这体现了教材中的……观点;等等。
解题技巧
1.审设问:分析设问,弄清设问要求,判断设问的主体以及限定性要求等,确定要考查的主要内容,明确答题方向。
2.审材料:审读题干背景材料,提取材料重要信息,把握材料中的关键词和中心句,弄清材料所要反映的主题。
3.联教材:联系教材相关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的问题或现象,要注意多角度、多层次分析。
4.组答案:将材料所给信息与考查的知识点一一对应,将观点与材料结合,言简意赅,分点作答。
典例分析
(2023·云南节选)“茶者,南方之嘉木也。”数千年前、中国人就开始采茶、制茶、饮茶。中国的茶文化世代传承,与茶相关的一切,深深融入了中国人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客人来访要上茶;新婚夫妇在婚礼上要给双方父母奉茶;茶友之间品茶,斗茶……在这些充满仪式感的时刻中,人们体悟自然、感悟人生,形成了含蓄内敛的品格,提升了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茶作为载体,也见证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如近邻的日本茶道、漂洋过海的英式下午茶,都源于中国茶叶。2022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运用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传递出了哪些信息。
思路点拨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需要运用中华文化、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等有关知识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数千年前、中国人就开始采茶、制茶、饮茶。中国的茶文化世代传承→可链接中华文化的特点;关键词②:与茶相关的一切,深深融入了中国人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可链接中华文化的作用;关键词③:茶作为载体,也见证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可链接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多样的文化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关键词④: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可链接中国重视优秀文化的传承;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参考答案: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薪火相传、历久弥新;②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③中华文化具有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④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多样的文化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姿。外国人能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⑤中国重视优秀文化的传承;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