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红霞
提问作为阅读策略安排在中年级学习,有些教师以为提问是阅读策略单元学习的事或者是中年级学习的内容,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就不重视对学生提问意识的培养,导致课堂上出现了提问指向不明、质量不高等问题。因此,教师要重视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为后续学习提问策略打基础。
伪问题在低年级阅读课堂上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过于简单的問题,学生不需要经过思考就能轻易地回答出来,如教学《四个太阳》时教师提出的问题“课文中小朋友画的太阳有几个”就属于没有价值的问题;二是过于复杂的问题,低年级学生无从回答,同样也失去了提问的价值,如教学《雷雨》时教师提出的问题“你知道雷雨是怎么发生的吗”;三是教师习惯性的碎问,有些教师用问题作为课堂的连接语,自己说出一段(句)话后总是跟着“是不是呀”“对不对呢”“行不行”“好不好”等疑问,时间久了会导致学生有口无心地用“是”“对”“好”进行回应,无论是问还是答都没有实质性的效果。课堂教学时间都是一定的,如果这样的伪问题充斥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低下。教师需要在提问上来一番去伪存真的磨砺,能够提出对低年级学生有启发性、引导性的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努力寻找问题的结果,通过回答体现自己学习上的进步与发展。仍以教学《四个太阳》为例,教师可以分步提出引导和启发性的问题:先提出问题“课文中的‘我为每个季节画的太阳分别是什么颜色的”,让学生从文本中提取重要信息进行回答;接着提出问题“‘我为什么要画出这些不同颜色的太阳”,让学生根据文本中的表述提炼自己的观点,教师在学生回答时需要引导学生注意颜色与太阳之间的关系,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
低年级学生提出的问题零碎杂乱,很难提出与教学目标相关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形,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把多个相同或类似的问题归纳为课文学习的主问题,这样就能够避免满堂问带来的零碎感。如教学《小马过河》,对二年级学生来说这是一篇长课文,学习中自然会出现比较多的问题。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提出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再综合学生的提问形成教学的主问题,这一主问题的提出需要综合课后练习3的要求,设计为:在小马过河的过程中,出现了多个人物,他们提出了各自的看法,你认为他们的说法和做法中哪些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说出你的理由。这一问题就是很典型的主问题,学生抓住不同人物在小马过河这件事中的言行,从中分析对与错,就会发现不可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而需要辩证思考与分析。以老牛的言行看,他说的“水很浅”是从自己的身高来说的,对小马来说就是错误的;但他说“能蹚过去”又是对的,小马最后顺利地过河也证明了这一点。学生按照这样的分析与思考模式,对其他人物的言行进行分析与思考,就能够明白课文中处处蕴含着需要辩证地看问题的意识。
所谓提问点就是指在哪里提出问题,这是决定问题的提出是否有效的关键。通常情况下,教师需要重视以学生的兴趣点、疑难点和提升点作为低年级阅读课堂上的提问点,巧妙提问。如教学《我是什么》,课文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学习目标指向“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显然这就是课堂教学的重点。教师可以抓住文本中描写水从空中掉下来的不同形态提问:“同样是水从空中掉下来,课文分别用‘落‘打‘飘这些不同的表示动作的词语进行表达,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区别呢?这些表达动作的词语能不能互换?”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这些表达动作的词语所在的句子,体会到“落”对应的是“雨”,“打”对应的是“冰雹”,“飘”对应的是雪花,正是表达对象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表达相应动作的词语不同;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用“落”“打”“飘”各说一句话表达从上往下掉的事物,学生就需要先寻找适合的表达对象,如树上的果实、狂风吹起的沙粒、春天里的柳絮等,然后再用上述词语说句子,互相评价所说的句子是否体现了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用上了规定的词语,二是描述从上往下掉的事物。教师巧妙提问,不仅突出了教学中的重点,而且引导学生开展表达实践活动,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总之,在低年级阅读课堂上,教师要重视以问促学,既要帮助学生养成敢于提出问题的意识,又要培养学生善问、会问的能力,为后续学习提问策略单元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