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左旋乳酸在治疗敏感皮肤中的应用效果

2023-11-10 15:45王丽涵
医学美学美容 2023年19期

王丽涵

【关键词】聚左旋乳酸;敏感性皮肤;皮肤屏障

中图分类号:R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23)19-0067-03

敏感皮肤(sensitive skin)在普通人群中较为常见。国际瘙痒研究论坛(IFSI)的敏感皮肤特别兴趣小组(SIG)将敏感皮肤定义为对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不适感觉的刺激出现反应,并有不愉快的感觉(刺痛、灼烧、疼痛、瘙痒和刺痛感)。患者的皮肤可能看起来正常,伴有抓痒的患者会有红斑[1]。IFSI发现敏感皮肤对大约一半的人群造成影响,且女性比男性更常见[2,3]。这种慢性复发缓解综合征会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重大不良影响。敏感皮肤可以认为是由于屏障功能受损和皮肤神经系统异常而导致皮肤耐受阈值降低,从而使皮肤产生过度反应[4]。聚左旋乳酸(poly L-lactic acid,PLLA)是一种胶原蛋白刺激剂,与传统即刻见效的产品不同,它通过刺激局部成纤维细胞,缓慢生成胶原蛋白,可以逐渐改善皮肤纹理、收紧皮肤或增加体积[5,6]。艾维岚?是中国NMPA批准的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主要成分为PLL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可通过改善皮肤状态,增强皮肤屏障功能而缓解皮肤敏感问题。本研究选取33例皮肤敏感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聚左旋乳酸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3月杭州依萱绮医疗美容诊所收治的33例皮肤敏感女性成年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患者年龄20~43岁,平均年龄35.46岁。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8~65岁女性,无任何面部皮肤病;因皮肤敏感而主动就医;至少有红斑、鳞屑、主观症状(瘙痒、灼热、紧绷感)3项症状之一者;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有面部皮肤病(例如湿疹、酒糟鼻、痤疮、牛皮癣、脂溢性皮炎)者;6个月内接受过激光治疗或化学剥脱治疗等真皮激活治疗;患有出血性疾病或近期服用抗凝药物;处于妊娠期、哺乳期或备孕期。

1.3 方法 本研究选用聚左旋乳酸(艾维岚?,长春圣博玛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13130276,规格:340 mg/瓶)进行治疗,剂量为340 mg/次。告知患者注射产品、注射区域及治疗所用仪器设备;告知患者潜在不良反应及术后注意事项,并沟通治疗后所能达到的预期效果;告知患者在术后随访期间,禁止接受任何其他面部注射与治疗。术前12 h内禁止日晒、运动及化妆,避免处于温度变化的环境。所有患者均接受3次治疗,每次治疗间隔2周。

1.3.1 注射方式 单瓶艾维岚?以生理盐水复配成6 ml注射液,用2个5 ml的注射器抽取。注射方式:面部敏感处水光注射枪注射至真皮层,使用2个九针的水光针头,单点推注量是0.03 ml。

1.3.2 术后护理 术后3 d内间断冰敷(30~60 min/次)和按摩。尽量避免紫外线照射以及风吹和冷热刺激,停用护肤品1周。

1.4 观察指标

1.4.1临床症状评分 皮损(红斑、鳞屑)和症状(瘙痒、灼热、紧绷感),按4级评分法进行评分:0分=无,1分=轻度,2分=中度,3分=重度。皮损面积以无、皮损面积<2 cm2,2~5 cm2,≥5 cm2分别计0~3分,皮损症状总分为4项之和。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4.2临床疗效 疗效判断标准:痊愈:皮损和症状消失,疗效指数100%:显效:皮损大部分消退,症状明显减轻,疗效指数60%~99%;有效:皮损和症状减轻,疗效指数20%~59%;无效:皮损和症状无明显改善,疗效指数<20%。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2患者满意度 采用我院自制问卷调查患者术后3个月的治疗满意度,其评价标准为:非常不满意(1分)、不满意(2分)、一般(3分)、满意(4分)、非常满意(5分)。满意度=(满意+非常满意)/总例数×100%。

1.4.3不良反应发生率 记录患者术后1个月是否出现持续1周以上的肿胀、疼痛、淤斑,或出现水泡、结节、感染、栓塞等并发症。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情况 治疗后,瘙痒、灼热、紧绷感评分为1.30分,红斑评分为1.36分,鳞屑评分为1.15分,皮损面积评分为0.85分,总分为4.67分。33例患者治疗后经4级评分法均得到改善,其中有效11例,显效15例,痊愈7例,总有效率为100.00%。患者治疗后的满意度为75.83%(25/33),其中满意19例(57.65%),非常满意6例(18.18%),一般8例(24.24%)。术后患者通常会有轻微的红肿、疼痛等状况,后逐渐消失,术后1周均无明确持续的不良反应。

2.2 典型案例 患者,女,40岁,因间断皮肤瘙痒、灼热等异样感,并伴有红斑寻求治疗。透过Visia观察红区指标变化及皮肤情况,治疗前皮肤菲薄,屏障微弱,治疗后皮肤增厚,皮肤表面的斑点及色素沉着减少,毛细血管状况得到改善,血液循环更加通畅,潜在色斑减少,皮肤炎症反应有所降低,见图1~图3。

3 討论

敏感皮肤的病理生理机制一直存在争议,常同时存在烧灼感、疼痛、瘙痒和刺痛感[7]。敏感皮肤可以认为是由于屏障功能受损和皮肤神经系统异常而导致皮肤耐受阈值降低,从而使皮肤过度反应[4]。因此,敏感皮肤可能是神经源性炎症的临床表现,并且可以受到许多因素的调节。敏感皮肤的触发因素可以是物理因素(紫外线、热、冷和风),也可以是化学因素[8](化妆品、水和污染物),偶尔也有心理因素(压力)[9]。近期一项研究表明[9],最重要的触发因素是化妆品的使用,优势比(OR)>7。我国女性发病率约为36.1%,且随着环境变化及生活压力的增加,其发病率仍在不断上涨[10]。

女性對于外在形象的要求普遍较高,该病除可影响皮肤舒适度外,对外在形象亦有较大损害,部分严重患者可能因此拒绝社交生活并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敏感性皮肤患者对于常规护肤品通常难以耐受,甚至还可加重敏感反应。

敏感皮肤的治疗:目前敏感皮肤的治疗有多种方式,可尝试一种或多种综合治疗。通常包括激光治疗、微针治疗、药物治疗、中医治疗以及日常护理等。随着医学美容技术的发展,新型的技术也逐渐开始探索性应用。PLLA是一种生物相容性、可生物降解和可生物再吸收的聚合物。它是一种乳酸L-对映体结构的α羟基酸聚合物,已安全使用了30多年。PLLA适应症已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其生物刺激胶原蛋白效应,与良好的长期美容效果相关[11]。PLLA的填充剂是第一种在多次必要的治疗后具有长作用持续时间的胶原蛋白刺激剂。除了在面部适应症中的经典和长期使用外,PLLA目前还用于身体治疗,以增加体积、塑造身体轮廓、以及颈部、胸部、臀部等非面部区域的皮纹扩张,也包括腹部、手臂、大腿、膝盖和手部[12]。

PLLA作为一种可刺激肌体产生胶原蛋白的再生注射材料,可以通过激发成纤维细胞活力而促进Ⅰ型及Ⅲ型胶原再生,从而改善皮肤状态,作用效果可达2年之久。由于胶原蛋白是在PLLA分解代谢过程中逐步生成的,作用效果比较自然,且不会因PLLA的代谢而恢复松弛状态[12]。PLLA注射后可在人体内自然降解为左旋乳酸单体,并通过人体自有的左旋乳酸脱氢酶进一步被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无任何细胞毒性及填充物残留,安全性高[12],其长期疗效优于其他治疗方式。

本研究结果显示,33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说明PLLA治疗敏感皮肤非常有效,安全性方面未见明确持续不良反应,也证实了其安全性。患者满意度方面有少量患者评价为一般,可能与患者的个人预期有关。各种清洁、消毒和隔离措施,都加重的皮肤损伤,增加了治疗需求[13]。而新的护肤配方成分如碳酸钙也在不失为预防皮肤损伤发生的一种新的尝试[14]。这些进展说明,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已经对皮肤健康和审美越来越重视,并且需求不断提升。而敏感皮肤的鉴别诊断和敏感程度量化也同样是临床上亟需解决的问题[15,16],近年来已有新的用于评估皮肤敏感程度的量表以及仪器推出,旨在在方法学上为解决需求提供基础。

综上所述,采用聚左旋乳酸治疗敏感皮肤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虽然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且试验设计较为简单,但是作为一种可行性探索,为进一步大样本的、对照性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 Misery L,St?nder S,Szepietowski JC,et al.Definition of Sensitive Skin:An Expert Position Paper from the Special Interest Group on Sensitive Skin of the International Forum for the Study of Itch[J].Acta Derm Venereol,2017,97(1):4-6.

[2] Misery L,Myon E,Martin N,et al.Peaux sensibles en France: approche épidémiologique [Sensitive skin in France: an epidemiological approach][J].Ann Dermatol Venereol,2005,132(5):425-429.

[3] Chen W,Dai R,Li L.The prevalence of self-declared sensitive skin: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2020,34(8):1779-1788.

[4] Richters R,Falcone D,Uzunbajakava N,et al.What is sensitive skin?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of objective measurements[J].Skin Pharmacol Physiol,2015,28(2):75-83.

[5] Fitzgerald R,Bass LM,Goldberg DJ,et al.Phys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oly-L-Lactic Acid (PLLA)[J].Aesthet Surg J,2018,38(suppl_1):S13-S17.

[6] Herrmann JL,Hoffmann RK,Ward CE,et al.Biochemistry, Physiology,and Tissue Interactions of Contemporary Biodegradable Injectable Dermal Fillers[J].Dermatol Surg,2018,44 Suppl 1:S19-S31.

[7] Misery L,Weisshaar E,Brenaut E,et al.Pathophysiology and management of sensitive skin: position paper from the special interest group on sensitive skin of the International Forum for the Study of Itch (IFSI)[J].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2020,34(2):222-229.

[8] Draelos ZD.The science behind skin care: Moisturizers[J].J Cosmet Dermatol,2018,17(2):138-144.

[9] Brenaut E,Barnetche T,Le Gall-Ianotto C,et al.Triggering factors in sensitive skin from the worldwide patients point of view: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2020,34(2):230-238.

[10] 齐显龙,杨宪伟,仵小莉.含原花青素及聚谷氨酸的卡波姆湿性修复性敷料对敏感性皮肤的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20,29(11):76-78.

[11] Goldberg D,Guana A,olk A,et al.Single-arm study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human tissue response to injectable poly-L-lactic acid[J].Dermatol Surg,2013,39(6):915-922.

[12] Haddad A,Menezes A,Guarnieri C,et al.Recommendations on the Use of Injectable Poly-L-Lactic Acid for Skin Laxity in Off-Face Areas[J].J Drugs Dermatol,2019,18(9):929-935.

[13] Rivers JK,Arlette JP,DeKoven J,et al.Skin care and hygiene among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during and after the SARS-CoV-2 pandemic[J].SAGE Open Med,2021,9:20503121211062795.

[14] Carella F,Degli Esposti L,Adamiano A,et al.The Use of Calcium Phosphates in Cosmetics,State of the Art and Future Perspectives[J].Materials (Basel),2021,14(21):6398.

[15] Ma Y,Li L,Chen J,et al.Distinguishing rosacea from sensitive skin by reflectance confocal microscopy[J].Skin Res Technol,2020,26(5):671-674.

[16] Legeas C,Misery L,Fluhr JW,et al.Proposal for Cut-off Scores for Sensitive Skin on Sensitive Scale-10 in a Group of Adult Women[J].Acta Derm Venereol,2021,101(1):adv00373.

編辑 张孟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