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芳
(泉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泉州,362000)
早产儿是指胎龄在37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1]。早产儿一般出生体质量在2 500 g以下,头围在33 cm以下,因各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早产儿多器官功能以及适应能力较足月儿差,需要予以特殊护理[2]。近些年受医疗技术不断发展的影响,早产儿的出生率逐年升高,但由于早产儿呼吸系统发育尚不完善,部分早产儿需要实施机械通气以维持生命,尤其是呼吸衰竭、窒息早产儿[3-4]。早产儿因身心发育不完善等原因,常会出现类似啼哭、喂养不耐受、睡眠质量差等情况,这些都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早产儿机体功能的恢复,导致早产儿易出现类似生长发育落后、智力发育迟滞、脑瘫等严重后遗症,对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因而寻求一种有效的干预措施改善早产儿相关症状就显得尤为重要[5-6],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7月泉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早产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早产儿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早产儿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标准 1)入组对象均为胎龄<37周的早产儿;2)生命体征平稳;3)病历资料齐全完备;4)日龄>24 h;5)在本院接受治疗;6)调研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开展。
1.3 排除标准 1)并发遗传性疾病者;2)湿肺或吸入性肺炎者;3)并发重度窒息或多器官功能损害者;4)并发肺部肿瘤、肺栓塞、气胸、肺出血者;5)复杂性心脏病或严重心律失常者。
1.4 干预方法 对照组早产儿接受常规围产期护理,护理人员向早产儿父母介绍早产儿喂养和护理的要点,对新生儿呼吸道进行清理,剪断脐带后进行消毒包扎,定期对早产儿发育情况进行评测,注意保持早产儿所在病房室温等。观察组早产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音乐疗法和抚触干预。1)对早产儿进行抚触干预,时间一般在早产儿清醒、两餐之间,待早产儿情绪较为稳定时,保持室温在28 ℃以上,室内湿度在65%以上,护理人员将双手指甲剪短,清洁双手并将双手温度适当温暖后,使用婴儿油涂擦并开始抚摸,待早产儿适应抚触后逐渐将力度加大,每次抚触时间为15 min,每日抚触2次,连续治疗14 d。2)音乐疗法,在抚触过程中为早产儿播放轻柔优美的轻音乐,操作人员保持心情舒畅,抚触中使用安慰性的语言以及亲切的目光与早产儿进行交流,抚触头部时按摩百会穴10次,推攒竹10次,抚触早产儿背部时配合对其脊背处的督脉以及足太阳膀胱经穴进行揉捏,同样干预时间为14 d。
1.5 观察指标 统计2组早产儿干预后啼哭数据的差异,包括啼哭次数与啼哭时间(由专业人员统计3个小时内早产儿啼哭次数与啼哭总时间)[7];记录2组早产儿护理前后发育情况差异(包括头围、身长以及体质量的变化);记录2组早产儿出生3 d以及6周时睡眠质量(采用中国婴儿睡眠状况评估量表评价,该量表用于评估0~3个月婴儿睡眠情况,量表包括睡眠节律、入睡行为、夜醒、睡眠呼吸4个维度,每个维度采用1~4分评估,得分越高代表睡眠质量越差)差异;采用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法(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对比2组早产儿神经发育差异,NBNA评分包括20项,满分40分,得分越高代表早产儿发育越好[8-9]。
2.1 护理对2组早产儿啼哭影响分析 观察组早产儿在观察期间的啼哭次数以及啼哭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护理对2组早产儿啼哭的影响
2.2 2组早产儿护理前后发育情况比较 出生时2组早产儿的头围、身长以及体质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6周时观察组早产儿的头围、身长以及体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组早产儿出生6周时的头围、身长以及体质量均高于出生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2组早产儿护理前后发育情况比较
2.3 2组早产儿出生3 d以及6周时睡眠质量比较 出生3 d时,观察组与对照组早产儿的睡眠质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6周时,观察组早产儿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早产儿出生3 d以及6周时睡眠时间比较
2.4 2组早产儿神经发育指标比较 出生3 d时,观察组与对照组早产儿的NBNA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6周时,观察组早产儿的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组早产儿神经发育指标NBNA评分比较分)
早产儿的救治工作一直都是新生儿科的关注焦点,数据显示,现阶段约有70%的围生期疾病都发生于早产儿,约有75%的婴幼儿死亡被证实与早产有关,早产儿是围生期死亡病患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新生儿时期危重疾病之一,也是儿童时期中重度残疾的高危人群[10-11]。随着近些年医学的发展,辅助生育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围生期高危儿抢救成功率的升高,国内外报道的早产儿发生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早产儿的存活率不断提高,积极的治疗使得存活早产儿的胎龄和出生体质量不断刷新纪录[12]。虽然国内目前尚无明确数据报道,但各医院早产儿的数量均出现明显增加,进而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由于早产儿年龄较低,其器官功能发育尚不完善,易出现院内感染、呼吸衰竭等情况,对其生命健康造成威胁。数据显示,早产儿脑瘫的发生率约为足月儿的70~80倍,部分早产儿成年后收缩压会明显高于足月儿,即使成年后仍有部分早产儿存在肺功能受损,且其发生哮喘、夜间呼吸睡眠障碍概率也明显更高,因而早期的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13]。
本研究通过设立对照分组的方式,就抚触与音乐疗法对早产儿啼哭及睡眠质量的影响开展了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单纯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早产儿,加用抚触与音乐疗法的观察组早产儿在啼哭时间及啼哭次数方面明显更低,同时随访6周显示,观察组早产儿的睡眠质量的评分更优,同时身体发育情况也优于对照组。我们分析认为,护理抚触应用于新生儿中已有较悠久的历史,多项研究证实抚触有助于早产儿各系统发育,早产儿所处的重症监护病房属于有压力环境,设备造影、报警声、明亮的灯光、频繁的操作等都会对早产儿产生不良刺激,而抚触能够帮助早产儿减少上述压力的不良刺激,从而有助于加快早产儿发育。已有的研究指出,抚触有助于改善早产儿睡眠唤醒模式,对其神经运动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而母亲对早产儿的抚触则有助于构建二者之间的感情纽带,甚至可以降低早产儿院内感染率,最终影响早产儿的死亡率[14]。一项针对90例早产儿开展的对照研究发现,抚触疗法对早产儿体质量的影响明显,分析除了抚触能够改变早产儿睡眠-觉醒模式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抚触可以增加早产儿迷走神经活动,使早产儿胃肠蠕动增加,从而提高早产儿胃动力,促进养分的吸收,最终使早产儿体质量增加。有学者对该现象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发现对早产儿腹部的抚触可以使治疗信心通过体表感受器沿脊髓传递至大脑,引起副交感神经的兴奋,使早产儿胃泌素以及胰岛素水平升高,进而增加早产儿食欲,这有助于减少早产儿胆红素的重吸收,加速胎粪的排出[15]。
文中研究还提示抚触与音乐疗法有助于改善早产儿神经功能发育,我们分析认为,音乐能够使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减少,同时增强副交感神经活动,且能够通过影响内啡肽等物质的释放,来发挥镇静催眠作用,而良好的睡眠是促进早产儿神经发育的重要基础。一项针对新生儿的研究指出,人类对音乐节奏的感知不仅是可塑的,同时还是与生俱来的,即使是早产儿也能够区分音乐和周围环境声音,音乐具有缓解疲劳、降低压力、解除肌紧张等作用。文中观察组早产儿选择的音乐疗法相比于其他较为复杂的护理措施,具有简便易行的优势,无论是医务工作者或是早产儿父母均能够便捷地实施,这使其具有较强的可推广性。
综上所述,对早产儿联合开展抚触联合音乐疗法有助于改善其啼哭症状,提高其睡眠质量,同时有助于改善早产儿的体格发育以及神经发育,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利益冲突声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