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跃
近年来,呋喃唑酮广泛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引起发热等不良反应。现回顾性分析我院应用呋喃唑酮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致药物热5 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探讨呋喃唑酮引起药物热的特征,以提高诊治能力。
收集我院2020 年1—12 月因呋喃唑酮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致发热的患者5 例,均无其他明显发热病因,停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药物后体温逐渐下降至正常。患者体温正常3 天后,服用呋喃唑酮片再次出现发热,停药后体温又逐渐恢复正常。其中男1 例,女4例;年龄30 ~47 岁,平均(37.4±6.6)岁。患者均采用四联方案治疗,3 例采用呋喃唑酮片(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100 mg/片)1 片、阿莫西林胶囊[石药集团中诺药业(石家庄)有限公司,0.25 g/粒]4粒、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双鹤药业(海南)有限责任公司,10 mg/片)1 片、枸橼酸铋钾胶囊(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0.3 g/粒)2 粒四联用药,均每天两次口服。1 例存在青霉素、头孢类药物过敏史,采用盐酸多西环素肠溶胶囊[永信药品工业(昆山)有限公司,0.1 g/粒)]1 粒,每天两次口服代替阿莫西林胶囊。另1 例采用克拉霉素片(浙江贝得药业有限公司,0.25 g/片)两片,每天两次口服代替阿莫西林胶囊。
5 例发热均无明显诱因,无畏寒,无咽喉疼痛、咳嗽、咳痰,无鼻塞、流涕,无胸闷、胸痛,无腹痛、腹泻,无尿频、尿急、尿痛,无出血,无关节红肿痛,无皮疹,大便正常,白带无殊。体格检查:颈软,咽部无红,扁桃体无肿大,皮肤无瘀斑、瘀点、皮疹,巩膜无黄染,牙龈无渗血,胸骨无压痛,心律齐,无杂音,未闻及干湿啰音,腹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无关节红肿压痛。5 例医嘱均为停用抗幽门螺杆菌药物,监测体温,若超过38.5 ℃口服布洛芬混悬液10 mL。
例1:患者口服呋喃唑酮片、多西环素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胶体果胶铋胶囊10 d,发热1 d,38.2 ℃。监测体温,第2 天仍发热,最高达39 ℃,布洛芬混悬液对症治疗好转,第3 天开始体温恢复正常。
例2:患者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呋喃唑酮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胶体果胶铋胶囊四联治疗6 d,发热2 d,38.0 ℃。监测体温,患者停抗幽门螺杆菌药物后第3 天体温逐渐降至正常,恶心症状消失。
例3:患者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呋喃唑酮片、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胶体果胶铋胶囊13 d,发热1 d,37.7 ℃。监测体温,患者停抗幽门螺杆菌药物后第2 天体温降至正常,恶心症状消失。
例4:患者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呋喃唑酮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胶体果胶铋胶囊四联治疗11 d,发热1 d,38.5 ℃。监测体温,患者停抗幽门螺杆菌药物后第2 天体温降至正常。
例5:患者自服克拉霉素片、呋喃唑酮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枸橼酸铋钾11 d,发热1 d,38.0 ℃。监测体温,患者停抗幽门螺杆菌药物后第3 天体温逐渐降至正常。
我国为幽门螺杆菌感染高发和高耐药国家[1]。大量研究证实,呋喃唑酮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耐药率低,且价格低廉,已被国内外共识推荐为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一线治疗用药[2]。呋喃唑酮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 发热、头晕、食欲缺乏、恶心、呕吐等表现;② 周围神经炎表现;③ 皮疹、溶血性贫血表现;④ 双硫仑样反应表现[2]。发热是呋喃唑酮不良反应之一,与感染性疾病导致的发热难以鉴别,早期较难确诊,易导致误诊、误治[3]。分析5 例患者特征如下:① 发热多见于用药后4 ~12 d,平均(9.0±3.0) d。② 除发热外,患者可伴有恶心、纳差等胃肠道反应,部分患者伴头痛、肌痛等症状。无其他明显的发热病因,或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③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在正常范围,C 反应蛋白正常或轻度升高,肺部影像学阴性表现。④ 治疗上停用抗幽门螺杆菌药物,高热时用退热药对症治疗,停药后1 ~3 d 内体温降至正常。⑤ 患者体温正常3 d 后,因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服药呋喃唑酮片1 片,再次出现发热,停药后3 d 内体温恢复正常。
目前,诊断药物热尚无特异性标准,多根据临床表现、用药史、停用或替代可疑致热药物、激发试验等综合判断。药物热通常依靠排除性诊断,本文5 例患者除发热外,伴恶心、纳差等胃肠道反应,与呋喃唑酮的不良反应相符,无其他明显发热病因,需考虑呋喃唑酮致药物热可能。5 例患者停用可疑药物,高热时对症治疗,停用可疑致热药物后3 d 内体温逐渐降至正常。患者均采用四联方案,不易判断为何种药物引发药物热,先停用所有药物,待体温恢复正常后再分别谨慎试用可疑药物,使用某类药物后再次发热者应考虑其药物热可能[3]。本文5 例体温正常3 d 后,口服呋喃唑酮出现发热,故考虑呋喃唑酮导致药物热。如怀疑抗生素致药物热但又不能排除合并感染时,可选用另一类分子结构完全不同的抗生素[3-4]。
发生药物热时,患者白细胞计数多在正常范围内,可作为区分非感染性发热和感染性发热的重要依据[4]。发生药物热合并感染时可出现白细胞计数增多,故发生药物热患者白细胞计数不都在正常范围内,需进一步病原学检查明确[5]。有研究报道,药物热患者可出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多发生率较低[4]。本文5 例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未见升高,C 反应蛋白正常或轻度升高。
总之,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医师对呋喃唑酮所致药物热仍缺乏辨识,需要多积累经验,早期诊断明确,避免引起误诊、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