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

2023-11-10 23:48陈子善王贺
新文学评论 2023年2期
关键词:文献学生平现代文学

陈子善 王贺

从文献出发,以文献为本,沟通中国近代、现代文学乃至当代文学研究,尤其加强上述领域的文献学方面研究,是本栏目开设的宗旨。本期我们所刊发的四篇专题研究论文,虽论题各异,篇幅或长或短,但无论是关于近代文学的研究,还是现代文学文献学、出版史、文学史等方面的研究,大致体现了我们的这一旨趣。

王静博士曾在本栏目发表过《被遗忘的晚清诗人——许宗衡诗集版本叙录及其集外诗作》,而新作《晚清诗人许宗衡的生平与其诗歌创作之关系》,仍从文献出发,在其前期诸多专精研究基础之上,依据许宗衡诗集《拳峰馆诗》《拳峰馆癸丑以后诗》《玉井山馆诗》的创作时间和彼此之间的版本关系,并参酌其诗歌创作与诗集编订、生平履历、社会时事、政治仕途等方面因素,将许宗衡的诗歌创作划分为三个时期,借此详细分析探讨其生平与诗歌创作之间的关系,对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许氏生平著述提供了帮助。

刘慧宽博士的《〈红星佚史〉初版时间新考——兼论近现代书籍版本研究中的历法问题》,聚焦于周氏昆仲合译之第一部外国小说《红星佚史》的初版时间这一具体问题。该文不仅针对学界关于该书三种初版时间的记录逐一进行辨证,通过一系列的版本考察和文献研究,最终将其时间确定为“1907年10月”,也分析了周作人误记其时为“1907年11月”的原因(文章推测是其受到商务印书馆手民之误的影响),且能以小见大,在详细考察《红星佚史》的版本流传情况与后世学术文献的相关记载、得出正确结论的基础之上,对与此相关的、近现代书籍版本研究中的历法问题(尤其中西历、新旧历转换问题)作出了初步探讨。这对于我们从事近现代版本学、文献学、出版史、书籍史等方面的研究而言,可谓是十分必要的提醒。实际上,类似的问题不唯出现于近现代作家学者的全集、文集之中,在年谱、年表、编年史、编年事辑、史事日志、大事记等一般认为客观性较强的著作中,亦极其常见,但此类问题得以形成,也不完全是由于学者马虎、粗疏所致,这一点,我们也希望本刊读者能够有所体察。

李频教授的《从拒绝再版到重新出版——被遗忘的小说家刘祖春及其小说集出版考》,既属现代文学出版史研究,亦可视作是一项填补现代文学史空白的开拓性研究。正如该文所云,“刘祖春是现代中国未得到充分发展的小说作家”,而其作品又产量不高,至今知者寥寥,令人不胜惋惜。但饶有意味的是,在其极为有限的小说作品的重新出版过程中,作家本人曾明确表示拒绝,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方同意易题、修订出版。该文即通过新发现的文献史料和作者所搜集、掌握的当事人的忆述等第一手材料,为我们尽可能地还原了刘祖春短篇小说集《佃户集》出版历程中的“一波三折”,分别探究了其拒绝再版再到同意重新出版背后,人事与时代的遇合、意图与主题的转换等多种原因,揭示了二十世纪出版与社会关系的一个侧面。

鲍良兵博士、吴诗诗女士合撰的《乱世佳人与情迷家国:“孤岛”时期明季“才子佳人”故事的电影改编》则以“孤岛”上海时期的电影《绝代佳人》《李香君》《葛嫩娘殉国》《董小宛》为中心,分析了彼时彼地之电影,借由乱世名伎、佳人故事的改写,而所欲传递的大情大爱,及其与小情小爱之间的矛盾、冲突,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出政治和主流/国家意识形态如何引导、评价、规范基本人情、情感(人的感性)的文艺表达,也可以一窥彼时彼地的社会情绪和心理的文学反应,书写情感的内容与方式以及与政治的关联,情爱在表达和表现政治上如何扮演新的角色,乃至于重新思考现代中国的情感文化的一个核心议题,即作为私人的情爱,究竟是如何一步一步转向公共的“大爱”,进而成为社会主义中国的文学、电影、戏剧、艺术的培养基。

猜你喜欢
文献学生平现代文学
傅忠诚教授生平
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三只眼——评季进、余夏云《英语世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综论》
曾巩生平
包何生平考述
“夏译汉籍”的文献学价值
泼尽水墨是生平
论中国现代文学多重视角下的乡土叙事
端木蕻良:草原文学在现代文学中发声
《伤科汇纂》文献学研究
讲授到接受: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互动式”教学的再思考——兼及现代文学教学改革新路径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