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杰
摘 要:文化遗产在历史研究和文化传承领域具有独特的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而遗址博物馆作为对其进行原真性保护和研究的场所,其陈列展示和文化教育的功能随着科技飞速发展逐渐转变要素重构,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以用户体验为导向的多元化、多维度的文化遗产资源传播新形态。不同于传统实物展览的单向信息传递模式,情境共创交互式体验陈展秉持符合受众需求的情境体验与共创设计法则,基于数字化陈展环境与空间,利用跨媒介多感官交互设计给观众创造沉浸式虚拟情境体验,搭建博物馆在地生态与观众情感交流的沟通桥梁,实现文脉传承与文化价值提升。
关键词:遗址博物馆;情境共创交互式体验;数字化陈展;沉浸式虚拟情境体验
一、中国博物馆陈展设计理念发展历程
作为博物馆特有的语言、实现博物馆社会功能的主要方式,陈列语言是与观众进行交流的方法和途径。博物馆陈列展示的设计方式主要决定于藏品的内容与形式[1],陈列设计者将其基于陈列本质、现象及实践进行系统性与创造性的思考,再融合建筑、历史、美术、社会学及计算机等多学科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呈现。我国陈列设计理念发展历程跟随着我国博物馆与博物馆学的发展,体现了不同阶段性的形式与特征(图1):
(一)近代中国博物馆(1840-1949)陈列设计理念:尚未系统成形
近代中国(1840-1949)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为了追求国家独立和民族复兴,掀开了救亡图存的时代大变迁,“旧中国博物馆学研究发展缓慢,冷冷清清,没有形成一支研究队伍;博物馆学的理论及研究方法,都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明显烙印,为数很少的研究成果,多是摭拾外国博物馆学的科学体系”[2]。因为缺乏对西方博物馆学历史溯源、社会基础、思想演变与技术支撑等系统性研究,未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博物馆陈列思想,所以近代中国博物馆的陈列设计理念并未系统成形。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66)中国博物馆陈列设计理念:学习苏联,服务政治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学习苏联建筑,大量引用并发展苏式建筑风格,博物馆的建设及陈列形式、艺术装饰等也大多模仿古典主义和巴洛克风格。然而,受到当时政治因素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博物馆承担着相当大的政治任务,陈列主题思想政治化、形式主义严重,多采用名言警句、标语口号、照片、图表等枯燥、单调的陈列设计展品,设计理念普遍遵循编年体叙事式结构,基本上按照时间发展顺序选取、拟定特定的历史时期,筛选出不同时期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大事记对观众进行政治教育[3]。
(三)改革开放(1980-2000)中国博物馆陈列设计理念:以人为本的实践变革
改革开放后,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迅猛,同时带动陈列展览实现大发展。1984年成立了陈列艺术委员会(隶属于中国博物馆学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动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理念与应用的发展进步。这一时期的博物馆学与陈列艺术走出了发展与创新之路,并将陈列艺术作为博物馆学的分支学科纳入理论研究体系,国内学者掀起学科发展讨论浪潮,提出并论证了陈列语言的概念,即“在空间中再现和表现历史文化信息的手段与媒介”[4]。陈列理论得到创造性发展,设计实践也产生了重大变革,探索适合人类心理及生理特点的科技设计方式,运用于陈列展览设计中。
(四)新世纪以来(2000年至今)中国博物馆陈列设计理念:高科技手段广泛应用
新世纪以来,中国博物馆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时期,国家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斥巨资集中兴建高标准的现代化博物馆及符合地方特色的各类博物馆。网络化和数字化技术迅猛发展,高科技手段被广泛运用于陈列设计及展陈成果中:一方面,展陈设计人员使用计算机及图形处理设备来提高工作效率,保障陈列设计的规范化与设计语言的形象化;另一方面,不同于仅以实物为中心的静态陈列设计,现使用虚拟现实技术为观众创造出三维动画、投影技术、4D/5D影院、情境模拟等动态体验,营造博物馆陈列场景与观众的有效互动。叙事式动态陈列展示设计增强了与观众情感的传递与交互,不再囿于没有温度的陈列室、展览馆抑或是说教式的叙述空间,而是探索多维度、多形态的无限延伸的空间和时间体验。
图1 中国博物馆陈展设计理念发展历程
二、陈列设计理念新思维:情境共创,以人为本
情境社会学理论的首位提出者——美国社会学家卡尔(Lowell Juilliard Carr)主张“把社会中包括人、时间、空间、关系、文化属性、特定意义以及动态过程在内的要素融合在一起”[5]。遗址博物馆情境叙事设计的基础在于遗址独特的真实性与在地性,对观众来说,踏上这片土地,就是情境共创的起始,开启了解读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钥匙。而情境叙事动态设计的方式在于利用科技手段为公众创造特定的情境与叙事性故事,同时融入视觉、触觉、听觉甚至嗅觉等多感官的参与,让观众在参观过程中可以主动探索未知,实现个体原创参与方式[6],为观众带来更好的心流效应,并由此创造出难忘、深刻的情感体验。
(一)國外文化遗址博物馆情境共创典型实例
作为文化遗址博物馆中最典型的代表,希腊奥林匹亚遗址博物馆建立于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后,前期以遗址公园的形式进行保护与展示,后期按照原貌进行开发利用,新建开发奥林匹克考古学博物馆可以近距离探索体育赛事以及戏剧与表演活动,观众可以与历史人物展开对话、感受希腊建筑和风土人情、以第一视角参与体育比赛及各类创作等。这种情境共创展示模式为公众提供了印象深刻的全方位、沉浸式情境共创体验,有效提升了遗址博物馆在体验和文化上的双重价值。
(二)国内文化遗址博物馆情境共创文化体验项目实例
我国在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遗产的研究与传承工作中,不断进行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政策领域和学术领域都为遗址博物馆情境共创交互体验铺就更为广阔的发展道路,涌现出了大量博物馆虚拟体验实例。故宫博物院一直走在我国情境共创交互式体验设计的前列,故宫博物院通过打造全景故宫、数字文物库以及开通直播等形式,开创数字文物互动与虚拟现实剧场,实现公众云游博物馆。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制作推广出AR版“制”瓷展品,观众可以参与“云”上寻香的线上博物馆体验活动。这样不仅可以观看到800多年的南宋古窑遗址和精美的南宋官窑瓷器,还可以借助科技手段在线还原当年的烧窑技艺,更有趣的是可以“穿越”回宋代,体验“隔火焚香”的别样乐趣。在当下,如何实现历史的感知性、实现真正的足不出户看展览,云展览、云直播、AR技术等手段成为博物馆呈现文化饕餮盛宴的重要途径。
三、情境共创交互式体验设计的实例应用
——以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公所后炮台展馆为例
(一)原境实物与品牌故事融合
以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公所后炮台展馆为例,在考古学与社会学相结合的基础上,建设情境共创交互式体验展馆。
威海是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清末北洋海军的成军之地和屯泊基地,也是中日甲午战争的主战场之一。公所后炮台始建于1887年,为驻威海卫绥巩军在刘公岛上建造的第一座永久性海防炮台,设地阱暗炮位2座,配炮2尊。虽经甲午一役,但现今炮台建筑保存较为完好,局部被破坏的2座地阱炮位现已修复。作为研究清末海防炮台、北洋海军基地建设及中日甲午战争的重要实物例证,公所后炮台展馆是威海城市历史文化的直观呈现,承载着近代中国历史的深沉与厚重,其“甲午战争”这张历史文化名片鲜活而明亮。通过再现甲午战争历史、传承遗产保护成果和弘扬爱国主义内涵等原境实物,公所后炮台展馆与刘公岛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品牌以及威海市精致城市品牌相融合,拓展了遗址博物馆服务于观众的功能属性,将公众情感和认知贯穿其中,最大效能实现文脉传承与文化传播。
(二)共同创造与文化价值提升
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公所后炮台展馆依托古炮台遗址环境,以场域(field)、美学(esthetics)、技术(technology)、虚实(virtuality and reality)、互动(interaction)、叙事(narrate)为一体的“FETVIN”模型,融合了场景叙事、虚实融合和情感提升理念。
观众脚踏在这片历史遗迹的土地上(图2),四周环海,林木丛生,地阱秘炮,伺机而动,古炮台遗址的在地生态快速地将观众拉进甲午战时的画面之中。
图2 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公所后炮台展馆在地生态
在修缮后的炮台展馆内,使用数字技术将观众对甲午战争中感受最深的黄海大海战这一历史事件进行图像扫描、视觉合成、音频制作等,提供创造性的视听场域、逼真的情境设计以及影像和画面,以实现黄海大战“真实情境”全过程、全方位的虚拟展示和交互体验(图3)。视觉、触觉、听觉及心理触动等多感官动态交互和原真型沉浸式情境展示的应用,实现了故事性演绎和场景性营造。
图3 黄海大战VR动态交互沉浸式情境体验区
观众通过沉浸式体验被历史铭记的时间与空间,感受大战中枪林弹雨、生死存亡以及家国情仇的英雄气概,激发出中华儿女内心共同的民族荣辱感。此刻身心交流的沉浸感将物理空间和媒介空间边界模糊化[7],“甲午战争”这一鲜明的历史主题强烈突出,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观众对遗址文化的解读与情感共鸣。
四、结 语
陈列设计理念是以未来思维为核心,加强以人为本的意义与价值探究,在文化遗址博物馆展示自身空间特点与历史故事内涵的过程中,不断开展数字叙事、情境共创的设计尝试与创新,探寻多元化的遗址博物馆文化教育新形式和新途径,提供满足公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情境体验,最终实现见证历史、传承文化、联系群众和提升价值的美好愿景。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
参考文献
[1] 米哈依洛夫斯卡娅.博物馆陈列的展示与技术[M].宋惕冰,译.北京:文物出版社,1959:6-7.
[2] 金枫.新颖、生动的陈列:谈中国革命博物馆的一组陈列[J].文物,1961(8):67-68.
[3] 周进.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发展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3.
[4] 赵力光.试论陈列艺术语言[J].文博,1988(2):76-79.
[5] 杜少臣.情境社会学:一个理论遗珠[EB/OL].中国社会科学网,2018.
[6] SALINMA. The listening museum: New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for public museums[M]. Rome: Rubettino, 2012.
[7] 孔少華.从Immersion到Flow experience:“沉浸式传播”的再认识[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7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