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图/视觉中国
温州市科技局主动融入创新深化和“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围绕 “学习年、行动年、服务年”活动部署,系统运用科技创新“八大抓手”,大力提升体系化创新力和科技创新整体效能。大分子药物与规模化制备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建引育”大孵化集群建设模式入选国家自创区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技术产权证券化、多主体全链条的创新联合体机制入选国家发改委、科技部2023年度全面创新改革任务揭榜书。二季度,全市创新深化工作强力推进,“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获得省“五星”评定。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和中国眼谷眼视光产教融合两项工作纳入省创新深化试点。
优化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引领市域创新格局“新提升”。一是抓科技战略平台,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推动高新区能级跃升,国家高新区排名进入40%,实现六连升,省级高新区实现工业大县全覆盖。打造科创平台高地,累计引进中科先进技术温州研究院、香港理工大学等高能级创新平台66 家。二是抓孵化育成体系构建,厚植创新创业热土。高标推进大孵化集群建设,布局包括:“一港五谷”在内的特色产业孵化基地,今年全市新增孵化空间205 万平方米,集聚创新人才超5 万人,其中青年人才占比60%以上,累计孵化面积超430万平方米。三是抓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打造科创“塔尖重器”。推动新型研发机构提质增效,累计获批省级机构7家,瓯江实验室、激光智能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列入省“双十”布局。华中院率先走出“头部企业+大学(研究院)”创新联合体模式,每季度落地一家企业,孵化的优英光电公司成立仅一年产值已超2200 万元;浙大温州研究院发布全球首条全固态钙钛矿量子点扩散板产线与锌溴液流电池生产线。
切实强化创新主体地位,着力培育产业创新“新势力”。一是抓科技企业森林培育,推动企业当好创新主角。壮大创新主体,今年新推荐申报高新技术企业840 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分别突破3700 家和1.6 万家,数量均居全省前3 位,现有省科技领军企业4 家。围绕打造“核风光水蓄氢储”新能源全产业链条,引进落地比亚迪、瑞浦、金风科技等一批新能源产业大项目。驱动企业技术创新,全市累计拥有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2327 家,其中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20 家,省级企业研究院193 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373 家。二是抓企业技术改造,推动新动能新产能有机统一。强化有组织的科研,深化市重大项目“揭榜挂帅”攻关模式,成功落地了一批“卡脖子”技术,今年11 项成果入选省重大科技成果,居全省第2 位。奔腾激光发布全球首台85000 瓦激光切割机,温州法拉第激光成功研制的智能化激光稳频系统将国产化激光器采购成本降低了40%。开辟企业服务“新赛道”,联合市委组织部成立百支科技轻骑队,全省首创“科技副总”企业柔性引才机制,增强企业成果转化能力和产业化水平。
加快构建全链条创新生态,塑造科技支撑“新动能”。一是抓创新型人才引育,构建人才雁阵格局。设立“民营企业家节”“温州人才日”,迭代升级人才新政,打响“来温州·创未来”品牌,全职在温院士累计达13 名,8 位专家入选省“鲲鹏行动”计划,实现“从0 到1 再到10+”跨越式提升。瓯江实验室集聚高水平科研团队47个,规模达510 人。瓯江实验室、国科温州研究院入选首批省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二是抓高水平大学建设,推动创新策源地活力涌流。坚持学科跟着产业走,推动温医大、温大等13 个学科稳居ESI 全球排名前1%。推动温医大等8 家单位进行省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推进校地成果转化联合办公室实体化运作,加快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就地交易、就地转化、就地应用。推动高校资源赋能山区海岛地区高质量发展,形成精准帮扶工作方案。三是抓科技金融发展,营造开放创新生态。迭代升级“科企通”应用,打造“科技创新成果池”“政策配兑”等一批典型应用。率全国之先推出“科创指数”融资模式,开发企业评价授信模型,打通“科技资产—信用资产—信贷资金”转化通道,累计授信1.32 万家科技企业,放贷353.22 亿元,做法被国务院办公厅督查信息专报向全国推广。全国首创技术产权证券化试点,助力65 家企业获7.48 亿元融资。
鹿城区科技局坚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全省科技系统“学习年、行动年、服务年”活动部署,全面融入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和市科技创新“八大抓手”建设,高质量谋划党建“红色动力”工程,首次启动鹿城区大孵化器党建联建“五大行动”,全力打造“六型”科技队伍,致力开创鹿城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
强化孵化集群建设。成立鹿城区大孵化器党建联建之家,实现全域科创平台、重点科技企业全覆盖,每月排摸孵化场地,鼓励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参与大孵化集群建设,发挥中科先进技术温州研究院、温州大学元宇宙与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平台的“尖峰引领”效应。今年以来,鹿城区新增孵化基地3 个,实现新增孵化面积33.97 万平方米,位居全市第1 位,完成率148%,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强化创新主体培育。持续深化“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的培育机制,利用“第三方服务、政府来买单”的方式,为创新企业提供个性化帮扶,引导一批高新技术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今年以来,上报高新技术企业53 家,新认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70家,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82 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303 家,并实现本区省科技领军企业、省重点企业研究院、省重点实验室“三破零”。
强化科技金融服务。打造“大孵化器+基金+科创指数贷”的科技金融生态体系,成立全市首支规模达10 亿元的大孵化器科创基金,其子基金已投资大浙微医等项目;成立全市首支规模达1 亿元的天使投资基金,计划年内投资8 个以上科技项目;推出“科创指数贷”,为孵化器集群内45 家高新技术企业和127 家科技型企业累计授信约1.4 亿元,以真金白银助力科技孵化企业加速“奔跑”。
温州湾新区科技和人才局(龙湾区科技局)始终坚持“创新制胜”导向,深入推进“学习年、行动年、服务年”走深走实,坚定不移走好科技创新“华山一条路”,驱动全区科技创新能级提升。
把握规律,“梯级培育”企业主体夯基础。坚持“一企一案”培育措施,夯实科技企业梯队建设。深化“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场景应用建设,签署首个总额20 亿元的授信合作协议。组建科技轻骑队12 支,入企开展多方位服务。今年推荐上报省级“尖兵”“领雁”项目8 个、市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42 个、省级企业研究院44 家、重点企业研究院4 家;推荐上报高新技术企业138 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93 家。目前,全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629 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371 家。
提质拓面,“磁场集聚”科创平台出成效。聚力打造“塔尖重器”型顶尖平台。国科温州研究院等8 家新型研发机构获批市级新型研发机构,位列全市第1 位。揭牌省激光智能装备技术创新中心,成功举办2023中国激光智能装备产业峰会。推动温州诺奖数字双碳研究中心高规格举办诺奖论坛,并邀请诺奖得主作主题演讲。截至7 月,全区市级新型研发机构累计研发投入超3.5 亿元,获发明专利授权85 项,实现“四技”服务收入1598 万元。
多样开放,“优化激活”创新生态显优势。深度推进大孵化集群建设,新增孵化面积33.31 万平方米;新增入孵项目175 个,在孵企业近千家。聚焦成果转化,“先投后股”试点首个项目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并持续推进第二期试点项目筛选。厚植金融发展沃土,启动2023 年子基金组建工作,确定拟投项目4 个。
瓯海区科技局加快推进创新深化,全面深化“学习年、行动年、服务年”活动,开展创新主体培育、平台能级提升、融资供给强化三大行动,助力瓯海打造科创策源新典范。1 至8月,瓯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达12.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3.81%。常抓企业培育,构建主体发展链。深入开展科技企业“双倍增”“双迈进”行动,加快形成以科技小巨人企业为引领、高新技术企业为支撑、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基础的创新型企业集群。持续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推动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两清零、一提升”。1至8 月,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分别达355 家、1668 家。目前规上制造业企业R&D 活动覆盖率达93.37%,已实现产值5 亿元以上的制造业企业无研发机构动态清零。
抢抓平台建设,布好科创产业局。聚焦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塔尖创新,推动创新平台提能升级。中国基因药谷落地凯莱英等研产销医药龙头,获中央预算内资金补助5000 万元,创建全市首个全国重点实验室、首家全生产能力生物药基地;华中院突破红外成像等5 项重大“卡脖子”技术,5家产业化公司总估值翻两番;中国数安港集聚中国电子等生态企业78 家,打造全国首个数据安全合规体系。
严抓资金保障,优化科创融资圈。出台技术产权证券化融资、“科创指数贷”等惠企政策,进一步扩大科技金融覆盖面。深化“科创指数”融资模式,新增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合作银行8 家,授信额度75亿元,累计为辖区内1200 余家企业授信16.98 亿元,发放贷款671 家、贷款约8.19 亿元。
洞头区科技局扎实推进全省科技系统“学习年、行动年、服务年”活动,聚焦优质创新资源,锻造以创新为内核的发展新动能,擘画海岛科创新蓝图。
聚力夯实创新基础,在建设科创平台上实现新突破。大力推进科技孵化基地建设,新增孵化面积1.6 万平方米,招引专业运营机构2 家,引进入孵企业6 家;出台《海洋生物科技示范孵化基地运行与管理办法》《入孵企业入驻管理办法》,完善孵化基地“绩效导向、政策支持、扶优育强”管理体系。推进浙江海洋大学洞头海洋开发研究院建设。新引进大院名校技转中心1 家,推进2 个技转中心实体化运作。推动创客之家(海洋科创中心)建设;谋划霓屿海洋食品园区创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
聚力精准惠企服务,在激发创新驱动力上实现新突破。创新推出区域企业指导师制度,举办2023 年企业管理和科技创新高级培训班。申报创建高新技术企业3 家,创成省科技型企业14 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企业40 家。推进规上企业研发创新“诊断 + 提升”专项行动,完善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政策,1 至8 月,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达 0.9 亿元,同比增长 3.8%。加速科技政策红利释放,1 至8 月,已兑现科技型企业培育等科技优惠政策317.9 万元。创新推出“科创指数贷”,累计发放科创贷款3800 万元,惠及企业35 家。
聚力核心技术攻关,在实施创新项目上实现新突破。投入财政科研经费716 万元,支持2022 年度区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实施10 项;启动2023 年度区级科技项目需求征集,目前已完成9 个项目专家评审工作。申报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需求4 项、市“揭榜挂帅”重大科技攻关项目8 项。《基于共同富裕的洞头海岛生态修复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提名。
乐清市科技局始终锚定创新深化路径,推动科技创新各项工作走在前,成功获评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特别是今年以来,落实全省科技系统“学习年、行动年、服务年”活动部署,科技创新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系温州市唯一;“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以全省第三、温州第一的成绩获省“五星”评定。
聚焦创新主体培育,夯实壮大创新根基。梯队式培育企业,建立科技型企业后备库,开展企业“创新指数”评价,全市现有高新技术企业96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3014 家,居温州第1 位、全省前列,拥有省级企业研究机构近200 家;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近两年共立项省“尖兵”“领雁”项目3 项。
聚焦创新载体建设,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构建孵化育成体系,培育“8+N”特色产业集群,招引可可资本等4 家专业运营机构,率全省之先引导民营资本建设孵化基地,孵化总面积超30 万平方米;打造高水平创新园区,立足科创资源禀赋和空间分布现状,深度融入“一区一廊”建设,乐清智能电气高新园区获评省高新区建设成绩突出集体。
聚焦创新生态构建,强化企业创新保障。在全国首创“人才科技贷”,向569 家科技企业发放贷款总金额18.39亿元,有效解决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在全省首创“科技副总”工作,组建12 支科技轻骑队并举行集中授旗仪式,开启产业、人才“双向奔赴”的新通道,解决高端人才招引难、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足等问题。
瑞安市科技局围绕全省科技系统“学习年、行动年、服务年”活动要求,创新深化工作强力推进,“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落实有力,今年一季度获得省“五星”评定。
培育创新沃土,打造科创高地。入选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瑞安高新区入选省级高新区。打造温州大学碳材料与氢能产业研究院,引入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瑞安技术转移中心、上海电机学院瑞安技术转移中心。瑞安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获期满考核优秀,全省仅2 家;开辟企业与工程师“一对一”结对产学研新模式,促成产学研合作32 项,总经费达3856.9万元。上线“工程师对接云平台”,集聚工程师3400 余名,解决问题成功率达92.6%。
加大支撑力度,壮大创新主体。率温州之先创新出台新型产学研合作项目政策,累计实施新型产学研合作项目19 个。以“头部企业+高校院所+行业协会”模式新组建2 个创新联合体。1 至8 月,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累计128.08 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3.38%,均位列全市前三。
集聚创新要素,创新创业生态。推动大孵化集群扩量升级,新增孵化空间3 个;新增入驻初创企业和创业团队113 个;举办大孵化器专题培训班、科技政策培训班,辐射150 多人次。完成浙江省网上技术市场3.0瑞安线上分市场试点初验,举办瑞安技术成果交易周暨瑞安科技大市场启动仪式,1 至8 月实现技术交易额54.67 亿元。做实“科创指数贷”,截至8 月底,贷款余额121.43 亿元,比年初新增15.17 亿元。
永嘉县科技局围绕“学习年、行动年、服务年”活动部署,坚持创新深化,以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等重点科技指标为牵引,全面推动“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不断增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二季度,获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五星”评定,其中高新投资相关做法得到了省领导的批示与肯定,在全省科技系统推广。
狠抓科创“关键变量”,激发创新发展“第一动力”。坚持“引、育、服”同步发力,全力扩大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高新项目投资总量持续攀升。1至8 月,高新技术产业投资20.77 亿元,增速132.5%,连续五个月保持全市第1 位、全省前列。
狠抓创新主体培育,塑造创新发展“新动能”。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计划,升级“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梯队培育机制,引育发展壮大创新主体。1 至8 月,审核推荐新增高企72家,完成率101.4%;审核推荐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01 家,已认定147家,完成率108.9%。
狠抓科创平台建设,增强创新发展“战略力量”。加快兰理工温州泵阀工程研究院等平台新一轮提升合作进度,重点推动温州大学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研究院落地。
狠抓高层次人才引育,集聚创新发展“第一资源”。探索以青科会、“揭榜挂帅”等重大科研攻关项目为载体的引育模式,抓好“塔尖”人才引育,引进人工智能领域“高、精、尖”青年人才1 名。聚焦系统流程装备主导产业,入选省科技特派团试点县。
文成县科技局落实全省科技系统“学习年、行动年、服务年”活动部署,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县域科技创新水平,融入全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布局,被评为全省科技特派员先进单位和文成县“双建机关”示范单位,二季度,获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四星”评定。
强赋能见行动,推进平台建设。与浙江大学合作,建成文成杭州紫金科创飞地、浙江大学文成大健康产业联合研究中心,科创飞地进驻企业(团队)14 家。建成文成县百丈漈科技企业孵化园,面积2.44 万平方米。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3 家,市级众创空间1 家,市级企业研发中心3家。柔性引进外籍院士1 名、博士1名,招引硕士以上学历人才6 名。
强担当优服务,科技助企惠农。成立文成县科技特派员共同富裕帮扶团,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400 余人次,举办“线上线下”科技培训8 期1200 人次。成立文成县科技轻骑队,排摸企业技术需求42 项,已解决20 项,制定团体标准2 个。申报浙江首台(套)1 项、“双尖双领”重大科技项目需求5 项、市级“揭榜挂帅”项目2 个。
强学习促提升,打造干部铁军。制订干部学习教育计划,组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17 次,开展学习研讨9 次,举办“崇学·创新”干部读书会9 次,举办科技统计、信息与新闻撰写等“三新课堂”2 期。组织干部参加温州市科技系统干部业务能力提升专题研修班和文成县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训班学习,1 人获评文成县优秀党务干部。
平阳县科技局围绕全省科技系统“学习年、行动年、服务年”活动部署,以全面融入省市“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为目标,大力实施创新强县战略,全面提升全域科技创新能力。
深化院校企联动,搭建长效合作平台。谋划建设鳌江实验室。以实验室体系、新型研发机构、产业创新平台为抓手,优化城市创新空间布局,汇聚高端创新要素,大力打造南部科技创新策源地。开展科技轻骑队服务企业创新发展活动,组织武汉大学平阳创新中心等科创平台,选派一批科研能力强、行业发展方向把握精准、拥有创新成果的科技人员深入企业,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帮助解决一批技术改造、科技创新难题,助力提升县域科技创新能力。累计走访企业300 多家次,收集企业需求120多项,出具解决方案40 多项。
推进科技特派团试点,探索科技赋能新模式。加强核心技术攻关。精准构建“复合型”帮扶团队,靶向聚焦平阳产业特点,主动对接有关高校和院所,组建阵容强大的链式复合型专家团,深入推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深入实施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项目2 项、省重点项目2 项,推荐申报省重点项目3 项。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浙江理工大学平阳研究院和浙江征予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全国“先用后转”专用保险第一单。
聚焦创新要素保障,优化创新全生态。开展“科技论英雄”评价。开展2022 年“科技论英雄”评价工作,引导企业进一步重视创新驱动,巩固和扩大评价成果。加强政策支持。出台《平阳县关于进一步推进大孵化集群发展的若干意见》专项扶持政策,支持和引导多元化投资主体参与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
泰顺县科技局深入落实“学习年、行动年、服务年”活动部署,积极推动泰顺研究院、奶牛重点实验室、北航光电实验室等高能级平台的相继落地,泰顺县初步形成“一院二室三中心四园”科创平台体系,在创新策源、成果转化、赋能生态产业发展能力上逐步增强,为加快建设山区共同富裕的“重要窗口”提供更有力的科技支撑。
探索奶牛种业自立自强。全力打造省奶牛遗传改良与乳品质研究重点实验室,组建“专家+博士+硕士”奶牛育种科研团队,攻克供体超数排卵、非手术移植等技术难点,诞生首批南方良种“胚胎牛”,实现南方奶牛种业领域的新突破,科研红利辐射四省。
探索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温理工泰顺研究院,助推传统竹木产业转型升级。设立泰顺首个服务产业发展的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进竹木材料等研究领域博士团队4个。举办首届竹木产品工业设计大赛,以赛促研征集中国美院等98 所高校竹木创意产品1200 余件。
探索科创平台多元协同。打造北航光电实验室,重点围绕国内高精度光纤陀螺及器件技术的研究,加速光纤陀螺惯性测量与导航技术的推广应用及成果转化;打造全省首家薯芋良种繁育中心,致力推进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完成糯米山药等109 个品种引进试种;揭牌运行省农科院、浙江中医药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加速推进农业、中药材等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探索“科创+飞地”新引擎。加强区域合作,通过鹿城等科创“飞地”,加强山海协作科创项目招商资源共享合作,共建服务平台,推动产业、项目、人才、科研双向转移,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如泰星企业入驻温州(嘉定)科创园设立研发中心,推广运用UV 滚涂生产、AR 等技术。
苍南县科技局以“三个年”活动为契机,深入实施科技创新首位战略,积极融入全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以建设创新型县为目标,进一步优化县域科技发展环境,全力打造温州南部产业创新发展新增长极。
搭平台,强考核,促学习。开辟“科技大课堂”学习平台,每月举办一期,由在职党员干部轮流开展业务宣讲,并将宣讲情况、学习强国积分等纳入全员绩效考核。研究制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党员干部学习计划》,全局共组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0 次,举办“科技大课堂”9 期。
抓重点,促提升,见行动。以实际行动超预期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今年1 至8 月,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速达114.5%,规上工业研发强度达3.76%;推荐申报高新技术企业4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61 家;推荐省级企业研究院2 家、省市企业研发中心23 家;新增新型研发机构1 家。推荐省“双尖双领”11 项;申报“千项万亿”科技创新强基工程重大项目2 项。成功列入全省科技特派团试点。浙江大学-苍南县中医药联合创新中心、苍海禾能(浙江)储能新材料研发中心成功揭牌,浙南放射医学与核技术应用研究院获得国家甲级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与白马湖实验室开展战略合作,谋划建设“苍南海-陆协同新型能源体系示范先行地”。
建机制,抓落实,优服务。建立由班子成员带头、全局干部参与的联系企业制度,对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规上工业企业实行包干式服务。组建8支科技轻骑队,累计提供咨询884 家次,征集技术需求215 项,解决技术难题139 项,开展产学研合作15 项。编印《苍南县科技创新政策》折页进行广泛分发,发动全局党员干部参与“双服务双报到”等志愿服务,展现科技干部良好形象。
龙港市经济发展局深入贯彻落实全省科技系统“学习年、行动年、服务年”活动总体要求,聚焦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和温州市科技创新“八大抓手”,优化布局“六大科创体系”,全速推进创新深化,再领改革之先、再创先行优势,以高水平科技创新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
优化创新顶层设计。积极融入省“315”科技创新体系,结合龙港实际,制订出台龙港市“六大科创体系”实施方案,力争打造鳌江流域科创高地。高标准编制青龙湖科技城专项规划,获批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深入实施《大孵化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计划,建立科技服务机构与规上企业“一对一”辅导机制,推动创新主体由增量向增效提升,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提升“双联动”。
强化创新平台赋能。唱好“双城记”,全面推进“两城”联动建设、错位发展,青龙湖科技城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以科创岛为核心,构建“一核一轴两带五区”创新空间布局,启动建设青龙湖实验室,打造科技创新的“塔尖重器”;城西产业生态城聚焦传统产业升级,推动产业布局优化和业态升级。进一步提升浙理工龙港研究院、龙港高分子研究院等平台赋能作用,促进设备共享、人才共享和科技成果共享,努力实现“高原造峰”。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推进创新主体培育,迭代推进科技企业“双倍增”,出台全社会研发攻坚方案,积极落实研发后补助、加计扣除和高新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深化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组建8 支科技轻骑队,选派科技轻骑兵30 余人,结合产业发展趋势,为企业精准开展技术攻关、平台提升等服务,确保企业科技难题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截至目前,累计对接走访企业453 家,需求征集225 项。
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经信生态局(科技局)按照省、市和管委会创新深化和“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部署要求,深入贯彻实施科技立区、创新兴城战略,以“学习年、行动年、服务年”活动为抓手,强化科技攻关、培育创新主体、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海上新城”创新活力,为推动产业发展下好“先手棋”。
“科创动力”不断激发,产业集聚促发展。聚焦安全应急、现代海洋产业等领域的一批优势企业,参与天津大学安全(应急)研究院、温州深远海漂浮式海上风电研发中心建设,推进28 个科研成果产业化,去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3.3 亿元,占营收比重3.84%,实现创新成效再加速。以金风科技、宏丰铜箔等为龙头,联动上下游产业链及高校资源,打造省市级创新联合体,协同产业链创新链,助推企业核心技术攻关。
“优质服务”彰显成效,精细管理强效力。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工程”,用优质服务助力企业发展产业壮大,采用“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跟到底”服务模式,成立项目服务专班,量身定制审批作战图,梳理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收集问题139 个,化解率达98%。
“人才高地”加速成型,完善配套俘民心。优化人才结构,近年来,培育市级高水平创新团队2 支、领军型人才创业项目1 个、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 人;引育F 类以上人才367 人,其中E 类以上人才51 人,招引硕博人才73 人;完善基础配套,引进优质中小学教育资源、三甲医院、生活娱乐配套等,构建“铁、公、机、港”为一体的立体交通圈,推动环境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