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短视频的传播力量

2023-11-09 17:41◎黄
传播力研究 2023年28期
关键词:新闻媒体受众内容

◎黄 贺

(丹东广播电视台,辽宁 丹东 118000)

引言

随着媒体融合进程的加快,传统媒体的新闻内容和形式逐渐丰富起来,各类适宜新媒体平台传播的新闻内容层出不穷,其中较为典型的当属新闻短视频。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当下,大众既想要获得更多的新鲜资讯,拓展自身的视野,又不希望在信息获取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因此,内容取材丰富、形式新颖多样、时长极短的短视频应运而生。此外,智能手机的普及在很大程度上也推动了短视频的发展,移动式的接收终端、便捷的操作手势使得大众能够随时随地观看短视频内容。

短视频的萌芽和发展尽管只有短短几年,但已然成为当前大众最为喜爱的一种信息搭载形式。为了占领舆论高地,不断提升新闻媒体的竞争力,当前大部分传统媒体都已经在短视频领域有所部署。为了进一步拓展新闻短视频的传播效能,加强对短视频传播力量的探究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短视频的传播优势

(一)时效性优势:短平快与信息量

大众对于新闻信息的根本性诉求在于时效性,只有新鲜的、未知的信息才有获取和传播的价值。相较于一般的新闻内容,新闻短视频在时效性上的优势更加明显。一个常规的新闻视频从采编、制作到审核、传播,整个流程完成下来至少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时效性难以保证。而短视频的制作方式十分简单,只需要用手机拍摄当下的画面即可完成一个短视频的制作,即使再加上封面制作和背景音乐选择等流程,从拍摄到上传完成,一个短视频也只需要花费制作者数分钟的时间。以突发性新闻事件为例,短视频无疑是当下最高效的新闻生产形式。

同时,尽管短视频的显著特征在于其短平快和轻量化,但短视频能够在短短十余秒时间内承载大量的信息,比文字快讯和图片新闻的信息承载量更大,有效满足了快节奏生活的人们获取信息的实际诉求[1]。因此,充分满足了大众对于时效性和信息量要求的新闻短视频获得广泛的喜爱和认可,可以说是一种必然。

(二)互动性优势:用户黏性与链式传播

相较于传统媒体的单一线性传播,新媒体平台的传播路径更加广泛。例如借助用户的黏性进行二次传播,而提升黏性的重要方式就是通过实时互动功能,将用户的忠诚度逐步提高。与其他新媒体平台一样,短视频平台同样有较强的互动功能,其中点赞、评论功能极大地满足了用户的表达欲望,而一键转发功能则推动用户主动参与到新闻传播之中。

当用户进入到传播环节之中后,其传播的主要对象通常为亲朋好友,借助其社交圈层,新闻短视频就形成了强有力的传播链条,这种传播链条的辐射范围尽管不如专业媒体平台,但其所形成的长尾效应同样具有一定的传播力量[2]。

从内容优化角度来看,互动性的提升能够让新闻短视频的制作团队获取到第一手的受众反馈信息,根据这些反馈信息进行内容和形式的优化,将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方向性。

(三)个性化优势:形式创新与算法推送

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选题和生产主要依赖于编辑记者的专业性和工作经验,观众并不具有内容和形式的选择权。而随着媒体融合的逐步推进,大众的个性化诉求越来越得到重视。为了丰富受众的视听体验,当前新闻短视频在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创新性上有了长足的进步,短视频制作者依靠各种新媒体技术呈现出生动、有趣的新闻画面,极大地增强了短视频的视觉效果,实现了新闻的多元化创新,充分满足了大众的个性化需求。

在传播路径上,新闻推送方式也呈现出了鲜明的变化。当前各大短视频平台在进行内容推送时,普遍采用的是算法技术,借助大数据对用户的画像生成较为精准的信息诉求标签,以此为依据对用户进行个性化的内容推送。通过智能技术实现初步的信息筛选,能够帮助用户过滤掉不感兴趣的新闻内容,提升信息获取的效率[3]。而新闻媒体在算法技术的辅助下,不再需要自行进行内容分发,可以直接依靠技术实现内容与受众的高度匹配。

(四)便捷性:UGC 与MGC 模式

近年来,在各类信息技术的加持下,短视频的生产方式越来越便捷,UGC(用户生产内容)模式使得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参与到新闻生产过程中,而专业媒体也能够充分借助UGC 实现新闻内容的填充,媒体与受众之间的良性互动进一步带动了新闻短视频的传播。此外,随着AI 技术的普及,MGC(机器生成内容)模式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当技术代替人工完成部分基础性工作后,编辑记者将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创意和策划工作,推动新闻短视频质量提升。

二、新闻短视频的传播力量

(一)基于长短视频平台的传播

通常而言,视频平台根据其视频性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爱奇艺、优酷、腾讯为首的长视频平台,另一类则是以抖音、快手为首的短视频平台。随着短视频的崛起和兴盛,当前有部分长视频平台也开始布局短视频业务,但从内容丰富性和使用体验来看,短视频平台更加具有专业性优势。因此对于专业新闻媒体来说,在短视频平台进行深耕能够辐射更多的受众,获得最佳的传播效果。

据2023 年的一项网络视听用户调查统计,当前我国的短视频用户已超过10 亿,其中中老年用户的数量不断攀升,可以说短视频正是刺激中老年用户“触网”的一个关键增长点[4]。短视频用户每天的使用时间约为2.5 个小时,这意味着除去工作学习和生活耗时,用户至少使用一半的休闲时间用于浏览短视频。浏览新闻、学习知识是短视频用户最主要的需求,而短视频平台也成为了用户获取新闻信息的首要平台。因此对于新闻媒体而言,加快新闻短视频化,重点布局短视频平台,在传播力上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于专业新闻媒体的传播

尽管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各类自媒体账号运营能力不断加强,但专业新闻媒体在新闻生产和传播上仍然具有鲜明的优势。除了强大的新闻制作团队以外,最重要的优势在于专业媒体的口碑和公信力,相较于信息来源未知的自媒体,受众显然更愿意相信权威媒体。

从当前短视频平台上的运营情况来看,专业媒体的大量布局和持续深耕有效转变了当前平台非专业化、草根化的特性,将新闻短视频的格局进一步打开。自媒体账号普遍采用的是工作室运营模式,新闻生产规模较小、短视频质量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而专业新闻媒体的融媒体中心无论是在新闻生产力还是在新闻传播渠道上,都明显略胜一筹。

(三)基于社交媒体平台的传播

除视频平台以外,当前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也开始开发短视频功能,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一方面,社交媒体平台用户基数大,日活量也十分惊人,互动方式相较于短视频平台更加丰富;另一方面,社交媒体平台本身自带社交属性,在二次传播上比短视频平台更具优势,所有的用户都可以实现平台内的转发和分享,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平台活力[5]。因此,对于专业的新闻媒体而言,加快社交媒体平台的布局和运营,对于提升新闻短视频的传播效果有明显的助益。

三、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短视频的传播力提升

(一)重视视频质量,增强原创属性

传播力的核心仍然在于新闻短视频本身的质量,只有优质的视频才具有传播价值。因此,新闻媒体首先要加强对短视频内容质量的重视,在新闻选题和制作上进行突破和创新。新闻短视频制作团队首先要转变传统媒体的工作思维,短视频的结构和叙事与电视新闻节目既有相似点,也存在很大的不同。相似的是从本质上来说,短视频和电视新闻都属于倒金字塔结构,重视内容的开头部分;不同的是电视新闻的开头注重将事件总括性地阐明,而新闻短视频的开头更加强调悬念设置,吸引受众继续看下去。此外,电视新闻节目在语言上更加注重专业性和严肃性,而短视频新闻用词更加口语化,风格生动趣味,注重展现亲和力和感染力。

当前新闻短视频存在一个重大缺陷,即内容同质化严重,这是由于新闻媒体普遍采用线上新闻素材的收集渠道,而互联网本身具有开放性的属性,从而导致了各家媒体在新闻选题上的“撞车”现象。为避免内容的同质化,新闻媒体应当增加原创性内容。一方面,要注重拓展新闻取材范围,充分利用自身独有的信息收集渠道,增加记者实地跑新闻的频次,争取做出优秀的独家新闻;另一方面,针对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新闻事件,媒体要注意寻找到其中的“第二落脚点”,变换新闻视角,寻找缺失信息,在同一新闻中制作出差异化内容[6]。这样不仅能丰富新闻短视频的原创性,还能够让受众了解到更加全面的新闻真相。

(二)完善生产机制,注重UGC 模式

随着新闻短视频在传媒领域地位的不断提高,当前广播电视媒体已经充分感知到新闻短视频化的重要性,然而从当前的实践情况来看,其生产机制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相当一部分运营团队在内容生产上仍然延续电视端的生产机制,无论是镜头语言还是表达模式,都难以契合短视频平台的传播逻辑,导致新闻短视频质量不高,无法获得较好的传播效果。为此,运营团队应当及时转变生产观念,采用新的视频制作技术和生产方式来创作新闻短视频。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和揣摩短视频的镜头语言、逻辑结构和表达方式,注重对优秀案例的分析和研究,提升自身的短视频制作水平。此外,工作人员还要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掌握受众的观看数据,分析其喜好和习惯,为视频内容优化指明方向。

尽管专业媒体的内容团队十分强大,但也无法全面触及全国各地随时发生的各类新闻事件。因此,广播电视媒体在采用PGC(专业生产内容)模式的同时,还要加强对UGC 的应用,让用户自己拍摄的新闻内容服务于专业媒体的信息补充和传播。同时,从互动角度来说,应用UGC 模式有助于提升用户的参与感,增强受众的黏性。

(三)注重人格运营,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传统电视新闻节目在语言和风格上较为专业化和权威化,不仅与观众存在一定的心理距离,在传播地位上也有上下之别。然而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去中心化倾向日益明显,受众已经不再单纯处于客体地位,专业与非专业之间的界限也不再泾渭分明。这使得当前的观众更加倾向于选择平等、交互的信息接收方式。

因此,新闻短视频应当强调内容的人格化运营,通过在内容、语言和情感上呈现出人格化特点有助于营造“人与人”之间平等的交流氛围,从而引发受众的共鸣,拉进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实现传播效果的提升[7]。要做好短视频的人格化运营,就不能简单地将电视新闻节目中的素材经过二次剪辑后直接上传,而是要针对短视频平台用户的特征来制作专门的新闻内容。工作人员要加强对受众的研究和分析,拓展用户反馈渠道,借助实时互动的方式构建交流渠道,让受众充分感受到短视频中的人格化特质。

(四)创新视频形式,注重画面质感

与传统的新闻形式相比,新闻短视频具有短小精悍、形式简洁、信息密集等特点,因此在制作短视频时,工作人员应当根据新闻主题的差异选择不同的形式和结构。一般来说,短视频在创作时遵循的是“黄金三秒”原则,即在视频的开头三秒内进行优化设计,突出重点信息的同时增强视频的吸引力,引导受众继续观看视频。由于短视频的时长有限,很难将复杂的新闻信息完整呈现,因此制作人员要借助多种技术的辅助,例如三维建模技术、数据可视化技术等等,提升短视频画面信息的搭载量。

大部分的短视频都是竖屏形式,这是由于用户普遍使用手机进行观看,因此,在画面构图上,工作人员也要注意镜头位置,提升画面质感。短视频受画幅限制,一般拍摄时不会过多地使用远景,而是普遍采用近景和中景拍摄,将画面中的关键信息居中设置。另外,短视频可以更多地采用运动镜头,在提升画面张力的同时增强沉浸感,调动起观众的注意力[8]。此外,制作人员还要充分考虑特效、背景音乐的搭配,要根据新闻内容的性质选择合适的特效和音乐,提升短视频的艺术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崛起彻底颠覆了社会大众的信息获取路径和方式,具有短小精悍、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等特征的短视频迎来了发展的良机。专业新闻媒体为了占据舆论高地,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占据先机,已经开始深度布局短视频领域,推动着新闻短视频的高速发展。无论新闻短视频的形态如何变化,提升传播力的关键仍然在于内容质量,只有优质的视频才具有传播的价值,因此,新闻媒体要着重于短视频品质的提升,通过拓展取材范围、创新生产机制、优化镜头语言等方式打造符合短视频传播逻辑、满足受众审美需求的优质作品。

猜你喜欢
新闻媒体受众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探讨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整合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
主要内容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新常态下的新闻媒体人
2014美国新闻媒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