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视角下的中国茶史研究述评 —以近20年为例

2023-11-09 01:36李超毛戈辉
农业与技术 2023年19期
关键词:茶马茶业古道

李超 毛戈辉

(三峡大学民族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茶叶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流通物之一,在国内外贸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及茶叶问题,在致杭州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的贺信中所说:“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叶深深融入中国人生活”,尤其是2022年11月,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称其“对于弘扬中国茶文化很有意义”。唐宋以来,中国茶叶贸易带动了区域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不仅推动了区域茶业社会的形成与发展,融入到了国家历史进程,而且走向了世界体系,成为了中外交流的重要媒介。晚清时期,中国茶叶历史的研究不断纵深化,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研究成果更为丰富,呈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本文拟对此进行综合的述评。

1 百年茶史研究回顾

茶是中华文明重要代表,长期以来备受学界关注。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曾说:“茶在中国与葡萄在地中海起的作用相同,凝聚着高度发达的文明。”晚清时期,外国茶务日盛,逐渐挤占中国茶叶的海内外市场,时人开始反思和总结茶务整顿振兴之法,涌现了如上海《字林报》论说《论中国茶务衰败及条陈恢复事宜》,伦敦《中国报》论说《论中英茶务》,王扬鑫《拟整顿茶务章程十四则》,许崇勋《论湖南茶务急宜整顿》,《商务报》论说《论中国商产以丝茶为大宗》,[日]冈仓天心《茶之书》,[英]高葆真《重兴华茶议》等一批策论评议;民国时期,中国茶业逐渐复兴,并成为了重要的外汇战略物资,出现了系统研究中国茶业的著作,如赵竞南《中国茶业之研究》,赵烈《中国茶业问题》,程天绶《种茶法》,吴觉农、胡浩川《中国茶业复兴计划》,吴觉农、范和钧《中国茶业问题》,朱美予《中国茶业》,林馥泉《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美]威廉·乌克斯《茶叶全书》等详细地对其历史、种植、制作、销售市场与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茶业渐次恢复,产量、质量都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茶叶相关的科学研究机构和社会团体组织的成立,推动了中国茶学的形成。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学界对茶的研究领域不断细化和拓展,如庄晚芳、王家斌、陈一石、汪敬虞、苏鑫鸿、戴鞍钢、陈保亚、萧致治、[美]罗伯特·P·加德勒、陶德臣、黄纯艳等学者从民族贸易、兴衰与现代化、茶法制度、世界茶叶贸易影响等角度对中国茶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

2 近20年茶史研究的多维视角

进入21世纪,学者在经济发展和文化复兴的时代使命感召下,对茶的研究领域走向多元化,成果更是层出不穷,如陈宗懋、杨亚军主编《中国茶叶词典》、方健点校《中国茶书全集校证》、许嘉璐主编《中国茶文献集成》、黄柏权主编《万里茶道茶业资料汇编》等。综观近20年国内外学者的主要成果,研究旨趣在于以下几点。

2.1 区域视角下茶业经济与社会变迁研究

地方性物产的流通是窥视区域社会的重要窗口,以具体的物产为研究对象体现了一种经济与区域社会文化发展的共生互动关系。通过区域的、具体的物产流通的研究,有助于反思原有基于民族国家分野的孤立性的区域研究,从相互的区分、冲突和对立走向一种彼此之间的交融、互惠与共生,进而理解区域社会发展的主体性和历史整体的联动性。

茶马互市是以茶易马或以马换茶为中心的交易,是内地与边疆地区商业贸易的主要形式。魏明孔探讨了茶马互市的起源、发展和消亡过程[1],王晓燕考察了其中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经济发展和政治状况[2]。在茶马贸易中,从中原地区销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茶叶被称为“边销茶”,以官营为主导,在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经济贸易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卢征良等学者论述了边销茶的市场体系等问题及其变迁[3]。

茶马互市的兴盛带动了茶马古道的形成,而茶马古道则见证了延续千年的茶马贸易的历史。石硕阐述了茶马古道的历史变迁和历史文化价值,并强调开发茶马古道对区域经济发展建设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4]。李旭从茶马古道上各民族商号间的互动角度出发,认为茶马古道上频繁的各民族经贸往来,彰显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5]。茶马古道历史悠久,具有重要的文化遗产价值。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中心完成《“茶马古道”文化线路研究报告》,系统完整地论述了茶马古道的遗产价值,并提出了保护建议[6]。王丽萍等从文化交融和文化遗产廊道的视角探讨了茶马古道的保护与开发[7]。李飞等着眼于茶马古道开发路径的文章,强调以旅游品牌建设的途径保护与开发茶马古道[8]。近年来,尤为瞩目的是武汉大学茶文化研究中心致力于西南茶马古道的研究,从多民族融合、区域互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视角形成了众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9]。

同时,我国主要茶产区的茶叶历史发展状况的专门研究也更为细化,学者围绕两湖地区茶业[10]、徽州茶业[11]等,进一步探讨了茶叶贸易对区域茶业社会的影响。

2.2 全球史视角下中外茶叶贸易及其兴衰研究

明清以来,茶叶逐渐成为了我国出口商品的大宗,茶叶贸易融入了世界贸易体系,带动了中西文明的交流互鉴。近年来,全球史视野成为了热点,茶叶被视为中西贸易联通中的重要商品,透过其生产、流通和贸易窥视近代全球化和世界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反观全球化进程中茶叶贸易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茶叶外销贸易体现了中外政治、经济力量消长的互动关系,是透视国际关系的一个缩影,如学者通过对比中外茶叶贸易,探讨中印锡关系[12]、中俄关系[13]等问题。郑会欣考察了茶叶外贸背景中的茶商群体、企业组织等经营主体,分析世界茶叶贸易格局及其变动[14]。

近代以来,华茶由盛转衰,改变了国际茶叶市场结构,学者不仅探讨茶叶外销衰落的原因,而且考察了近代时人挽救华茶、改良振兴的尝试与努力[15]。仲伟民从世界经济体系视野对比茶叶与鸦片贸易,阐释19世纪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危机[16],陈慈玉论述了全球化进程中近代中国茶业的曲折发展历程[17]。

万里茶道是17世纪—19世纪末,中国、俄国、蒙古之间以茶叶为大宗商品的重要的国际商道,以茶叶为媒介形成了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与联系的纽带,加强了南北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刘再起从中俄贸易关系视角对万里茶道的运输、商号、集散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论述[18]。宋奕提出从文化线路遗产的角度申报世界文化遗产[19]。湖北大学万里茶道研究院围绕万里茶道的历史文化和现实问题,从多学科视角产出了一批优秀成果,有力地支撑了申遗工作[20]。

因中国茶叶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不仅国内学者研究颇丰,还吸引了众多西方学者的关注,尤其是近年来大量的著作成果被国内学者翻译并出版,如[美]萨拉·罗斯《茶叶大盗:改变世界史的中国茶》、[英]艾伦·麦克法兰《绿色黄金:茶叶帝国》等,加深了人们对茶叶海外传播的历史认知,更是丰富了中国茶的世界意义。

2.3 制度史视角下茶叶政策研究

唐代以来,茶叶作为一种流通的社会经济,历代中央王朝都对茶叶贸易进行专门的行政管理措施和课税政策,涵盖茶叶从种植、加工、收储、运输、销售、榷税、质检、缉私等各项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因此,茶叶政策与历代政权的财政、边疆安定、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密切相关。刘玉峰[21]、章熔珂等[22]论述了历代的茶政茶法,分析其产生、影响及变迁。

中央政权实行的茶政反映了国家权力的在地化,象征了其对地方社会的控制。孙洪升对唐、宋时期的茶叶发展历史和茶业经济进行了系统的梳理,论述了这一历史时期的贡茶、茶税、榷茶、茶马司等茶政问题[23]。其中,贡茶是一种无偿征用或定额实物纳税制度,主要指各产茶地向皇室进贡专用茶。胡耀飞以贡茶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背后的政治关系[24]。税茶,是一种以实物或货币纳税的制度。榷茶是中唐时期实行的一种官营专卖制。为控制税源,在实际过程中,中央政府既榷茶又征税,即对茶叶实行官买官卖。宋崇宁时期改榷茶为卖引制度(即茶引),清咸丰以后,普遍改为厘金税,榷茶之制至此转变为了民间自由经营。李尔静围绕税茶与榷茶问题,考察了不同历史时期两者的关系及演变[25]。

茶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在近代华茶衰落的时局下,改革茶政茶法是挽救危机的重要措施之一。苑朋欣认为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大力实施茶业变革[26]。樊汇川探讨近代茶叶贸易中的检验制度的约束,认为革新制度和提升品质是振兴茶业的重要路径[27]。

2.4 文化交流视角下茶文化研究

茶叶的流动带动了区域内人们与外界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碰撞,作为文化交流媒介的茶叶贸易,在推动“地方性知识”对外传播的同时,还促进了外来文化的传入,带动了中西方之间物品、人员、技艺和思想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茶文化是在种茶、制茶、贸茶、饮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深深地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学者从某一历史时段或区域探讨了茶文化的起源、价值及其与社会生活关系等问题[28]。沈学政考察了节日活动中茶的文化意义[29]。贝剑铭分析了茶事背后的宗教文化意蕴,认为宗教哲学思想与茶文化有很深的渊源关系[30]。吕文利以西藏境外信奉喇嘛教各民族进藏布施的宗教活动“入藏熬茶”为研究对象,考察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31]。陈云论述了茶道精神与哲学之间的关系[32]。中国人民大学茶道哲学研究所从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推广茶道生活方式入手,从多视角阐释了茶道哲学体系[33]。因茶文化在民族地区的传播与在地化,还形成各少数民族独特的茶俗[34]。由此,基于中国茶文化的重要性,学者宏观地论述了中华茶文化的概念、发展历史、思想艺术、礼仪习俗、国际交流等方面的内容,并尝试构建中国茶文化学[35]。

茶叶也被视作一种“文化之物”,是中华文化对外交流的媒介。刘礼堂等论述了中国茶文化的海外传播及其影响[36]。刘章才考察了英国茶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变迁[37]。这些研究为茶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茶文化助力茶产业发展,并与农业、旅游业等产生互融共促,形成了新的社会经济增长亮点。借鉴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付伟探讨了茶产业转型、茶旅融合、茶饮消费等问题,分析其蕴含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38]。江玉祥等从文化遗产的视角,论述了茶文化的遗产价值及其保护开发[39]。

综观国内外学者对茶的研究,内容涉猎广泛、视野开阔、方法多样、新意频出,既有学术自主性鲜明的理论阐述,又有强烈的问题意识的具体个案、现实观照和学术关怀,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目前学界多为区域或断代的研究,缺少大型宏观动态通史以及按照茶叶品种分类专门史的编纂;茶叶品牌打造不够,历史上曾产生过众多著名的茶叶品牌未被挖掘和开发利用,导致现今区域茶叶品牌意识和竞争力不强;中国茶叶对世界的影响及其重要意义的阐释不够,基于主体性视角构建中国茶叶的话语体系有待加强,尤其是中国茶叶与世界之间的交融互动关系问题;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1949年以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革开放时期等阶段的茶叶历史发展论述较少;在研究方法上,多为单一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多学科交叉综合的实证研究较少。

3 当下茶史研究的展望

茶史研究对深化我国历史文化认知具有非常典型的意义,虽然现有的研究成果在数量上已有一定规模,但还存在一定研究的不足。随着对历史认识的深入发展,茶史研究应该是一个值得持续关注并推陈出新的问题。因而,可以从新史料、新理论、新视野等方面,进一步深入推进茶史的研究。

3.1 新史料推动茶史研究的纵深化

史料的发掘是研究的关键,开拓新的研究空间必须要系统地发掘和整理新史料。千年来茶叶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很多细节方面的深入研究还须依靠新史料的发掘与整理。此外,茶叶还与世界联系密切,而这一问题亟待更多海外新史料的发现,来构建中国茶叶与世界的联动整体。

在传统正史、方志、典籍之外,应“眼光向下”,发掘与茶叶相关的图像、碑刻、笔记、小说、报刊、习俗、谚语等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新史料。同时,还要重视地下出土物和考古发现对茶史研究的意义,如山东大学考古团队在山东济宁邹城市邾国故城遗址西岗墓地一号战国墓发现茶叶遗存,将茶文化起源的实物证据追溯到战国早期偏早阶段(公元前453—前410年),比之前已知早300多年。这为研究茶的早期起源和传播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

3.2 茶文旅融合促进茶产业的振兴

茶文旅融合一种“以茶兴文化、以茶振产业和以茶美生态”的一体化新型发展模式,主要内容是挖掘茶叶历史文化资源、建设茶叶生产基地、打造文化体验旅游品牌,这是持续推动茶产业多元化、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茶文旅融合将茶叶的种植采摘、加工制作、乡村生态、古迹游览、艺术品鉴、历史文化、文创产品等要素融入旅游开发,既推动了茶产业的发展,又创新了文化旅游产业形式,且富有地方特色。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茶文旅融合发展将进一步推进茶产业振兴、文旅融合,进而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3.3 整体和动态视野拓展新格局

茶叶原产于中国,不仅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共建共享的特产,而且是区域与外部世界时空联动的重要载体。将茶史研究置于世界历史体系与区域具体社会历史条件之下考察,具有新的价值意义,如以茶为媒,讲好茶马古道和万里茶道等故事,有助于向世界进一步传播中国茶文化,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化落实,提升中国茶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当下的茶史研究还必须要突破传统研究的学科界限,拓展视野,增强多维度的审视,形成跨学科综合研究的趋势。在研究路径上,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面分析。具体说来,可以从宏观上开展《中国茶叶通史》《中国红茶史》等大型丛书编纂;中观上从横向的区域比较和纵向的时间分析茶叶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不同表象特征及其影响;微观上研究茶叶发展过程中的某一具体的历史事件。这要求必须借鉴多学科综合交叉的研究路径,拓展研究的视野,增强理论运用的创新能力,不断用新的理论深化主题内容和拓展研究范畴。

猜你喜欢
茶马茶业古道
走古道
茶马古道的前世今生
返乡,闯出茶业一片天
林秀娟 茶业“双师”
茶马古道
贵州茶业大事记
骑行“茶马古道”
茶业新星——“冷泡茶”
茶马古道
访茶马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