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思凝
近日,在安徽淮南的一所中学,有家长抱怨被要求到校看三个半小时的晚自习,从下午6 时30 分一直持续到晚上10 时。10月10 日,校方回应称,学校没有要求家长参与看晚自习,也不主张这样做,可能是家委会出面要求的。对此,淮南市教体局表示,淮南二中将开会讨论是否继續这一做法。
(10 月12 日《春城晚报》)
针对家长反映的轮流看晚自习事件,网友们却持不同意见:一部分人认为,每位家长都有本职工作,忙碌了一天之后还要去学校监督孩子上晚自习,会处于疲惫的状态;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家长能够借此机会更加全面地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按照常理来说,监督学生上晚自习是教师的职责。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让家长轮流监督的情况呢?这可能是因为教师本身的工作量比较大,在备课时没有精力兼顾学生晚自习。只不过,学校设置晚自习的初衷是让教师为学生答疑解惑。如今,家长轮流看晚自习,会对孩子的学习成绩等方面有实质性的帮助吗?
根据工作人员的回应,学校没有要求家长看晚自习,也不主张这样做,可能是家委会出面要求的。可为什么有家长抱怨“被要求”到校看晚自习呢?显然,所谓的自愿可能已经演变成“被自愿”。近些年,学校频频被曝向家长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事后也总会打着“家长自愿”的旗号,可事实真的如此吗?是不是家长担忧学校会对孩子另眼相看而“假装自愿”?
此外,家委会的职责本应是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现实中,个别怀有“小心思”的家长却想要借助家委会的平台,接近并讨好教师,将其变成一场“关系秀”,试图让自己的孩子得到额外照顾。这种歪风邪气若不及时刹住,会让更多家长迫于压力,过度陷入“人情世故”的怪圈中。
需要注意的是,家长轮流看晚自习事件,是一只值得解剖的“麻雀”,我们应该深思——如何解决学校游荡在灰色地带的“被自愿”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平等、和谐的家校关系,践行“家校共育”的理念,才是美好教育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