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娅 舒莉娟
2023年6月17日,由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宣传部、党委学工部、教务处、社科处、团委、信息化办联合举办的重庆市高校数字思政实验创新中心揭牌仪式暨“数字思政”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在重庆邮电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四川、重庆等地的100多位专家学者紧扣高校“数字思政”创新发展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研讨、广泛交流,旨在落实重庆市委关于数字重庆建设的工作部署,构建高校数字思政实验创新中心,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精准化和科学化,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一、数字思政的内涵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正确理解数字思政的科学内涵,是把握数字化转型机遇,建设高校数字思政的前提。与会学者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其内涵进行了分析。
1.技术赋能说。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冯刚教授认为,在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教育数字化的大背景下,探讨数字思政的理论问题,需要清晰界定数字思政的内涵,不泛化外延。数字思政的实质就是数字技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助推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党委书记熊余表示,数字思政就是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对各项思想政治教育数据要素进行采集、分类、归纳、整合,构建起精准、敏捷、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处理系统,从而实现对高校“数字思政”教育资源的充分掌握与利用。
2.思想政治教育新样态说。中国地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峻岭教授认为,理解数字思政的内涵需要厘清思政数字化与数字思政化两个核心概念。数字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适应数字化、信息化时代发展,探索形成的一种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样态或教育模式。首先,数字思政育人理念、场域、情景、主体深刻变革。数字思政具有主体多元化、内容定制化、形式数字化、客体多变性等鲜明特征。其次,数字思政体现数字化育人过程。数字思政是高校思政工作者为适应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与数字的思想政治教育化发展趋势,满足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科学、高效的转型需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学校网络信息平台、数字化技术,对大学生实施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信息化或数字化育人过程。
二、数字思政建设的价值意蕴
与会专家围绕应对数字时代挑战,把握数字化转型新机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展开了热烈讨论。
1.有助于把握教育数字化转型新机遇。重庆市教委宣教处处长李林齐指出,依托重庆邮电大学建设的“重庆市高校数字思政实验创新中心”,站在了数字时代的新起点,是重庆市高校思政教育事业迈向更高水平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重庆市高校数字思政实验创新中心”建设过程当中,要充分认识教育数字化转型为数字思政建设提供的发展机遇,深刻把握数字思政建设遵循的基本原则,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李林齐呼吁与会专家同心协力、探索创新,力争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和丰硕成果,为重庆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2.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精准化、科學化发展。冯刚教授提出,数字技术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治理效率,为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提供现实依据。“数字思政”的现实运用,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构建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数字空间,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深层次变革。重庆邮电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国胤教授指出,我校在“重庆市高校数字思政实验创新中心”建设过程中,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发挥学科优势和专业优势,着力打造包括场景数字化、过程数字化、内容数字化、能力数字化等为具体内容的一体化数据平台,通过大数据的采集,加上行为心理学和脑科学等专业分析,为每个学生提供一份“精准滴灌”式个性化、差异化、科学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同时,为广大思政课教师深入了解学生、掌握学情,科学设计思政课讲授内容和案例,使思政课变得更加深刻、更加透彻、更加鲜活提供参考。
三、数字思政建设的挑战和风险
数字技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系列挑战和风险。
1.技术介入后将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力。冯刚教授指出,数字化环境深刻影响着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因此在数字思政的探索实践中,需要做好数字与人、数字与文化以及数字与数字之间关系的哲学反思。数字技术重塑了人的思维方式,在其蕴含的思维方式、形式逻辑影响下,实证主义、功利主义以及娱乐主义取向更为突出,会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力。为此要把握好数字技术介入的“度”,防止因技术介入而把思想政治教育推向工具化边缘,警惕思想政治教育陷入“技术惯性”“技术依赖”的陷阱。
2.数字建设不足将阻碍数字思政的推进。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谢俊教授提出,当前数字思政建设存在数据不全、信息不畅、共享不足三方面的现实困境。首先,数字化系统建设分散,体系架构不全。表现为应用系统兼容性不足、数据采集不全、数据壁垒仍然存在,缺乏统一衔接的体系架构,智能化、数字化程度较低,软件作用发挥受限等问题。其次,数字思政平台建设滞后。一体化的数字思政平台建设滞后,表现为物理空间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的行为数据观测不全面,虚拟空间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的行为数据观测困难,以及数据测评的科学性、数据采集的合规性、数据分析应用的合法性等问题,这也是数字思政平台建设最难啃的硬骨头和最突出的矛盾。最后,数据采集覆盖较广,数据共享实践困难。由于缺乏统筹规划,造成系统联通难、标准兼容难、资源共享难等弊病,容易形成“信息孤岛”,制约数字思政建设的有效推进。
3.数字焦虑将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满意教授认为,信息过载、算法推荐等原因容易引发数字焦虑。在网络技术发展过程中,数字过载、信息不对称、数字孤岛和信息茧房之间的矛盾、算法推荐以及对周围世界的不确定性和难掌控性造成了人们的数字焦虑。数字焦虑的本质是主体的身体、心理被计算,被算法规则牵引。数字焦虑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阻碍教师数字素养的提高,从而限制教师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导致大数据、虚拟仿真、区块链等技术运用不熟练,阻碍数字思政教学场景开展探究式、个性化、体验式教学的构建。数字焦虑影响下,教育对象对数字化教育的掌控力和适应力较低,进而影响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吸收,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将思想品德知识内容转化为自身发展动力的实效。
四、数字思政建设的路径
1.注重主体建设。吴满意教授指出,技术化卷入已深度影响人们的生活,数字焦虑已然成为大数据时代人的主体性的一种常态化表现,加快推进主体性建构具有紧迫性和必然性。要形成向上向善的新理念,提高线上空间公共理性的供给能力。线上空间的公共理性供给不足,必然使行为异化加剧,故研判未来数字公民的理性选择是重点话题。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唐晓勇教授认为,主体建设是数字思政的重要着力点。主体建设问题,实际上就是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数量多、范围广,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管理干部等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主体建设站位既要高、又要准。西南大学团委书记于涛认为,思政教育者要张开臂膀,练就数字化本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勇敢地消弭数字恐慌,跨越数字鸿沟,主动接触、善学善用数字化的平台载体、手段方法,不断用新技术解决新问题。
2.强化内容建设。杨峻岭教授指出,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高校数字思政建设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高校数字思政建设中要始终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筛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数字思政教育资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为引领或抓手,构建高校数字思政教育成效评价体系。同时,要秉持运用地域特色、行业特色和本校特色鲜明的数字资源来开发和建设数字思政的理念。高校要基于其在地域、行业等方面的独特办学优势和办学特征,开发和建设具有鲜明行业、地域和专业特色的数字思政教育资源,增强数字思政教育资源、教育内容的亲和力、吸引力,提高教学的精准性与时效性,提升教育客体的接纳意愿和认同程度。唐晓勇教授提出,数字、资源、内容是当前数字思政建设的着力点。数字思政不是数字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簡单叠加,而是二者的有机结合。数字思政早已存在于人们的日常,因此生活中的数据也是思政教育的数字资源之一。
3.加强平台建设。熊余教授认为,要建立全样本、全过程、全方位数据采集系统。要以学生为中心,大数据系统作支撑,采集在校师生全周期的信息数据。要分层建设数据信息系统,在数据层进行数据的集成、治理和再创造;在系统中围绕学生管理开设相应的事务管理系统、思政工作系统、心理健康系统、宿舍管理系统等。重庆邮电大学信息化办副主任阮昆提出,打造精准育人新平台,通过平台做好学生思想动态预警、开展针对性就业推荐、探索分类指导帮助等。谢俊教授认为,数字思政的平台建设包括测评数字化、资源数字化、共享数字化、分析数字化、评价数字化、服务智能化等内容,通过科学的数字化模型分析、数字可视化展示、精准思政策略等路径创新,实现高校思政工作个性化、精准化育人的平台创新、机制创新和路径创新,构建“三全育人”数字化新格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4.推进环境建设。与会专家认为,良好的数字生态环境,有利于高校持续推进数字思政建设。唐晓勇教授认为,要营造良好的数字思政建设氛围,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学校的党委、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相关学院和职能部门,要形成数字思政的正确认识,并以此指导实践,努力营造出良好的数字思政建设氛围。西南大学团委书记于涛提出要加强数字监管,守护数字化安全自律,提升数字安全自律,改进云端数据信息安全技术,制定网络空间数字伦理规范,切实增强网络媒体的价值引领责任感和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巩固网络平台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构建一体化的思政数据生态。数字思政以海量数据为基础,数据的广度、深度和质量决定了数字思政的建设效果。通过数据共享和治理,突破数据孤岛。按照一数一源、一源多用的原则,覆盖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建设全员、全域、全时空、全周期思政数据共享开放一体化平台,为数字思政学生画像提供海量数据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