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
印度尼西亚的科莫多岛是位于巴厘岛以东300多千米的一座小岛,岛的面积仅有390平方千米,但这里孕育出了非常独特的生态系统。称霸科莫多岛的顶级捕食者既非大型猫科动物,也非群狼,而是一种现存体形最大的蜥蜴,被20世纪初的西方人称为“龙”,它就是远近闻名的科莫多巨蜥(以下简称“巨蜥”)。
实力咬杀
在气候炎热的干旱草原上,几头水鹿正在树下乘凉。不远处,一只巨蜥摇头晃脑地缓缓走来。起初,水鹿并未特别在意,也许在它们眼里,科莫多巨蜥远不及大型猫科动物来得可怕。然而,巨蜥早有企图,它锁定树下的水鹿,步步逼近。
面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水鹿当然不会坐以待毙,它们站起身,准备逃跑。可惜,有一头水鹿反应迟钝,待巨蜥十分接近时才开始起身闪躲。科莫多巨蜥的爆发力极强,能够在短暂的冲刺过程中快速奔跑,时速最高可达20千米。面对猛冲而来的巨蜥,水鹿躲闪不及,被巨蜥一口咬住后腿,挣脱不得。巨蜥的牙齿宽厚,长度可达2.5厘米,牙齿的内侧为锯齿状,能轻易撕扯皮肉。
焦急的水鹿只想求生,它不顾疼痛,宁可舍弃皮肉,也要将腿拔出。最终,它成功了。不过,由于伤势严重,这头水鹿走起来踉踉跄跄,已无法如往常一样自由行动。眼看局势已定,巨蜥不紧不慢,缓缓尾随重伤的猎物,等它痛得难以移动,便再次追上前去,将其紧紧咬住……
是致命细菌还是毒
曾有研究认为,巨蜥的攻击非比寻常,它一口咬下去,带给猎物的不仅是疼痛,还有多种致命细菌,细菌就藏在其嘴边呈丝状下垂的黏稠唾液中。由于巨蜥常吃腐肉,因此它们的口腔中会滋生大量细菌。当它们咬伤猎物后,这些细菌会感染猎物伤口,进而有效杀死猎物。
曾有研究员观察到,一头水牛不慎被巨蜥咬伤,身强力壮的水牛轻易甩开了巨蜥,并快速离开现场。但是,这头水牛最终死于败血症,被一直尾随其后的巨蜥吃掉。研究员分析,水牛的败血症正是巨蜥口腔中的细菌所致。
2013年,新的研究打破了“细菌咬杀说”,认为巨蜥口腔中的细菌非常普通,与其他食肉动物口腔中的细菌几乎无异。不止如此,巨蜥非常注重口腔卫生。当它们吃饱后,会花15分钟的时间舔净嘴巴周边,甚至找树叶来进行磨蹭,以最大程度地清洁嘴部,而那些下垂的唾液是帮助它们润滑口腔、方便吞咽食物用的。至于水牛细菌感染,并不能主要歸咎于巨蜥。水牛得败血症的现象多发生于旱季,那时很多地方的水洼已成为充满脏污的泥浆,常在这种恶劣环境中休憩,受伤的水牛感染细菌也就不足为奇了。
既然科莫多巨蜥不以细菌辅助杀死猎物,那么就有可能有其他“利器”。有研究人员认为,科莫多巨蜥的咬伤能致猎物伤口肿胀、凝血困难和剧烈疼痛。之后的研究发现,科莫多巨蜥的下颌具有两个腺体,腺体的分泌物有阻碍血液凝固、降低血压和麻痹肌肉等作用,可以导致猎物休克及失去意识。因此,科莫多巨蜥的腺体分泌物有毒的说法又广为流传。然而,有科学家不认同这种说法,因为许多蜥蜴都有类似腺体,即使这种腺体分泌物有近似毒液的成分存在,也远不足以毒死猎物。至于这种腺体分泌物具体有哪些作用,未来还须深入研究。
神“龙”摆尾
巨蜥作为蜥蜴里的“巨无霸”,其攻击手段并不单一,除了咬,还有其他手段。有人曾在树林中拍到这样一段有趣的录像。
一只巨蜥正在趴地行走,它不断地口吐舌头,舌头能将外界环境的信息导入犁鼻器,从而产生嗅觉,再加上它有左右摆头的习惯,在顺风的情况下能发现很远距离之外的食物。很快,巨蜥便吞下一只昆虫。就在这时,巨蜥的附近出现了一头体形不大的印尼野猪,因为它也在寻找躲藏的昆虫。看到巨蜥得手,野猪心生妒忌,便跑上前来威慑竞争对手。野猪围着巨蜥跑了一圈后,巨蜥无动于衷,根本没把野猪放在眼里。于是,野猪决定铤而走险,赶走巨蜥。
第二回合,野猪迎面而来,它开始妨碍巨蜥觅食,巨蜥用犁鼻器找到哪儿,野猪就用鼻子堵到哪儿,二者的矛盾越发激烈。这还不够,野猪干脆直接用头狠狠撞击巨蜥的头。接下来,巨蜥背过身去,貌似知难而退,但其实此时的巨蜥已是怒火中烧,虽然它扭转了方向,但是并未离去。突然,巨蜥抬起尾巴,再将臀部往野猪的方向奋力一扭。只听“啪”的一声巨响,巨蜥的尾巴结结实实地打在野猪身上,领教到厉害的野猪立即逃之夭夭。
摔跤比赛
每年5 — 8月,是巨蜥的繁殖期。这段时期,平时独居生活的巨蜥相聚一堂,强壮的雄巨蜥会展开一场摔跤比赛。
为了争夺领地与配偶,体格相当的雄巨蜥进入战斗状态。它们越走越近,直到碰上彼此的鼻端。此时,二者均压低身姿,绷紧神经,双方扭曲的身形呈现太极两仪的形状。突然,它们迅速直立起身,颈压着颈,相互缠抱起来,试图用沉重的身躯尽力压倒对方。两只雄巨蜥动作迅速,左摇右晃,战斗不分胜负。最后,一只雄巨蜥重心不稳,向后仰翻,被对方结结实实地压倒在地。胜利的雄巨蜥将身躯压在失败者的身上,直到它彻底屈服。
雄巨蜥赢得了战斗,下一步就是追求雌巨蜥。科莫多巨蜥通常是一夫一妻制,雄巨蜥走到雌巨蜥身旁,用长舌轻弹对方,以此确认雌巨蜥是否愿意接受自己。求偶的初期,雌巨蜥并不温柔,它会用爪牙进行抵抗。因此,如想俘获芳心,雄巨蜥除了需要自保,还得有足够的耐心。
树居的童年
每年8—9月,是雌巨蜥的产卵期。孵化后的幼蜥十分脆弱,毫无抵抗能力。为了求生,它们必须尽快熟练运用自己的爪子,以爬上高大的树木。巨蜥生命中最初几年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树上度过的,因为那里相对安全,不会受捕食者侵害。对成年巨蜥来说,幼年巨蜥也是它们的食物,同类相食在科莫多巨蜥的生存法则中并不稀奇。
8—9岁的巨蜥才算成熟,它们的寿命可达30年。长大后的巨蜥体形笨重,即便有着锋利的爪子,也难以爬树。有记录的最大的野生科莫多巨蜥体长超过3米,其体重达81.5千克(空腹)。
科莫多巨蜥是独特的动物,在世人眼里,它是最接近“龙”的物种。1980年,位于印度尼西亚的科莫多国家公园正式成立,专为保护科莫多巨蜥这一旗舰物种。即使受到重视,多年来,野生科莫多巨蜥的数量一直维持在3000多只,属濒危物种。
科学家推测,全球气候变化会使岛上环境越发干旱,海平面上升会直接影响科莫多巨蜥赖以生存的低洼地区。因此,科莫多巨蜥的命运取决于人类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异常”这个严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