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胜 陈挥
[摘 要]精兵建设系抗战艰难时期中共“精兵简政”政策的重要内容。华中抗日根据地在1941年即推进以缩简上层机关为中心的军队精简举措。在中共中央正式提出“精兵简政”初期,华中局与新四军内部尚存在一定程度的扩军思想。毛泽东基于抗战局势与现实困境的整体考量,推动了“精兵简政”在各根据地的贯彻。华中抗日根据地于1942年秋进入深入“精兵简政”阶段,取得了较好的精兵建设成效。
[关键词]精兵建设;华中抗日根据地;新四军;地方武装
[中图分类号] D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23)04-0055-06
精兵建设作为“精兵简政”的重要一环,是抗战艰难时期中共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学界对于该问题的研究成果丰硕。然而,聚焦“精兵简政”背景下的华中抗日根据地精兵建设专题研究仍较为薄弱。本文拟以档案、回忆录、报纸等文献资料为基础,以中共领导下的新四军、地方武装为中心,深入考察1942年前后华中抗日根据地精兵建设的诸多面相。
一、扩兵困境与军队巩固
1941年前后,中共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面对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以及日、伪军威胁,军事力量的补充、扩大成为一项重要任务。1941年1月,中共中央军委要求八路军、新四军“努力扩兵运动”。实际上,1941年华中抗日根据地军力发展困难重重。就外部而言,国民党顽固派这一时期对中共军事力量造成了较大破坏。皖南事变削弱了新四军实力,“近4300人被俘,3000人打散或牺牲,仅约1000人突围”。据统计,仅1941年,新四军反顽作战伤亡就达5610人,远高于1942年。同时,“地区亦有若干缩小”。另一方面,日军及伪军在华中大举扫荡并实施“清乡”。基于困难情形,华中抗日根据地亟待扩军、巩固以备战。成立不久的新四军七师则更为急迫。1941年4月,时任新四军军长陈毅等就曾指示新四军七师:“你们部队目前需要扩大、恢复情绪与安心。”在特定背景下,扩军也存在一定的必要性。
客观而言,华中抗日根据地扩军存在有利因素。虽然在那一时期,新四军名义上被国民政府取消了番号,但客观上却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毛泽东认为:“应把此次反共高潮看作我们奠定华中基础的机会。”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判断,主要是由于摆脱了国民党束缚后,中共的发展更为自由。不过,新四军扩军在实践中并不容易。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战事制约,军队扩充困难。1941年3月,时任新四军三师师长黄克诚就曾致电刘少奇:已近半年,“没很好的进行根据地工作,造成五纵队全部没有一个充实连队”。5月3日,刘少奇致信黄克诚:“目前我各主力部队的补充是很困难,但现在亦无好的办法来补充,还只有作好群众工作,有群众运动的热潮,才能解决补充问题。”兵员得不到补充直接影响了军队基层的充实,相形之下,上层机关却日趋臃肿。1941年6月,时任新四军一师师长粟裕就部队建设问题进行总结:“还很不充实,都是头大脚轻。”彼时,华中新四军发展面对日军、伪军以及国民党军队不断制造摩擦,难以稳步扩充兵员。
其二,扩兵方式存在粗放问题,甚至产生负面影响。1941年2月,刘少奇明确向四师提出,“实行征兵抽丁办法”,“绝不可实行”。正是由于征兵困难,军事斗争又消耗巨大,导致一些部队在征兵过程中存在急迫心理,忽视了征兵方式方法的正确运用,存在简单粗暴的征兵方式,甚至在个别地区产生群众参加地主领导暴动的现象,损害了党和人民军队的形象。
其三,过早收编地方武装,影响军队质量。华中抗日根据地主力军收编地方武装过早,造成部队不稳固,难以正规化。更为严重的是,早期地方武装本身即存在质量问题,新四军五师师长李先念曾总结1940年鄂豫边区的地方部队“充满了流匪与不稳分子”。而兵员中的“问题”分子最终演变为主力部队不稳固的诱发因素。1942年2月,新四军三师师长黄克诚在华中局扩大会议上就该师相关问题发言:“逃亡现象很严重,其中最大多数是地方编来的一些土匪、地痞、流氓、俘虏。”兵源质量决定了新四军兵员的質量基础,地方武装作为主力军的重要补充来源,如不能加强质量建设与兵员筛选,将进一步影响正规军质量。
以上问题成为新四军在扩兵发展中的主要阻碍。为适应军队发展需要,“巩固”成为新四军建设的重要工作。至1941年5月,华中局判断,根据地的扩张、发展任务已经结束,应进一步开展巩固根据地的工作。部队的巩固显然需要加强自身质量建设。早在1941年5月22日,陈毅等就曾致电新四军六师师长谭震林:“六师部队应以建立精干小团制”以适应根据地发展情况。这实际上是要求正规军分散并地方化。面对1941年初日军已然确定了在华中开展大规模“清乡”的计划,巩固实为新四军的无奈应对之举。此间,四师的“臃肿”问题已颇为严重,军队“头重脚轻”甚至被中共中央所关注。1941年7月,中共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就指示四师:“四师在组织上有机关庞大和不合理的现象”,因此建议四师“应注意缩小机关,充实下面”。同日,新四军军部还电告谭震林:应“紧缩机关”以应对“扫荡”。实际上,此时四师已经在扫荡中受到了损失,缩编与巩固部队显得格外重要,精简成为应付战争减员与“扫荡”的首要方法。
与此同时,新四军也在缩简军部。新四军军部在盐城重建后,所面临的境况并不乐观。就地形而言,盐城地势平坦,东临黄海,南、北、西三面又处于日伪势力范围之中,极易受到日军进攻。1941年6月下旬,日、伪军已集中2万余兵力进行夏季大“扫荡”,并兵分四路进攻盐城,军部只能主动撤离。1941年8月5日,陈毅等致电毛泽东,就军部应对“扫荡”,开展的相应精简举措进行了汇报。8月7日,陈毅进一步指示一、三师:“为适应目前游击环境,决定将鲁艺分散,医院大部分至三师及其他各部,军部各机关已尽量缩小。”为方便开展游击战争及灵活运动、转移,新四军军部进行了必要的缩简工作。
总的来看,1941年下半年,新四军已经关注到了在日趋紧张的战争局势下,面对“扫荡”形势部队上层机关相对臃肿的现实问题,并针对性地开展因应举措。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新四军偏重于上级机关的缩简,试图解决的主要是“头重脚轻”的问题。客观而言,这一定程度上契合了1941年底中共中央“精兵简政”中“精简机关,充实连队”的方针要求。综观新四军1941年的发展,仍然维持了本身原有的人数,整体实力并没有受到过多影响。值得注意的是,1941年底华中新四军仅为86784人,地方武装更少,其总数远不及八路军人数。新四军的发展滞后是显而易见的。需要注意的是,相较于1940年,至1941年底新四军人数仅减少约2000人,占1940年总人数的2.2%,这与八路军在华北减少23.8%相比,仅从数据来看,新四军的境况客观上好于八路军,这也导致“精兵简政”的初始阶段,新四军普遍认为华北不同于华中。
二、思想调整与深入精兵
1941年11月7日,中央军委指示各根据地:“主力军应采取适当的精兵主义。”此时,中共中央对八路军、新四军的发展思路是以提高质量、充实编制为要求的。此外,1941年底,中共中央还要求扩充与发展地方武装。基于地方武装是主力军重要兵源的定位,发展地方武装与扩充主力军显然存在一定的矛盾,如何合理平衡两者间关系显得尤为重要。至1941年12月17日,为适应抗战的艰难局势,中共中央正式提出“精兵简政”。至此,精兵建设的内涵已不仅仅是巩固与充实军队,中共中央更为明确地要求各根据地考虑人民群众供养能力的问题,“精”与“简”已然成为统一整体不可分割,根据地军队质量建设与数量缩减同步推进具有了政策和逻辑上的必要性。之后,新四军逐步推进“精兵简政”。只是,早期政策推进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认识分歧。陈毅在1942年2月23日的报告中就曾指出,军中存在“认为精兵只适用于华北而不适用于华中”的思想。在敌后发展抗日力量必须面对日军、伪军在空间距离层面极易“扫荡”、围剿的潜在可能。如在思想认识上不统一,不仅无法将中央政策全面贯彻下去,甚至会使根据地在战略乃至战争战术发展层面处于被动。其次,政策执行与实际需要难以平衡。1941年12月25日,陈毅等就“精兵簡政”提出:“但在七师因为还有它特殊的情况,又必须活泼的执行。”之所以如此,主要因为新四军七师成立于皖南事变后,实力尚薄弱,亟待巩固。而华中抗日根据地地域广阔,诸多军队分散在数个小根据地之上,地形、人口、经济、战争形势等情况不尽相同,因此难以一概而论。
事实上,中共中央提出“精兵简政”后,新四军内部因其发展的需要,扩军思想仍然存在。1942年3月,刘少奇就曾向毛泽东提出,“华中各根据地工作,一般来说,比华北的迟两年”。1942年4月,陈毅等致电毛泽东就华中抗日根据地军队尚需发展的问题提出如下理由:一是“华中各地区系新开辟,照现有基本区域人口的数量与脱离生产地武比例尚未超过百分之一,各地区还有发展前途”;二是党、政、军机关大多新建立,部分机关组织甚至尚未建立。5月21日,陈毅再次致电中共中央,提出“华中人力、物力之调征并未达到饱和点”,华中抗日根据地军事力量仍有发展的空间。华中局及新四军主要负责人根据形势认为,主力军如不能扩展,则不足以应对华中大片地域的战争形势,况且按中共中央要求的比例来说,发展空间也还存在。在延安,早期党内部分干部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也与华中局类似。1942年6月25日,陶铸在《解放日报》中发表评论:“华中发展起来比较迟……它不仅精与简的对象没有华北那么多,且某些方面是还可以多少增一点的。”
然而,随着形势的趋紧,毛泽东对未来局势的判断更加未雨绸缪。1942年7月25日,毛泽东在政治局会议上指出:“至于敌后,要准备很大的缩小。”29日,毛泽东进一步要求彻底精简。毛泽东基于抗日战争宏观发展与现实困境的整体考量,推进了“精兵简政”在各根据地的贯彻。1942年9月,陈毅为“精兵简政文选”题写序言指出,尽管年初还照顾了一些必要的发展,但此后应该要转变了,“今年秋季开始,应该是华中各根据地彻底执行精兵简政的认真的开始”。随后,军队进一步推进“精兵简政”,其中心内容即为精兵建设。
中共中央初步提出“精兵简政”方针后,新四军的精兵建设并非全无进展。1942年1月31日,新四军二师就精简情况汇报:“根据路东、西根据地具体情况是经常处于敌、顽两方面的斗争中,现决定主力部队为五分之三,地方部队为五分之二为原则进行缩编。”客观而言,华中抗日根据地精兵建设在这一时期的核心仍然是紧缩机关与充实战斗人员。1942年3月1日,陈毅等就要求各师:“紧缩机关,减少一部不必要的人员,以充实战斗部队。”5月22日,新四军军部为应付扫荡再指示各师:“后方机关应立即缩小,各笨重物品应迅速处理与埋藏疏散,务必达到短小精干,便于灵活激动的要求。”可见,新四军军部对“精兵简政”工作是重视的,并在1942年上半年进行了大量的工作部署。
至1942年8月,新四军二师总结:任务执行顺利、主力团得到充实、干部得到了精简。9月,四师参谋长张震总结:“截到今日止,我们裁减了八个营以上的指挥机关,减少了二十六个伙食单位,合并了六个工作部门,送去学习的一百七十人,充实到部队的四百四十三人,淘汰的四十人,休养的十四人。”由此可见,部队的工作效能也得以提高。随着对“精兵简政”认识上的深入理解和新四军内部认识的逐步统一,新四军开始了深入的精兵建设。
三、地方武装与精兵建设
华中不仅主力军大力开展精兵建设,实际上,根据地庞大的红色地方武装在精兵建设下也得到了质量提升与发展。中共中央早在1941年11月即发出建军指示,要求大力发展地方武装,华中抗日根据地也随之作出策略与实践调整。例如,“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精神,苏皖特委于1942年1月作出决定,要求在今后三个月内:大力扩大地方武装,充实苏南保安司令部的直属连队,每连达到100人,每县建立一警卫连,每区建立一区大队,发展不脱离生产的人民武装(统一名称叫模范队)二万人,其中基干民兵占20%”。如前述,早期地方武装快速扩充却并没及时进行军队质量建设。粟裕曾回忆,彼时地方武装“还不能独立担负起坚持原地斗争的任务”。至1942年12月9日,李先念等致电新四军军部及中央军委:“在八个月的斗争中我有如下损失:(一)伤亡、叛变者约共两千人(伤亡人员最大部分是正规军,叛变人员最大部分是地方武装)。(二)损失枪支约共一千条(最大部分是地方武装拖走的)。”正是由于地方武装的质量问题日趋凸显,华中的精兵建设也扩展到了地方武装,其重要特征之一是主力地方化不断推进。
早在1942年2月,刘少奇就曾要求:主力军一部分地方化以及集中力量扩大与加强地方军。随着1942年前后华中抗日根据地日益困难,主力只能分散编入地方部队、灵活运动,以获得生存空间。新四军在“精兵简政”的过程中,以精兵建设为中心,除缩编非战斗人员、裁汰老弱之外,主力地方化客观上已经成为精兵建设实践的重要一环。实践中,新四军各师普遍推行了主力地方化。1942年11月5日,谭震林等汇报:“一师及十八旅除编四个主力团外,其余均增强地方军。”据亲历者回忆,二师“以主力部队的1/3编入地方部队,将3个旅的9个团减为6个团”,最终,实现了“主力军、地方军和民兵三结合的武装体制和坚持独立作战的力量”。由此,正规军地方化提升了地方武装素质与战斗力。苏北抗日根据地“主力部队除留一部作领导机关警卫和机动作战外,其余部队都以营、连为单位,分别划到各县、区与地方部队结合,加强地方武装力量,提高地方部队的军政素质和战斗力”。正规军在兵员素质、武器装备等方面强于地方武装。将主力军编入地方武装,既能对地方武装官兵起到示范作用,加强其战斗力量,又利于其巩固、团结、“跟党走”。
同时,主力军“精兵简政”后的编余干部也充实并加强了地方武装的组织领导。早在1942年1月14日,陈毅等就曾指示二师:“团以下营、连干部,应抽一批好的加强地方武装。”1942年9月,华中局还要求:“抽调一批有相当能力的地方干部到地方军及群众中工作。”
精简过程中部分地方武装自身也有精兵建设的举措。例如,1941年11月,淮宝独立团已有700多人,实行精兵后,“共计550人,武器装备都很精良”。新四军军部也强调地方武装的质量建设以及停止扩大的重要性。1942年1月14日,陈毅等就曾指示淮海区:“军区对地方武装,应以作战锻炼提高质量为主要方针,目前立即停止扩大。”不仅如此,精简上层机关的方法也被地方武装仿效。1942年苏中东台县实行精兵简政后,“县独立团取消了营的建制……团部和政治部后勤部机关只需6人”。
地方武装的精兵建设最终又为主力军提供了更高质量的兵源。1943年3月1日,郑位三指出:“所谓地方军,乃是独立坚持抗日游击战争的广泛的群众性的地方性的武装组织……另一方面,地方军又应该是积蓄武力、准备武力,并且在长期的斗争锻炼中,其本身也走向主力化、正规化,成为一支新的兵团、新的主力。”陈毅在1944年总结华中抗日根据地6年工作时也指出:“自从决定主力精干化,而拨主力并入地方军,情形便改观了。”地方武装本身就是正规军的重要补充来源,其自身的加强无疑有利于主力军建设。
四、结语
华中抗日根据地精兵建设是抗战艰难背景下,在中共中央指导下开展的军队建设实践。精兵建设后,华中新四军与地方武装增长趋势得到扭转,数量减少显然有利于困难情形下的部队生存与持续给养。同时,不仅要看到“简”的一面,还应该关注“精”的一面。精兵建设巩固了根据地的武装力量,尤其是质量的提升,军队上层机关进一步紧缩,而基层作战部队得到了充实。例如,新四军直属队“精简前战斗员占全数百分之三十一点六(一与二之比强),精简后战斗员占全数百分之六十五点四(二与一比弱)”。战斗人员的扩充与与上层机关的缩小使军队战斗力大幅提高。精兵建设后,华中抗日根据地主力军更为精干、灵活,地方武装质量得到加强,根据地精兵建设取得了巨大成效。
可见,1942年前后华中抗日根据地在中共中央指导下,为应对抗战困境,结合战争实际需要,对军队建设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精兵”探索与实践,不仅为华中抗日根据地建设、人民军队发展乃至抗战胜利提供了军事力量保障和基础,也为新时代军队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与实践遵循。
其一,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我军建设取得成就,革命能够取得最终胜利,其根本保证在于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在新时代,只有健全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体制机制,加强军队党的建设,才能进一步加强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制度和政治保障。
其二,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军队。抗战时期,精兵建设是在党对革命斗争实际环境的正确分析与把握下开展的军队建设实践,是党在特殊历史时期革命战争理论发展的实践成果。进入新时代,必须贯彻党的强军思想和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才能符合军队建设的时代化要求,符合当前实际战略需要,这是保证“能打仗、打胜仗”的关键所在。
其三,全面加强练兵备战。人是战争的第一要素。抗战时期的精兵建设保障了根据地兵员质量,推进人民军队质量发展,也是打赢战争的重要基础。进入新时代,面对周边复杂局势,为应对现代化战争环境,必须加强兵员素质和质量建设,由此,更应深入推进军队实战化军事训练,深化联合训练、对抗训练、科技练兵,进一步提升兵员素质与质量,筑牢军队基础。
本文系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伟大建党精神及其同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关系研究”(21&ZD02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张胜系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陈揮系上海交通大学建党精神研究中心教授
(责任编辑:白璇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