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1 年河北口岸入境外籍人员丙肝、梅毒、HIV感染情况分析

2023-11-07 01:34石顺利孙静肖刘海宏
口岸卫生控制 2023年5期
关键词:留学人员丙型肝炎梅毒

兰 景,沈 军,石顺利,孙静肖,刘海宏

(河北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 石家庄海关口岸门诊部,河北 石家庄 050091)

近年来随着国际间交流的增多,口岸入境人员流动频繁,入境人员的增多及政策的变化对口岸检疫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对于未罹患传染性疾病的入境人员应重点做好预防知识的宣传,提高未感染者的自我防控能力。所以为了解入境人群丙型肝炎、梅毒及HIV 感染情况,为今后口岸三种传染病的防控提供有效数据,我们选取2017—2021 年入境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血凝实验(TPP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实验(TRUST)、HIV 抗体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7 年1 月1 日—2021 年12 月31 日在河北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进行法定体检的11 549例入境外籍人员,男性6 963 例,女性4 586 例。

1.2 方法

1.2.1 血清抗-HCV 检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进行检测[1],实验室人员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1.2.2 梅毒螺旋体抗体血凝实验

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进行梅毒血清学初筛,初筛阳性者用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实验(TPPA)确认[1]。

1.2.3 抗HIV

初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初筛实验阳性标本,由石家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用蛋白印迹(WB)法进行确认实验[2]。

1.3 统计分析

数据资料取自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信息管理系统(海关自主研发),以Excel 表格形式导出并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 25.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率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入境人员职业构成情况

共监测入境人员11 549 人次。其中入境留学人员最多,为6 392 人次,占体检总数的55.35%;其次为劳务人员4 068 人次,占35.22%,商务人员最少,占体检总数的1.76%。(见图1)。

图1 2017—2021 年河北口岸入境人员职业分布

2.2 不同年度传染病检出情况

2017—2021 年河北口岸共检出三类传染病88例,总检出率为0.76%。其中抗-HCV 阳性36 例,检出率0.31%;HIV 抗体阳性26 例,检出率0.26%;梅毒26 例,检出率为0.26%。2020 年检出率最高,为1.14%;2017 年最低,检出率为0.48%。不同年度检 出 率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χ2=7.728,P>0.05)。(见表1)。

表1 不同年度传染病检出情况

2.3 不同职业人群传染病检出情况

在不同职业人群中,留学生检出率最高,为0.92%,共检出59 例;其次为劳务人员27 例,检出率为0.66%;旅游探亲1 例,涉外婚姻1 例,对不同职业人群的检出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67,P>0.05)。(见表2)

表2 不同职业人群传染病检出率

2.4 不同性别、年龄检出情况

在三种传染病中,男性检出81 例,检出率1.16%(81/6 963),占比92.05%(81/88);女性检出7例,检出率0.15%(7/4 586),占比7.95%(7/88)。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349,P值0.000<0.001)。18~30 岁共检出39 例,检出率1.28%(39/3 050),占比44.32%(39/88);其次为31~40 岁26 例,检出率0.63%(26/4 126),占比29.54%(26/88);41~50 岁14 例,检出率0.55%(14/2 559),占比15.91%(14/88);≥51 岁9 例,检出率0.50%(9/1 814),占比10.23%(9/88)。不同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975,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传染病检出率逐渐降低。(见表3)。

表3 不同性别、年龄分布情况

2.5 地区分布情况

病例主要来自于于非洲及亚洲地区,其中非洲51 例,构成比为57.95%,亚洲27 例,构成比为30.68%。丙肝亚洲14 例、非洲12 例、欧洲6 例、美洲4 例;梅毒自非洲输入16 例,亚洲10 例;26 例HIV 感染病例中23 例来自非洲地区,占HIV 输入总数88.46%,3 例来自于亚洲。(见图2)。

图2 传染病输入地区分布

3 讨论

2017—2021 年河北口岸入境外籍人员以留学人员及劳务人员为主,占比分别为55.35%、35.22%。共检出三类传染病病例88 例,总检出率为0.76%,其中留学人员检出率最高,其次为劳务人员。检出病例主要集中在18~40 岁中青年,与既往研究相一致[3]。男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年龄和性别特点与出入境人员整体构成基本相符,职业分布中留学人员检出率最高主要与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援助政策的推进实施,河北省内高校吸收来自非洲东南亚等地区的留学人员逐年增多相关。三种传染病输入地区主要集中在非洲及亚洲地区,其中梅毒及HIV 感染输入病例以非洲最多,丙型肝炎病例输入地区以亚洲和非洲最多。传染病输入地区的特点与三种传染病的流行地区一致。目前丙型肝炎、梅毒及HIV 感染成全球性流行,但是丙型肝炎高发地区主要集中在亚洲及北非,非洲因为其落后的医疗卫生环境,成为艾滋病发病率最高的地区,梅毒与HIV 感染同为性传播疾病,感染方式相同,疾病分布地区一致。根据河北口岸的感染人群特点,在今后的传染病监控中,应将18~40 岁留学生及劳务人员,来自非洲及亚洲入境人员列为重点监控人群。针对重点人群,进行健康教育,防止疾病进一步在我国境内传播。

丙型肝炎、梅毒及HIV 感染均为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乙类传染病,目前发病率不断上升。2017—2021 年河北口岸入境人群中丙型肝炎检出36 例,检出率0.31%,HIV 及梅毒各26 例,检出率0.26%。现症感染病人作为传染源入境后监管不当有可能造成进一步传播,丙型肝炎主要经过输血和血液制品传播或者不安全医疗行为造成传播,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往往被称为“隐匿性杀手”[4],是慢性肝炎最主要的原因,严重影响人类健康[5]。由于迄今为止尚未研发出丙型肝炎疫苗,加大了丙肝的防控难度。梅毒及HIV 感染主要传播方式是血源性及性传播,近年来随着性自由、同性恋、性犯罪、注射毒品、不洁医疗行为等增多,使得这些疾病在全世界广泛流行,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及社会热点问题[6]。尤其是HIV 感染,虽然我国出入境人员HIV 检出率仍处于低水平[7],但是自2010 年我国取消HIV 感染者入境限制后,入境HIV 感染者检出比例增加[8],使得输入性HIV 感染成为目前我国艾滋病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丙型肝炎及梅毒是可防可控可治愈疾病,对已患传染病的入境外籍人员,卫生检疫人员应做好沟通积极指导治疗,可以有效消除传染源,从而避免疾病传播,对于HIV 感染者应联合疾控、医疗、公安等多部门,做好诊疗、监控及法律宣传,避免恶性传播。

随着国际新冠疫情的缓解、出入境政策的调整,入境人员逐渐增多。国境口岸作为传染病传入的第一道防线,评估传染病输入风险已成为卫生检疫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和关键环节[9]。开展入境传染病检疫是国家对传染病“外堵输入“政策的具体体现[10],也是发现传染病、监测传染病的具体方法,能有效防止传染病在国际间的传播,在传染病防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留学人员丙型肝炎梅毒
围剿暗行者——丙型肝炎
“逐梦青春 创赢未来”——扬中市首次举办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经验分享会
江苏省归国留学人员实践创新基地
徒步看家乡活动 看亮留学人员双眼
赴美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问题研究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治疗新药 Simeprevir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慢性丙型肝炎中医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