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勇
(哈尔滨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25)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1]关于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为什么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以及如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等问题,国内学界深耕理论内涵,以不同的研究范式、新颖的研究视角结合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背景,或从演进历程、时代内涵、本质特征、价值意义层面展开研究,或从治理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科技现代化等层面进行探讨,俨然取得众多成就。鉴于此,以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研究为重点,牢抓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规律,系统梳理、合理评析现有理论成果,辩证认识研究中的成就与欠缺,为后续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提供参照。
中国式现代化命题一经提出,就迎来国内学者的持续关注。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多数学者以新颖的研究思路、宽宏的研究视域、独特的研究范式对中国式现代化展开剖析,形成了丰硕的理论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文献综述是学界研究理论成果的集中反映与综合呈现。就既有综述情况看,代表性研究聚焦在国内学者关于国内现有成果的综述与国内学者关于国外既有成果的概述两方面。
1.国内学者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较为统一。主要从肯定既有成果与存在不足两方面展开。任志江等[2]从基本特征、变迁过程、内容体系、推进路径四方面作出概述,侧重肯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既有成果,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框架已初步建成。刘东[3]在概述研究状况、研究主题时指出了该研究的视角局部化、方式单一化、成果碎片化等局限。同样地,傅慧芳等[4]既有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分期、理论谱系、跨学科研究范式成果的肯定,也指出了该理论研究在“深度广度、视角方法以及现存问题”层面的不足。贾磊[5]也依据上述思路展开研究,通过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比较逻辑、价值逻辑的判定,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在内容研究、学理深度、体系构建等方面尚存欠缺,并指出坚持人民立场、建构理论体系、扩宽发展路径的具体路向。
2.国内学者关于国外研究中国式现代化成果的综述是国内学者在梳理、整理国外学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形成的,侧重纵向视域的研究。余维海等[6]分别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属性、目的与特征、重大意义几方面梳理总结了国外各个共产党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原因与特点。姚立新[7]以海外学者认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思想理据、社会性质、成功归因、世界影响、研究偏好为线索,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坚持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善于总结历史经验。刘静等[8]从国外学者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重要理念、生成逻辑、意义价值几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其观点既有客观评价与认识,也存在误识和疑虑。与上述不同的是,贾磊等[9]既肯定了国外学者的研究在成果数量迅速上升、学科不断拓展、内容持续深化方面的成就,也指明了其学理阐释不够深入、缺乏与中国本土学者交流对话等不足。
综上,就形成的综述文献看,无论是国内学者关于国内现有成果的综述,还是国内学者关于国外既有成果的综述,与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纵向与横向研究相比,现有研究成果较少;就相关综述的内容看,国内学者既有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横向研究,也有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纵向研究,但国外学者偏重中国式现代化的纵向研究,这是地域差异、历史文化的不同造成的。
1.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深入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成果接续呈现且丰富多样。通过对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Bibliographic Index、A World Bibliography Of Bibliographical Catalogues、Books in Print等国内外图书检索系统,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数据库、龙源期刊网、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Kluwer Online Journals等中外期刊信息资源系统,CNKI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Comprehensive Dissertation Index等中外论文资源系统,中国社会科学网、环球网、参考消息网等网站,以(China modernization)中国现代化、(China’s modernization)中国的现代化、(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中国式的现代化、(Chinese modernization)中国式现代化进行检索后,发现相关文献逐年增加(见表1~4)。
表1 “中国现代化”发文情况
表2 “中国的现代化”发文情况
表3 “中国式的现代化”发文情况
表4 “中国式现代化”发文情况
有关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书籍接续出版发行,为从整体上把握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提供了物料。例如,由张东刚、刘伟为总主编,郝立新、刘守英等编著的《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从现代化的百年历程、价值选择、文明底蕴、量化标准等维度全面系统地解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众多理论,明确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从哪来,怎么走,何处去”的时代之问。又如,人民日报理论部主编的《中国式现代化》、任仲文编著的《何为中国式现代化》具体论析了为什么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理论问题。再如,张神根编著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蔡昉编著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战略与路径》深入回答了如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怎样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实践问题。此外,杨耕编著的《东方崛起: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反思》、洪银兴编著的《中国式现代化论纲》、徐伟亚编著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治理模式》、钱海编著的《生态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分别从哲学、经济、社会、生态视域细化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拓宽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内涵。
2.中国式现代化内涵丰富、意蕴深邃,研究思路不断延伸。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历经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学界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我们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五大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论断,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进行了纵向、横向、交叉、比较研究,取得了丰厚的理论成果。第二阶段,学者围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论断,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依据、演进历程、主要内涵、基本特征、时代价值、路径意义等方面加以剖析,呈现的理论成果也厚重深邃。第三阶段,学者深耕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战略安排、重大原则,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行具体详细的阐释,形成了一系列成熟的理论成果。之后,在深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宏观理论的同时,学界将研究重点转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层面,如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性、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中国式治理现代化、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与共同富裕的关系等方面,研究思路步步递进,层层深入,呈现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成果愈加厚实。
3.中国式现代化是综合的、全面的、协调的现代化,研究领域逐渐拓宽。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突破了现代化研究的单一性桎梏,表现为多数学者从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维度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展开研究,某些领域的研究比较深入。例如,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历程、基本内涵、时代意义等层面,将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与党的发展历程有机耦合,又与西方发展进程进行比较,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具体说来: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社会学的研究重点。于潇等[10]认为人口规模巨大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分析人口负增长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挑战的同时,进一步提出了化解人口老龄化的具体路径。郑永年[11]认为,人才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要素,积极推动人才体制改革有助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许纪霖[12]以历史学为背景,从思想史研究的角度提出,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西方冲击的被动反应,而且有着作为中国文化主体性的自身内在脉络,进一步剖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背景与具体特征。此外,哲学领域以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动力及人的现代化展开研究;教育学领域从教育现代化、科技现代化等视角进行了研究。综上,学者们以学科背景为基点,或利于自身学科素养对中国式现代化展开研究,或结合其他学科基础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探讨,扩宽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视域。
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作出了具体阐释,深化了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由此,学者们形成了不同的观点与看法,就既有研究成果看,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集中在发展历程、时代内涵、内在特质、价值意义四个层面。
在理论研究中,国内学者普遍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与党的发展历程一致,大体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阶段,却因认知观念、学理背景、研究视角的不同,致使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逻辑起点、基本立场、划分标准也不尽相同。
1.“四阶段”论。持四阶段论者,普遍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历程是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新时代以来,且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界定为中国式现代化的起点。燕连福等[13]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伟大成就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创造的系列成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基础、改革开放新时期取得的众多成就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物质条件和根本保证、新时代以来的伟大成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实基础与强劲动力。康凤云等[14]虽未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时间段,但与前者的划分标准如出一辙,具体表述为中国式现代化经历了现代化向中国式现代化的转变,这一转变历经被动选择到主动求索的意识觉醒期、现代化艰难探索的自主转型期、走自己道路的独立期以及创新拓展的飞跃期。无独有偶,石建勋等[15]73-82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概括为四个阶段,主张从各个时期面临的主要矛盾判断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历程。秦宣[16]也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艰难起步、初步探索、道路开辟、深化拓展,与上述不同的是,他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起点为鸦片战争以后。
2.“三阶段”论。关于三阶段论的研究还存有一定争议,论点在于对中国式现代化起点的界定。一部分学者把中国式现代化的起点归为晚清以后,如我国著名现代化研究者何传启先生,他将中国式现代化分为三个阶段:清朝末年(1840/60—1911年)的现代化起步阶段、民国时期(1912—1949年)的局部现代化阶段、新中国(1949年至今)的全面现代化阶段,且后一阶段他又划分为改革开放以工业化为重点的经济建设阶段、新时代积极发展“新四化”与参与全球化的全面协调发展阶段[17]。同时,张慧莹[18]也按照这一逻辑进行了划分,分别从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动力考察、苏联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选择以及中国式的现代化发展探究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历程。另一部分学者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应从中国共产党成立算起。张亚光等[19]从萌芽阶段(1921—1949年)、探索阶段(1949—1978年)、建构阶段(1978—2012年)分析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自觉、实践自觉、话语自觉以及现代化的道路选择、体系建设、制度更新。赵英红[20]把其发展历程归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改革开放以后、党的十八大以后三个阶段,值得注意的是他强调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现代化的探索阶段放在第一阶段加以阐述。
国内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研究分为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前者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性与整体性,后者重点关注中国式现代化的本体性。
1.从横向研究视域看,多数学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囊括物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现代化为一体的综合现代化。燕连福[21]分别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叙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宋艳华[22]将“五位一体”统筹推进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而展开叙述。另外,胡鞍钢[23]以经济视域透视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内涵,强调中国式经济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基础,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结构、就业水平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在政治层面,多数学者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置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视域下展开研究,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如董树彬[24]、夏敬芝[25]。在精神层面,学者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往往将其与物质文明相联系。郝立新[26]认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物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统一性。在文化层面,学者较多地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乡贤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的作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严挺[27]通过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因素,认为民本、中庸、德治、和谐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动力;赖海榕等[28]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有益资源。关于中国式现代化与生态层面的重点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研究思路较为统一,或通过理论追溯、历程演进、内涵阐述、特征凝练、价值意蕴进行理论研究,或以重大意义、问题挑战、原因剖解、路径破解展开实证研究。
2.从纵向研究视域看,关于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研究包含两个方面。一部分学者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即人口规模、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纳入了中国式现代化内涵。例如,石建勋等[15]73-82以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为论点,以共同富裕、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分析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近期目标、中期目标与长远目标。另一部分学者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属性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例如,袁银传等[29]强调,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中,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人民至上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理念、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本质属性。王骏等[30]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党的领导的现代化、是实现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是坚持独立自主的现代化。总体而言,相较横向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现代化层面的研究,纵向研究主要集中在领导主体、发展目标、战略安排、总体布局、价值诉求层面。
党的二十大报告具体从“五个层面”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切合自己国情的特色。从这一维度,学者形成了不同的见解。梳理中国式现代化这一特征,有利于整体上清晰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内涵。
1.“单特征”说。“单特征”说依据“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重大论断,围绕现代化是为了人民的现代化、实现现代化依靠人民、现代化的现实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论逻辑展开。例如,洪银兴等[31]从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的生活品质、人的精神需求、人的全面发展,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的发展问题。赵笑蕾[32]、刘尚希[33]分析了现代化进程中人的现代化与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关系,强调人是“现实的人”,是全面发展的人。
2.“双特征”说。“双特征”说主要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共性”与“个性”。韩保江等[34]将中国式现代化概括为“一般性”与“特殊性”。“一般性”即各国现代化的共性,在理论上体现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性;在实践上体现为由工业化引起的城镇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协同性。“特殊性”即符合中国国情与传承中华历史文化的独特性,在政治建设中体现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政治文明,在经济建设中体现为“高质量发展”的“物质文明”,在社会建设中体现为“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的“社会文明”,在文化建设中体现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精神文明”,在生态建设中体现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在国际交往中体现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同文明”。赵德友等[35]以上述逻辑展开论述,同样将“五个方面”视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不同的是,他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共性具体表述为科技创新是动力、工业化是必由之路、城市化是引擎、市场化配置资源是方式、参与全球化是途径、政府参与宏观调控是手段。
3.“多特征”说。多特征说主要依据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的“五个层面”展开研究。一是骆郁廷[36]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制度特色体现为独特的政党制度和优越的社会制度,国情特色为人口规模巨大,价值特色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发展特色为物质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生态特色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平特色为走独立自主的道路。林毅夫[37]通过与西方式现代化比较,指出中国式现代化除了先天给定的人口规模巨大的特征外,还具有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平发展四大特征。除此之外,辛向阳[38]从原创性、民主性、世界性分析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特质。张占斌等[39]从世界性、主动性、全面性、协调性特征对中国式现代化展开分析。
中国式现代化不仅顺利解决了我国绝对贫困的历史问题、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为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实践依据,还是世界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引针。基于这一价值共识,学界的研究既肯定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就,也赞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以下观点颇有深意。
1.关于中国式现代化国内意义研究。中国式现代化是符合党性与人民性、理论性与实践性、规律性与目的性的多维度统一,多重张力规约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自主性、理论的厚重性、制度的民主性、文化的先进性,反映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贡献。一部分学者从价值的超越性,肯定中国式现代化历史成就。例如:何星亮[40]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百年来党领导人民继续奋斗创造的重要成果,是“两个结合”的时代产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期实现标定了路向;于安龙[41]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代表着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标清了所处的历史方位、勾勒了战略图景、锚定了未来走向、明确了领导力量与利益归宿。另一部分学者从“大历史观”展开叙事,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的当代价值。代表性作者为庞立生[42],他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主义发展为切入点,肯定了中国式现代化行程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优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并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作用。
2.关于中国式现代化世界意义研究。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理论贡献、现实方案、文明形态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研究主题集中为中国式现代化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路径,为世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贡献了新方案,并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周树辉[43]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迈向现代化的可贵之路,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开创之路。刘晓泉等[44]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解除了“西方化”的唯一性,超越了“少数人富裕”的不均衡理论,超越了“物质单向度”的非协调发展的现代化,超越了“人与自然割裂”的现代化悖论,驳斥了裹有“殖民、掠夺”性的现代化。丰子义[45]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意义在于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谢晓娟等[46]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意义不仅体现在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路径的理论层面,也体现在对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了具体方案的现实层面,以及旨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彻底解放的未来层面。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文明的历史叙事,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是党与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综上所述,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已初具模型,相关研究成果也厚实可证,但在某些层面仍存在争论与不足,这不仅为后续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提出了更高要求,也进一步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空间。未来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如何展开,已成为一项不可回避的现实课题。
综观党的十九大以来有关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成果,国内学者们在总结梳理以往学理资料的基础上,拓宽延伸了研究内容、快速转变了研究方式、宏阔新颖了研究视域,标志着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取得了新突破。
1.框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研究的新范式。总体而言,学者们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研究已初步构建了新范式。以整体范式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从理论来源、历史演进、现实背景叙述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并对内在特质、时代意义及发展路径展开了论述。在中国式现代化研究范式下呈现出的整体性、系统性、规范性特征为后者接续研究提供了借鉴。
2.在整体性研究范式下,学者们的研究取得了一定共识。例如:对中国式现代化概念的研究,既有研究普遍从史学史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伴随着党的革命、建设、改革生成的;对理论来源的判定,侧重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含蕴的现代化理论三个层面;对价值意义的研究重点在于关注其呈现的国内意义与国外意义;对发展路径的探讨,放在了中国化时代化的时代课题、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上。
随着研究的深入推进,国内学者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研究也出现了一些争论。就现有的理论成果分析,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在中国式现代具体概念、时间起点、内涵特点方面尚存争论。
1.关于中国式现代化具体概念的争论。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一个现实范畴,也是一个历史概念。对中国式现代化概念的探讨主要集中为横向研究。李永杰等[47]从现代化概念,在汉语语境中的生成,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概念的运用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胡国胜[48]、黄晓娟[49]从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理论追忆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演进,梳理了建设、改革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现代化理论的具体认识。
2.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时间起点的争论。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一部分学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起点是鸦片战争之后,也有一部分学者强调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起点,还有一部分学者将中国式现代化的起点视为新中国成立以后。不难看出其争论的盲点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起点、理论起点、现实起点的认知偏差。具体而言,“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起点以19世纪晚清三场革新运动为标志,逻辑起点以1917—1920年孙中山《建国方略》为标志,现实起点以1954年9月周恩来首次提出‘四个现代化’为标志。”[50]
3.关于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特点的争论,体现为“中国特色”的“五个层面”。纵观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与“内在特质”可知,一部分学者将“中国特色”的“五个层面”纳入了基本内容的范畴,而另一部分学者将其视为基本特征。究竟“中国特色”的“五个层面”属于哪一范畴,依然值得继续探究,但可以确定的是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肯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性。
由于中国式现代化内涵丰富、框架宽宏,以及学者们的认知观念、学理背景、研究视角各有不同,致使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成果在些许方面还存在不足,亟须修缮、填补。
1.理论来源研究不足。理论来源是一种理论或思想的重要支撑,梳理把握理论来源有益于清晰地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来龙去脉。从既有的研究成果看,部分学者注重将经典文本中的重要论断引入相应的内容中作为论据,尚未深入挖掘经典文本中蕴含的现代化理论,也未能作出具体阐释。另一部分学者在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来源时,拘泥于传统的研究方式,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现代化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理论展开回顾与梳理,忽视了中国共产党历代主要领导人的现代化理论以及习近平在地方工作期间关于现代化理论的相关阐述,同时也未对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现代化理论与资本主义现代化理论作出进一步考察与分析。
2.时代意义研究欠缺。关于理论意义的研究,多数学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继承创新了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方式较为统一,研究思路较为固化,未能以新颖独特的范式呈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意义。在实践意义层面,学者更倾向梳理和总结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成效,鲜有学者研究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共同富裕的关系,缺乏问题意识及逻辑思维,未能全面地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意义。
3.发展路径有待延伸。发展路径是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多数学者关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路径的研究只参考了党的相关文件、指示后进行了宏观的叙述,依据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途径、为世界发展贡献了新智慧的论断展开,未能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从具体层面作出分析,研究路径有待进一步补缺、深入。
回顾国内学者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成果,只是学术研究的第一步,更为重要的是对既有成果的分析及展望。虽然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不论在理论成果的规模、既有成果的质量,还是探析的视域方法、研究的学科分布等方面都有着实进展,但如何继续深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俨然成为一项重要的现实课题。
1.完善研究范式,加强对中国式现代化基本概念与理论来源的研究。一是加强对中国式现代化核心概念与相关概念的研究。就前者而言,重点是厘清“中国式”与“西方式”的关系,明确现代化的广义与狭义内涵;就后者而言,要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其他相关概念,如人的现代化、科技现代化、技术现代化等。二是加强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来源的研究,学界应突破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来源的局限,将其置于整体范式层面,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现代化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现代化思想、习近平在地方工作时期的现代化理论,辩证地把握空想社会主义及资本主义的现代化理论,以期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深入发展提供有益可靠的资源。
2.拓展研究内容,完善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意义。当下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些许方面尚有不足。例如,针对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与共同富裕的关系,学者一方面可以从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共同富裕具备的文明性、人民性、世界性的共性展开研究,另一方面学界研究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共同富裕的辩证关系时,可以依据“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论断进行分析阐述,进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意义。
3.创新研究方法,提升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路径的研究。一是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影响因素探究,可适当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通过数据与案例收集,并利用SPSS、CiteSpace、HistCite、BibExcel等软件进行分析,建立相应的回归模型,明确影响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具体因素,进而更好地推动现代化发展。二是关于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建构,除了从制度维度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权建构外,更为重要的是从传播学、语言学、外交学等学科丰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提升中国式现代化的传播路径。
总体而言,国内学者在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层面已然取得了众多成果,相关成果集中于党的百年诞辰及党的二十大以后。学者们的研究思路从宏观研究转向微观研究、从抽象研究转向具体研究,研究视域突破了一元性的窠臼,呈现出多视域研究的新范式,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学理研究层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内涵,但在某些方面依旧存在欠缺,仍需加强研究、补充。理论总是与实现相对应,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深入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中也势必出现荆棘、泥潭,反过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呈现的各类问题也为后续深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