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 阳,张东伟,刘瑞瑜
(昆明理工大学 a.马克思主义学院;b.建筑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当前国际局势纷繁复杂、多变莫测,我国又是世界上陆地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在历史遗留问题与当下现实发展的多重因素相互交织的影响下,边疆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作为国家未来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生在国家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生,只有自身思想意识过硬,在工作中持守正确的实践途径,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不断前进,担当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责任。
2014年9月,习近平首次明确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2017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写入了党章;2020年9月,习近平再次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2]246。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3]2023年4月,习近平在致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希望云南大学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4]这表明了党和国家对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视。随着国家上层建筑的不断完善,学界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其培育的相关研究也日益增多且不断深入,旨在为此问题建言献策。迄今为止,取得的研究成果为当下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自2014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次明确提出以来,以此为主题的研究,归纳总结了本文研究问题下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关键词共现分析法,对所得数据作者提供的关键词进行分析,得出了此主题下有关的研究热点(见图1),以期帮助学者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在此研究热点下开展更有针对性的研究。由图1可得出,当前学界在此问题下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以下四个方面:探究其学理内涵、探讨其价值意蕴、分析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对此的认知现状及培育共同体意识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并探索实施该过程的路径。
图1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主题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
要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不断走深走实,首要任务是从学理层面阐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及其基本内涵。学界多从历史演变和涵盖要素两个角度展开研究,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理内涵进行界定和阐释。
1.从中华民族历史演进过程中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历史演进视角展开研究的学者普遍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源自中华各民族交融和演化的历史进程中。这些学者通常以费孝通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为基础,认为中华民族是中国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所塑造的产物。所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会在历史中经历一个从“自在”到“自觉”的过程,要从把握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脉络上来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5]。例如:贾益等提出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推进了中华“大一统”的形成,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主动融入中原文化促进封建时期的各民族交融互动的行为对于当下研究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6]。李世武从各民族的创世神话、创世史诗的文化视角提出了多民族本根论,认为对流传至今的多民族共同叙事的创世神话、创世史诗研究丰富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7]。李然提出要从吴泽霖“多元边疆”概念认识不同边疆区域的历史差异,摒弃形式上的统一,从历史视角增进不同边疆区域各民族间意识上的认同[8]。杨须爱从理论层面进行阐述,她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与“中华民族”概念均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概念政治化的产物、且相较于“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更上位、更具包容性和共善价值的概念,同时在字面便强调出一体性、共同性是中华民族的首要特质[9]。刘志彧指出边疆多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中国疆域内各民族的交融碰撞的过程就是中华民族的形成历史,但不同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在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发挥着各自独特的作用,要从边疆各少数民族的民族特性中深入把握边疆地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0]。
2.从涵盖内容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维认同。明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涵盖的内容是进行更深入研究的基础。因此,要从各个角度分析其具体内容。学者们普遍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要为主观认同,但在主观认同包含的具体方面则众说纷纭。刘玲在文章中论述了兴边富民与民族团结的关系,认为边疆地区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体现在他们积极参与边疆治理、开发与建设这一过程中[11]。王瑜在共同体语境下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要表现为对国家政权、制度、道路认同的最高层次的实体意识;对自身历史、文化、传承最深层次的认同意识;对利益共同体的价值凝聚意识[12]。王希恩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总的来讲就是认同,且主要是民族认同,并包含有文化认同、政治认同、利益认同、命运认同[13]。高承海在其文章中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际上是一种身份认同意识,这种意识包含“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14]。焦敏提出大学生的共同体意识更要注重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认同,掌握唯物史观是在为其树立正确历史观、宗教观、民族观、祖国观奠基[15]。苏泽宇从如何建构边疆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角度提出,要从持续建构中华民族感性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法律共同体以及责任共同体四个方面的共同体意识,从而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6]。
总体而言,不论是从历史演进的角度还是包含内容的视角,学界对其学理内涵的研究形成了一个基本共识,即从产生基础来看,可以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简单定义为中国各民族在特有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民族共同体的主观认同;从构成要素来看,可以简单定义为各族人民对于中华民族各个方面的主观认同,但是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构成要素,学界仍众说纷纭,尚未达成一个统一的认识。
学界对于其价值意蕴基本形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2]245是习近平关于新时代民族工作重要论述创新发展的集中体现和集中概括的共识。而大学生作为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促进民族团结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主力军,使其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有稳定当下社会现状的现实意义,又有推动国家长足发展的长远意义。
1.具有强化高校育人育才的主阵地,维护社会基本稳定的现实意义。一些学者从参与主体出发,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价值所在。闫飞飞在文章中指出当下意识形态之争愈加激烈,高校积极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坚定道路自信,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的谬论[17]。焦敏认为以高校作为培育主体对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改造大学生的主观世界、夯实主流意识形态、反对民族分裂,让高校发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主阵地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心聚力[18]。谭天美等从以高校校园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角度出发,总结归纳出其对促进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形成归属感、关怀感和使命感等具有独特价值[19]。顾超、王学俭认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中华民族共同意识培育,契合高校思政工作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使命,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20]。
2.具有建构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远意义。一些学者从新时代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角度阐述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张碧菱认为,在少数民族地区常态化开展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有利于实现三个统一,即实现大学生政治意识与继承民族身份相统一,实现历史主流意识与共享共建文化的统一以及共同发展意识与个体精英属性相统一[21]。钟梅燕、贾学锋在其文章中表明,铸牢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加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广泛互动、交流和融合,建立各个民族共同的文化纽带,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的时代价值,能够在培育过程中有效增强各族师生对于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使得各民族在文化、信念、情感等多个维度实现团结统一[22]。张伦阳、王伟从理论意义、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四个维度分析了价值意蕴,总的认为这是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铺路架桥[23]。冯雪红则认为,在边疆地区针对大学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提升该地区大学生文化自信、使其承担维护边疆安全时代责任的必然选择[24]。
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边疆地区的内外环境变化使得民族关系出现不少新情况新特点,在此基础上,帮助该地区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为该地区培育树立正确三观、踏实肯干的建设者,推动党的民族政策落到实处,为各民族和睦共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从而实现边疆地区的长治久安已成为学界在价值意蕴研究方面达成的基本共识。
党和国家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一项基础性事业给予了高度重视,构建与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党和国家大力开展此项工作取得了颇多发展成就,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学界主要围绕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取得的成效、面临的挑战与问题以及原因分析等几方面,通过实地观察、定性推理、分析总结等研究方法展开研究。
1.成效研究。在开展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取得的成效研究方面,学界基本形成了一个共识,即从整体来看,大学生群体对国家和民族具有较为强烈的认同感及归属感。李其函在其文章中把少数民族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状归结为四个内容:一是整体具有强烈的国家归属感和民族认同感;二是对中华文化有较强的认同感和传承责任感;三是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四是对于国家有较强的主人翁意识和政治归属感[25]。李峥、马晓军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方法,得出了有关民族院校大学生对此问题的认知现状的五个内容:一是宏观层面对中华民族的认同较高;二是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文化认同不高;三是民族院校大学生对于中国人的身份认同高于对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四是对于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同在不同民族间存在差异;五是学校有关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会直接影响到在校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度[26]。周俊利调查分析民族院校学生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红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了解与认同,认为青年大学生受国情教育影响具有较高的爱国情怀,但对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的认知度较低,且外来文化在冲击着青年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念[27]。
2.面临挑战与问题研究。田琳认为民族高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上目前存在着培育目标碎片化、教学内容散点化、教育方式无序化的困境[28]。彭尚源的调查结果显示少数民族的大学生对自己所处地区的民生政治不太满意,对于多元一体的历史认识较浅,还需不断提升其政治认同、价值认同、文化认同以及身份认同[29]。李卫英指出当下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着培育机制不健全、培育流于形式和表面,文化建设滞后、培育形式复杂内容陈旧,缺乏立德树人有效载体等现实问题;同时,资本主义金钱至上、享乐第一等不良思想也冲击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价值观。因此,当下国际形势的复杂局面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面临着被解构的风险[30]。
3.原因分析研究。学界从少数民族文化背景视角和全球化视角对此问题进行讨论。部分学者指出在当下中华文化交流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少数民族文化逐渐消亡的现象,导致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强化了“自我民族意识”从而影响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林则胜认为,一些民族学生感受到自身民族文化正逐渐消亡,在潜意识里想保护自身文化特色,从而产生抵抗情绪[31]。民族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与普通大学生的差异导致其难以融入周围学生群体也是在铸牢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时需要重视的问题之一[32]。除此之外,谢玲等还强调了少数民族家庭教育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在她看来,大部分少数民族均有较强的宗教信仰,族教一体现象广泛存在,受到家庭宗教思想的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更易将宗教观点作为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从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影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33]。郭锦鹏在文章中表示,由于部分大学生在法纪观念、政治鉴别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薄弱或缺失,受到全球化带来的西方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个体民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等狭隘民族思想在大学生群体中滋生暗长[34]。
综上,学界认为大学生对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具有较强的认同感,但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问题,主要表现在受自身民族宗族一体化、家庭宗教教育、资本主义思潮与势力影响以及形式主义严重等方面。此外,对当下体制机制方面存在问题以及解决对策的相关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与深入。
找出适合此问题视域下的解决路径是研究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这一研究目的下,学界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开展了对策研究。
1.宏观对策研究。从宏观层面探究对策的学者多从把握教育规律、完善国家上层建筑等方面提出建议。例如,刘怡春认为,要从国家层面不断强化民族团结教育,推进三全育人机制,确保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边疆地区大学生生活的诸方面[35]。廖向东表示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生动直观的媒介优势,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民族团结的新媒体作品,在人际关系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但是党要加强对新媒体阵地的全面领导和对新媒体平台的监管,营造良好的媒体环境,防范“低级红高级黑”的新媒体作品破坏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36]。王卓认为当下民族团结工作现状显现出网络化程度高的特点,且伴有较强的网络民族情绪与境外实力渗透的风险。因此,要通过建立专门媒介素养培训机构、丰富民族团结网络教育资源等方式方法不断扩大教育范围,强化新媒体环境下的民族团结教育[37]。林钧昌等以学习心理视域为切入点,提出在把握大学生学习心理规律、顺应学习认知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利用内驱力、认知认同和观察三种培育路径,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内驱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38]。
2.中观对策研究。此方面研究的学者多从高校这一培育主体入手来探究对策。许可峰对此问题提出了“三态共建”的培育路径,即民族地区学校要开展自上而下的意识形态教育、多元共生的意识生态建设以及由内而外的意识心态修养。通过意识三态的深入融合增强学生对于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文化共同体、道德共同体、情感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认同[39]。程志杰在其文章中从主客观两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策略:一是要充分调动学校、社会等外部教育因素,营造良好的环境;二是要把握学生成长规律,激发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能够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40]。孙琳从情感认同的视角探究了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路径,在她看来情感认同产生在各民族共有的情感基础上,能够有效促进情感发挥动力、调节、感染和迁移的多重功能。因此,高校要在培育过程兼顾各民族同学本民族情感与共同情感认同,探寻能够引发民族情感共鸣的丰富教学内容,以此达到学生情感认同升华,从而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41]。
3.微观对策研究。从微观视角进行研究的学者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了具体的实践路径。何志敏等提出,要不断发挥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党员的引领作用,积极在高校内开展朋辈教育,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帮助其他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42]。胡亚珂认为,要把高校思政课作为重要途径和主要学习平台。通过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完善教学保障等方式,把思政课堂对于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发挥好,让大学生在知情意行中领悟价值意蕴,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43]。张宇峰、方晨光提出,培育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要通过细化学生群体,针对学习时长、学习专业、学习方式、民族背景等的不同,制定针对性强的教育教学方式,从而在日常教育中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民族认同[44]。
总体而言,当下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从理论层面解释了党和国家重视在边疆地区持续推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意义,深入把握了当下边疆地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现状与此项工作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为此问题视域下的后续研究夯实了研究基础,但由于现实及时限的局限性,研究整体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在后续的研究中,仍需从丰富理论内涵、加强学科交流,增加研究方法等方面深化研究。
1.理论研究成效。自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理论提出以来,学界从历史渊源、学理内涵等展开研究,从历史、现实、未来三个维度论证了积极铸牢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继承性、现实可行性以及未来发展性。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民族在特有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中华民族的各个方面的主观认同这一观点形成基本共识。这为后续研究的展开提供了理论支撑。
2.实践研究成效。学者通过数据量化分析个案从而把握国际背景和国内环境双重因素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并就不同因素提供解决对策。为检验对策的可行性,推进研究成果的实践化,学界从宏观、中观、微观三方面为此问题建言献策:耿俊茂提出的运用系统观念平衡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各要素的宏观对策[45];郭颖等提出的地方政府、高校、社会组织要通过多种渠道、使用各种方法增强当地认同氛围的中观对策[46];吕岩以西藏民族学院为例提出培养少数民族学生骨干、强化双语学习的微观对策[47]。这些研究从多个方位对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了原因分析和路径探究。
1.理论含义界定不够明晰。在学理内涵研究方面,学界并未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名词进行理论意义上内涵范围界定,大都是从政策出发来进行个人解读,且有部分观点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同于要强化其他少数民族对于汉族文化的认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建构。
2.研究主体单一。从现有研究的主体来看,此问题的研究主体大都集中在民族院校、非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等较少数群体上,且多从学校角度出发,而对于边疆地区的普通高校及非少数民族大学生研究较少,研究主体不够全面,因此在研究结论上存在一定的同质化现象。
3.研究领域学术共同体与话语体系尚未完整建构。现有的研究主要存在学科内合作研究不足与学科间合作研究不足两个方面的问题。本文就现有相关文献制作了研究者关系图谱(见图2)。据图2可知,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下,仅有较少研究者之间存在学术互动,大部分研究者之间不存在关联,且缺乏领域核心研究者。此外,此主题下的研究,学者大都通过各自的学科视角进行定性分析,实证研究较为缺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需要多学科共同研究的命题,具有较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学理性和实践性,当下的研究大都独立开展,并未与其他相关的人文学科建立有机关联,导致学术共同体难以系统建构。
图2 “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研究者关系图谱
4.研究方法单一。目前大多数研究还停留在理论层面的探讨和分析,少数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涉及到量化分析的研究方法展开研究,即理论研究较多,实践研究较少,且在实践路径方面大都强调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政课堂,但就如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思政课堂进行有机结合的可实施对策少之又少;同时,由于学科研究习惯,此研究问题下,对数据统计分析、因素分析、方差分析等定量研究方法使用较少,导致具有数据支撑的实证研究匮乏。此外,部分学者从学生视角展开路径研究,研究所得对策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高校这一实施主体,缺乏实用价值。
1.丰富理论内涵,坚持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并重。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关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还需进一步加深:一是在横向研究方面,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表现、培育路径、现实意义等方面的研究内容还多停留在理论阐述层面,需运用更多的研究视角与方法开展研究,不断丰富个案研究成果,从实践分析中总结普遍规律,从而不断增强研究成果的实践价值;二是在纵向研究方面,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与中华民族共同意识形成过程的研究,尤其是要深入研究“五个认同”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理论体现,以及中华民族在形成过程中产生的精神积淀,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渊源。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学界既要从横向研究视角来探析当下的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又需从纵向研究视角丰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理内涵。
2.拓展研究对象,深化研究各主体与实施路径的契合性。从剖析此问题的研究对象可知,大学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被实施者,高校是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施主体,而政府、家庭、社会其他组织等是辅助对象。现有的研究大多将关注点集中在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或边疆地区的民族类高校,缺乏关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非少数民族大学生以及非民族类院校的研究,也忽视了政府、家庭、社会其他组织在这一过程中的辅助性作用。在未来的研究中,学界应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全体大学生以及各类高校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且也应关注到政府、家庭等,就更加广泛的主体开展研究,从而为解决问题探究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3.推动跨学科学术共同体建构,加强区域研究间的学术互动。当下学界在此领域的研究多是从研究者所属的学科背景展开单一学科的研究,如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等。但从现实出发,此问题需要多学科视角共同搭建理论体系、应对策略,从而为此问题提供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化的解决对策。此外,学界在此主题的研究整体呈现出较强的区域化特点,多集中在新疆、云南、西藏等西部少数民族聚居的边疆地区,而对于内蒙古、黑龙江等中东部的边疆地区开展的研究较少。综上,学界在日后的研究中要积极打破学科、地域的屏障,完善此问题研究下的学科体系;加强地域间的沟通交流,探究出具有较强普适性的规律理论。
4.增加研究方法,坚持应用型研究与理论型研究并进。在未来的研究中,学界要增强问题意识,以现实问题为导向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因素分析、大数据分析、结构功能分析等定量研究方法深入探究各类变量对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关注教育环境、社交环境、媒介环境等环境因素以及心理认知、成长背景等个人因素在其学习理论、改造思想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在实证研究中探究问题的解决对策,不断丰富此研究领域下的应用型研究,以摆脱当下重理论型研究轻应用型研究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