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晶红,张 青,徐瑞年,朱校兵,夏美茹
(河套学院 农学系,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000)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纳入健康中国建设主要指标体系,其中营养素养是健康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我国2019 年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和癌症发病率与2015 年相比有所上升,18 岁及以上居民血脂异常率也显著升高[1-2]。大学生不仅是营养健康知识的学习者,也是营养健康信息重要的传播者。大学生营养素养水平和饮食行为不仅影响其在校期间和毕业后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其家人的身体健康,对居民健康素养的提升和慢性疾病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内蒙古西部某高校营养教育对在校大学生营养素养的影响进行调查分析,了解营养教育对在校大学生营养素养水平的影响,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在校大学生营养素养改善措施和促进计划提供参考。
通过问卷星平台,于2022 年8 月25 日至2022 年9月5日在河套学院采取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1 222名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参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建议,自行设计问卷,问卷包括营养知识、技能和行为3 部分。其中,营养知识部分主要包括对食物营养、营养与疾病、科学饮食等知识的知晓情况;技能部分涉及营养知识和信息的获得、理解、判断;行为部分包括合理膳食与健康行为。调查问卷的Cronbachÿ salpha 为0.930。知识部分共30 题,回答正确计为1 分,错选为0 分;技能部分和行为部分包括20 题,均为Likert分级题,5 个选项评分标准为选择“非常同意”得2 分,“同意”得1 分,选择“不确定”“不太同意”和“完全不同意”不得分。
实际得分达到该方面总分的60%及以上,被判定具备该方面素养。
采用SPSS 22.0 进行分析,非正态分布变量以中位数及四分位间距表示其平均水平,对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调查对象中男生465 人(38.1%),女生757 人(61.9%);医科218 人(17.8%),文科281 人(23.0%),农科203 人(16.6%),工科316 人(25.9%),理科204 人(16.7%);BMI 正常的学生占比58.4%,比例最高;接受过营养教育的大学生占比51.8%。具体见表1。
在校大学生中具备营养素养的比例为30.4%,在知识、技能、行为3 个方面营养素养的具备率分别是49.3%、43.2%和40.0%。
由表2 可知,接受营养教育的大学生知识、行为和技能具备情况与未接受营养教育大学生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受营养教育的大学生营养素养具备比例显著高于未接受过营养教育的大学生(P<0.01)。营养教育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在校大学生的营养素养水平,但接受过营养教育的大学生知识、技能的具备率不足60%,行为和营养素养具备率不足50%,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无论是否接受过营养教育,在校大学生营养知识具备比例均高于行为和技能的具备比例,营养素养具备比例最低。可见,在校大学生还不能完全将营养知识内化,转化为技能和行为,因此在校大学生营养素养整体水平不高。
表2 营养教育对大学生营养素养具备情况的影响表[n(%)]
2.3.1 不同性别学生的营养素养差异分析
由表3 可知,接受营养教育后女生营养素养具备比例高于男生,不同性别在校大学生在营养素养具备比例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见,接受营养教育后女生比男生从主观上更易接受知识、改变行为。未接受营养教育的学生,男女生营养素养具备比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不同特征在校大学生的营养素养水平比较表
2.3.2 不同年级学生的营养素养差异分析
表3 结果显示,无论是否接受营养教育,大三学生具备营养素养的比例都最高,大二学生具备比例都最低,不同年级在校大学生营养素养具备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四学生的营养素养具备比例低于大三,可能是因为本次调查的大学生是在校大学生,大四的在校大学生均是专升本大学生,由于来自不同的专科学校,学生学习和掌握的营养相关知识水平不同,营养素养具备水平也不同。
2.3.3 不同学科学生的营养素养差异分析
以专业大类为分组变量,通过卡方检验,对在校大学生的营养素养差异进行分析。表3 结果显示,无论是否接受营养教育,医科学生具备营养素养的比例都最高,不同学科的在校大学生营养素养具备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表3 可知,除医科专业外,其他学科未接受营养教育的在校大学生营养素养具备比例差别不大。可见,学科专业背景及学习的专业知识对在校大学生的营养素养水平影响较为明显。
2.3.4 不同体质指数学生的营养素养差异分析
表3 结果显示,不同体质指数接受营养教育的在校大学生营养素养具备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接受营养教育的在校大学生营养素养具备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教育可以提高在校大学生对营养相关知识、技能和行为的关注度,进而提高学生的营养素养水平。
2.3.5 不同营养教育形式学生的营养素养差异分析
表3 结果显示,无论是选修课还是必修课都能提高在校大学生的营养素养水平,但与选修课相比接受必修课营养教育的在校大学生营养素养具备比例显著增高(P<0.01)。
在校大学生营养素养整体水平不高,这与所有调查对象在上大学前均未接受过营养教育有一定关系。营养教育是健康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营养教育、引导全民合理膳食是《“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很多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通过营养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营养状态和健康水平[3]。大学阶段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阶段也是进行营养教育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获得的营养知识和技能不仅可以影响其身体健康,也可对周围人群的营养与健康产生影响。调查显示,与未接受过营养教育的学生相比,接受过营养教育的大学生营养知识和技能水平有所提高,行为得到改善。大学生主观认知不足、个体行为管理能力低下,加之课程设置关系使学生得不到全面、系统的现代营养学的学习和训练,是导致大学生营养素养低下的内部原因与外在因素。
随着年级的增长,大学生的营养素养水平升高。因为年级越高,学生参与学校开设营养相关课程、活动的机会越多,从课堂、同学和周围环境获得的营养相关知识越多,而营养知识越丰富其营养素养水平越高[4-5]。
学科专业背景对在校大学生营养素养的影响较大。与医学类专业相比,农科、工科、文科、理科类专业学生营养素养具备水平较低。可能是由于医学类专业学生是营养健康信息易得人群,对营养健康的维护持有科学的态度,有获取营养知识和信息的主观愿望,在具有一定营养知识基础的前提下,能较好地将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行为。
营养教育能够提高在校大学生的营养素养水平,但不同课程营养干预效果不同。必修课干预效果较好,可能是因为营养教育课程是医学专业或食品专业的主干课程,学生虽然没有形成全面、系统的专业素养,但对其重要性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较高,很多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能有意识地将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行为。选修课干预效果差,可能是由于大部分营养教育相关课程都是选修课,授课内容和形式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缺乏持续性;调查显示学生学习选修课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学分,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差,加之对选修课的作用和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获取营养知识与信息的愿望,使得选修课干预效果不理想。
大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学校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是培养学生健康观念和改善学生营养健康问题的关键场所。除设置营养教育相关课程外,学校应以学生为本,定期进行走访调查,了解学生的需求及广泛存在的营养问题,在校园内开展主题营养知识宣讲、提供健康支持工具、健康菜品宣传等活动,让学生由“局外人”向“参与人”转变,改变学生的主观认知,自觉、主动关注营养知识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营养观。在正确营养观念的引导下,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将营养知识转化为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从根本上提升在校大学生的营养素养水平。
学校要提高大学生的营养素养水平,就要改革单一教育方式,采取形式多样的营养教育方式。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展营养健康教育,如在教学楼、图书馆利用壁挂电视、LED 显示屏播放营养健康教育视频;在食堂适当位置摆放体重计、食物模型、膳食平衡宝塔、膳食餐盘等健康支持工具;在宿舍、教学楼、图书馆、食堂等公共场合利用宣传栏、海报、自由取阅的宣传材料宣传营养膳食知识;以互联网等平台为主,利用微信、公众号、App、第二课堂等开展营养知识宣传;利用学生社团活动定期组织举办营养健康专题讲座、知识问答、营养健康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关注度与参与度。
创办营养教育社团、营养咨询工作室,通过个体咨询、案例分析、实践指导等系列活动,加强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营养健康交流,引导学生将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