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古诗词意境构建提升小学生习作能力策略探究

2023-11-07 11:25柳俊贤李丰娟
学苑教育 2023年27期
关键词:意境古诗词诗词

柳俊贤 李丰娟

(河南省登封市北区小学,河南 登封 45247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在古诗词教学中强调了“想象”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发展联想和想象,激发创造潜能,丰富语言经验,培养语言直觉,提高语言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古诗词教学怎样发挥“联想”和“想象”的作用,激发创造潜能,提高语言表现力和创造力呢?运用意境构建挖掘诗歌留下的“白”是达成这一教育目的的媒介。

一、补白故事,培养深度思维,丰盈人物形象

故事是人类最古老、最自然的意义感知形式,它具有情境性、整体性、娱乐性、可记忆性等特征。故事是教育教学的天然载体,是儿童认识世界的有效媒介,也是儿童学习古诗词的重要资源。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适时恰切地运用故事资源,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启发学生深度思考诗中的人与事,进而达成增强语言感染力的目的。

(一)补白背景故事,走近诗人

古诗词的创作年代和学生生活距离太远,学生对诗人的情感经历无法感同身受,也无法产生心灵的共鸣,简洁的诗句也无法透漏过多的信息,学生对诗词的学习就只能流于形式。背景资料的补充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憾。教师课前可布置搜集诗歌相关资料的作业,即:社会背景和诗人生平。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整合和补充,借以拉近学生与诗歌和诗人的时空距离,成为学生深入体会诗情、想象诗境的入口。

教学《示儿》时,教师提前布置搜集“靖康之耻”前后的背景资料和陆游的生平资料。学生初步了解南宋时期统治者耽于享乐,不思解救万民于水火的现状。课堂上通过交流和补充背景资料,品读时学生能深刻体会到“悲”背后的三层含义:陆游为国家的前途堪忧而悲、为百姓的苦苦挣扎而悲、为自己的志不得申而悲。在这样的背景“补白”中,学生也解读了陆游“悲”的另一层含义:对统治者耽于享乐,不思解救万民于水火而悲愤!品读“无忘”时,补白陆游生平最有代表性的事和诗:陆游3 岁亲眼目睹金兵在中原大地为非作歹,中原百姓流离失所的情景,20 岁写下“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52 岁因主张抗金被免官,写下“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晚年,因收复中原无望,写下“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学生体会到陆游“无忘”背后的遗憾、不甘与怅惘。通过背景补白,实现了学生与诗人精神世界的契合之后,学生想象陆游临终前的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就水到渠成了。

因为对诗歌深刻感悟的铺垫,学生的想象力有了自由延展的空间,嵌入了环境、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把陆游临终前的遗憾与悲苦描写得活灵活现、生动传神。这样精彩的想象比比皆是。课后改写的故事也感人至深,突显了人物形象。这样通过背景的补白,学生摆脱了理解浅显、片面的缺憾,将诗词、诗人以及整个时代串联起来,开启思维,学会表达。

(二)补白诗外故事,拓宽视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强调:古诗词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还要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其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大多数古诗词意蕴丰厚,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如典故、神话、习俗等历久弥新的文化故事。补白这些诗外的文化故事,进行意境构建,借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唤醒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挖掘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为语言表达的深刻性搭建支架。

如教学《元日》《寒食》《十五夜望月》等,可以和学生共同探讨节日的来历故事及相关习俗等。补白这些诗外的故事,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加深对诗歌内容的感悟,课后练笔描写自己家乡的节日习俗,能挖掘习俗背后的文化意蕴,升华了习作主题。教学《迢迢牵牛星》时,可以补白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教学李商隐的《嫦娥》时,可以补白嫦娥奔月的传说。此类神话故事的嵌入,使深奥的诗歌内容浅显易懂,有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挥。描绘画面时,学生把握了织女苦苦思念牛郎,嫦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孤独、苦闷、懊悔的内心世界,在此心理活动的驱使下,主人公丰富的表情、动作便可跃然纸上。这样的故事补白,充满张力,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启发学生的写作灵感,使笔下的人物形象更丰满、更立体。

二、补白画面,培养立体思维,细化景物描摹

景物描摹在古诗词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中国的诗画艺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相通的,在欣赏者的眼中都具有色彩美、意境美等。然而,画给人以视觉的享受,诗则给人以心灵的愉悦。但两者的相通性运用于诗词欣赏时,可以借助画面的补白去构建诗歌的意境,用直观的画面去还原、去创造诗歌的美,提高学生欣赏美、品味美的能力,让学生在审美的体验中让思维尽可能地去发散、去延展,使其思维更多维、更立体。这样才能更细致地描摹景物,丰富自己的语言,进而学会美的表达、美的展现。可以采用以下三个策略:

(一)插图切入想象入口,描绘画面

课本中的插图体现了美育的渗透,是辅助学生理解诗意、进行意境构建的第一手资料。它不仅直观形象,还有丰富的留白,给人以遐想。尤其是低年级儿童,想象具有复制和简单再现的特点,部编版低年级教材中每一首古诗都配有一幅插图,插图是儿童想象的形象载体。教学时应把这一资源作为启发学生想象的切入点,引领学生有序地看插图,话插图,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表达力,使画面上的场景活起来。

如执教《山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课本插图,借以弥补自身生活经验的不足,拓宽其想象空间,丰富其语言的表达。学生对“远”“石径斜”的解读,就不仅仅局限于远山和弯弯曲曲的小路了,课堂上出现了“远远望去,白云缭绕,几座山头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仿佛仙境一般。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像一条白练绕在山间。”“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盘旋而上,像一条龙盘绕着整座大山。”等这样精彩纷呈的声音。插图中远山的巍峨、白云的缥缈、炊烟的袅袅、枫叶的火红也给学生以直观的视觉感受和丰富的想象空间。

(二)多角度发散思维,具化画面

举“象”造“境”是深入读懂古诗、理解古诗的上佳策略。教学中,教师需运用多种策略来呈现描述性意象,为学生提供一个感知“象”的最为基础的虚拟情景。但这样还不够,还是要回到语文的原点,用语文的方式把“象”立起、立住、立稳。如何做到这些呢?可以调动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进行多角度发散思维,具化形象,使画面具体灵动地再现。视觉感知是学生审美最直接的切入点,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可抓住事物的形状、色彩、姿态展开想象,借以丰富诗歌的画面。诗人往往赋予诗歌中的“象”以鲜活的生命与美感,聆听其声音才能感受其灵动。味觉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和体验诗歌的情境和氛围。

执教《渔歌子》时,教师引导学生调动了视觉感官,从西塞山、白鹭、桃花等的形态、颜色入手,想象山的连绵起伏、巍峨高峻、峰峦耸翠,白鹭的雪衣雪发,展翅高飞,桃花摇曳多姿、绽葩吐蕊、落英飞逝。流水清澈奔流,鳜鱼活泼嬉戏,渔翁的恬淡悠闲等。听觉方面,想象白鹭引吭高歌,流水哗哗奔流,桃花簌簌落下,细雨沙沙作响,鳜鱼扑腾水面。嗅觉方面,想象桃花的清香弥漫。经过丰富的想象,完成意象的再创造之后,引导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生动地表达。一个同学写:西塞山高大挺拔,连绵起伏,峰峦耸翠,一行身着雪衣的白鹭在苍翠的山前自由飞翔,偶尔传来几声鸣叫。流水潺潺,好像在为它们唱和。岸边,桃花灼灼,争奇斗艳。几枝含苞的,好似害羞的小姑娘羞红了脸,娇柔可爱。阵阵清香夹杂着芳草的气息,在空中弥漫。几许绽开的花瓣纷纷挣脱树妈妈的怀抱,飘落水中和鱼儿一起玩耍嬉戏。

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发散思维,对简单的意象进行想象、创造,使画面具体灵动地再现之后,运用合适的修辞生动形象地表达,这样的表达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有动有静,一幅悠远、富有生机的人间仙境图跃然纸上。

(三)联想迁移开启思维,创生画面

有些诗句仅从诗句本身展开想象,思维可能受到局限,想象力受阻。教师可以采用联想迁移法开启可视思维进行意境构建,创生画面。把教学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采用知识之间的共性特点通过联想达到知识和技能的正向迁移。古诗词的学习不是孤立的,链接引入其他相关联的诗词,通过这些触发媒介,引发同一意象、同一诗境的互照互应,丰富意象、丰富诗境,寻求诗词之中所包含的无尽韵味。

如执教五上第七单元《山居秋暝》,想象“竹喧、莲动”时,教师用孟浩然的“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启发学生对画面进行联想、再创造。“新雨”过后的竹叶可以滴落晶莹的小水珠进行点缀,滴落的响声衬托竹林的清幽。舞动的莲叶上滚动晶莹的露珠,在月色的映衬下更加晶莹剔透。荷香幽幽,沁人心脾。这样的画面静中有动、以动衬静。清幽而不失灵动,素雅而不失明丽。用“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联发学生的思维感悟“竹喧”“莲动”虽动亦静的意境。课后改写练笔也在思维充分开启之后水到渠成。

在这样的想象启发下,学生的思路打开了,这首诗所在单元的作文训练《____即景》,大多数学生都能从多角度发散思维,调动各种感官,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运用合适的修辞进行细致地描绘。把动景、静景巧妙地结合,画面具体、灵动,充满既视感。

三、补白诗境,培养自由思维,活现场面情境

叶圣陶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意境是诗词的灵魂,学习诗词就是品味诗词意境的过程。入境,方能悟情。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把诗词中的意境呈现出来,让学生进入古诗描绘的画面,学生才能通过形象、通过意象、通过印象体会古诗的意境,触摸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一)生活实践,体验诗境

一首好诗词犹如一幅形神兼备的艺术画面,给人以美的熏陶。然而由于古人的生活距离现在较远,某些诗词呈现出的艺术情境具有特定的时代性,地域性,与当代学生的生活脱节。学生缺乏相应的生活体验,很难与诗人及诗中的人、事、物产生共鸣,难以融入诗境深入解读诗歌的内涵。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情境,给学生提供与诗人近距离“接触”的境域,引导学生走进诗境切身体验诗中人物的生活,感受诗歌蕴含的情感,将诗词还原成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感同身受中,学生对诗词内容有更深入的解读,对诗词情感有更真切的感受。在此基础上,想象诗境,描述画面,描写场面即可有章可循、言之有物。

执教《稚子弄冰》时,教师让学生提前准备一块一厘米厚的冰,课堂上让学生自己体验“脱冰”“穿冰”“敲冰”“碎地”等一系列的活动,学生观察弄冰者的神态、动作,聆听冰敲响时清脆悦耳的声音和稚子的欢笑呼喊以及冰破碎的声音,体验者分享自己“弄冰”的感受,这样的实践使学生贴近了古代儿童的生活,再现了一幅童趣盎然的“稚子弄冰”图。在此基础上再想象“弄冰”时还可能出现的情况,比如语言和外在环境等。之后再通过言语启发学生绘声绘色地描述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画面。

执教《宿新市徐公店》时,为了让学生捕捉“儿童急走追黄蝶”时的情景,教师充分利用校园内和校园外的有利资源——油菜花田,让学生分小组在园内玩追蝶游戏,观察追蝶儿童的神态、动作,体会追蝶时心里的兴奋、快乐、迫切,以及蝴蝶飞入茫茫黄花田后的怅惘、失落。课后练笔描写也便入情入境、惟妙惟肖。

切身体验的乐趣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学生开启了自由思维空间,待到把诗歌改写成短文这个练笔时学生就有材可寻、有话可说了。这样动手实践、寓教于乐的意境构建策略让学生在体验中丰富了想象、增强了根据语言文字在脑海中形成画面的能力,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习作水平也在不知不觉中得以提高。

(二)场景演绎,意会诗境

有些诗词富有生活气息,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如“母爱”“送别”“怀人”之类。教学中,常规的解读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容易造成对诗歌的解读流于表面,只理解浅层次的释义,无法深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去感悟诗歌丰富的情感内涵。教师可以用场景演绎的直观形式构建意境,如指导学生把诗歌改编成课本剧,把自己代入诗歌角色,进行沉浸式演绎。或者可以把诗歌改成小故事,声情并茂地讲给学习伙伴听,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学生认知,帮助学生进入诗词的意境,深入体味诗中蕴含的情感。改编课本剧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故事的情节,更要关注细节,比如环境、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创造性地改编故事,也引导学生把思维延伸到了更广阔的领域,借以拓宽其视野,深刻其领悟,丰富其表达。

如执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行改编剧本。在改编的过程中,学生进行角色分配,根据角色需要进行台词、表情、动作等方面的探讨、设计。配合剧情,还可以辅以旁白、吟唱、舞蹈等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进行诗歌再创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剧中,“李白”与“孟浩然”倾诉不舍,举杯共饮;互道珍重,挥手告别。“李白”站在江边,望着滚滚江水载着友人的小舟渐行渐远,消失在茫茫的天际,一声长叹,尽显孤独惆怅。此时,学生的吟唱声起,浓浓的离愁别绪不禁让人泪湿眼眶。教学《游子吟》时,学生把诗歌改成了感人至深的小故事。上台展示时,学生创造性地嵌入了母亲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并适时进行环境渲染,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把母爱这一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引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结合所见、所闻、所感、所悟进行描绘扩充。学生的笔下,人物对话、心理、动作等细节,想象丰富,情感细腻。远离学生时代的古诗词就这样被学生自己写活了,同时也达成了由“悟诗文”到“学表达”的目的。

通过场景演绎,化诗为文,既培养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又弥补了传统课堂分析诗文的不足,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大有裨益。

四、结语

小学阶段是培养想象力的首要阶段,也是培养语感和表达交流的首要阶段,运用古诗词意境构建填补诗词的留白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激发其创造潜能,丰富其语言积累,提高语言表现力和创造力的有效媒介。教师要改善常规的教学模式,善于挖掘诗词中的“白”,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功能,在感悟诗词之美的基础上神游万仞、思接千载,充分展现诗词的艺术张力,并通过个性的表达提高语言的创造力,达成提升习作水平的目的。

猜你喜欢
意境古诗词诗词
踏青古诗词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