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采茶戏

2023-11-06 02:00
农家书屋 2023年9期
关键词:益州南雄粤北

粤北采茶戏,旧称唱花灯、唱花鼓、采茶戏或“三脚班”,流行于广东粤北地區,原有南雄灯子、韶南大戏、连阳调子等3种流派。1950年后逐渐交融汇合,1959年统一被称为粤北采茶戏。

采茶戏源于唐宋,盛行于明嘉靖期间,现搜集的传统剧目有一百五十余个,其中《补皮鞋》《装面眉》《阿三戏公爷》等久演不衰,深受大众喜爱。

关于粤北采茶戏的来源,有这么几种不同的说法:有的认为来自江西赣南的采茶戏,有的认为来自湖南益州的采茶戏,有的认为是由粤北本地的“花灯”“纸马”等民间歌舞发展形成的。确切来说,粤北采茶戏是在粤北山歌、山调和民间灯彩歌舞的基础上,吸取赣南和湖南益州民间艺术的精华,进而创造的地方戏曲。

据史料记载,采茶戏最早形成于明末江西赣南的安远县,由元宵节、春节时的“九龙茶灯”发展成赣南采茶戏,并分别经大余、南雄梅岭古驿道及“三南”(赣南地区的全南、龙南、定南三县)传入粤北和粤中东江、韩江流域,再与当地的山歌结合,最后逐渐发展成为如今的粤北采茶戏。

粤北采茶戏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多以旦、生、丑三角色表演。音乐风格活泼明快,以锣鼓管弦伴奏为主,唱腔则主要融汇本地的山歌调、民间说唱和风俗音乐,分为采茶戏、灯调、小调,小调又因定弦不同而分为南北两路。唱腔结构基本是曲牌连缀。

粤北采茶戏的表演形式载歌载舞,形态健美、刚健敏捷、轻松奔放,富有乡土气息,有高矮步、云手、摸步、扇子花、独舞、对舞等特有形式。这其中的一小部分取材于民间传说和神话,大部分则取材于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

(来源:韶关市人民政府)

猜你喜欢
益州南雄粤北
南雄举办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摄影作品展
粤北龙船歌研究
魏晋南北朝时期益州财富的非正常东流
谢稚柳《粤北锦江山色》
粤北地区花岗岩型铀矿勘查模式分析
益州七友瀞园展——“益州”与“逸品”
岭南银杏
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的南雄生态农业发展
南雄梅关
“唐昌”草市与金马碧鸡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