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晶绒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古村落,这就是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下洲村的两张“国字号”名片。
下洲村的“古”和“传统”源于它1500年的历史。据记载其名因北魏夏州而来,为北人南迁建立的州衙。整村的古建筑星罗棋布,现存古建筑多为明清时期商贾、官员居住的宅院以及经过历代修缮留存下来的庙宇。目前,村内留存的古民居约25处,整村庙宇有6处之多。自改革开放以来,文化遗产保护日益受到重视。历届村“两委”积极针对文化资源深度挖掘,对现有古院落、古庙宇进行保护、修缮,并对外开放,引得无数文人墨客、游客记者、各路网红到此写生采风、参观游览、直播打卡,营造出一幅“外朴内秀”的古村风光画卷。
聂家古院是下洲村古院落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其造型独特,雕刻极为精美,整座建筑雕刻内容以“寿”字为主题,辅以竹子、葡萄、桃子、葫芦、大象等图案,以云纹、回纹等作为砖雕背景。葡萄、葫芦象征多子多福,云竹寓意节节高升,桃子寓意桃李满天下,门楣正中上方的雕匾,上书“纳福林”三字,门楼背面同样有匾一方,刻有“崇善德”三字。走进门楼,有一条砂石所砌的甬道,早年因车马通行,两侧碾压出深深的车辙石壕沟。甬道连接北、西、南三面的五个院落,这五个院落中,坐北朝南三套,依次为主院、偏院、长工院。整座套院具备北方古民居实用、精巧、厚重、大气的特点,同时也凸显了当年主人古朴、儒雅的气质。位于村东的洗心泉,是村中胜景,为下洲村之脉络。洗心泉深约九尺,口径二丈二尺,洞内有五个泉眼,各泉眼深五尺九寸,洞壁前额刻有“洗心泉”和“五星捧月”,有悔过自新之意。文昌庙位于村东南方土山之上,这里原先松柏掩映、香烟缭绕。文昌庙上,飞檐斗拱,风铃琤琮,一棵古松傲然挺立,像是下洲文人清雅俊逸的风骨形象。
为了突出古村落的文化特色,村里聘请复旦大学、杭州城乡设计院等知名机构设计师设计规划下洲村的整体民居布局。“近年来,我们依托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古村落和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这几张亮丽“名片”,修缮了四处古民居,并对洗心泉、六角亭等古建筑进行了保护,整村的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打造一条古村商业街,真正将乡愁留在下洲。”宗艾镇下洲村党委书记刘文杰说。
为提升旅游服务能力,村集体成立了古夏洲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注册“古韵下洲”旅游品牌,以洗心泉、文昌庙等“下洲八景”为引领,以古村落夏州客栈为示范,积极发展具有古村特色的民宿品牌,带动村民开办高标准古风民宿、农家乐等。
一名村干部告诉记者:“我们建成了古村客栈,推进8处古院的修复设计,已打造3处农家乐、8个小作坊,建成了乡村文化记忆馆,新建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全力发展乡村旅游经济。”
2021年,下洲村成功申报了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夏洲挠鼓,依托“天下第一挠”文旅节庆品牌,以及杏园、采摘园的种植优势,并结合本地特色的红烧饼、醋、豆腐、蜂蜜、酒等传统农产品,举办了民俗文化节、采摘节、美食节等诸多活动,打造“看在下洲、游在下洲、吃在下洲、住在下洲”的农康旅融合发展模式。
今年,依托“三治三建三评”行动,以创建文旅乡村为契机,下洲村以非遗古法技艺为传承,修建了四处古法传统作坊,并新建旅游配套公共厕所,进一步完善旅游设施。综合了土地资源、产业布局和传统习俗等多种考虑,村集体将土地资源整合流转、资产活化后再利用。通过支部引领、黨员带头发展设施农业,以“领办+协作”的模式,建设设施拱棚311个,占地面积400余亩,种植西红柿、豆角、西瓜等新鲜果蔬。利用村集体的非承包地,建成17个温室大棚,以种植草莓、车厘子等新鲜水果,同时建设配套的果蔬冷库,打造采摘观光园,每年增加投资及租金收入60余万元,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80多人。以“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党支部出面对接太谷景田种植合作社并提供技术支持,动员村民种植玉露香梨,因此建成了540亩玉露香梨种植园区。依托尚家寨小组的梅杏种植优势,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建成了505亩梅杏种植园,在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同时,也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并举办了杏花文化节,推广古镇杏花文化,以农促旅、以旅兴农。
如今的下洲村入目皆绿、放眼皆景,低头有花草、抬头有星辰,一条条水泥小路贯穿其间,一座座极具特色的古建筑错落有致,一个个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落地生根……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乡村画卷,正在下洲村这片沃土上尽显生机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