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沈阳在其个人社交账号上发布消息称,他使用AIGC写作的科幻小说《机忆之地》在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举办的第五届江苏省青年科普科幻作品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沈阳表示,经过组委会评委讨论同意,这篇AI写作的科幻小说匿名混在其他作家作品中参与评选,6名评委中的5名不知道这篇小说是AI创作而成。
沈阳介绍,他利用AI平台创作《机忆之地》断断续续用了3个小时。其间,他与AI平台前后对话66次,形成了4万多字的稿件,最后从中复制出5900多字成稿。《机忆之地》中的主人公李晓是一名元宇宙的探險家。曾经的她在真实世界是一名神经工程师,但在一次实验中失去了所有关于家人的记忆。她对“机忆之地”的传说产生浓厚兴趣,希望找回自己丢失的记忆。
“我们经过几十次的提示语之后,从笔名、标题、正文到配图,内容100%都是AI写作而成。文学风格指定AI使用卡夫卡风格。AI写作获得文学奖,这在文学史上应该是第一次,也是AI史上第一次。”沈阳同时表示,团队会将详细创作过程公布,让每一个愿意学习和复刻的人都能使用AI写出好作品。
科幻小说作家、重庆市科普作协副理事长萧星寒是这次评选的评委之一。他没有推荐这篇作品,不光是因为他识别出这是利用AI创作的,“主要原因是我觉得它不够好”。他说,现在AI创作的小说,最大的问题是缺少感情。
(摘自《武汉晚报》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