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媒体不断涌现,在这种情况下,媒介间的沟通和协作已经变成了一种必然,这就要求媒介既要发挥优点,又要适时地弥补缺点。广播电视台编辑应该对新时期、新形势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寻求新的发展方式,始终保持科学化、理性化的工作观念,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给广播电视台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本文通过探讨媒体融合时期传统广播电视媒介的局限性,进而提出了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台编辑转型策略。
伴随着资讯科技的发展,网络进步推动各个产业的发展。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台编辑必须对现有的新闻工作方式进行科学、理性的转型与改革,并认真地剖析并改进现有的工作方式,以满足群众的需要,推动传媒产业可持续发展,在新时期为广播电视台的工作带来更多的信息价值和经济效益。
融媒体时代,将广播、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共通性进行融合,利用新媒体技术来弥补传统媒体的缺点,并从人力资源配置、宣传方式、内容设计等多角度出发,构建“资源互通、内容共享的新媒体传播模式。融媒体就是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点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逐步提升传统传媒的整体竞争力,实现高效沟通与利益最大化。因此,事实上,融媒体并不只是指新兴媒体,它还包括了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以网络传播平臺为基础,用多元化传播方式来提升传统媒体的运作效率。
内容的广泛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就要求广播电视台编辑在进行新闻策划的时候,要注意资讯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时效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获得消息的途径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此外,由于有了现代化的科技支持,广播电视台编辑的工作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报道任务,通过对新闻内容的整理与传递,使其具有更强的时效性。
多元化经营
在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主体、渠道和类型不断地表现出多元化,在媒体融合时代,群众都具有发声的方式与渠道,尤其是利用自媒体平台,实现了信息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在融媒体时代,不仅包括报纸和电视这样的传统媒体,也包括网络媒体和微博、微信公众平台、抖音、快手等等,这些都是主要的信息传递载体。在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已经不再仅限于传统媒体的文字信息与图片,有了H5技术、各类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
广播电视台编辑适应媒体转型发展
要在融合的环境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重视增强新闻内容的吸引力与影响力,增强其对社会民意的导向作用。所以,在新媒介环境下,广播电视台编辑应主动寻求转型之路,以适应新媒体的发展。
为提高报道质量提供了可能
媒介融合环境下,随着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媒介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其报道形式日趋多样化,但长期存在的广告插入、节目内容过于单一等问题,必然导致受众产生排斥心理。因此,这就要求广播电视台编辑在报道上做到精益求精,以提高自己的报道质量。
新闻内容的创作者
在融媒体环境下,对新闻内容进行采集、整理,并以一定的技巧与方法对新闻内容进行处理,形成新闻稿件,是广播电视台编辑在新闻报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新闻稿件质量的优劣,对新闻报道和新闻节目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而,广播电视台编辑必须成为“新闻内容的采集者、创作者”。编辑应科学地进行选题、编辑、报道等工作。比如,在新闻内容的选题上,编辑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的方式寻找到最热点的新闻事件,并尽量选取受众最受关注的事件作为新闻标题。在选题方向上,应突出其社会责任,以确立其在融媒体时代的权威地位。在对新闻内容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其进行核实,剔除不实的信息,建立起新闻稿件的基础架构,同时还要保证所引用的图片要清晰,文章要通顺。在已经加工好的新闻稿件中,要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对其主题进行提炼,并尽可能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能量及主旋律体现出来。
广播电视台编辑是新闻报道的主导者
融媒体在某种意义上扩大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并将信息的获取方法从被动变为了主动,受众可以通过评论、发送弹幕、转发等多种途径来实现。通过点赞等形式,来表达自己对于新闻的主观情感和观点,从而对社会舆论的引导产生影响。在新闻编辑和报道过程中,广播电视台编辑要将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体现出来,从而达到对舆情信息进行有效引导的目的,所以,广播电视台编辑在进行新闻报道时,一定要保持一个客观、中立的态度,并将新闻内容客观、真实地传递给受众,从而使受众能够对新闻事件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并且能够对新闻事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与此同时,广播电视台编辑还必须将受众对新闻事件的认知变化进行实时记录,以此来对社会舆论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以此为基础,使受众从不同的视角去了解新闻,并主动避免网络上的语言暴力或负面的舆论,在充分尊重用户的隐私及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对社会舆论的积极引导作用。
广播电视台编辑是新闻内容的验证者
在媒体融合时代,信息数量庞大,来源广泛。广播电视台编辑要提高自身对新闻信息的认知和加工的能力,对突发新闻信息的真实、准确程度进行有效的辨识,在这种情况下,要避免出现不实消息,这不但会降低新闻的质量,也会对媒体的公信力和公众形象产生不利的影响。广播电视台编辑不能只注重新闻题材,而忽略了新闻的真伪,在新闻没有被准确地确认前,不能做任何的报道,不然会引起社会负面效应。
媒体融合是一种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新媒介,它立足于传统媒介,并与现代科技相融合,对当今媒介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媒体融合的来临,给广播电视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与传统的媒介相比,融媒体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整合。在现代科技的支撑下,多媒介的整合无形地拓宽了信息的传播通道和方式。二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融合媒介能让受众进行互动,这对于加强公众监督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三是借助网络的强大作用,融合媒体的传播速度和效率远超传统媒体。
从融媒体的需要出发,反思广播电视台编辑工作
融媒体是一种包括资金、结构、先进技术和作品在内的多种形式的整合,它是多种媒介的综合整合。在融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台编辑方式也从原来的封闭式转变为开放式,无论在传播模式还是传播力度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对使用者的体验和参与性的重视程度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所以,广播电视台编辑应该重新确定自己的定位,到基层了解受众的需求,然后有目的地向受众传递正确的新闻资讯和价值观。广播电视台编辑应在理念上给予正确的定位,敢于打破以往的编辑理念,积极地在现有的编辑流程中进行改革,增强电视编辑的综合素质,要发挥传统的电台和电视台的优势,并积极运用现代新媒体技术来创新编辑形式。
创新设计形式,以适应不同的受众需要
第一,要把公众意见引向正确方向。受众接收到的信息虽然在短时间内不会使他们对某件事情的认知产生改变,但是对这件事情的态度却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报道形式与内容对大众的舆论导向有直接的影响。广播电视台编辑工作可以突出某一内容,并将其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增加对受众的吸引力,从而逐渐改变其对某一事件的态度,并提出意见。通过对新闻内容的创新性编辑,可以有效地激发受众发表观点的热情。
第二,广播电视台编辑工作应具有鲜明的个性。随着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新闻媒体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对新闻媒体的编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要想吸引更多的受众,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取得胜利,就必须挖掘并发挥自己的优势,创造出自己的特点。不仅要采用新颖的采、编、播方法,还要迅速地了解受众的需要,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这样才能改变原来单调乏味的形象。
针对不同的受众需要,做有针对性的节目
当前,受众在日常生活中,大多都是利用网络的服务平台来进行信息的传输和接收,大大提高了新闻传播的效率和时效性。受众可以按照自己的偏好,在网络上寻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也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自己想要的东西。这就要求广播电视台编辑对这些信息进行深度的挖掘,要对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特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样才能在确保新闻内容多样化的前提下,达到新闻传播的高效性。同时,编辑也要充分发挥自己在互联网上所能发挥的作用。比如在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的支持下,编辑可以使用广播电视台独有的微信公众号的平台属性与本区域受众的需要相结合,对其进行精确的投放,并将其传播出去,从而提高受众对其的关注度,提高新闻的影响力,满足不同受众的需要。此外,广播电视台还可以利用短视频平台,在网络上与受众展开互动,并针对受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将消息推送给受众,从而提升其信息平台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加强媒介融合,提高广播电视台市场竞争优势
在融媒体环境下,编辑还要关注受众的根本需求,以受众为中心,持续提升自己的创造力,即在掌握采、写、编、播等技能的基础上,注重对受众的需求进行分析,并进行新闻文案的策划,从而提升电视台的新闻竞争力。可以从三个角度入手:
一是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互联网资讯时,广播电视台编辑必须有新闻敏感性,坚持专业的提升,通过运用科技,达到发掘资讯的目的,保证资讯的准确性和资讯的严肃性。
二是要提高编辑和受众的沟通和互动能力。通过发掘受众所喜欢的新闻焦点更有价值,在保证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品质的同时,不断拓宽其信息的传递范围。例如,可以建立一个广播电视台新闻节目微信公众号,让编辑通过微信留言、视频连线、互动讨论等方式,让受众直接参与到报道的创作中,从而吸引更多的受众。
三是通过社交媒体,将图片、视频、文字等相关的信息以可视化的方式直接呈现给受众。之后,再利用媒体与受众进行交互,从而获取更多的新闻素材。与此同时,这也能够提高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提高受众对新闻节目的黏性。
因此,在融合媒体的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仍然要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提高新闻编辑的策划和创意水平,同时,合理运用新媒体技术,使新闻的内容更加丰富、个性化和多元化,以真实、客观、有深度的新闻展现出事件真实面貌,防止因传播虚假和碎片化的新闻而引起不良舆论。
加强广播电视台编辑的综合业务素质
广播电视台编辑必须具备“审时度势”“精于谋略”的能力,才能准确地把握好“质”,达到“质”的目的。除此之外,编辑还需要提升专业技术和信息技术,提高对图片、文字和视频的创作能力,以适应迅速发展的融媒体时代,通过网络平台和客户端以及微信公众号、视频直播等方式,来进行新闻信息的发布,并根据广播电视台的需要,创作出合格的新闻作品。在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台编辑应关注新闻资讯的传播途径和速度,并将资讯传播的工具和平台相结合,对广播电视台的发展做出适当的判断,并根据广播电视台的发展需要,进行创新性的建设,以提升节目的品质。在参与节目创作的过程中,编辑要对优秀的文化有准确的理解和学习,根据大众的需要,根据时政热点或大众关切,对广播电视台的节目进行微调,在保持自身节目质量的同时,还能添加更多的本土化特色,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提供服务。因此,广播电视台编辑要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始终保持着工作的积极性,要坚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道德素质,重视培养持续创新和发展的能力。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肩負着反映民生、引导舆论、传播文化的重要任务。在这个媒介融合时代,广播电视台编辑工作既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会。广播电视台编辑要勇于面对这些问题,加强自身转型与发展,来提升媒介竞争力,这样才能在融媒体背景下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生存机会和资源,达到节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因此,唯有在融合媒体的观念和技术上进行一定程度的革新,才可以真正地进行科学化的转型发展。在融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台编辑作为新闻信息的采集者和处理者、新闻事件的记录者和引导者、新闻信息的甄别者和评价者,要使之与融合的发展相匹配,就要做好对频道和节目的定位,对频道和节目采取“分众”战略,从而达到有目标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