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丽璇 蒋小钢 洪兹田
(1.厦门市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 福建 厦门 361100;2.厦门外国语学校 福建 厦门 361026;3.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 福建 厦门 361101)
201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优化教学方式,坚持教学相长,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意见还提出,“实施义务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的改善与能力提升,促进县域中学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1]。
目前我国县域中学(县、县级市举办的普通中学)规模超过全国普通中学总数一半,而县域初中占比又超过县域中学总数的一半[2]。转变县域初中尤其是乡村中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进而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是提升县域中学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现以X 市某较偏远行政区(以下简称“T 区”)为例,对县域初中化学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寻求解决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和课堂教学模式的路径。
县域初中在软硬件方面与城市初中相比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在实现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以X 市T 区为例,T 区是全市土地面积最大、农村人口占比较高、经济发展相对较弱的行政区。虽然隶属于沿海城市,近年来城镇化进程也明显加快,但其人口结构、辖区内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教育质量等综合起来更接近行政县,辖区内的初中具有县域初中的特点。因此,本研究以该行政区为样本开展。前期围绕课堂教学模式、校本教研、新教师培训、教师专业阅读、教师培训效果评价等焦点问题对初中化学教师开展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
图1 课堂教学模式
图2 教研组校本教研情况
图3 新教师培训情况
图4 教师专业阅读情况
图5 教师培训效果评价
由图1看出,T区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较陈旧,在新课标、新课程、新中考背景下,讲授式教学仍然是课堂主要教学模式。由图2看出,大部分化学教研组有固定的校本教研活动,但局限于浅层次的教研。由图3 和图4 看出,化学教师普遍没有养成专业阅读的习惯,教研组内教师教科研水平有限,难于规划和指导新教师的培训,即使有培训也是停留在低阶水平。由图5看出,教师参加市、区教育行政和科研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能够理解并运用于课堂教学模式变革的教师少之又少。
要转变县域初中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与专业发展现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远超过城市初中。实践证明,最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运用于县域初中化学课堂可能“水土不服”,甚至夭折。以项目式教学为例,T 区曾尝试在初三化学公开课教研中使用并有意推广,但是一线教师普遍反映“好看不好用”,根本原因在于县域初中化学教师的专业水平所限,在项目的真实情境创设与教学内容的适配性、项目的进阶性问题和学生任务设置、项目成果的评价等方面难于驾驭,加上初三化学课时有限,需要解决的问题多,大部分教师不愿意尝试。县域初中学生一半以上来自农村或者外来务工家庭,教师需要花相当一部分精力维持课堂纪律,学生的认知水平较差也在某种程度上抑制教师使用新教学模式的热情。因此,县域初中化学教研应与城市初中教研有所区别,立足区域实际,体现“乡土味”,以底层逻辑来思考和设计与当下教师专业水平相适配的教研活动。通过在T 区近两年的实践探索,发现“焦点型教研”对于打破县域初中化学教师的教学顽疾、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提升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具有较好的效果,是转变县域初中化学教师教学模式的有效路径。
“焦点型教研”指的是通过听课、访谈、问卷等实地调研,分析、找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不足,梳理得出制约学生化学学习质量提升的若干焦点问题,进而精心设计适合的化学教研主题和形式,通过公开教研的形式加以破解,以达到改善教学痛点,实现预期教研目的一种教研模式。
以“课堂教学模式”这一焦点为例,T 区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痛点是大部分教师以讲授式为主,虽然经过各种培训,仍然很难改变课堂陈旧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效率低,教学仅停留于知识和技能层面,对于学生的化学学科观念和学科思维培养不足。聚焦这一问题,通过公开教研的形式,利用某种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设计出的教学模型或新的教学法来加以改进,让专业水平不是很高的县域初中化学教师可学习、可借鉴、可模仿,从而达到预期的教研目的。
开展焦点型教研活动的整体流程如图6 所示[3]。要聚焦焦点,首先得下校调研,深入课堂和学生,了解一线教师的教学痛点。其次,与一线教师交流形成教学痛点的主客观因素,倾听他们的需求和盼望,为设计教研主题做好铺垫;初步确定教研主题后,再与县域初中的化学骨干教师进行交流、反复研讨,形成最后的学期或学年教研焦点。最后,开展区级教研,通过同课异构公开课、集体交流研讨、讲座等,从实践和理论提高对新教学模型或教学法的理解。
让县域初中化学教师甄别不同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最有效的办法是开展不同教学模式的同课异构教学展示。当然,基于大多数县域初中化学教师的理论水平有限和视野局限的情况,对于大概念教学、单元整体教学、项目式教学等新的教学理念,暂不适用于大多数县域初中化学课堂,新教学理念的运用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再次,要通过教研让化学教师理解和领悟新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深度参与教研活动,因此有必要改变长期以来由教研员、骨干教师评课的惯有模式,改成所有教师分小组进行深度研讨,思考并交流如何将好的教学模式运用到自己的课堂。结合教研员对不同教学模式的深入剖析及指导,教师能更深入地理解课堂,真正达到深度教研的目的。以同课异构形式开展焦点型教研的活动内容如图7所示:
图7 焦点型教研活动内容
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课题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的区级教研为例,展示焦点型教研如何开展。
(1)同课异构公开课教学
①“读思达”教学法指导下的主要教学流程见表1。
表1 “读思达”教学法的教学流程
②“讲授式”教学法指导下的主要教学流程见表2。
表2 “讲授式”教学法主要教学流程
(2)教师分小组研讨
教师分小组研讨,围绕两种教学法的优劣展开对比分析,并交流分享心得。部分教师的观点如下:
教师1:“读思达”教学法有学生阅读和思考的时间,学生看得懂的,由学生自己读,学生能思考的,老师不着急讲,这样可以减少教师在讲台“站”和“讲”的时间,减少教师体力消耗,特别是双减背景下的课后延时服务实施后,减少体力消耗很有必要。
教师2:“读思达”教学法虽然可以减少教师的体力消耗,但是会增加教师的脑力消耗,要设计课堂上让学生阅读的内容、思考的问题,并对学生在课堂的表达和展示即时点评,对教师的挑战性更大。
教师3:用“讲授式”教学法,学生可以学到六大营养素的知识,但用“读思达”教学法,学生不仅学到了六大营养素的相关知识,还懂得评价自己的一日食谱是否合理,对学生进行生命健康教育,比“讲授式”教学法更高级。
教师4:“读思达”教学法让学生有阅读和思考的时间,可以培养学生在考试中信息提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课堂容量会不会减少,课可否教得完?
教师5:使用“读思达”教学法,学生的上课热情更高,注意力更集中,对所学知识记得更牢。使用“讲授式”教学法,记忆的知识可能比较多、记的比较快,但忘的也快,效率反而更低。
……
(3)教研员开设微讲座总结提升
针对教师对两种教学法优缺点系统性思考的不足以及如何将新教学法运用于课堂的困惑,教研员开设“‘读思达’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及应用实践”微讲座。讲座提纲如下:
①“讲授式”和“读思达”教学法的对比,见表3。
表3 “讲授式”和“读思达”教学法的对比[5]
②“读思达”教学法理论和操作模型
完整的认知过程包括认知输入、认知加工、认知输出三个环节,与此相对应,完整的学习过程包含阅读、思考、表达三个环节[6]。“读思达”教学法的操作模型如图8所示:
图8 “读思达”教学法理论和操作模型
③“读思达”教学法的应用实践
备课环节——依据化学课标,明确知识要求、承载的化学学科思维和核心素养要求,设计阅读内容,并按照化学学科思维和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设计进阶性的问题或任务。
上课环节——量化学生阅读、思考、表达的时间,避免造成学生活动时间的不足或浪费。学生表达的环节,可以是表达观点,也可以是实验作品展示等,教师开展有效的多元评价。
反思环节——课后反思学生的课堂表现及学业表现,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读思达”教学法的运用。
(4)教研员持续性下校跟踪调研
为了使焦点型教研开展过后,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在课堂真正落地,需持续性的下校跟踪指导,尤其是乡村薄弱学校。通过推门听课,与备课组教师座谈,了解教师对课堂教学模式变革的困惑点和难点,通过新教学模式的剖析讲解,让教师克制讲的冲动,把讲还给学生,克制直奔结果的冲动,把过程还给学生,克制给解题方法的冲动,把思考还给学生,让学习真正在课堂发生。
通过持续性开展焦点型教研,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受到较多教师的认可,课堂教学行为逐步发生改变,教师的学科理解力有所提升,教师专业化成长规划的意识不断增强,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果不断丰富,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在X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三大比赛中(教学技能大赛、课堂教学创新大赛、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每年一赛),获奖比例取得历史性的突破,如图9。
图9 2020年以来T区初中化学教师比赛成绩与前5年总成绩对比
截至2022 年10 月,T 区在编初三化学任课教师(不含实验员)共46人,主持或作为核心成员开展课题研究的初中化学教师人数由原来的不足4 个增加到9个,其中省级课题2项,市、区级课题共7项。撰写的CN论文和市级汇编的论文数目大幅度增加。初三化学教师的专业梯队建设呈现良性循环,1 位教师晋升为市专家型教师培养对象,5 位教师晋升为市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多位教师晋升为T区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
越来越多的初三化学教师在课堂上能运用焦点型教研的新教学模式尝试授课,并将之转化为教学案例参加各类比赛,课堂的“农村味”逐步减少。近两年参加市优质课、说播课、五育融合案例征集等比赛的教师获奖人数在10人次以上,打破了以往比赛获奖成绩空白的局面,教师的教学自信得到大幅度提升。
从近两年的化学中考成绩可以看到,T 区化学学科均分与市均分的差距有所缩小,应届毕业生上普高的比例显著提高,更多学生拥有普高的受教育机会,进一步促进了教育公平。
焦点型教研,聚焦真问题,做到可观、可借鉴、可模仿,是转变县域初中化学教师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路径,是县域初中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利推手。但是,在推进焦点型教研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县域初中化学教师老龄化带来的校本教研弱、课堂教学模式变革意愿不强等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需要持续性的帮扶和指导,还需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