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谭国辉 佛山新城供水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 528000
市政给水工程作为城市基础给水管网系统,遍布于整座城市当中,其施工地点往往位于繁华地段,在地形、环境上较为复杂,施工难度相对较大。同时,由于该项工程与居民的基础生活、城市的建设发展息息相关,在施工技术上往往被提出较高的要求。然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内部、外部环境的影响,施工技术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着市政给水工程的质量,进而产生系列连锁反应,阻碍着城市的发展。鉴于此,相关部门必须提高对施工技术的重视,并加强技术管理工作,全面优化市政给水工程质量,促进城市的健康、繁荣发展。
市政给水工程是城市中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之一,为人们的基础生活提供着根本性的保障,更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一直是市政工程中的重点项目。现如今,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各地区大力开展经济建设,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剧,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皆发生明显的变化。与此同时,在国民经济迅速增长的态势下,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在此情形下,市政给水工程建设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内涵,在保证居民生活用水的基础上,还需在品质上加以提升,为人们的健康、安全生活提供保障,更要为城市注入生生不竭的发展动力。面对形势的转变,给水工程的施工质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施工技术作为保证工程质量的命脉,更被提出更高的要求。鉴于此,相关部门务必要重视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积极寻找此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在实践中摸索经验,对施工技术管理进行优化与完善,为城市的发展保驾护航。
若想优化施工技术管理,首先应掌握当前常见的施工问题,并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从中寻找施工技术存在的不足,才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施工技术管理。通过详细的调查与了解,当前的市政给水施工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管道错位影响着施工质量,还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结合以往的经验分析,产生该问题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第一,在管道设计期间,相关人员并未深入走进施工现场进行勘察,所出具的设计图纸完全是根据以往的经验给出,没有与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因素相结合,导致在工程施工中,图纸与实际情况不符,从而出现管道错位的现象,工程竣工后也没有对新装管道工程编制准确的竣工图。第二,若管道长期浸泡在水中,便容易引发管道变形,并出现错位的现象。第三,在给水工程中,会存在倒坡现象,进而导致管道位移,严重时便会发生错位。另外,放线工作存在疏漏也可能成为导致管道错位的原因。事实上,不论是哪种原因引发的管道错位,其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不足,还需相关部门加强重视。
市政给水管道若发生渗漏问题,不但会影响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还很有可能会破坏周边的环境,严重时,会对周围的道路造成不良影响(如图1)。通常来说,引发管道渗漏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施工期间对管材采购的监管力度不足,部分施工单位存在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现象。其二,对施工技术的监管力度不足,部分人员未按标准流程进行施工。其三,市政道路的路面在长期的使用中出现沉降问题,部分管道因载力过大出现破裂而引发漏水。其四,管道接口处的施工不规范,导致在使用中出现渗漏问题。
图1 市政给水管道漏水
路面处理是市政给水施工中最后的环节,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步骤,若在此过程中存在施工技术问题,将很可能导致路面的塌陷,对城市居民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路面处理工作必须严格地按照相关的技术规范进行。但是,在现阶段的市政给水施工中,经常会出现填充物不合格的问题,如回填土中含有混凝土块、石块等,导致路面填充不够密实,当路面受到重压,或长期被雨水浸泡时,便会出现路面塌陷,进而引发安全事故。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市政给水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大多因技术管理不足而导致。除此之外,管理工作本身亦存在诸多困难与问题,以下做出具体的分析:
现阶段,各地区积极开展现代化建设,城市改造与扩建工程不断发生。这意味着,市政给水工程日趋复杂,对施工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通过实际的观察与了解发现,当前给水管道施工行业准入门槛低,很多施工团队仍在使用传统的施工技术,导致施工质量未能满足设计要求,从而导致施工问题频频发生。另外,在此前的很长一段时间中,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市政给水工程的发展,使得很多无施工资质的施工队伍采用挂靠形式包揽工程,缺乏有资质有技术的单位进行监管,使其质量难以满足使用要求。
当下,我国的市政给水工程监管机制尚未完善。尽管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施工标准,但各城市及地区的执行力度却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由于市政给水工程属于民生项目,由政府部门负责主管,施工单位往往更为关注施工的进度,极力追求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完成施工,却忽视了施工质量的重要性,在施工技术规范上执行并不严格,加之缺少有力的监督与管理,质量问题便常有发生。另外,部分地区主管部门对权责划分的不够明确,没有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及个人身上,从而导致市政给水施工缺乏有力的监督,其质量自然便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对于建设类项目而言,前期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否则在施工中便会频频出现问题,进而影响施工的进度与质量。但根据实际的观察,当前诸多工程中并未做好这一环节。例如,没有对城市各项市政建设工程的线路做出实地地勘测、没有结合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因素做出科学的施工设计、对施工材料、设备的准备并不充分等,导致在施工时受到重重阻碍,常有突发问题发生,使市政给水工程进展不顺利,甚至无法通过最终的审核。
所谓施工技术管理,从根本上而言便是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希望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得到充分的发挥,以保证工程的质量。但是,在现阶段的市政给水施工中,部分施工团队施工技术达不到理想的标准,人员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较低,且职业素养相对较差,无法按照规范的流程、操作标准进行施工[1]。例如,在管道安装时,对两根管道的衔接不够紧密,对阀门位置的处理不到位,导致管道发生漏水问题,轻则浪费水资源,重则对城市中的建筑、道路造成影响。另外,还有些施工团队为追求眼前的利益,在施工中偷工减料,或是使用不合格的管材,导致市政给水工程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对城市的发展构成威胁,这些都需要强有力的管理工作来进行控制。
通过前文的分析能够看出,在市政给水施工中,技术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但能够使施工技术得到充分的发挥,还可以保证施工有条不紊地进行,减少对城市环境、生态、建筑的影响。但是,在当前的工作中,由于监管机制不够完善、管理人员管理不到位、一线施工人员意识不足等问题,导致实际的监管力度严重缺失,影响着市政给水施工质量。另外,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市政给水施工必须将先进的设备、技术、人才引进到管理工作当中,推动市政工程项目的智能化、现代化发展,但就目前而言,很多城市的市政工程部门并未做到这一点。
施工技术管理应贯穿于项目的始终,而前期准备工作的管理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在施工开展前期,设计部门需进行实地勘察,结合当地的各项环境因素(交通、线路、地貌、自然环境等),科学地开展施工设计。当出具设计图纸后,相关部门应组织设计方、建设方、监理方、施工方共同召开技术交底会议,各方结合自身的工作内容,对图纸进行详细的核查,若发现其中存在问题,要经多方共同商议后做出修改,一旦施工图纸确定后,各方便要严格按照图纸开展施工。在上述工作完成后,要着力做好材料、设备的准备工作。具体来说,要严格的挑选各项材料,保证其质量均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及设计要求,以免留下安全隐患。设备的选择则应根据施工材料制定,使设备可以满意实际的施工需要。另外,要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方案,一旦施工开启,便要严格按照管理计划全面做好施工技术管理。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前的建设类项目施工中,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相关部门可运用BIM 技术进行施工仿真模拟,以便找到施工中可能会存在的问题,并更加清晰地制定管理方案,进一步保证市政给水工程的质量[2]。
市政给水工程由诸多施工环节组成,唯有保证每一环节的技术达标,才能全面保证施工质量。因此,管理部门必须对各项施工技术做出深入的管理,具体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4.2.1 开挖管沟
市政给水工程施工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在开挖管沟之前,应对当地的土质进行详尽的分析,并以此作为基础确定边坡的范围。在挖掘的过程中,每开挖一定的深度,便要对槽底高程进行一次测量,以免发生挖掘过度的现象。若不慎发生超挖现象,必须及时地进行回填,并对挖掘的部分进行夯实,以免对其承载力造成影响。同时,要绝对保证槽底低洼处的干燥,防止其中有积水现象,否则会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4.2.2 施工测量
对于市政给水工程而言,施工测量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可以说,测量工作几乎贯穿项目施工的始终。施工前对地下各管线的探测,确保开挖时不破坏原有地下管线;施工中对标高的测量,确保管道埋深符合要求;施工后对管线定位的测量,确保竣工图纸数据准确。对此,管理部门需要对测量部门给出高标准、严要求,保证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同时,还需安排专业人员对测量结果进行核实,以免因测量实物对施工造成影响。
4.2.3 安装管材
鉴于管材对质量的直接性影响,在安装之前需进行严格的检查,查看管材是否存在孔眼、裂缝等问题,在查验无误后,才可以将管材应用于施工当中。在下管之前,还需对管道标高、中心线等进行测量和检查,以免发生位移的现象。施工时须严格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要求执行。
4.2.4 闭水试验
在管道安装结束后,需要进行闭水实验,确保给水管道可以正常的使用。首先需对管道进行浸泡不少于24 小时,这一步被很多施工单位直接无视。浸泡过后,再对管道进行水压试验,提压的步骤必须严格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要求执行,若在此过程中,检查出管段有漏水问题,须立即停止试压,并对漏水管道进行修复。修复后再次进行试验,直至没有漏水现象,且试验压力下降数值须在允许范围内。在闭水试验合格后,便可开始回填工作。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闭水实验时,要将试验段两端进行严密的封堵,并做好支撑加固,避免在加压过程中,管道出现位移现象,在检查无误后才可以开展试验工作,保证试验的安全性、可靠性。
4.2.5 科学回填
在管道部分施工全部结束后,需要对施工管道基坑进行回填,该项工作同样非常重要,一旦回填的质量不达标,很容易会出现地面塌陷等问题,从而使管道承受较大的压力,很可能会导致管道出现裂缝、破损,也会引发过往车辆安全事故等问题,对城市造成严重的影响。在开展回填施工时,较为重要的一点便是对回填材料的选择,河砂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回填料,回填时,需要分层进行,冲水并用振笔震动,增加回填密实度,确保回填质量。
相关部门要将构建施工技术管理机制当作当前的重要工作。具体而言,要对国家出台的给水施工标准进行详细的研读与分析,掌握其中的精髓与要点,并以此作为依据,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施工技术管理相关制度,确保每个施工工序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整体提升工程质量提供重要支撑。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工程项目实际情况不同,在制度制定方面,除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标准执行施工操作外,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忌照搬照抄。同时,要在制度中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个人,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保证管理工作的效用得到发挥。
在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管理时,首先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保证施工人员全面地掌握技术标准与施工流程。同时,要组织施工人员参与培训工作,内容分两方面进行:一方面要对其进行技术培训,将该项目所需的施工技术传授给施工人员。另一方面,要对其进行思想教育,提升施工人员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另外,还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并辅以一定的奖惩措施,以便提升施工人员的工作热情,使其能够将技术充分发挥到施工当中,从而保证市政给水工程的质量。
针对当前施工单位能力不足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对施工单位进行监督与审核,若发现其中部分企业长期无法达到技术标准,取消其从事施工建设的资质。另外,在市政给水工程招标阶段,应对各施工单位的人员、技术水平进行反复的核实,唯有掌握先进的施工技术的企业,才具备参与竞标的资格,严格杜绝投标文件所示人员与现场施工人员不符的情况,逐渐优化施工单位的整体水平。
此前,由于相关机制、制度不够完善,施工技术管理力度明显不足等原因,造成市政给水管道施工质量有待提升。施工单位需完善项目管理体系,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力度。首先,需强化管理人员的思想认知和职业素养,使其做到对管理工作认真负责。其次,要对市政给水施工进行实时管理,若发现施工中存在技术问题,必须严肃地处理。最后,要树立积极的工作态度,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持续优化施工技术管理,为保证给水工程质量做出坚实的保障。
优化路由建设方案,除了管道设计单位根据现有道路情况,择优选择路由外。也可以通过政府统一协调,兴建地下综合管廊,将水、电、通讯等管道,统一集中在综合管廊内安装,既可方便日常管道巡检,也减少管道安装、维修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但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必须解决两方面问题,一是空间不能太小,否则市政给水管等大型管道没有机械的协助,安装维修耗时且困难。二是解决综合管廊的收费问题,因为自来水供应是民生工程,水价秉承保本微利的原则,如果综合管廊收费过高,则给水管道权属单位进管廊的意愿不大,且也势必会造成水价提升,加重居民负担。
综上所述,市政给水工程的建设质量影响着民众的生活质量,更与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息息相关,是市政工程中重要的项目之一。鉴于市政给水施工技术的重要性,相关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严谨的施工技术管理计划,并全面加大管理力度,将技术管理渗透于各个环节当中,从根本上保证市政给水施工质量,为城市建立完善的给水系统,在保证城市居民生活品质的同时,优化城市的生态环境、交通环境,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空间,更为城市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