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晓飞 威海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山东威海 264200
当前,道桥工程的施工作业受到了人民群众的重点关注,这是因为人们对其建设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之中,对于沥青路面的施工环节,若是能确保采取的摊铺施工技术的合理性,则不仅可保障整个路面的平稳性,还可显著提高道桥工程的建设质量,以此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舒心的交通服务,也能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沥青路面施工的质量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以保证路面施工的整体质量。首先,在材料准备环节,工作人员应当对沥青材料的质量、成分和性能进行详细检查,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其次,在材料选择环节,应当考虑材料的耐久性、粘附性和稳定性等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在运输环节,工作人员应严格遵照有关标准,采取措施保护材料免受高温、雨水等天气因素的侵害。例如,在运输过程中,可以在材料表面覆盖篷布,防止高温日照导致材料过早干燥或遭受降雨损坏。在摊铺时,需要确保沥青层的均匀性和平整度,避免出现凹凸不平或厚薄不一的情况。为了达到良好的摊铺效果,施工人员还需掌握合适的施工工艺,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进行操作。最后,在碾压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碾压机的速度,以确保沥青层的密实性和稳定性。同时,要注意控制碾压温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对沥青材料造成不利影响,并且要控制碾压厚度,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在沥青路面施工作业中,测量放样直接影响着摊铺技术的应用效果,因此,务必给予充分的重视。在放样内容方面,应当关注设计中线、变线以及高程等要素,从而确保摊铺的路线按照设计参数进行控制,保证摊铺的精度。在实施放线时,应当准确标记出断面的厚度、宽度等参数,在对下面层进行放样时,应当选取不同位置的钢丝绳标记摊铺机的行走基准线,以此确保沥青路面在不同位置、形状上和设计参数完全相符[1]。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平顺度的控制也十分重要,无论是中层还是上层的摊铺,均要符合对应的平顺度要求。通过充分发挥摊铺机的功能效用,可以对浮动基准梁进行整平,从而实现平顺度的目标。
在材料准备环节,应当对集料加工阶段性能以及结构性能指标实行仔细检验,检测的具体内容包括集料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颗粒分布等。通过检验,可以确保集料符合施工要求。除了检验集料的性能指标,还应当对其质量加以考察。具体来说,需要检查集料的粒径分布情况,确保其在规定范围内;还需要检查集料的形状,以确保其形状合理,没有明显的破碎或损坏。同时,还应当对集料的级配加以筛选,保证每一批次的集料符合设计要求,从而保证沥青混凝土的性能稳定性和一致性。
当材料送入施工场地之后,为了保护沥青材料免受雨水和日晒的影响,应当搭建防水、防晒棚。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材料受潮和老化,保持材料的性能和质量稳定。同时,防水、防晒棚还可以为施工人员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施工进展顺利进行。对不同等级与性能的材料实行分类摆放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避免不同性能的材料混淆在一起,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同时还可以使施工人员更加方便地找到所需的材料,并且可以及时辨认和使用具有特定性能要求的材料,确保施工质量和效率。另外,还要对场地加以平整处理,避免材料在堆放过程中发生滑移或塌方。
施工单位在材料拌合阶段要制定明确的操作流程,并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保证施工过程规范有序,杜绝操作失误和混乱。在进行材料拌合前,合理设定水灰配比非常重要,水灰配比会直接影响到混合料的流动性和强度,科学设定水灰配比可以保证混合料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并提高施工效率。在对材料进行搅拌时,集料温度应当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一般要求高于沥青温度[2]。这是因为高温可以改善混合料的流动性和粘结性,有利于后续施工工序的进行。一般来说,集料温度和沥青温度之间的温差在约12℃是较为合理的。可以在混合料内掺加适当比例的砂石料、骨料等,这些材料可以增加混合料的内聚力,使其更加稠密。此外,还可以添加一定的粘稠剂,如胶黏剂或增稠剂,以进一步改善混合料的流动性。在搅拌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准确把握搅拌时间。过短的搅拌时间可能导致混合料不均匀,影响其性能;而过长的搅拌时间则会造成能耗和资源浪费。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等设备对搅拌过程加以监测,及时了解目前拌合料的状态。在做好混合料的搅拌工作之后,有关人员需要观察混合料的颜色、质地等特征,判断混合料搅拌均匀与否,确保没有明显的结块或不均匀现象。
需要考虑运输距离、道路条件以及工地需求等因素,选择最佳的混合料装载方式和线路,确保装车过程顺利进行,最大化缩短运输时间。为了保证混合料与运输车厢之间的隔离,有效防止混合料与车厢接触,减少材料的损耗和交叉污染的风险,特别是对于大吨位运输车,可以在车厢底板上涂上一定的隔离剂。在进行混合料装车时,运输人员应该依照前、中、后的次序实行装载。这种有序的装载方式可以确保混合料在运输环节的均匀分布,避免出现堆积或倾斜的情况。可以使用篷布等遮盖物覆盖在运输车上方,防止混合料被风吹散或受到雨水的损害,保持材料的完整性。为了强化对混合料运输阶段的管理,建议安排专人跟车进行监督和管理,由其负责检查运输车辆的状态和混合料的装载情况,确保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3]。到达施工现场之后,应当把混合料卸到事先规划好的区域。此区域应根据施工的需要,在施工现场内合适的位置进行规划,以便后续的摊铺作业能够顺利进行。在卸货完成后,要立即把运输车驶离现场,以防止影响到现场其他施工作业的进行。当沥青混合料运输结束后,施工可以进入摊铺阶段。
在进行摊铺机的组装过程中,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各个部件的安装,确保其稳固可靠。同时,还需要对各个关键部位进行调整,以确保摊铺机的性能达到最佳状态。摊铺机厚度和长度的确定是摊铺机组装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而且,在实际组装操作中,必须确保摊铺层最小厚度大于摊铺材料的最大骨料粒径两倍,这样可以有效防止骨料堵塞和不均匀压实现象的发生,需要在进行摊铺之前准备多块和铺层厚度、压实量等相同厚度的方垫木,同时根据摊铺厚度设置合适的仰角。若摊铺厚度超过了20 厘米,则要将仰角设为1;若其小于10 厘米,则要将仰角设为0;若厚度处于10-20 厘米范围内时,需要将仰角设为0.5。在确定合适的摊铺机长度时,需要考虑两幅摊铺层结合彼此间的温差。因为第一层摊铺时间比较长的情况下,如果立即铺设第二层,可能会导致第一层凝固不良,影响后续施工的质量。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最合理的方式为当第一层摊铺层冷却至70℃时再返回进行第二层的摊铺,以确保层间粘结的牢固性。沥青路面施工作业中,可以采用滑靴、固定基准、非接触式电子平衡梁基准和接触跨越式浮动平衡梁基准来进行找平基准。结合过往的施工经验,对于上层与中层,一般选择非接触式电子平衡梁铺筑,可以更加准确地控制摊铺层的平整度和厚度。而对于下层,则通常采用悬线法进行找平,可以适应较大范围的高低差[4]。
首先,应当使用专门的运输车辆将沥青混合料装卸到摊铺机的料斗中,确保沥青混合料的安全运输和准确投放。接下来,通过合理设计的传输装置,沥青混合料可以顺利地从料斗流向摊铺器,为后续的摊铺工作做准备。一旦沥青混合料到达摊铺器,摊铺机开始以均匀直线行驶的状态进行摊铺,确保混合料能够平稳地覆盖在地面上,形成均匀的路面。为了提高路面的密实度和稳定性,需要借助振捣板以合适的频率和力度,在摊铺过程中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振动,使其更加紧密地结合,并排除空隙和气泡。当混合料摊铺和振捣完成后,再使用熨平板通过压实和抹平的方式将路面熨平,使其达到预期的平整度和光滑度。摊铺作业并不止于一次,通常需要实现多层摊铺。为了保证路面的质量和强度,上下层摊铺会错开,横向距离设置为约1m,纵向距离设置为约15cm。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断面分离等问题,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质量。在摊铺作业过程中,摊铺机需要持续性地工作,并保持匀速行驶。确定好摊铺机行进速度之后,应当保持恒定,不可随意改变。只有保持稳定的工作速率,才能确保摊铺机的平衡性,避免发生安全事故。此外,还要注意避免运料机与摊铺机的碰撞。运料机在卸载沥青混合料时,应挂好空挡,并保证螺旋不停顿地转动,以便迅速地将混合料送至摊铺机。施工人员需要特别关注摊铺机两侧是否放置了足够的混合料,确保没有出现全宽断面分离的情况,这样可以避免损坏路面质量[5]。
2.7.1 初压施工
在摊铺前,要检查混合料的级配、松散密度、沥青含量等指标,以确保混合料的质量稳定性和均匀性。在初压施工过程中,混合料的温度是需要控制的关键因素。一般而言,将沥青混合料的温度设置在约140°C 是较为理想的,这样可以使沥青得到充分流动和压实,有利于形成平整的路面。初压施工通常采用轮胎样式的压路机实行碾压,轮胎样式的压路机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行驶稳定性,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路面形状和曲线。通过合理调整压路机的重量和碾压轮胎的气压,可以实现对沥青混合料的良好压实效果。在低温环境下进行初压施工时,沥青混合料的流动性和可塑性较差,需要提高施工温度,一般建议将施工温度控制在150-160℃以内。
2.7.2 复压施工
复压施工应当在高温条件下开展,最理想的温度范围是120-130℃。在这个温度下,沥青料的碾压成型效果最为理想,可以更好的保证压实度符合国家规范标准。和初压阶段不同,复压阶段通常会结合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和强弱震技术来进行碾压路面的操作,这样的组合可以更好地提高沥青路面的质量,确保路面均匀、致密。通过对铺筑试验段测得数据的分析,复压环节的碾压次数至少应为六次。
2.7.3 终压施工
在前面的碾压阶段,可能会留下一些痕迹、不平整的区域或者其他缺陷。通过终压施工,这些瑕疵可以得到修正和平整,从而提升路面的外观和行车舒适度。而且,在碾压过程中,沥青会被压实成为致密的结构,可以提供良好的承载能力和抗剥离性能。终压施工通过进一步的压实,增加沥青的密度,从而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和稳定性。沥青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发挥最佳的压实效果,在终压环节,控制碾压温度也非常重要。通常情况下,终压施工时的碾压温度会控制在90℃左右,这样可以确保沥青充分软化并与路面紧密结合,形成均匀、致密的路面。终压施工通常使用双轮压路机进行静碾压,这种设备能够提供足够的压力和稳定性,以去除轮系和路面缺陷。施工人员需要按照规定进行2-3 遍的碾压,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和压实度达到要求。
2.8.1 纵向接缝
在摊铺过程中,如果是采取梯队作业的方式,对于纵向接缝可以选择平接缝或者是自然缝(热接缝)的方式来处理,从而使得接缝更加牢固和平整。同时,还需要预留一部分已铺混合料暂时不进行碾压,宽度一般为100-20毫米,作为后续摊铺部分的标高调整基准面,这样可以保证后续摊铺部分与已铺部分之间的高度平衡。在摊铺层重叠的位置,需要进行跨缝碾压以消除接缝的痕迹。如果两台摊铺机之间的距离较短,也可进行一次碾压,确保接缝处的连接牢固。上下层纵缝的位置应该错开一定的距离,以减少接缝的集中裂缝。对于热接缝,上下层纵缝应该错开15 厘米以上;而对于冷接缝,则应该错开至少30-40毫米。此外,还要尽可能避开轮迹带,以确保接缝的质量和稳定性。
2.8.2 横向接缝
相邻两幅道路和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应该错位至少一米,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接缝的集中裂缝问题。沥青面层的横向接缝通常采取平接缝的方式,接缝处要做到粘结紧密,而且需要进行充分的压实,避免在接缝处出现凹凸不平的情况。在沥青混合料没有完全冷却之前,可以使用风镐结合人工操作,垂直刨除端部层厚度不够的位置,构成直角连接,提高接缝的稳定性和坚固性。在进行切缝操作时,需要注意不损坏下层路面结构层,切除的废料需要统一运输到拌合站废料仓,以便进行后续处理和回收利用。当铺筑新的混合料时,需要对接茬位置进行软化处理。首先进行横向碾压,再进行纵向碾压,使其与已有部分成为一个整体。这样可以充分压实接缝处的混合料,使其连接平顺。在施工结束后,需要使用3m 直尺或其他工具对道路表面进行检查,确保平整度符合要求。如果发现存在不合格的部位,需要及时进行处理,以保证交付给用户的道路质量。
BIM 技术在道桥工程沥青路面摊铺中的应用可以分为内部和外部的建模分析两大方面。其中,通过内部建模分析可以帮助确定摊铺材料的合理用量和摊铺厚度,确保施工质量;外部建模分析则可以考虑道路周围环境因素,如交通流量、排水系统等,以便合理规划施工进程。通过建模分析,可以全面评估施工风险,及时发现潜在的隐患,并采取预防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BIM 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路面摊铺效率和质量。首先,BIM 技术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大大减少信息传递和沟通的时间成本,提高团队合作效率。其次,BIM 技术能够进行施工过程的虚拟仿真,通过模拟施工流程和材料投入,优化施工方案,减少重复工作和资源浪费,提高工作效率。同时,BIM 技术还可以实时监测施工进度和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确保施工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传统的设备操作主要依赖人工,而且不同施工任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导致施工效率低下、质量不稳定等问题。通过引入机械化设备,可以将人工操作减少到最低限度,准确控制铺装速度、厚度和坡度等关键参数,保证施工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例如,采用自动铺装机械进行路面摊铺施工,能够通过预先设定好的路线和参数,实现自动化的摊铺过程。同时,在智能化设备的应用方面,通过集成先进的传感器、控制系统和数据分析算法,智能化设备能够实时监测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智能调整。例如,在摊铺过程中,如果存在偏差或异常情况,智能设备可以及时做出反应,自动调整铺装路线和参数,使得摊铺工作能够按照预期进行,并避免出现新的问题。此外,设备操作人员应该熟悉设备的操作原理和各项参数的设置,根据施工需要进行合理的参数调整。同时,在施工作业中,应及时观察工作的进行情况,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并及时发现和解决任何可能导致施工缺陷的问题。
要想保证道桥沥青路面的摊铺质量,就必须要做好检测工作,从而做到及时发现质量缺陷问题并改进。比如,可以借助无损检测技术对摊铺后路面的内部进行测试和分析,及时地发现问题并进行修复,从而减少摊铺的不足。而且,无损检测技术还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如地面探测仪、动态弹性模量仪等,对路面进行评估,得出路面的密实度、厚度、强度等参数,为摊铺施工提供科学依据,确保路面质量达到标准要求。同时,在应用检测技术时,需要细致观察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如涂布温度、坡度、摊铺速度等,与周边环境保持一定的协调关系,确保检测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对于道路桥梁工程而言,沥青路面的摊铺施工是十分重要的一环,此环节的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路面的施工效果,为此,必须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摊铺工艺技术,方可让施工活动顺利完成,让路面的建设质量达到规定要求,使得路面在后续投入使用后可以发挥出应有的功能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