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石头,彭志红,肖浪涛
(湖南农业大学 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并做出实施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等院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说,涉农高校办学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1]。因此,适应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高等农业院校的专业结构调整与内涵建设,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人才势在必行。湖南农业大学生物学科自2008年开始,通过持续不懈探索,构建了一种切实可行的高等农业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建设新模式,促进了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
“三农”工作成效和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高素质的农业人才,而农业院校作为培养农业人才的主要阵地,将为“三农”工作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生物科学被认为是21世纪自然科学的前沿学科,高等农业院校的生物科学专业,担负着培养具有“三农”情怀的高素质生物科学人才的重任。然而,地方农业院校生物科学专业通常参照综合性大学的生物科学专业办学,存在教育理念相对陈旧滞后、培养目标面向“三农”的定位不够明确、培养方案农科特色不明显、科技创新服务人才培养部分脱离前沿、实践训练不足等问题。2017年时任教育部高教司司长的吴岩指出:培养一流人才,基础和核心是一流本科,要办好一流本科,必须有一流专业做支撑[2]。因此,围绕专业建设核心要素进行改革,建设具有鲜明“三农”特色的生物科学专业,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专业建设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格局与办学水平,是高等学校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对高等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3]。为此,湖南农业大学生物学学科主动融合“农理”学科优势,从目标定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和课程建设等专业建设核心要素入手,着力强化专业建设的薄弱环节,经过十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创建了地方农业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建设的“六重”模式,促进了高等农业院校生物类学科和农学类学科的协调发展与“涉农”生物学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高校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人才目标开展的,对人才培养具有指导作用,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标准以及人才的能力、素质高低[4]。目标定位对专业建设的改革起引领作用,地方农业院校生物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以面向“三农”与服务社会为宗旨。针对培养目标面向“三农”的定位和对接乡村振兴战略不够明确、培养方案农科特色不明显的问题,参考教育部对本专业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反馈意见,结合农业生产实际,通过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了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目标中强调面向“三农”、理论教学引入“三农”案例、实验教学引入作物试材、实习实训进入“三农”基地,以强化人才培养的目标引领。
立德树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通过营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专业文化氛围,引导教师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将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自然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以科学史讲述等方式引领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5]。同时,将具有农科特色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核心,通过设置“双创”学分、配备“双师型”导师、学生担任教学科研助理等举措,以科研训练启迪创新意识,以社会实践磨炼创业潜能,强化创新思维训练和创业能力培养,实现“学以致用”“做学一体”,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师资队伍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师强则教强,才兴则学兴”,师资队伍为大学的第一要素,是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依托和质量保障,对高等教育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6]。结合“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专项等重大科研项目的实施,通过引进学科领域的拔尖人才,并注重发挥这些人才的领头作用,强化了师资团队的建设。通过帮拔尖人才聚团队、为青年教师找团队、为引进人才配团队等措施,创建了“五位一体”的师资团队建设方法,即:以项目汇聚师资队伍;以平台支撑科教创新;以成果服务社会需求;以匠心传承专业文化;以交流共享国际资源,有效提升了师资团队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国际交流五大基本职能的综合实力,为专业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师资保障。
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提出“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针对以往科研教学互通不够的问题,强调实施以教研教改推进专业建设、以科技创新服务人才培养,既以教改成果来指导专业建设,又将专业建设中遇到的问题纳入教研教改课题,实现教研教改与专业建设的良性互动。通过将科研项目融入教学过程,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科研方法融入实践教学,科研平台融入教学体系,强化科研育人功能,实现了本科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以促进教研教改与科技创新的协同推进。
课程是教育教学的核心,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7]。当今生物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教材和教学内容必须与时俱进。必须将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放在了大学科背景下和人才培养的整体方案中进行更为科学系统的整合,强化课程资源和课程群的建设[8]。基于通识、专业、实践和素质拓展四个模块的设计,重构了课程体系,从知识、能力、技能和素质要求等方面,注重推动知识结构的更新,体现学科、产业和技术最新发展现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和中国大学MOOC与超星学习通等平台,大力推进网络教学,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建设国家规划教材和国家精品开放课程等举措,以保障教材和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更新。
加强国际合作与学科交叉有助于拓宽视野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从而激发专业兴趣。通过与英国格林尼治大学合办生物科学专业、与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学建立生物科学专业学生交流计划,利用国外优质资源联合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双聘美国科学院院士等高端人才的带动,与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等签订了学术交流协议。同时,分别充实了具有农学、园艺、化学背景的师资多名,主持和参与了跨学校和跨学院的多学科攻关项目多项,举办了以“植物生理与乡村振兴”为主题的中南5省5SPPC会议,获得了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与同行的高度评价,活跃的国际合作与学科交叉促进了学术交流。
生物科学专业建设“六重”模式是针对影响专业建设与发展的薄弱环节和限制因子,探索和总结的解决方案,涵盖了专业建设的各核心要素,取得了预期的目标和效果,并在校内外广泛推广辐射示范。
近年来,生物科学专业建设成效显著。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9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湖南农业大学生科专业成功入选为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点。同时,面向“三农”开展教学与科研,公开发表三大检索收录论文2 000多篇,获得国家专利1 000余项,主持的“南方早籼稻垩白改良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荣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每年派出3~5名科技特派员,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民解决生产实践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同时,与多家农资企业联合组建植物生长调节剂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不仅推动了产业科技进步,而且通过校企合作提升了学生的“双创能力”。
促进了生物科学专业师资团队的建设,曾先后被评为湖南省省级教学团队、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和湖南省优秀教研室。建成国家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PI团队和财政部创新团队。团队拥有双聘美国科学院院士1名、历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生物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选2人、湖南省“芙蓉教学名师”和“芙蓉学者”特聘教授各1人、湖南省“百人计划”特聘教授和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各3人等。
为彰显教学内容的“三农”特色,主编全国高等农林院校规划教材7部、其他教材与教学参考书3部,并两次获评全国农林院校优秀教材奖;建成“植物生理与人类生活”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植物生理学”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植物生长物质”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等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主编出版的《植物生理学》系列规划教材,被近30所高校广泛采用,总印数超过8万册;植物生理学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年在线学习人数超过1万人。牵头建成了国家级植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植物激素与生长发育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等教学科研与实践平台,为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高水平的平台支撑。
培养了近600名本科生,毕业生就业率均达93%,包括大学生村官、赴疆援助、基层选调生及特派生20余名;为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输送了一批高素质研究生生源,其中出国深造40余名,本科生考研率40%以上,个别班级高达60%。自2012年起,已连续8年举办了“国际植物日”湖南区系列科普品牌活动,不仅让公众感受了植物和植物科学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大学生对生物科学专业和“三农”的热爱。2013年被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授予优秀组织单位称号。
生物科学专业建设“六重”新模式与配套改革措施的实施,促进了专业的发展,带动了生物科学与学校其他专业“双创”人才的培养,中央电视总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对学校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成效进行了宣传报道,并应邀在国内有关教学研讨会和兄弟院校进行经验交流。在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一流专业建设是实现“双一流”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农业院校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协同好目标、课程、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等核心要素的建设和发展,才能促进农业院校一流专业的建设和学科特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