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小班、中班时,我常常通过奖励小贴纸的方式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到了大班,我对奖励方式进行了升级,推出了积分制,孩子们可以因日常表现良好而获得积分币,集满10分就可以找我兑换一份奖品。我和孩子们共同商议、确定了获得积分的规则。比如,吃饭做到“光盘”的,值日生做得好的,故事讲得好的,等等,都可以获得1分。我也会根据班级孩子的具体情况增减积分项目。比如,我发现孩子们近来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发言不够积极,便推出了“课堂小明星”评选活动,孩子们每周对自己和同伴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是否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进行自评和互评,选出的10名“课堂小明星”每人可以获得1分。用于兑换的奖品价值不高,是用卖掉孩子们平时收集的废品换来的钱购买的,但都是孩子们喜欢的,比如,女孩喜欢的戒指、发卡,男孩热衷的奥特曼卡片,好看的铅笔、橡皮等文具,小型的乐高式拼搭玩具,等等。孩子们还会向我建议可以拿什么做奖品,只要建议合理,我一般都会采纳。我把这些奖品陈列在橱柜里,还推出了一种心愿卡,请孩子们把自己希望获得的奖品画在心愿卡上,等集满10分就可以兑换。我觉得这样的设计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通过良好的行为赢得积分的动力。
积分制推出之后,效果看起来挺不错。孩子们参与的热情很高,为了兑换心愿卡上的奖品,他们都积极地赢取积分,一般最快的只要三四天就能集满,最慢的大约用两周时间也能集满。我感到这样的积分制确实能激励孩子们做出好的行为,养成好的习惯。积分制也让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学习了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比如,当孩子们获得了一些积分时,他们很快就能算出再拿几分就能兑换奖品了。又如,积分币分为不同面值,如果面值为“1分”的积分币领完了,孩子们就会拿到更大面值的积分币,此时就需要正确“找零”。
然而,在这种积分制推行大约一学期后,我发现了一些不太好的苗头。有一天,多多来找我兑换奖品,我在积极肯定多多的良好表现后就把獎品给了他。这时,达达走过来,一脸骄傲地对我说:“多多的2分是我送给他的。”我听了很惊讶,马上询问原因。达达说:“我送了他2分,他就会让我和他一起玩了。”我又转身问多多:“为什么要达达给你2分,你才和他一起玩呢?”多多说:“我没有向达达要积分币,是他自己给我的。”后来,我通过与达达及其家长的交流,了解到达达因为经常生病请假,所以在班里缺少固定玩伴,而不少经常在一起玩的孩子已形成一些小圈子,达达感到很难加入他们的游戏,于是就想到用送积分币的方式来换取同伴接纳自己加入游戏。隔了几天,我又听到达达问另一个小朋友:“我送你2个积分币,你能和我一起玩吗?”于是,我与达达进行了沟通,希望达达认识到想要获得友谊并不是只有用物质来交换这一种方式,可是达达说:“我给了他们积分币,他们都特别高兴,也特别愿意跟我玩,我觉得这样很好。”我真的担心长此以往达达会习惯于用物质来讨好他人,形成一种不正确的价值观。
无独有偶,在后续的一段时间里,我又观察到了其他一些不良倾向。有个别孩子还没集满积分就迫不及待地想得到奖品,于是就会采取向同伴“借”一些积分币的方式,先拿到奖品,等后面自己有了积分币再还给同伴。甚至还有一次,我听到一个孩子对另一个孩子说:“如果你不借我积分币,我就不把我的书分享给你了。”这让我感到十分不安,积分币似乎已经变味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在推出积分制之前,我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做了细致的设计,也征求了孩子们的意见,而且孩子们获得积分的难度不大,用积分兑换的奖品价值也不高,为什么积分制在运行过程中还是背离了我的初衷呢?
您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浙江海宁市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文苑幼儿园 贾铖娴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