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验活动中厚植传统文化基因

2023-11-06 06:18:46陆敏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儿童传统活动

陆敏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

在幼儿园阶段培养儿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多方位提高儿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欣赏力,有利于儿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心,激发其民族自豪感。我园创办于1893年,有着100多年的历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园史赋予我们的使命。鉴于3—6岁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我园围绕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组织儿童开展各种体验活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培养儿童的文化认同感,促进其认知、社会交往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一、传统文化体验活动的内容

(一)丰富传统文化体验活动的类型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我园于1995年经虹口区教育局挂牌命名为钱君匋艺术幼儿园。在钱老先生艺术思想的熏陶下,我园开启了传统艺术教育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艺术形式丰富多样,国画、书法、剪纸、陶艺等都是儿童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开展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之初,我园侧重于挖掘艺术元素,尝试通过“玩转水墨画”“有趣的印章”“民间艺术坊”等多样化的艺术体验活动让儿童接触传统文化。

随着传统文化体验活动的开展,我园教师逐渐意识到除了艺术领域的体验活动外,还可以设计其他领域的体验活动,以丰富儿童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满足儿童多样化的发展需求。于是,我园教师进一步挖掘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重视体现地域特色,从生活体验、科学体验、运动体验、艺术体验这四个维度重新设计了传统文化体验活动的内容,不仅丰富了活动类型,也增强了活动的操作性和趣味性。这四类体验活动不仅与我园培养“爱运动有自信,爱交往有礼貌,爱艺术有情趣,爱探究有梦想的儿童”的育人目标相呼应,而且能促进儿童在可参与、可操作的环境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萌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二)挖掘传统文化体验活动所蕴含的教育价值

在我园开展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之初,教师侧重于挖掘每一项体验活动对儿童相应领域经验的发展价值。例如,在运动体验活动中,重点关注儿童的运动兴趣、运动量和运动技能等。后来,教师逐渐突破局限,基于“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具有整体性”这一特点,关注儿童多领域经验的发展,力求使儿童获得核心素养的全面發展。例如,在“竞技运动”体验活动中同时关注儿童规则意识的发展等,在“舞龙舞狮”体验活动中同时关注儿童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等,在“弄堂游戏”体验活动中同时关注儿童亲社会性能力的发展等,在“中国功夫”体验活动中同时关注儿童坚持性的培养等。

此外,我园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以具体的活动内容为载体,将优秀传统礼仪、人文精神、传统美德等文化内涵蕴含其中。例如,儿童在体验活动中“与同伴合作”,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中的“合群”“乐群”相一致;儿童在体验活动中习得的坚持探索、创造创新等优良品质,同样也是中华五千年文化流传下来的民族精神。教师在组织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前,挖掘每一个体验活动多方面的教育价值,体现儿童发展的多元性和整体性。例如,在“中华茶艺”体验活动中,教师潜移默化地渗透尊老爱幼、礼貌待人的传统礼仪和品德,循序渐进地培养儿童内在的修养和专注的学习品质,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儿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帮助儿童在感知、体验、喜爱传统茶艺文化的基础上获得全面发展。

(三)让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与真实生活相连

3—6岁儿童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因此,我园在开展传统文化体验活动时强调儿童的亲历性,主张让儿童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获得知识技能,产生情感认同。教师力求为儿童提供真实的情境,让体验活动与真实生活相连,推动儿童深入实践。例如,在“节气美食”和“糖糖世界”体验活动中,教师提供真实的食材供儿童探索。活动之初,出于对食品安全和卫生的考虑,儿童亲手制作的食物不被允许食用,这令儿童深感惋惜,也觉得不满足。于是,教师邀请了生活经验丰富的保育员和食堂工作人员共同参与活动,在制作流程上增强卫生意识,保障食品安全。这样,儿童就能真正品尝自制美食,从而对传统美食留下深刻印象,产生喜爱之情。又如,在“小木匠”体验活动中,有一个儿童选择制作民间玩具秋千。起初,他用一块木板和两根绳子制作了简易版秋千,但这样的秋千因为没有支架,无法悬挂。在教师和木匠叔叔的鼓舞下,儿童没有止步于完成一个长得像秋千的玩具,而是坚持心中的目标,克服困难,锲而不舍,通过一次又一次探索,成功制作出了兼具秋千外形与功能的迷你秋千,感受到了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

二、传统文化体验活动的指导要点

(一)尊重儿童的自主性

除举办大型活动等特殊情况外,每周五上午9:00—10:30是我园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时间,每学期开展两轮活动。每一轮活动开始前,儿童需要在活动招募日选定自己想要参与的活动,接下来每周去该活动场地活动,共活动5次。一轮活动结束后,儿童可再次选择新的活动内容开展新一轮的体验。负责每一个体验活动的教师会设计、制作相关的活动宣传海报和布置展台,进行集中招募。在招募环节,教师充分尊重儿童的自主性,鼓励中班和大班的儿童自主结伴,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确定想要参与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

陈鹤琴先生指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儿童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积极、主动、有能力的学习者。所以,除了儿童在活动内容选择上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外,教师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也充分尊重儿童的自主性。例如,在“我剧我做主”体验活动中,教师追随儿童的兴趣,支持儿童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作品的理解来做自己的戏剧。教师把以往的“写剧本、背台词、记动作、编舞蹈”改为“赏剧目、研剧本、画人物、选角色、编台词”,从而使儿童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更好的发挥。又如,在“沪语童谣”体验活动中,教师改变了以往以结果为导向的活动组织形式,重视过程目标,相信儿童是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个体,为儿童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教师通过平板电脑提供沪语童谣音频、视频素材,鼓励儿童自主学习;提供纸、笔,让儿童自己创编童谣;提供木鱼、响板、三角铁等作为伴奏乐器,吸引儿童自主探究。

(二)发挥环境对儿童的浸润作用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杜威的经验论表明知识经验是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得到的。人塑造了环境,环境同样也在塑造人。我园的建筑风格和室内环境古朴典雅,充满了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能够为传统文化体验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持,推动儿童与环境互动,引发儿童的探索。丰富的材料,浓厚的文化氛围,吸引儿童浸润其中,用心去感受和发现,用自己的方式去想象和创造。

例如,在“书香墨韵”体验活动室,教师运用徽派建筑的喷绘画以及纸伞、灯笼等实物共同营造江南水乡的意境,并配上悠扬的古筝音乐。宽大的书桌上铺有专业画毡,摆有文房四宝,周围展示的大都是儿童的水墨画作品和书法作品,儿童可以在这样古色古香的环境中感受传统艺术的美。每次活动时,儿童可以自主选择材料、合作伙伴,自己决定创作的方法,还可以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墙上,充分体验自主创作的乐趣;在“了不起的古建筑”体验活动室,教师张贴北京故宫、赵州桥、黄鹤楼、嵩岳寺塔、醉翁亭等具有特色的古代建筑的海报和结构模型,供儿童观察建筑细节,探究建筑原理;在“民族风情”体验活动场地,教师展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美食图片,激发儿童对各民族风土人情的好奇心和喜爱之情;在“弄堂游戏”体验活动场地,教师整体创设了老上海“石库门”背景墙,带领儿童领略父母童年时代的上海风貌;在“中华茶艺”体验活动场地,教师在会客厅原有古色古香的环境布置的基础上,添置兰花、香草等植物和柔软的编织草垫,营造清雅的氛围,并在长方形矮桌上放置茶具及茶叶,供儿童观察和操作。

(三)促进儿童的深度学习

我园儿童首先通过自主选择的方式决定本学期的体验活动内容。在儿童进入不同的体验活动组后,教师会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需求,在连续几周的实践中促进儿童深度学习。

例如,在“舞龙舞狮”体验活动中,十几个孩子选择学习舞龙。第一次来到操场上进行舞龙活动时,他们兴高采烈,舞得不亦乐乎,但同时也遭遇了“龙头太重了怎么办”“龙身打结了怎么办”等问题。第二次活动时,他们围绕上一次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讨论解决的方案并进行实践验证,果然解决了问题。活动后期,大家纷纷表示想去为全园小朋友舞龙。教师顺势提出问题:“要给全园的小朋友舞龙,需要准备些什么?”孩子们认为需要服装、道具、音乐、路线图等。于是,教师和孩子们进行规划,一起为下一次舞龙做好充分准备。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孩子们逐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其深入学习和思考。最终,师幼共同策划了一场“全园舞龙大游行”,将快乐传递给了更多的人。

又如,在“民族风情”体验活动中,教师播放少数民族的人们跳竹竿舞的視频,引导儿童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围绕“需要多少根竹竿”“如何打竿”“如何跳竿”“需要保持什么样的节奏”等问题,教师引导儿童从用两根竹竿开始,逐步增加竹竿数量,同时辅以喊口号、喊节奏的方式。每次体验活动层层递进,儿童逐渐摸索出了动作编排的规律,掌握了技能,体验到了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和人们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四)与各种园内大型活动联动

园内大型活动作为全园性的展示和交流平台,对我园传统文化体验活动的开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我园非常注重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与园内其他大型活动的联动。儿童可以就自己在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中获得的知识与技能进行交流,提升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家长也可以通过园内大型开放活动,进一步了解我园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增强对文化的认同感。

例如,在“六一”大带小游园主题活动中,孩子们身着汉服,教师们穿着旗袍,进行“欢乐中国游”活动。孩子们平时在“民族风情”体验活动中的收获在这一天得到了展示。全园孩子进入由教师精心布置的民族特色展示场馆,参与丰富的体验活动,领略民族风情。走进云南馆,孩子们可以体验具有云南特色的鲜花饼、孔雀扇的制作过程,还能来一段傣族舞蹈;走进北京馆,孩子们通过搭建天安门、长城,对有代表性的中国建筑有了更多的认识,增强了民族自豪感;走进设在操场上的蒙古馆,孩子们体验蒙古摔跤、蒙古舞,感受马背民族的独特风采;等等。

又如,每年6月,我园都会举办“醇美艺术节”,包括“儿童剧巡演活动”和“苗苗美术展”。“儿童剧巡演活动”基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以中国神话故事、寓言、典故等为素材,发挥儿童的自主性,为儿童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增强自信心的舞台。托小班的孩子表演的是陪伴了中国几代人的经典童话故事《拔萝卜》《小兔乖乖》《小蝌蚪找妈妈》。中大班的孩子通过自主选剧、研读人物、创编台词动作,逐渐形成自己的剧本。在排演中,他们热烈讨论,出谋划策,不断磨合。最后,他们表演了《九色鹿》《大闹天宫》《嫦娥奔月》《老鼠嫁女》《小鲤鱼跳龙门》《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经典童话剧。值得一提的是,“儿童剧巡演活动”中的部分剧目与“我剧我做主”体验活动中排演的剧目相同。“我剧我做主”的小演员从观众视角看到同样的剧目可以有不同的演绎方式,从而丰富了对角色的理解与表达。让日常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与园内大型活动联动,能让孩子们在更大的舞台上表达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体验快乐,增强自信心,也能让孩子们通过观看更多的节目感受传统文化,滋养心灵。活动当天,家长受邀观看儿童剧。在表演儿童剧之前,孩子们会先带家长参观“苗苗美术展”。“苗苗美术展”以班级为单位分区布展,其中中班孩子和大班孩子的作品主要是书法作品和水墨画作品。家长通过欣赏孩子的作品,感叹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增强了对我园传统文化体验活动的认同感。

三、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实施的感悟

(一)转变教师主导的角色定位

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开展之初,为了帮助教师发挥支持作用,幼儿园曾组织全园教师编写了“传统文化体验活动预设方案”。预设方案类似于集体教学活动详案,从“情境导入—体验拓展—表现创作—分享回顾”四个环节列出了儿童可能的行为(如在舞龙时,儿童可能会碰到障碍物)和预设的支持策略(如观察儿童的舞龙方法,引导儿童说出自己舞龙过程中的不足)。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发现“预设方案”的结构化程度较高,限定了活动的发展方向。而传统文化体验活动是注重过程体验的活动,应当保持低结构的活动形式,让儿童拥有更多自主选择、自由表现的机会。针对这一需要,全园教师通过“设计—实践—反思—调整”,提炼出了针对每个体验活动的“操作指引”。“操作指引”概括性地表述了每个体验活动的总体目标(如在体验过程中,儿童能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愿意与同伴商量、合作)、观察要点(如儿童参与的持久性、探索进程、探索方法、遇到的问题等)、支持策略(如鼓励儿童用录音、图画、符号等方法记录自己遇到的问题,并将问题呈现在展板上供大家讨论)三个要素,它使教师更加关注儿童的问题和兴趣。教师主要借助“操作指引”看懂儿童行为,支持儿童发展。这使教师的角色由主导变成了陪伴,教师在活动中给予儿童更多的时间、空间,把活动的自主权还给了儿童。当然,原本的预设方案也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随着我园新教师的不断涌入,预设方案有助于新教师迅速了解体验活动内容,为其后续的放手支持奠定基础。

(二)始终以儿童的情感体验为重

教師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时经常遇到的困难是,如何将看似抽象的传统文化转化成儿童喜欢的、贴近儿童生活经验的内容。为此,不能依靠说教,流于形式,而要遵循3—6岁儿童的年龄特点,为儿童创设可以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环境。我园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并非让儿童单纯地掌握传统文化知识和表达表现的技能,而是重在让儿童在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例如,“中华茶艺”体验活动的重点是让儿童接受中华茶文化的熏陶,感受传统礼仪和美德,而不是为了让儿童获得有关茶叶的知识。我们通过让儿童学习茶艺的基本步骤(洗茶、分茶、奉茶、闻香等),将抽象的文化具象化,让儿童领悟到双手递茶、长辈优先、及时续茶等行为中蕴含了中华民族尊重长辈、以礼待客的传统文化。

(三)建立幼儿园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在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开展过程中,积极调动园外资源可以为儿童提供更多的支持,丰富儿童的体验;积极利用家长资源能弥补教师某些专业领域的不足,为儿童提供更加专业的指导。例如,在“中国功夫”体验活动中,教师利用家长资源请到了精武门的老前辈。老前辈们精气神十足,动作到位,孩子们深受感染,体会到了武术精神。又如,教师利用社区资源,把民间艺人请进来,让孩子们观看民间艺人制作各种糖人造型,并亲手体验如何制作冰糖葫芦。

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尤其需要家庭和幼儿园的默契合作。例如,在“弄堂游戏”体验活动中,教师邀请家长来园和孩子们一起玩一玩儿时喜欢的踢毽子、滚铁圈、拍纸牌、跳皮筋、翻花绳等游戏,家长在收获快乐的同时也产生了传承传统文化的愿望,随后在家中也陪孩子一起玩民间游戏。

(四)提高教师自身的中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自身的中华传统文化素养直接影响传统文化体验活动的质量。因此,我园多管齐下,全方位提升教师自身的中华传统文化素养,逐渐形成了一支高质量、懂艺术的教师队伍。例如,我园鼓励教师在艺术领域进行自主研修,教师们勤学苦练,在书法和国画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日常开展书画教研时,我园邀请本园已加入书法家协会的退休教师共同参与,指导青年教师掌握书法技巧。同时,我园创设机会让教师走出去,参观美术展、聆听音乐剧、参加艺术沙龙等,让教师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升审美和人文素养。

我园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为儿童提供了具有支持性、探究性的体验环境和活动场所,以儿童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学习方式为基础,以丰富的体验活动内容和材料为抓手,引导儿童主动行动,支持儿童深度探究,鼓励儿童分享交流,激发儿童想象和创造,在多元互动中将传统文化中的美德、礼仪、习俗等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递给儿童,从而激发儿童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我们将继续把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做实做活,涵养儿童性情,完善儿童人格,促进儿童全面均衡发展。

猜你喜欢
儿童传统活动
“六小”活动
少先队活动(2022年5期)2022-06-06 03:45:04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31:10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22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传媒评论(2018年8期)2018-11-10 05:22:12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海峡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 08:20:40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中国三峡(2017年9期)2017-12-19 13:27:25
留守儿童
杂文选刊(2016年7期)2016-08-02 08:39:56
六一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