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说谎”行为

2023-11-06 06:18任来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佩佩发生冲突同伴

任来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将“家园共育”作为二级指标中的一项,放在“教育过程”维度中,以强调家园共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同时对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提出了要求,为教师做好新时代的家园共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在我走上幼儿园教师工作岗位的第五个年头,我的班里转来一个女孩。在与其家长的沟通、合作中,我深切体会到家园共育的重要意义。

一、案例呈现

1.初识

女孩佩佩于大班上学期转到我的班里。开学前,佩佩妈妈主动打来电话与我沟通,自述佩佩存在行为问题,在以前的班里经常与小朋友发生冲突,会抢他人的玩具,转园的原因是在中班下学期与当时班里的小朋友发生了冲突,咬了对方却不愿承认。因此,佩佩妈妈对佩佩的评价是“喜欢说谎”,她为孩子进入新班级后能否适应新环境和改掉说谎的毛病而担忧和焦虑。

我对佩佩妈妈能及时告知这些情况表示真诚的感谢,因为这些信息对于我们了解孩子是很重要的参考,并且这样坦诚的沟通使得家园共育有了信任的基础。同时,我向佩佩妈妈说明,孩子“说谎”与成人说谎不可一概而论,其原因比较复杂,并表示我会针对她所反馈的问题,基于对佩佩入园后表现的观察,再与她做进一步的沟通。

开学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佩佩有与同伴交往的意愿,但确实常常会与同伴发生冲突。经过简单的记录与统计,我发现,佩佩最容易在区域活动中与同伴发生冲突,比如,在开学第一周,佩佩在区域活动中与同伴发生冲突达12次之多,在户外活动中与同伴发生冲突3次。

我在分析冲突发生的原因后发现,佩佩与同伴发生冲突多与争抢玩具和材料有关,而且,常常是由于佩佩没有经过他人同意就拿取他人的玩具和材料所导致的。而除此以外的几次冲突中,有一次是佩佩在户外跑动时撞到了他人,有一次是佩佩接水时碰倒了对方的杯子。

在一次区域活动中,佩佩去了益智区。佩佩坐在玩电子积木的男孩尧尧对面,在尧尧拼搭好电路准备连接电路开关时,佩佩说也不说就直接拆走了电路中的灯泡元件。尧尧见了很生气,对佩佩说:“还给我,我好不容易才装好的!”见佩佩没有归还的意思,尧尧便伸手去抢。佩佩本想握住不放,但最后还是被尧尧抢回去了。于是,佩佩又想从尧尧已经拼好的电路中拿走其他元件,但被尧尧制止了。尧尧对佩佩说:“你太讨厌了。”

在其他几次同伴冲突事件中,佩佩也得到了类似的“负面评价”,并且表现出缺乏解决类似问题的策略。到了这一周的周五,在区域活动和户外活动时,几乎没有小朋友主动邀请佩佩一起游戏了,而佩佩也只是偶尔与同组的小朋友说几句话,大多数时间都是自己一个人玩。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分析,我有了大致的判断:佩佩有与同伴交往的意愿,但是缺乏加入同伴游戏的策略;佩佩有自己的兴趣和想法,但是在实现自己的想法时不懂得顾及他人的感受。

同时,我还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在佩佩与同伴发生冲突后,每当我想要找佩佩聊一聊,试图帮助她分析发生冲突的原因时,佩佩总是立刻低头说“我错了”;当我追问“你做了什么”时,佩佩会说“我说谎了”。此时,我会尽可能客观地告诉她发生了什么事,并告知遇到这样的事可以怎么做,比如,在加入同伴的游戏前要提出請求,想玩同伴正在玩的玩具时可以与同伴商量交换着玩或轮流玩。不过,佩佩把所有冲突发生的原因和自己的“错误”都归结为“说谎了”,令我十分惊讶和不解。佩佩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认知呢?

2.了解

为了进一步了解佩佩的行为背后的原因,我主动与佩佩妈妈进行了一次电话沟通。

在沟通中,我首先对佩佩自开学以来表现出的积极行为表示肯定,也对佩佩妈妈能坚持每天送孩子来园并积极与教师沟通表示赞赏。接着,我就佩佩所表现出的对冲突事件的错误归因问题与佩佩妈妈进行了沟通,客观地说明了佩佩多次将与同伴发生冲突的原因归结为自己“说谎了”的情况,并询问佩佩在家时是否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对此,佩佩妈妈反映,她这些日子回家询问佩佩时,佩佩也给出了同样的反应。佩佩妈妈表示,自己对佩佩身上出现的说谎行为非常重视,因为她觉得,如果佩佩说谎,她就不能了解事情的真相了,这会影响她对实际情况的判断。

当我询问佩佩妈妈为什么那么在意佩佩说谎时,她的讲述让我捕捉到了几个关键事件。

有一次,佩佩在小区里玩耍时与其他小朋友发生了肢体冲突,回家后,佩佩告诉妈妈是那个小朋友先动手打人的。佩佩妈妈因为当时不在场,不了解实际情况,所以在几天后遇到那个小朋友时便对他说了“以后要和小朋友好好相处,不要动手打人”之类的话,可是没想到遭到了对方家长的驳斥。对方家长告诉佩佩妈妈,那次冲突是因佩佩抢玩具引起的,并且是佩佩先动了手,自己的孩子是被打的一方,这令佩佩妈妈感到非常尴尬。

从那以后,佩佩每天回家,佩佩妈妈几乎都会问她“你今天在幼儿园表现好不好,有没有犯错”。后来,佩佩又和班里的小朋友发生了冲突,咬了对方却不承认。佩佩妈妈了解事情原委后回家狠狠地批评了佩佩,还因生气打了佩佩。从此,佩佩妈妈经常跟佩佩讲“好孩子不能说谎”的道理,还借《狼来了》和《木偶奇遇记》里匹诺曹的故事等来强调说谎的严重后果。

从佩佩妈妈的叙述中,我感到她在对孩子的认识上和教养方式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佩佩妈妈没有认识到孩子的说谎与成人的说谎不能一概而论,孩子常常存在“无意说谎”的情况。佩佩之所以不承认自己打了人或咬了人,或许是因为无法清晰表达冲突的经过,或许是因为害怕受到妈妈责罚。佩佩妈妈因为佩佩不承认自己的攻击性行为而判定佩佩具有说谎的行为,并对佩佩加以严厉的惩罚,这一事件给佩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佩佩妈妈没有意识到解决佩佩屡屡与同伴发生冲突事件的关键是教佩佩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学会觉察他人的需要,这属于同伴交往的问题,可是佩佩妈妈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诚信问题上,这也使得佩佩妈妈和佩佩谈“谎”色变。

了解了佩佩曾经表现出的“说谎”行为、佩佩妈妈对“说谎”的认识以及佩佩妈妈在发现佩佩“说谎”时采取的教养方式后,我向佩佩妈妈说明:如果佩佩将自己所有的问题都简单地归结为“说谎了”,那么家长同样不能了解事情的真相;不仅如此,这还会使佩佩对“说谎”问题更加敏感,给自己贴上一个“会说谎的孩子”的标签,导致无法对事情做正确的归因,不能有效解决同伴冲突,进而影响人际交往,也影响正确的自我意识的形成。我的解释和说明让佩佩妈妈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也发现了自己在教养中存在的问题。

接着,我建议佩佩妈妈注意三件事。第一,佩佩离园回到家后,以“在幼儿园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交到了哪些朋友,学到了哪些本领”等具有积极导向的问题代替“在幼儿园表现好不好,有没有犯错”等具有消极导向的问题,鼓励佩佩表达和分享自己在园的愉快经历。第二,在亲子对话时弱化有关“说谎”的话题。第三,在看到佩佩出现不恰当的行为时,要心平气和地与她一起分析发生了什么事以及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而不要让佩佩去归因,以免佩佩再次将所有问题都归结为“说谎”。

同时,在幼儿园,我重点引导佩佩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与需求,鼓励她以“我”开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情绪,比如“我现在感到有些不开心”,以“你”开头的句子寻求帮助,比如“你可以把这个玩具借给我玩一会儿吗”。

3.对话

在与佩佩相处了将近一个月后,佩佩变得很信任我,平时遇到问题也愿意来找我帮忙解决。于是,我与佩佩进行了一次一对一的深入交流。

我先跟佩佩分享了我的一个秘密——“老师小时候也说过谎”,让佩佩意识到我能理解和原谅她的“说谎”行为。有了这样的“共情”作为基础,我向佩佩娓娓述说了妈妈为什么会因为她的“说谎”而生气,让佩佩了解到妈妈之所以那么严厉地批评她,是为了知晓事实,也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她解决与同伴的冲突进而收获友谊。

有了这样的认识后,佩佩渐渐敞开了心扉,向我讲述了自己为什么要承认“说谎了”。佩佩表示,上次的事情发生后,妈妈经常会问她有没有犯错、有没有说谎,后来她发现,自己越是不承认说谎,妈妈就越生气,而只要自己承认说谎了,妈妈就会安静下来跟她好好说话;但是她也知道“好孩子是不说谎的”,所以她在承认自己说谎时又会感到羞愧。

通过与佩佩对话,我发现佩佩将所有问题归结为“说谎”的一个关键原因是取悦重要他人。佩佩妈妈每天回家见到佩佩后所提的问题和听到答案后的态度,无形中向佩佩传递了一个错误信息,让佩佩误以为妈妈对她“承认说谎”存在期待,因为只要自己承认说谎了,妈妈便不会再追究下去。所以,佩佩以承认自己说谎来取悦妈妈,以免受批评。

鉴于佩佩妈妈与佩佩之间的沟通存在一些问题,我希望给佩佩妈妈一种正确的示范。于是,每次遇到佩佩妈妈来幼儿园接孩子,我都会有意地进行示范引导。比如,我对佩佩说:“佩佩,妈妈来接你了,你跟妈妈说说,今天幼儿园发生了什么好玩的事。”“佩佩,今天你完成了一件手工作品,小朋友们都觉得你很厉害,快跟妈妈说说是怎么回事。”我希望向佩佩妈妈示范如何以具有积极导向的提问引导孩子回顾当日在园的经历。如果佩佩当天在园与同伴发生了冲突,我会当着佩佩和妈妈的面,用平和的语气描述我所观察到的事实,客观地说明冲突发生的原因,弱化佩佩母女俩对“说谎”行为的关注,引导她们冷静地面对出现的问题。

在接下来的一周里,佩佩偶尔也会与他人发生冲突,但当我询问佩佩发生冲突的原因时,她能比较正确地进行归因了,比如,“我走路的时候水杯没端稳,把水洒在琪琪身上了”“我走过去拿积木时碰倒了骁骁搭的桥,他生气了”。而且,当她想和同伴一起玩或想玩同伴手上的玩具时,她开始尝试用“我可以加入吗”“可以让我玩一会儿吗”这样的句子来发出请求。可见,佩佩自主解决交往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佩佩妈妈也主动向我反馈,她在注意了“三件事”之后,母女之间的沟通顺利多了,她不再纠结于佩佩是不是存在说谎行为,而能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孩子的表现;佩佩变得愿意和她说更多在幼儿园发生的事了,她自然了解了佩佩在园的情况,这也帮助她解开了“担心孩子说谎会影响自己判断”的心结。有一天户外活动结束回到班里,佩佩对我说:“老师,我知道说过谎的小朋友也可以是好孩子,只要改正了就好了。”

4.支持

在佩佩对自我有了一定的正确认识,也能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问题做正确归因后,我希望帮助佩佩进一步建立自信,在班里打开同伴交往的局面。

在一次餐后活动时,我见到佩佩在认真地折纸,不一会儿就折了一顶小帽子。她把折好的帽子戴在自己头上,假想着下雨了,抱紧了肩膀,轻轻摇晃身体。然后,她似乎想把帽子戴在一旁的同伴贺贺的头上。可是,她的手刚刚伸过去,就又停住了,然后缩了回来。看到这一幕,我觉得这是帮助佩佩建立自信并鼓励她与同伴交往的好机会。于是,我拿着一张纸来到佩佩身边,边晃着手里的纸边说:“佩佩,是下雨了吗?老师也怕淋雨。”佩佩微笑着说:“对呀,下得可大了呢!没关系,我可以帮你折一顶挡雨的帽子。”见到佩佩在给我折帽子,旁边的几个小朋友也凑了过来。贺贺说:“佩佩,你可以给我折一顶帽子吗?”毛毛说:“佩佩,你可以教我折吗?我喜欢你折的这顶帽子!”萱萱说:“我也想学。”佩佩高兴地答应了:“好呀,不过,得一个一个来,我快忙不过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颁布后,社区也开始组织一些亲子活动,我鼓勵佩佩和她的妈妈去报名参加。在活动中,佩佩妈妈能看到佩佩与其他孩子是怎么交往互动的,引导和鼓励佩佩用轮流、交换、合作等方式解决交往中遇到的问题。

经过与佩佩家庭所在社区沟通,我还以幼儿园教师的身份前去社区的“家长课堂”为家长们做了一场以“家长与孩子沟通的金钥匙”为题的演讲,分享家庭教育经验。在演讲的互动环节,我以佩佩与妈妈之间的沟通作为正面例子,跟家长们分享了与孩子的有效沟通是怎样的,以及如何与幼儿园教师形成合力,发挥教育的最大价值。佩佩妈妈在活动中积极参与,为自己和孩子的成长而感到高兴。

二、策略分析

在以上案例中,教师主要通过日常观察、与家长沟通、师幼一对一谈话等方式收集信息。教师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家长反馈,针对家长的问题与需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提供有针对性的策略指导,从而与家长形成了教育合力。

首先,教师根据家长的反馈与幼儿在园的表现,敏锐地发现真正的问题,进而通过与家长、幼儿的深入交流,从多方收集信息,分析和判断问题的源头在哪里。

其次,教师从家长的“心结”入手,以家长乐意接受的方式道出问题所在。教师针对亲子沟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条具体可行的建议,并在家长、教师、幼儿三方互动的场合中,向家长示范怎样与孩子交流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在园情况、给予孩子积极的引导。

再次,教师在园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幼儿存在的问题进行干预。比如,通过一对一谈话,让幼儿放下“说谎的就是坏孩子”的思想包袱,引导幼儿认识到自己与同伴发生冲突的原因不在于“说谎”,进而学习正确地表达自我的情绪与需求。又如,发现幼儿的闪光之处,鼓励幼儿在同伴面前展现自己的本领,引发其他幼儿与之交往的意愿。

最后,幼儿园、家庭、社区三方协作,促进幼儿改变行为、提升交往能力,并帮助其建立自信。家长利用参加社区亲子活动的机会,既能观察到孩子在同伴交往时的表现,又能向孩子示范如何与他人交往。教师主动进社区分享交流,促进了幼儿园与社区、家庭的合作,并辐射影响更多有相关需求的家长。

总之,幼儿良好道德品质与习惯的养成需要家园形成教育合力。为此,教师要提供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不仅要帮助家长准确地分析和判断幼儿存在的问题,找到幼儿的行为背后隐藏的问题,还要针对不同家庭的特点和需求,给家长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支持家长与幼儿实现共同成长。

猜你喜欢
佩佩发生冲突同伴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我亲爱的小伙伴
马蹄花香
寻找失散的同伴
管好你的嘴
标签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巴以在圣殿山发生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