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梦印
(南京理工大学 党政办公室,江苏 南京 21009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已进入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阶段。高等学校是高等教育体系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实践主体,一个国家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是高等学校高质量发展实践活动总的成果显现。高等学校发展具有阶段性,高质量发展是高等学校办学的目标。我国高等学校正在奋力开拓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实现学校发展历史性超越。高等学校高质量发展需要准确把握它的内涵要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以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的思维,谋划和推进各项事业发展。
1. 充分认识高等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1]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
高等教育是龙头,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阵地,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2]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2022年共有3 013所高等学校,另有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机构234所,在学总规模4 655万人,毛入学率59.6%,[3]多样化、个性化、学习化、现代化等普及化阶段的发展特征更加显著,已进入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4]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有力支撑,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需要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认真总结和审视高等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现有基础,全面把握高质量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明确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
2. 准确把握高等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求
(1)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内涵
一般来说,发展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等的变化过程,主要包括发展理念、发展方向、发展动力、发展方式、发展路径、发展环境与生态等一系列要素。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概念,“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5]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6]党中央对我国经济发展形势的重要判断,为我国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参照,这一概念也很快被引入教育领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4]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先后提出了规模发展、分类发展、重点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式发展、协同发展及创新发展等诸多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代表着发展的不同时代背景、发展内容和发展要求。
那么如何理解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不同的视角,会有不同的理解,需要进行综合考量。我们认为,所谓高质量发展,是对高等教育发展作出的综合性规定,其最基本的内涵就是,高等教育保持最好最优状态向前发展变化。它是高等教育发展理念的重构和发展范式的转换,直指高质量的高等教育这一发展目标。其中最为重要的内涵,一是充分实现人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平衡或协调,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二是高等学校的发展范式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范式相匹配,即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满足当今时代创新驱动发展和创业革命的需要。[7]
(2)高等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
①高等学校高质量发展,要求继续肩负起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高等学校既要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发展的需要,回应时代和社会要求;也要秉持自身固有特性,尊重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不断推进自身发展的现代化进程。高质量发展,更加强调高等学校自觉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担当,更加强调高等学校以创新驱动发展,在现代化中不断增强内生动力。
②高等学校高质量发展,要求建立在良好的发展基础之上。走向高质量发展必然有一个历史过程。事物发展规律表明,当下的发展总是建立在已有基础上,并且是对上一阶段的历史性超越。这些基础是学校过去发展过程中累积而成的各种优势条件,包括发展定位、学科专业体系、人才队伍、科研创新平台、主体与多元并存的文化等等。
③高等学校高质量发展,要求具有前瞻性、系统性和持久性。高质量发展,必须面向未来,以其前瞻性发展,领跑全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是系统性的整体发展,是规模、结构和效益的统一,不能过于单一或片面发展;高质量发展,更是一种长远的、持久性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同样需要久久为功。
④高等学校高质量发展,要求与全社会构建共同的发展认知。高等学校已经进入社会中心,开放、协同、共建、融合等,是高质量发展必然坚持的理念。唯其如此,才能与兄弟高校、与全社会彼此尊重、相互认同,构建共同的发展认知,达成共同遵守的准则,协同推进中国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加快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南京理工大学由建立于1953年的新中国最高军事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分建而成,先后经过三地办学、四易校名和十次变更隶属关系的办学历程。作为高等教育方阵的“国家队”,南理工是新中国高等学校典型代表,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南理工70年办学实践表明:南理工具备了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与基础条件,高质量发展是南理工顺应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四代南理工人推进学校现代化进程,加快“双一流”建设的主动选择。
1. 完成了向现代大学发展的转型
学校完成了由哈军工分建时期单一服务于陆军武器装备的军事学院,向服务大国防领域和军民深度融合拓展的行业特色型大学的转变。主要体现在:
(1)完成了由教学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型
建校初期学校主要为教学机构、以教学为中心。虽然在创建的第二年,陈赓院长就提出了“教学与科研两者并重,缺一不可”的指导方针,但在建校初期,学校边筹建、边教学,科研工作举步维艰。以“营八二”装备为代表的研制项目在师资、研究方向、办学空间等方面极大地推进了学校的科研工作,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学校一举获得了16个奖项,获奖数量位居全国高校第二。1979年,学校恢复科研处,标志着学校从教学中心向教学、科研两个中心的转变。1981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1995年学校进入“211工程”建设序列,2000年获批设立研究生院,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高校建设行列。
在70年办学中,学校主动适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入拓展优势科研领域和方向,产出了一批具有重大意义的研究成果,发明了世界领先的全等式模块装药技术,作为总师单位研制的某型车载炮武器系统亮相国庆70周年阅兵式并列装部队;首创复杂装备系统动力学快速计算方法,建立多体系统发射动力学理论与技术体系;合成了全球首个氮五阴离子盐,引领国际新型高能含能材料发展;发明高温PST钛铝单晶,攻克钛铝合金室温脆性大和服役温度低两大国际性难题,推动我国航空发动机核心技术发展…… “十三五”以来,学校实现了国家科学技术奖五大奖种全覆盖。其中,王泽山院士荣获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工信部、兵器行业和江苏省首位获奖者。
(2)建立了以工学为主、多学科配套协调的“小综合”办学格局
学校建校最初只有单一的火炮(学科)专业,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学科专业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逐渐由“新中国兵器技术的人才摇篮”发展成为“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防科技的创新基地”。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学校通过动态调整优化学科布局与结构,不断夯实理工、文理交叉融合的学科基础,推进学科综合配套与协调发展,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和“强势工科、特色理科、精品文科、新兴交叉”的多学科发展模式。学校实施“1+3+6+N”引领学科建设计划,学科整体实力位居全国前列。2017年,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2020年学校顺利通过“双一流”建设周期专家评估,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整体水平进入世界一流前列。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环境与生态学、物理学、数学7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领域全球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材料科学进入前1‰。2023年,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学校实现重大突破。
(3)构建了从本科到博士教育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英才、为国铸利器,构建了从本科到博士教育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截至2023年5月,学校设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5个,具有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9个,设有博士后流动站16个。
学校瞄准培养更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聚焦“工程精英 、社会中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将创新创业基因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中,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深化“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改革,推进“小班化、个性化”教学和“研讨式、启发式”教育,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家国情怀的精英人才。学校获得了第十四届“挑战杯”冠军和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冠军,是全国同时获得“挑战杯”和“互联网+”大赛冠军的三所高校之一。
(4)形成了从封闭到相对开放的办学局面
1953年学校建立于抗美援朝的炮火与硝烟中,而后不久因中苏关系破裂,苏联全面中断对华援建,学校面临封闭办学局面,只能自力更生、迎难而上。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后相当一段时间。1986年,李鸿志教授受邀参加在美国召开的国际弹道学会议,但因美国国防部不予批准而被拒之于会场之外。受此刺激,1988年李鸿志教授在学校成功组织召开了国际弹道学学术会议,中国被接纳为国际弹道学会议组织成员国,终于打破了美国对中国封锁保密的禁区。此后,学校系统深入推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现有国家、省部级国合基地13个,建有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江苏国际知识产权学院,与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合作建设格莱特研究院,与法国洛林大学共建中法工程师学院,与英国考文垂大学设立工业设计本科合作办学项目,与白俄罗斯戈梅利国立大学共建孔子学院,创办高水平学术期刊《国际机械系统动力学学报》(InternationalJournalofMechanicalSystemDynamics,IJMSD)……当前,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对外交流与合作呈现新趋势,学校适应新形势奋力开掘国际化发展新局面。
2. 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南理工经历了应时立业、艰苦创业、克难守业、激情兴业、乘势拓业、砥砺新业等六个发展阶段,四代南理工人团结奋斗,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传承了哈军工的红色基因
“强大国防,繁荣祖国”的办学使命贯穿始终,铸就了南理工人独有的精神特质和优秀品格。老一辈南理工人的“三边精神”,体现出“艰苦奋斗、忠诚奉献”无惧艰险的勇毅;刘怡昕院士、贺安之教授、肖鹤鸣教授的事迹彰显出“潜心治学、钻研探索”信念不移的坚守;研制“科82”“155”等昭示“矢志创新、强大国防”一以贯之的担当;学校持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凸显出“放眼世界、志存高远”海纳百川的格局。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使命文化、军工文化、奉献文化、暖心文化等竞相辉映,以“献身”为核心的校园精神已内化为全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认同、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
(2)开创了一校三区的办学格局
学校从1962年扎根孝陵卫开始,1972年在汤山建设靶场,长期驻守南京办学。为了缓解办学空间不足问题,提升办学能力,2017 年起学校与地方政府紧密合作,先后开启建设江阴校区、盱眙基地,2018年学校被工信部、教育部、江苏省确定为三方联合共建单位,2020年江阴校区正式投入使用,形成了一校三区的办学格局。学校不断深化“一校三区”办学内涵,南京校区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策源地,汤山分部侧重国防领域一流学科建设,聚焦培养基础拔尖人才;江阴校区是建设服务“两个强国”先行区、前沿交叉学科先试区、国际化办学示范区,聚焦培养国际化和新工科人才;盱眙基地集科研、试验、研发、小批量验证为一体,是以科研试验基地为主的功能校区,聚焦培养国防科技创新人才。“一校三区”办学格局,为学校未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3)构建了宽厚的学科基础
学校从最初的枪炮弹箭单一学科,逐渐拓展为工科、理科、文科、新兴交叉学科融合发展。面向未来武器装备智能化、远程化、精确化和体系化发展趋势,学校以“兵器智能+”一流学科体系建设为牵引,深化“立体兵工”发展特色,在兵器领域“探(探测)、射(发射)、导(制导)、毁(毁伤)、评(评估)”全链条创新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带动兵器与装备、信息与控制、化工与材料三大优势学科群整体进入国内顶尖行列,主干学科实现A类学科全覆盖,构建了珠峰高峰引领、高原支撑的一流学科发展体系,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宽厚的学科基础。
(4)打造了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领军创新团队
学校持续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强化外引内育,全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截至2023年5月,学校教职工3 500余人,专任教师2 3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1 600余人。高层次人才600余人,包括:两院院士27人、外国院士4人、国家级领军人才63人、国家级青年人才10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5人,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学校聚焦国家、国防重大需求和重点研究方向,围绕传统优势学科领域打造了17个科研领军团队,面向基础、交叉、人文方向组建了5个科研创新团队,充分发挥核心团队的牵引作用,以核心团队建设推动大项目、大平台、大成果的培育和产生,17个科研领军团队,年均总科研经费超5亿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领军创新团队为学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70年的发展中,南理工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奋力奔跑,与国家同频,与时代共振,展现了不俗的办学实力。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对照中国式现代化高等教育新模式,学校仍然存在不适应、不匹配的问题,需要聚焦特色一流,坚持系统性思考、科学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
从本质上说,高等学校高质量发展,就是高等学校转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解决更好、更优、更强、更充分、更协调的发展问题,加快推进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结合南理工未来发展的要求,我们认为,高等学校高质量发展仍需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问题,这也是推进高等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着力点。
1. 发展理念:守正与创新的关系
守正与创新,是高等学校办学理念的一体两面,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两翼、两个不竭的动力源泉。守正是创新的原点,创新是守正的超越与弘扬。处理好两者关系,才能更好地引领高等学校高质量发展。
儒家经典著作《大学》的开篇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它阐明了“大学”就是要守道德之正、学问之正,追求至善的境界。高质量发展语境下,守正,就是要坚守办学使命和初心,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为党育英才,为国铸利器,为民谋幸福;就是要坚守高等学校办学的正途,尊重办学规律、尊重学术逻辑,坚守对优良传统和大学精神的承继与弘扬。只有守正,才能具备应有的格局、眼界、气度、襟怀,才能决定一所高校最终所能到达的高度与境界。
与此同时,高等学校高质量发展,要在思想、文化、科技、制度等诸方面的创新上下功夫,只有革故鼎新才能开辟未来。认识世界是改造世界的前提,加强对高等教育自身的认识和研究,才能更好地创新。比如,要更多地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角度进行理论创新,要重新审视高等教育办学质量与效益的评判标准和方法,重新审视科学研究引入大学的初衷,强化科研育人功能的制度规范,等等。只有通过创新,在不断的否定之否定中,促进高等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产生质的飞跃。
2. 发展定位:自主性与适应性的关系
高等学校高质量发展,需要解决好高校发展的自主性与适应性之间的协调与平衡问题。不能过于强调发展的自主性,而与经济社会要求相脱节;也不能过于强调与经济社会的适应性,忽略高等学校办学必须依循学术逻辑而失去独立价值。
就宏观而言,作为高等教育的后发国家,我们一直注重学习、借鉴西方的大学制度及发展模式,也一直坚持探寻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自主发展的道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就微观而言,每一所高校都要在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尊重学术逻辑的基础上,结合各自校情,明确自身的发展定位、发展理念、价值追求、学科布局结构与发展模式等,办出自己的特色,提升办学水平和扩大学术影响力,没有自主性就不可能形成真正的高质量发展。
另一方面,从世界范围看,现代大学早已越过自由生长阶段,和国家民族、经济社会深深地融为一体,大学与社会形成为一个紧密的共生共演的结构关系。因而,高等教育办学越来越强调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在规模、结构与质量等方面,增强与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及其转型升级的匹配度、契合度;在支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提升高等教育社会供给的满意度、满足度。高等学校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增强高等学校发展的适应性,敏锐地感知和捕捉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调整匹配与经济社会相应的发展范式。其中,如南理工这样的行业特色高校,还需要处理好服务行业发展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协调与平衡问题。
3. 发展模式:基础与应用的关系
基础和应用的关系问题,决定着高等学校发展模式。随着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人工智能、大数据、新材料和生命科学等新兴学科涌现,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推进,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新的知识传播方式打破了大学对高深知识的垄断,科技创新的主要源头正由高校向企业位移,国际科技竞争日益向基础前沿前移等,对学科结构形成深度冲击,高等学校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之间的协同问题也就日趋突显。
高等学校高质量发展,必须处理好基础与应用之间的关系,重新审视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之间布局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有效协同问题。考察发达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尤其是老牌一流大学的学科布局结构发现,这些大学的基础学科主体齐全,基础学科数量占学科总数的比例都在50%以上,而应用学科则各有侧重,重点突出。这些办学经验仍然值得我们借鉴。
高等学校高质量发展,通过“双一流”和高水平建设,落实基础学科建设举措,全方位完善基础学科人才选拔、培养、评价、使用和保障体系,搭建合作平台,建立协同机制,加强基础前沿探索和关键技术突破,产出更多原始创新成果,带动更多学科协同发展,通过问题导向,解决更多卡脖子技术、关键技术问题等,促进高等学校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领跑”者,摆脱“跟跑”的尴尬境地。
4. 发展内涵:人才培养个性化与社会需求多样化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4]高等教育的首要职能,是要解决人的发展问题。高等学校高质量发展,最核心的就是要解决人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协调与平衡问题。
在人才培养中,人的发展也是最复杂的问题。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各类新技术发展及应用,必将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系统性、颠覆性的影响,深度改变人类的思维模式、生产和生活方式,影响人类的心智结构、社会形态。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趋多样化,人才培养中的个性化发展也成为必然。
高等学校高质量发展,必须改革过去那种“统一”的教学模式,创新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尊重学生个性、尊重学生选择,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重点,关注和发掘每一个学生的独特天资,从教与学两方面重塑教学环节和组织形式。在考核评价上,既要重视可量化指标的发展问题,更要重视非量化指标的发展问题,要着力解决人才培养目标当中那些隐性目标的问题,比如人性的自由发展、道德品质、情感意志等素质的自主、和谐、能动发展,以及创造性、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促进人的潜能更充分开发,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