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东辉 陈建疆 李方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核心素养的提出,正是希望在教育方针和具体的教育实践之间搭建一个桥梁,使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时刻将自己的教育教学与核心素养相对照,使得教育评价始终在一个科学、理性的轨道中推进。
基于此,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艺展小学校长危东辉,副校长陈建疆、李方,结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以整体建构、重点打造为思路开展实践研究,系统分析核心素养在学校课堂和生命教育中的实施意义和策略,着力用艺术化的形式展现核心素养与学校教育的有机融合。他们分别针对核心素养下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命教育、小学数学思维可视化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少年奠定基础。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聚焦培养时代新人的新要求,强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基于此,为了真正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学校充分立足课堂教学实践,积极构建有立场、有情境、有感悟、有生长的“四有”道德与法治课堂。
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现状
小学生由于尚未形成稳定的人生观和是非观,特别容易受到新鲜事物的负面影响,因此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非常重要。但现阶段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专职教师尚未配足配齐,道德与法治教师缺乏教学经验,课程发展仍有空间;教师的教育理念未能及时更新,教学方式没有与时俱进,教学设计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缺乏对课程资源的挖掘,不能将课内学习与课外拓展有机结合,导致学生的学习和探索缺乏延伸。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新课标从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五个方面凝练了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同时明确提出: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要政治立场鲜明、价值导向清晰、知行要求明确。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要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要能够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核心素养导向下“四有”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构建策略
师生有立场 构建有立场的道德与法治课堂,需要教师紧密结合现实国情,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观念。对此,学校一方面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组织培训、定期研讨、业绩评估等措施,促进教师成长;另一方面,要采用多元教学模式,借助工作坊、文化周、公开辩论等方式,实现行动指导和知识追求的有效沉淀,不断丰富、完善教育场景。
研学有情境 核心素养强调培育学生在真实情境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因此课堂教学应基于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设计情境化的教学场景,开展基于真实情境的深度学习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深度学习在情境中发生,达成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时时有感悟 课堂教学应注重感悟性教育,让学生理解学习的意义,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品格特征。具体措施包括:围绕生动而深刻的案例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借助疑问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引导他们在自我探索中积累经验,并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和贯彻道德和法律准则;通过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突出育人目标的整体性、发展性、情境性、实践性和反思性。
处处有生长 构建有生长的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关键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对生活进行广泛接触和体验、大胆探究和实践。具体措施包括:采用案例分析、活动探究、生活实践等方式,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阅读、思考、人际交往等多种素质的培养,逐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社会调适等能力;通过分组讨论、竞赛课题、大型实践活动等,鼓励学生自主提问、获取信息、开展调研,充分发掘个人潜能;教师在设计与落地教學方案的基础上,还需要根据学生进行个性化、针对性的修正,突出个体参与。
总之,构建核心素养导向下有立场、有情境、有感悟、有生长的“四有”道德与法治课堂,能够使教学更富趣味性,也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我校也将立足新课标,继续围绕核心素养对课堂教学进行深度打磨,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少年奠定坚实的基础。
(文/危东辉)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核心素养为纲的学科教学开展得如火如荼。但美中不足的是,由于学科教学对于生命教育重视程度的不足,导致在教学成果越来越丰硕的同时,部分学生身上却出现了厌学、校园欺凌、轻生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核心素养下学科教学的秩序和成效。基于此,在核心素养下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生命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渗透生命教育为核心素养下学科教学的正常开展保驾护航。对于学校的管理而言,一旦出现危及学生生命安全的状况,必定会给在校学生、教师带来不良的影响,甚至严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因此,学校在开展日常管理时应坚持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并倡导“安全天天讲,安全时时讲”。一方面,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内容涉及学生的居家安全、校园安全、社会安全等。另一方面,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开展相关的主题班会。正是学校真正将安全教育落实到位,才保证了学生安全意识的切实提升,筑牢了安全防线,确保了安全无事故,最终保障了核心素养下学科教学的正常开展。
渗透生命教育让核心素养下的学科教学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后疫情时代的学生面对的生命危机问题,主要可以归结为心理健康问题和青春期早熟问题。对此,学校应展开核心素养下学科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并引导家长认识到家校协同育人的重要意义,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学生教育,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做到防患于未然,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
渗透生命教育让核心素养下的学科教学事半功倍。对于学生而言,良好习惯的养成和体验教育对其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应注重在日常教学中强化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不断渗透自我管理等主题的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其次,生命教育的场地不能局限于校园,要让学生走出教室,到广阔的大自然中获得真实体验和生动实践。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学校生命教育活动的设计,引导他们对活动的内容与形式积极提出想法和思考,以此确保设计的生命教育活动能够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且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能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充分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这样的生命教育鲜活且真实,远比书本上的内容丰富生动、感受深、体验真,能够为学生打好生命的底色。实践证明,通过习惯养成和体验教育,能够让核心素养下的学科教学事半功倍。
渗透生命教育让核心素养下的学科教学培养出的学生不忘感恩。当今社会,发达的网络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但也导致人们远离自然、对于网络的依赖越来越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也让很多学生理解尊重、孝敬父母、承担家庭责任、社交等意识变得越来越薄弱。要克服这一弊端,就需要有生命教育的落实。只有通过适当的生命教育,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亲近自然,认识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学会绿色生活;学会理解尊重、懂得孝敬父母、勇于承担家庭责任;掌握选择良师益友、应对同辈压力、提升社交能力的方法。这样的生命教育能够让核心素养下的学科教学培养出的学生不忘感恩。
渗透生命教育让核心素养下学科教学成就学生幸福人生。核心素养下学科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的新时代少年。数字化时代,面对鱼龙混杂的网络环境,更需要在核心素养下的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以“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的教学为例,课文展现了邱少云为了集体、为了胜利而自我牺牲的伟大精神,要激发学生为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自豪的情感。對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渗透生命教育中的信仰教育,引导学生不断深化对邱少云自我牺牲的伟大精神的体会。通过这样的生命教育,能够让学生在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基础上奋发图强,激发强烈的爱国热情,将来更好地投身于现代化建设。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下的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能够实现生命教育与学科教学的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让学生得到生命教育的同时,促进核心素养下学科教学向更高质量发展。
(文/陈建疆)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核心素养”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风向标,对于小学生素养的提高与培养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新课标对培养学生的基本要求,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关键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在数学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因此,数学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综合的、整体的、持久的能力,是一种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可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其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
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学科教学时,应充分聚焦学生思维,积极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调动多重感官,参与思维的发生、发展与表达,促使其将“隐性”的数学思维进行多元化的表达,实现思维的“可视化”,最终实现数学思维的发展、进阶和深化,有效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情境可视,让思维真正发生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真实的情境创设能够有效唤起学生的亲身体验,这是学生高阶思维形成的前提条件与必要保障。因此,教师应积极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让问题情境可视化,以唤醒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将思维与生活相连接,使学生的思维从“被动”走向“主动”。此外,教师应注重在课堂教学中设置疑问,通过问题引领不断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并将问题解决的过程作为主线贯穿始终,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投入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动性。
图像表征,让思维清晰可见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之间的矛盾是现实存在的。所幸,儿童都是天生的画家,因此,运用“图形表征”这一策略,可以有效化解这一矛盾。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鼓励学生画图,引导他们将抽象的文字转变为形象直观的示意图,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和形象化。借助图示,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思考过程显性化,将本来不可见的思维(思考方法和路径)呈现出来,实现思维的可视化,不断提升思维品质,培养几何直观能力。实践证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画图不是最终目的,它只是一种媒介,是为了更好的思维,从而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不断提升。
操作表征,让思维有迹可循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过程的,即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步过渡的过程。操作学习是建立表象的基本手段,缺乏操作活动的教学往往难以在小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记忆。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地选择可视、可感的学习材料,给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用操作撬动思维发展的杠杆,用操作揭开数学知识的神秘面纱。
语言表征,让思维走向深入
语言是思维的外化。借助语言,我们可以将思维展现出来。语言,是教师了解学生思维水平、方向和动态的最好载体。在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退居二线”“装傻”,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更多表达的时间和空间,引导他们进行自主表达、自由表达、充分表达,促使其在充分对话、沟通、质疑的过程中,展现、发展和提升思维。可以说,语言给了学生展现思维的机会,也给了学生“思维碰撞”的机会。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过程中,应充分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让学生的思维看得见,引领学生的思维不断走向深入。
总之,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是培育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任务与有力抓手。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积极通过情境可视,让思维真正发生;图像表征,让思维清晰可见;操作表征,让思维有迹可循;语言表征,让思维走向深入等方式,实现核心素养导向下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文/李方)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艺展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