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艾子 梁思璇 罗浥萌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 100000)
近年来,国内外各大平台涌现出一批外国视频博主,以vlog 等形式展现中国风土人情、社会变迁等内容,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非官方渠道。笔者以“洋网红”郭杰瑞为例,运用网络民族志的研究方法,以其国内账号粉丝圈以及外网账号粉丝圈[1]为网络田野,对其与粉丝社群交流、互动、分享行为进行了观察和资料收集,探究在对内、对外传播中洋网红迷群的身份认同机制、亲密关系维护等过程,分析洋网红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功能和作用,并对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研究以“我是郭杰瑞”洋网红账号的粉丝群体为研究对象,以微博超话群为主要观察场所,对其粉丝的交流实践特征进行观察,探究其粉丝群体的跨文化交流和互动仪式。
截至2021 年12 月,关注其个人微博账号“我是郭杰瑞”的粉丝数已超过500 万,其中共有222 个大V 粉丝,覆盖财经、时事、美食类等31 个领域,财经类大V 博主最多。且具有较大规模的散粉群体,他们积极参与转赞评和内容的再生产,活跃于群组中,自发宣传偶像品牌,参与线上线下的互动。与YouTube 社群和b 站评论不同,超话社群粉丝主要表达了对郭杰瑞本人的喜爱,关注郭杰瑞的日常生活,并会发帖为郭杰瑞庆生,且存在一部分“颜粉”。讨论内容与视频内容的关联较低,与明星“饭圈”具有高度相似性。
微博超话“郭杰瑞”社群共有1137 位粉丝,内容主要分原创性内容及再生产性内容,如表情包改造。该超话的主持“郭杰瑞的辣椒小卖部”主要负责从外网搬运郭杰瑞的更新,引发大家的讨论。同时,为保证一个良好的超话环境,主持人要求大家若发现有负面和恶意以及无聊揣测的超话帖子,可以艾特他将发帖人移出超话。在这样的机制下,该社群的无关内容较少,情感较为统一。
迷群间有较高的身份认同和共通的认知空间,便捷、多元的互动打破信息壁垒。迷群成员成为粉丝的路径类似,大多在b 站等视频平台关注其作品之后被其人设及作品内容吸引后“转粉”,一部分粉丝会对郭杰瑞的视频及采访进行截图并制作表情包,这些二次制作对郭杰瑞的形象进行了再建构,延续了视频中郭杰瑞幽默直白的人设,扩展了迷群共通的意义空间。在交流互动的实践中,粉丝称郭杰瑞“郭锥”,通过文化暗语实现内部情感联结,即通过“只有共享文化的受众才能读懂”的粉丝话语,实现内部的交流。
很多超话里的粉丝会进入一个名为“肥波之家”的群聊,该名称源于郭杰瑞团队创立的云南咖啡品牌——Fibo咖啡,取谐音“肥波”。不同于超话的粉丝交流,在“肥波之家”,郭杰瑞会与粉丝进行互动,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会用中文回复粉丝,粉丝将在该群中得到了郭杰瑞本人的回复称为“翻牌”,并会把聊天截图晒到超话中。
该迷群很多粉丝喜欢郭杰瑞的一点是他既为中国发声,向世界展示中国真正的现状,又热爱自己的祖国,他的视频中也有为美国转基因食品正名,其处于一个相对中立的地位。
该群曾因为郭杰瑞上热搜一事而引起过一段讨论的狂潮,一位博主名为朱毅的人称郭杰瑞“为了吸粉,把美国夸张得水深火热”。粉丝为郭杰瑞发声,表示相信与支持,并号召大家不要点进热搜增加热度并对朱毅一方进行了一些言语上的攻击,指责其亲美行为。
部分粉丝反对攻击美国及大家将其称为战地记者。一部分粉丝认为这一称号是对美国现状的嘲讽,且具有侮辱性。认为粉丝应当在郭杰瑞面前对美国有尊重态度,虽然美国有不足之处,但郭杰瑞把自己国家的情况展示给粉丝,并且对自己国家有感情,粉丝不应在超话中发泄情绪及嘲美,迷群内部在对待美国的态度上存在较大分歧。其迷群交流中也会出现一些负向评论,尤其是在涉及政治类话题。较偏激的言论可能会激发社群内的集体情感能量,在与负面评论对抗的过程中,强化了自身的身份认同,维系了与洋网红的亲密关系。
郭杰瑞在国际平台发布的视频以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用户为目标受众,使用中文旁白、中英双语字幕,视频内容与国内网站发布的内容无异,以分享中国日常美食、社会民生、尖端科技为主。
郭杰瑞在海外粉丝群体比国内平台规模小得多,其YouTube 账号拥有68.3 万订阅者,Instagram 账号拥有2.3万订阅者,而其b 站账号拥有708 万粉丝,微博账号有502.8万粉丝。同时,其在海外的粉丝构成缺乏多元来源,通过笔者对郭杰瑞外网账号订阅者列表的观察、分析及与部分粉丝的交流,得知洋网红在外网的迷群构成以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居民为主,辅以海外粉丝和部分国内粉丝。在视频及推文分享的评论中,始终以中文评论为主。单一的社群构成使得“洋网红”在海外的影响力有限,主要辅助对内传播,难以开辟国际平台传播的新场域。
同时,其海外粉丝社群多是因共同的现实身份——在异文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化群体——而聚集,其群体身份认同不需要迷文化的参与[2],而是在现实异文化语境中得到自然地确认与强化,因此其海外受众社群也缺乏仪式性身份认同机制和符号互动强化机制。社群的文化暗语出现频率低,迷群体量与黏度也远不及国内。
郭杰瑞的海外粉丝社群构成高度同质化,因此其在情感反馈上也具有高度的同一性。尤其是在疫情相关的视频和动态中,由于受众主要是海外华人,能更真实体会到国内外防疫现状差异,因此郭杰瑞肯定中国防疫措施、客观展现对美国防疫现状类型的视频更能引起该部分粉丝共鸣,做出正面反馈,比如有粉丝留言,“I couldn't help but feel what you felt: your excitement and the sheer freedom you experienced as you landed in Shanghai.”。在西方媒体就疫情问题对中国有意进行污名化报道的大环境之下,郭杰瑞所代表的客观、正面的西方视角更能引起海外华人的认同,从而维持粉丝群体的亲密关系。
与一般迷文化视域下迷群关注共同崇拜的明星不同,洋网红的海外受众关注焦点始终不在其个人特征,而是聚焦于其一直秉持的对中美文化的客观视角。
在郭杰瑞的YouTube 视频评论中,“real interview”“真实的展现”等字眼经常出现,体现了粉丝对郭杰瑞推动中美友好关系的努力与贡献的认同。海内外粉丝均有类似留言,比如“這世界能再多點像郭兄一樣不分國藉,不被意識形態影響,用自己的心去看世界,公平客觀去報道分享不同國家經歷的人士就好了” “Thank you,Jerry,for helping to show others the real China that has been so wrongly demonized for years by Western politicians and media.”
笔者选取郭杰瑞官方账号在海内外发布的中美疫情相关的视频,爬取了近1000 条热门评论,生成海内评论和海外评论的两个词云。
对比国内外评论的词云,“中国”和“美国”均占较大比例,视频引发了受众对两国不同的防疫措施和现状的对比。“谢谢”“真实”是国外评论中的高频词汇,国外受众认为郭杰瑞的视频让他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并表达了感谢与喜爱。
国内评论中“我们”是高频词汇,观看者具有强烈的群体认同。国内受众对于郭杰瑞的称呼更加多元和亲切,许多受众会称其为“老郭”,并表达了对他的欢迎,希望他能够“回国”,即回到中国,将其视为群体内的成员,而非外来者。
图4-1 海内评论词云
图4-2 海外评论词云
1.区别对内、对外传播受众,进行差异化传播
在对内传播和对外传播的不同赛道上,必须要区别内外受众,采取不同的话语策略,做有针对性的传播。以洋网红郭杰瑞为例,其海内外平台的视频风格、内容一致,适合国内受众,但中文对白、基于中国传统及流行文化的“梗”以及国内受众感兴趣的话题并不适用于广泛的国际受众,因此其视频在海外平台影响力小,海外迷群规模小、构成单一,难以真正深入异文化领域传播中国故事,而是加强了国内粉丝社群的身份认同。
2.基于现实身份共性,构建社群身份认同
以郭杰瑞为例,洋网红在海外受众构成的高度统一性导致其社群情感反馈的一致正向。同时,由于其海外受众多是海外华人华裔、港澳台居民,具有现实身份统一性,因此其社群的身份认同天然强化,社群内部分歧弱,氛围和谐统一。这提示我们在对外传播时构建受众社群可以参考受众现实身份特征,垂直定向输出内容,建立更密切的迷群。
3.国内主流媒体与“洋网红”建立合作
央视新闻在疫情期间多次与郭杰瑞的合作直播和对话,主流媒体开始意识到“洋网红”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通过洋网红视频传播这一个小切口,以普通人的视角展示中国各行各业人群的真实生活场景。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和国外用户对话,以“他者”视角构建中国形象,传播中国文化。
4.尝试满足受众越来越理性的心理需求
网友对郭杰瑞短视频的评论多次提到其通过客观公正的视角分析了两国的现实状况,而不带有偏见性指向。这一方面充分体现了对作为“他者”形象的“洋网红”郭杰瑞的肯定和支持,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越来越理性的受众在观看网红视频内容时的诉求。洋网红在进行内容制作时不应进行刻意的迎合,应认识到以往通过吹捧中国就能获得高关注度的“流量密码”已经不再适用,且此类“内部狂欢”并不能对跨文化传播造成有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