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向技能:演绎进程、时代意蕴与教育应对
——基于UNESCO相关报告的梳理

2023-11-04 05:55:46欧阳忠明徐卓玥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个体技能发展

欧阳忠明,徐卓玥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0)

当前,人类正进入一个具有不确定性(Uncertainty)、模糊性(Ambiguity)、复杂性(Complexity)和波动性(Volatility)特征的时代。对于人类来说,学习如何适应这样一个前所未有、复杂变化的世界显得尤为迫切。桑切斯·埃尔维拉认为,横向技能对知识社会、个体发展和终身学习具有重要价值,在当前与未来的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中发挥导航作用,使个体作为实践者或创新者参与到变化的浪潮中,从而实现自身发展[1]。2012年,联合国发布的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青年与技能:拉进教育与就业的距离》(Youth and Skills: Putting Education to Work)首次将“横向技能”(transversal skills,译为“横向技能”,意同“横向能力”“可转移技能”“可迁移技能”)视作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能,横向技能在一系列国际报告和文件中得到进一步的界定和探讨,其内涵越发丰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一直注重知识和横向技能的掌握以促进青年和成人实现成功及有意义的生活。2022年,《青少年教育、学习和技能发展》(Adolescent Education, Learning and Skills Development)明确提出“促进青少年横向技能发展,为其教育做好准备,将促进成人期在工作场所实现转型,并支持其更广泛的赋权以及有意义地参与决策”,同时指出横向技能能够使人们成为灵活、适应性强的学习者和公民,从而应对个人、学术、社会和经济挑战[2]。为此,基于UNESCO相继发布的系列报告对横向技能发展脉络的梳理,诠释横向技能的重要社会价值,及时做出教育应对,可以为实现优质教育、终身学习和人类全面发展提供发展方向。

一、横向技能的演绎进程

横向技能是人们应对未来挑战所需的广泛技能。201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横向技能”概念,以反映不同国家的语言和术语,随后在10个国家和经济体中开展了“在教育政策和实践中融入横向技能”项目研究,直至目前,横向技能经历了术语呈现、框架构建和推进的演绎进程(如图1)。

图1 “横向技能”的演绎进程

(一)“横向技能”术语的提出

21世纪初,经济衰退使全球约八分之一的年轻人失去工作,人们获得技能的机会不平等,这种长期存在的不平等加剧了贫困、女性或边缘化社会群体成员的劣势[3]。在贫困和排斥中长大的年轻人更有可能脱离教育或者选择辍学,因此,他们很少有机会培养技能,在劳动力市场越发边缘化。为了改善年轻人的生存困境,让其有意义地生活,201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青年与技能:拉进教育与就业的距离》明确提出:“横向技能可以帮助年轻人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包括新技术和‘绿色经济’的需求……各国应当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为人们提供终身技能”[3]。该报告将技能分为三类:基础技能、横向技能和技术与职业技能。其中,基础技能指的是满足日常工作所需的识字和算术能力;横向技能指的是可以迁移并适应不同的工作和环境所需的能力,包括分析问题并达成适当的解决方案、有效地交流想法与信息、富有创造力、领导力与责任感以及创业能力;技术与职业技能是指特定的专业、职业技术技能。201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亚太教育研究机构网络(Asia-Pacific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s Network,简称ERI-Net)年会上正式确定“横向技能”术语,泛指学习者整体发展所需的技能、能力、价值观和态度,如协作、自律、足智多谋和保护环境,并且认识到这些内容是学习者适应社会变化所需的能力。为了进一步探索横向技能,在2013年亚太教育研究机构网络(ERI-Net)的框架下,联合国教科文亚太教育局发起了“在教育政策和实践中融入横向技能”研究项目,旨在促进并协助合作伙伴和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支持各国努力研究与实施横向技能[4]。可以说,横向技能一经提出便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不同国家和组织以及学者将其描述为“关键技能”“21世纪技能”“软技能”“可转移技能”“生活技能”等,这些概念从不同角度体现了横向技能的特征,也体现了一种趋势,即从“学会技术”到“学会生活”[5]。

(二)“横向技能”框架的确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以“学会生活”为指向的横向技能,旨在帮助人们在学习和就业的道路上更好地前行,并指出应该重视“教育政策与实践中非认知技能的发展”,以“向更优质量和更高层次的学习迈进”为目标[6]。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教育局于2013—2016年期间开展了三轮“横向技能”研究(见表1),号召各国共同开发横向技能框架。第一轮在2013—2014年度进行,《教育政策和实践中的横向技能》(Transversal Competencies in Education Policy and Practice)将研究重心聚焦于“何为教育政策中的横向技能”,指出教育系统不仅仅注重学术(认知)技能的积累,更需重视横向(非认知)技能的发展,包括与他人有效沟通、创新思维、尊重多样性和环境、解决冲突、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等方面的技能[4]。第二轮于2014—2015年度进行,《应对21世纪挑战的学校和教学实践:来自亚太地区的经验教训》(School and Teaching Practices for Twenty-first Century Challenges: lessons from the Asia-Pacific region)探讨了“横向技能该如何被解读、学校如何实施与整合这些技能”这一研究重心,虽然第一阶段的研究提供了关于横向技能在教育政策和实践中的定义及应用情况,但政策的实施与实际课堂的运用尚未紧密联系,仍需进一步探索。第三轮研究以“为教师帮助学生获得横向技能提供支持与准备”为研究重点,呼吁各国为教师提供帮助以应对学生横向技能学习面临的挑战,《准备和支持亚太地区的教师应对21世纪学习的挑战》(Preparing and Supporting Teachers in the Asia-Pacific to Meet the Challenges of Twenty-first Century Learning)中指出要为教师提供专业支持、行动和制度保障等,从而促进学生掌握横向技能[7]。

表1 UNESCO三轮关于“横向技能”研究报告内容分析

经历了多年的研究与讨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终推出了“横向技能”框架[8-9](如图2),将其分为六大维度:(1)批判与创新性思维是指产生有价值和原创性想法的思维方式,包括创造力、创业精神、理性决策等;(2)人际交往技能是指与他人沟通和互动时使用的能力,涵盖组织能力、团队合作、同情心等;(3)自省技能也称个人内在技能,描述了与自身的关系,包括个人对自身情感的理解,面对压力、目标、失望等做出的反应;(4)媒介与信息素养是指正确地、批判性地看待媒体信息,做出自我判断和全新诠释,并利用媒体和信息技术进行创作、发送信息;(5)全球公民素养是指人们具有全球视野和全球胸怀,对跨文化的包容和理解,对自身的认同以及对作为一名国际公民的身份认同;(6)在全球化浪潮下,我们还需具备一些其他技能,如对现代生活方式要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提出的框架更深入地揭示了横向技能的内涵,旨在促进各国合作,致力于提高教育质量,对人们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大有裨益。

图2 横向技能框架

(三)“横向技能”框架的推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不让任何人掉队”为目标采取全面的学习方法,将基本识字、生活技能和职业技能培训纳入学习方案中,致力于实现公平、包容和可持续发展[10]。2019年,《教科文组织青年和成人扫盲战略(2020—2025年)》(UNESCO Strategy for Youth and Adult Literacy 2020—2025)强调了新时代扫盲的内涵,即“学习和熟练程度的连续性、可持续发展教育、全球公民意识以及职业技能”,该战略改变了以往扫盲——“帮助人们普遍识字”的含义,提出将扫盲学习与发展横向技能相结合,帮助成年人能够成为独立的终身学习者和积极的公民[11]。2019年11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Emergency Fund,简称UNICEF)发布《横向技能全球框架》(Global Framework on Transferable Skills)报告,该报告指出,“国家办事处、决策者、教育工作者等多方利益相关者,应当为人们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提供发展横向技能的多种途径”[12]。

随着数字革命的推进与人工智能的发展,人们对数字工具及远程技术越发依赖,对横向技能的需求也显著增加。202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扫盲和技能发展的综合方法:成人学习项目最佳做法实例》(Integrated approaches to literacy and skills development: Examples of best practice in adult learning programmes)强调,“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对青年和成人教育与学习采取适当措施……将基础技能、横向技能和职业技能结合起来”,提高青年和成人教育与学习质量,发挥人们的最大潜力,确保其有意义地参与工作和生活[13]。202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青少年教育、学习和技能发展》(Adolescent Education, Learning and Skills Development)文件,该文件指出青少年作为童年和成年的过渡时期,其生理和认知上的变化会受到学习、技能获取和教育经历的干预,从而影响成年期的思考、与他人的互动和技能发展,文件强调应当将个体生命中的各个阶段紧密联系,为个体提供“与工作世界相关的学习经验”与个体工作所需技能,使个体在其一生中掌握横向技能[14]。

二、横向技能的现实意蕴

全球化和技术革命推动社会快速变革,这就要求人们不断发展新的能力。特别是国际社会面临诸多全球性问题,包括劳动力市场变化、气候环境危机、人口结构改变等问题,使得人们对技能发展的关注重点已经转移到横向技能上,这些横向技能的适用性超越了硬技能或者技术性能力以及用于特定工作的技能,横向技能能够帮助人们“成功融入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以确保经济发展、更好的工作和更强的社会凝聚力”[15]。

(一)横向技能成为终身学习推进的重要目标

技术发展和数字化转型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这些挑战决定了需要发展一种新的教育范式——终身学习,包括从摇篮到退休及以后的所有学习活动,旨在从个人、社会和就业相关角度提高知识、技能和能力[16]。终身学习是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社会、信息和技术发展的必要条件,确保越来越多的人在其一生中参与学习[17],是促进人们横向技能学习的重要保障[15]。过去的二十年里,横向技能逐渐被视为正规学习的一部分,甚至是终身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家庭、学校、工作场所、社区等情境中得以培养和发展起来[18],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横向技能是个体发展的特征和素质,“不依赖于任何特定的技术领域,不区分固定时间、地点,而是贯穿于整个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是终身学习的核心内容”[19]。阿尼卡指出,个体通过终身学习掌握一系列学习成果,具体包括:(1)知识——生命各阶段通过学习吸收信息积累来的结果;(2)技能——应用和使用知识来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被描述为认知或实践技能,具体分为专业技能(特定的职业技术技能)和横向技能(适应不同环境和工作的通用能力);(3)能力——适当选择、组合与使用知识、基础能力和其他习得(如价值观和态度),以成功解决某一类工作或学习情况,乃至高效地促进个人发展或职业发展,最终取得职业资质[20]。这三种类型的学习成果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时在实现这些成果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层次结构,即:某些类型的知识支撑能力发展,而一组特定的知识和能力能够促进技能的形成,其中横向技能是终身学习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终身学习的重要结果[15](如图3)。可以说,终身学习对于发展横向技能显得愈发重要,那些通过终身学习定期提高资格水平的人更有可能找到工作,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并充分参与社会生活。无论从何种角度考虑,人们都应持续发展横向技能,并将横向技能视为终身学习的核心目标[21]。

图3 终身学习内容及结果

(二)横向技能是应对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重要手段

信息技术正在加速构建人类社会,“人类文明迈入了技术文明,技术体系已是无所不在的‘天网’,‘生活世界’似乎被置换成‘技术世界’”[22]。在数字技术打造的世界中,劳动力市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并塑造了新的就业趋势,给求职者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生存,人们必须通过不断获得与社会相关的新技能继而在劳动力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以及在艰难的工作环境中取得成功。面对日益变化的劳动力市场,求职者必须使自己具备“竞争优势”,横向技能是求职者与员工们在同一工作环境下相互区别的特征,能够使个体更具竞争力[23]。

“不可否认的是,劳动力市场对技能的需求超过了技能的供应,劳动力市场‘仍然紧张’”[24]。而今,全世界仍有 2.67 亿 15—24 岁的年轻人未获得任何形式的就业、教育和培训,青年失业率上升[25]。在技能发展中,数字技能成为增长最快的新兴技能,这对雇主和寻求就业的人都提出了挑战(如图4)。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简称OECD)预测,在未来的15年至20年,大约有15%的现有工作将因自动化而消失,另外约32%的工作需要不同的任务和技能,从而造成“技能差距”(the skills gap),这就意味着近一半工人的技能需要更新[26]。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简称WEF)指出,未来的十年,人工智能和数字化将彻底改变11亿个工作岗位,过时的学习计划与内容将进一步加剧技能与未来岗位所需的不匹配[27]。在这场以数字信息为特征的变革中,“任何个体都无法对其保持免疫,但有一件事他们可以做,那便是发展自身横向技能”[24]。因此,面对“技术世界”及其存在的生存隐忧,培养人们的横向技能组合至关重要,个体必须建立一整套技能以增强自身的抵御能力,从而应对自动化和数字化带来的影响[28]。员工缺乏横向技能是一个需要世界关注和解决的尖锐问题,为此,许多国际组织、企业、雇主以及教育与培训机构都意识到提高员工横向技能的迫切性。为了帮助个体乃至组织应对技术变革或突发性危机,进入21世纪劳动力市场的求职者必须具备横向技能[29]。

图4 2013—2020年部分国家数字技能需求的变化[30]

(三)横向技能是增进社会福祉的有效工具

人类和地球正遭受威胁,气候问题、健康危机、民主参与、“去全球化”等多重交叠的危机和挑战制约着个人和集体的发展,我们必须凝结全世界的创造力和智慧,致力于实现团结、公平、人权与和平的人类愿景。“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凝聚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所有人的能力——包括认知与非认知技能/横向技能”,这意味着创造繁荣和增进社会福祉,需要培养人们多方面技能,如与他人合作、能动性、责任感、同理心、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以及全方位的社交和情感等技能[31-32]。各国政府和民间社会组织普遍认识到,这些“在多个环境中有用的”横向技能可以支持人们朝着正义和可持续的集体行动方向发展,推动合作,促进社会包容[33]。

要塑造休戚与共、相互依存、公平和可持续的未来,“必须优先考虑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福祉……必须重视技能对促进积极公民意识和民主参与的作用”[34]。从长远来看,在一个日益一体化和互联互通的世界中,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将面临诸多问题,单凭个人一己之力已无法取得更多的成功,人们越来越需要在关键问题上共同思考与合作[35]。就促进个体成功因素的特征而言,最常被提及的技能是沟通、团队合作、批判性思维和人际交往技能,这些技能具备高度的“社会性”与“横向性”,个体通过这些技能捕捉他人需求和与他人实现互动,增强与社会的联结性[36],以提高应对更广泛的变化以及参与当地和全球社区事务的能力[37],从而促进积极公民意识的形成、民主参与和社会协作。因此,为了使我们的社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改善人类健康和福祉,必须利用多种多样的教育与培训方式,扩大和丰富人们的学习机会,促进人们横向技能学习。我们的横向技能越发达,发展就会越快[38]。面对高度互联的现代社会,构建“人人参与、人人学习、人人平等”的共同愿景,全力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4(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 4,简称SDG4),即“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让全民终身享有学习机会”,需确保所有人做出改变,掌握横向技能,增强社会凝聚力[10,39]。

三、横向技能的教育应对

在全球范围内,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横向技能发展在工作和教育中的重要性,呼吁横向技能学习不再局限于职业立场,而应转到教育立场[40]。如今,“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和发展技能,特别是横向技能,这是个体能够胜任未来角色的基本保证”[41]。为了使个体具备横向技能,应多层面考虑教育应对策略:将横向技能纳入教育系统、开发横向技能课程、聚焦终身学习阶段横向技能发展以及构建横向技能评估模型(如图5)。

图5 发展横向技能的教育应对策略

(一)政策引领:将横向技能纳入教育系统

横向技能应融入教育,它们“是学生在教育阶段必须培养的通用和其他相关技能”[42]。为了应对快速的变化,教育系统必须为保障学生技能学习创设环境,以提升横向技能为目标[43]。政府部门必须重新思考战略与政策,应将培养横向技能纳入所有教育计划的教育政策和实践中,以确保学习者在未来获得成功。为了更好地将横向技能嵌入教育领域,政策设计必须从多角度思考如何发展横向技能。

第一,明确定义横向技能。在开展横向技能教育的过程中,首要任务是明确定义“横向技能”,加深政策制定者、教育工作者、教师和家长对横向技能的理解和认识。从国家层面到学校层面,再落实到课堂,需要有明确的指导方针,并清楚指出:哪些技能是重要的?这些技能是什么?哪些技能对个体发展最有价值?如何培养这些技能?

第二,开展跨群体行动合作。弗兰认为,要实现教育系统的可持续改革,这些系统内的关系需要从“自上而下的关系”转变为“基于伙伴关系”,加强合作,从多方面关注技能发展[44]。为了实现横向技能教育的普及和可持续,必须通过跨部门合作确保教育行动的开展,建立民间社会组织和私营部门的伙伴关系,鼓励学校、地方政府、社区和企业进一步合作,促进个体实现从学习向工作的成功过渡,确保个体的技能得以快速发展。

第三,为教师提供专业支持。大多数教育工作者认为,教师是将横向技能成功融入课堂教育的关键。“教师站在教育变革及行动的最前沿,向学生介绍可持续行动、和平共处和建设更公正社会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能力……但他们需要得到支持和授权”[45]。通过为教师提供专业支持,如技能培训、合作学习等,鼓励其开发更多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教师实现横向技能与现有教学科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有效融合,这将促使教师从“知识传递者”角色向“学习促进者”角色转变,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相互学习,进而有效培养学生横向技能[6]。

(二)手段推进:开发横向技能课程

“横向技能”一经提出,各国相继展开研究,试图在“横向技能”一词上达成共识,其核心内容得到各国一致认可,在内涵研究上具有相似性和通用性,并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更新。随着横向技能在各国政策上得以重视,许多国家培养横向技能的一个关键方法是通过开发横向技能课程体系以确保个体接受横向技能教育。阿特纳斯等人认为,“横向技能应在所有学科内被教授和研究,包括在课程中”[46],课程可以看作是一种“动态力场”(dynamic force fields),一直呈现动态改革与革新,能够有效融合知识、技能和经验[47]。可以说,“横向技能是一种新的全球人类货币,在不久的将来,它将被嵌入到世界各地的课程中”[48]。

虽然各国教育系统使用不同方法将横向技能融入课程体系(如表2),但主要可以总结为三种模式:(1)特定主题:横向技能作为一个明确的实体内容被纳入正式课程,有特定目标和正式教学大纲的科目。如我国上海,专门设置“道德教育”课程,将人际交往技能和全球公民意识作为相应课程的重点内容,旨在综合提高学生品格。(2)跨学科:在“垂直学科”(即传统学校科目)中引入横向技能。如澳大利亚,在传统学科的基础上(数学课程、计算机课程等)引入“通用能力”教育,明确地将横向技能融入到每一项教育活动中,具体包括创新与批判性思维、自省与社交能力、跨文化理解等。(3)课外活动:横向技能是学校生活的一部分,并有目的地融入所有类型的非课堂活动中。如泰国,将横向技能的教学融入俱乐部活动、体育课程中,使学生在高度参与下进行讨论和学习,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批判性思维等技能。

表2 案例:UNESCO部分成员国横向技能课程内容设置

(三)主体参与:聚焦终身学习各阶段的横向技能发展

21世纪教育的首要任务不再是持续传递信息,而是确保学习者在生命历程中实现终身学习和掌握技能,这是一个迭代、渐进和累积的过程[49]。横向技能需要在个体早期——学校教育阶段开始培养,并在过渡期和就业期不断发展,在一生中持续获得。

在学校教育阶段,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以学生为中心,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夯实学生基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作用,高水平的教师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和课堂交际氛围,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与批判性思维[50]。同时加强和学生家长的沟通,告知家长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以支持学生学习,这也是改善下一代成果的关键。

过渡阶段特别强调个体从义务教育阶段到就业的过渡,即青年期和成年早期,个体在本阶段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成功进入劳动力市场”。巴顿等认为,青年人对特定工作技能需求、社会兼职和实习工作的参与,与他们加入成人劳动力市场的意愿存在正相关关系[51]。在过渡期应确保学校毕业生充分利用义务教育后的实习机会,在进入劳动力市场前为青年提供适当的培训,关注青年需求,培养其特定工作技能——一种或多种职业相关的技能(如木工、会计或工程),并支持青年、成人甚至老年人进入劳动力市场[52]。

在就业阶段,应尤其关注工作场所中的成人发展,促进其数字技能培养以应对“自动化”可能带来的失业[53]。随着远程和智能的工作方式被广泛采纳,一些传统技能可能很快被淘汰,在就业阶段帮助成人发展数字技能是为了进一步使个体掌握横向技能,即包含了“面向未来的数字化技能以及个性化特征”的“技能库”[54],这是该阶段终身学习的核心内容。数字技能的发展可以通过两个方向推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垂直方向来自于主管领导的鼓励和数字协作支持,水平方向来自于团队和同事合作,两个方向均会对个人数字技能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促进劳动者掌握数字技能才能使他们在技术变革中取得成功[55]。

横向技能在工作环境中具有高度的“横向性”[36],被视为“所有技能的黏合剂”,能够有效联结、加强个体在生命历程中获得的基础技能、特定工作技能和数字技能[15]。换言之,横向技能是在终身学习过程中对所获技能的一种动态交互的结果,是终身学习阶段技能发展的核心[12](如图6)。

图6 在学校、过渡和工作阶段取得成功所需的技能

(四)质量保障:构建横向技能评估模型

横向技能是个体在当今多变和不可预测的职业道路上所必备的技能,我们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横向技能的发展本质上是过程性的,而不是普通关于内容的存储和检索……横向技能的评估对于培养理解这些能力更为重要”[9]。卡布雷拉等认为,技能评估是一个绝佳的学习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讲,技能评估能够促进学习者技能习得……而形成性评估可以进一步帮助学习者整合不同知识的技能”[56]。对于学习者个体来说,横向技能评估可以帮助其参与跨学科、跨领域的学习过程,通过评估能够不断提高其学习质量、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教师来说,横向技能评估可以促进其参与培训和开发更多的教学资源,指导其如何有效使用评估工具支持学生学习横向技能;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横向技能评估有助于为学生开发综合学习课程、创新评估方式以及给予合理的政策建议。

做好横向技能评估工作,需教师(教练)和学生(学员)发挥核心作用,共同参与到评估过程中,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形成性评估——主要由教师或导师使用各种学习工具进行,用于评估学生在课程中的理解力、学习需求和进度,其目的在于改进和监控,有助于教师及时识别学生难处,并调整课程、教学技巧和学术支持;总结性评估——对总体状态和阶段效果进行评估,其目的在于总结,可用于评估教育计划的整体有效性。在评估流程及内容上可形成横向技能评估模型[43](如图7),具体应考虑:(1)优先评估知识:已经知道什么或者能做什么?(2)设定学习目标,设定成功标准:想要实现什么以及如何知道是否达到了目标?(3)制定学习策略:如何实现这个目标?(4)学习、反思和反馈的证据:有什么证据表明已经达到了这个目标?有哪些反馈?(5)自我评价:在哪些方面做得很好?改进之处是什么?(6)新目标:在原来基础上不断巩固,找出不足,从而设定新目标。

图7 横向技能评估模型

四、结语

全面理解横向技能的内涵与价值,需要一个统一的指导框架。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横向技能”历史变迁的梳理,揭示了横向技能发展的动态历程与社会价值,彰显了培养和发展横向技能的必要性,有助于终身学习系统进一步对横向技能进行定位、给予教育应对。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发展横向技能逐渐成为一项明智的投资,是推动社会包容、团结、可持续的重要一环,是增进人类福祉的关键一步。诚然,由于社会发展之“快”、生存环境之“困”,人们今天所掌握的技能类型可能与未来需要的技能有所不同,也给横向技能实施带来了挑战。为此,在未来仍需更多地从理论与实践角度探讨横向技能,立足终身学习,以全新的、互补的学习方法来理解、教授和评估横向技能的具体内容,使横向技能扎根于个体与组织“生活”,帮助横向技能从“抽象概念理解”走向“具体行动实施”。

【注释】

①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教育局2013—2016年期间开展了三轮“横向技能”研究相关报告内容整理。

猜你喜欢
个体技能发展
高级技能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劳动保护(2019年7期)2019-08-27 00:41:02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秣马厉兵强技能
中国公路(2017年19期)2018-01-23 03:06:33
拼技能,享丰收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画唇技能轻松
Coco薇(2015年11期)2015-11-09 13:03:51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学习月刊(2015年22期)2015-07-09 03:40:48
How Cats See the World
中学科技(2015年1期)2015-04-28 05: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