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纪录片中的文化记忆建构研究

2023-11-04 13:14唐仲娟王雯锐
新楚文化 2023年17期
关键词:文化记忆非遗纪录片

唐仲娟 王雯锐

【摘要】本文力图借助《布衣中国》纪录片来发现服饰系列纪录片中文化记忆的形成过程,从而传递服饰的历史价值,建立服饰的历史认同感,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纪录片作为中华文化的记载者与传播者的价值。通过对文化相关主题纪录片的探索,为宣传非遗与中华文化指明话语方向,同时通过以人文记忆为核心,树立适应于新时期话语方向的非遗意象,以此给受众留下深刻的文化印记,体现出新时期的文化底蕴与内涵。

【关键词】文化记忆;非遗;纪录片;《布衣中国》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17-0049-04

【基金项目】2021年中央高校青年教师创新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题材纪录片研究(项目编号:31920210103)。

一、理论阐释

非遗纪录片与其他媒介載体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首先,纪录片是影像化的传播,其集声音、文字、图像为一体,不仅传播影响力更为深远,而且可以从更多的角度展示出相关文化的魅力。其次,纪录片凭借纪实性的功能再现手工艺人制作非遗物质资料的场景,这种近乎真实场景的影像资料,是最真实的文化记忆。由此看来,纪录片具有记忆存储的功能、具有真实再现场景的功能、具有跨越时空对话的功能。第一,记忆存储的功能。纪录片可以存储各种信息,如图片、影像、声音等,这些符号包含了传播者想要传播的各种信息,当这些符号组合起来,形成有关的纪录片时,当中承载的文化记忆通过现代化媒介手段得以永存。不仅如此,非遗纪录片通过艺术化的手段二次创作后,使得一些非遗文化修补了断裂的文化记忆,从而以新的形式起到存储功能。第二,再现场景的功能。纪录片根据真实影像再现历史,唤醒受众对于非遗文化的记忆,在相同的历史背景下,每个独立的个体记忆都与历史紧密联系着。正因为在同一个历史场景下的集体记忆,也就意味着有共同的文化记忆,纪录片可以最大程度地唤醒有共同记忆受众的内心情感。第三,跨越时空对话的功能。非遗手工艺传承百年,与现代社会的工业化生产、快餐式消费格格不入,纪录片可以以更接近大众距离的方式,给非遗文化添砖加瓦,让更多的人通过纪录片了解非遗文化。非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纪录片赋予了非遗文化新的生命,有助于将处于相同文化场景中的受众形成集体记忆。

文化记忆(Das kulturelle Ged?chtnis)是文化研究中的专业名词,“记忆”并不是生理学中的“记忆”,而是把记忆看成是一个和历史文化等因素紧密相连的概念。记忆连接、联系着过去和现在,并且共同建构了未来。个体记忆还受自己所居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历史等许多外部客观环境信息的交互影响,个人和整个集体的记忆结构不仅分别保证其对各自生活主体同一性理解的一种重要的组成要素成分,同时自身也是其中重要的构建部分[1]。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是法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他在1925年出版巨著《记忆的社会框架》一书过程中,首次成功将“集体记忆”假说这个心理学概念直接引入整个社会心理学领域,同时提出记忆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在德国生活的埃及学者扬·阿斯曼(Jan Assmann)于1997年出版的《文化记忆》一书中对哈布瓦赫与“集体记忆”的观点做了更进一步的理论阐释,同时还将这个新概念引入了文化学这个研究新领域中。扬·阿斯曼从三个方面对文化记忆进行解释,第一,文化记忆研究的两个主要内容都是研究关于人类集体起源的远古神话传说和许多神秘古老的重大历史事件;第二,文化记忆中的文化传承发展有着一个严格规范的历史程序,文化记忆还需要文化有相对固定的文化载体形态和属于自己特定的文字符号系统表达或演示方式,例如文字、图片和仪式等;第三,集体组织中的某些特定个体成员在对特定文化记忆内容的理解掌握运用及语言阐释问题上应享有优先特权,文化记忆不但能够塑造集体认同,还能在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上形成情感凝聚力[2]。中华优秀历史传统纪录片中的文化在创新的同时兼具传统历史思维、现代拍摄技术创新与历史文化传承,体现了深厚又丰富的思想文化价值、历史价值与文化教育价值。在新时期,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纪录片在拍摄创新时同样需要自觉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自身文化艺术自信并突出文化创意设计,从而有效提升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传统及文化纪录片传播的大众影响力[3]。

如果说纪录片是一个国家的“相册”,那么非遗纪录片就是一张国家“名片”。成功的纪录片在于其中蕴含着历史与现实、地方与国家、个人与民族的记忆交互中的认同机制[4]。纪录片作为最丰富的媒介符号,是文化传播的基础,非遗文化的传播也离不开作为记忆载体的媒介符号。非遗文化建构的基础有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种,纪录片的语言符号是最直接的媒介。“布衣,在中国传统语境中,是衣服,也是平民百姓的代称。服装,是社会变迁的地图、穿在身上的‘国家史。国民冷暖、时代明暗、生活沉浮,在衣服上密密缝补,飘飘显现。无论霓裳还是褴褛。”[5]这段语言符号以开场白的形式带领观众进入一个非遗文化纪录片的世界,宏大沉着的旁白、富有诗意的讲述,将中国服饰的画卷缓缓展现在我们面前,拉近了我们与纪录片中文化记忆的距离,可见语言符号作为最稳定的传递信息载体在媒介符号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在本部纪录片中,非语言符号和语言符号对这部纪录片具有着同等作用。《布衣中国》的标题设计是整个纪录片中最吸引观众的文字标识,并且字体的设计具有中国书法艺术特有的飘逸感与力量感。非语言符号有图像符号和声音符号,图像符号比其他符号更具有视觉冲击力,是原始的影像资料。而纪录片中有大量的关于手工艺人制作手艺的特写,比如有制作黎锦的过程以及黎锦织造的特写,还有拼布传承人制作百家衣的各种细节以及制作染布时非常微小的化学反应。声音符号包括纪录片后期的配乐,声音往往有烘托人物环境、传递情感的作用,适当的配乐可以激发人的内在情感。在《布衣中国》这部纪录片中,声音符号的使用非常考究,其通过巧妙的声音符号的应用充分把匠人的情感传递给观众,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二、《布衣中国》中的

非遗文化记忆的影像建构

纪录片与其他媒介载体相比,在影像呈现方式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真实的记录可以还原事物的本来面貌,最真实的生活场景可以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对话,让观众在真实的历史场景中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在最朴素的话语中体会到匠人精神的伟大,并不自觉地代入自身生活,从而产生民族身份认同的共鸣。本章通过对纪录片《布衣中国》中相关的图像符号解析,进一步对其内在展开细致探究。

(一)《布衣中国》中的历史传承

纪录片《布衣中国》围绕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一衣一线及其手工艺技术为主要对象,传递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借助记忆为载体,在长期的生活中对人们产生重要的影响,并且借助物件传递使命感。而在纪录片第一集《浑然天成》中,海南岛上的居民阿兰向婆婆黄桂琼学习黎族特有的手工艺——黎锦,想要给自己的小女儿制作一条小筒裙。黎锦的制作极其耗费时间,首先需要采摘海南島上特有的海岛棉,经历轧籽、拉丝、加捻成丝线,选取苏木心材配以红色染料和姜黄,将苎麻染色,这才算做好了织布前的准备工作。然后经过反复的一推一拉,毛坯的黎锦就初具雏形;最后经由阿兰的装饰与美化,给小女儿的筒裙制作完成了。这小小的一件衣服,承载着三代人的文化记忆。对于国家非遗传承人黄桂琼来说,这其实就是一项技艺上的传承工作;对于外省人阿兰来说,这其实是对入乡随俗者的精神归依;可对于阿兰的小女儿来说,则是母亲对孩子一生的牵挂。筒裙所代表的文化记忆,跨越时空显得历久弥新。“在文化记忆过程中需要关注到的问题往往是在过去中国文化记忆中忽略的某些重要问题的焦点,即使是仅仅停留在同一种历史文化记忆体系框架中,过去历史文化记忆也往往是不能被每个人都依着其原样保留,通常都是被凝结成一些可以供人回忆的或附着的象征物。”[6]对于苗族银饰手工艺人、第五代传人杨光宾来说,从父亲那里继承的手艺不仅是他赖以生存的技能,更是他与父亲之间的感情寄托;而对于王玉先老人来说,每一片小小的布头,都是为新出生的孩子留下传承的记忆,就像给新生儿穿的百家衣一样,一块块五彩斑斓的拼布拼接而成,文化记忆也在被不断地被重构、积累并且慢慢地发扬光大。

(二)《布衣中国》中的匠人日常叙事

在国家公布的非遗传承技艺人名录中,很多人曾经是当地著名民间手工艺从业者,千百年来,他们仍在传承和践行着中华优秀工匠精神,这种精神是在家传传统技艺实践中所习得的。在众多手工艺人实践的过程中,技艺创新是他们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创新既是劳动人民生存和维系繁衍的有力手段,也是朴素的劳动人民在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之后的智慧结晶。例如在纪录片第一集《浑然天成》中讲述了关于莨绸的诞生,制作莨绸的工序既繁琐又需用心,首先需要纯手工染布,然后经过熟练工人的晾晒,将本地特有的河泥涂抹到布料上,晾干以后再迅速地入水漂洗。因工序繁琐,所以莨绸的价格高昂且产量有限,但是其独特的质地和触感使得这种面料很受设计师的喜欢。设计师梁子对莨绸情有独钟,他说:“这种和谐与自然完美交融的中国道家美学风格,就是今天我自己真正的想要去表现的、和中国老庄、道家一样的、具有另外一种中国美的境界。”以家庭为单位的中华传统手工艺的传人,在传统非遗艺术传递中早就琢磨出一种极具特色的艺术手法。在纪录片中,绚丽多彩的艾德莱丝绸是新疆吉亚乡的艺术代表,这种使用“扎染”手法制作出的布料颜色鲜艳、图案饱满,一般只在家族内部传承。艾德莱丝绸最具特色的地方在于艾德莱丝绸的配色,染料的克数全靠手工艺人的经验拿捏,克数过多或过少都不能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不仅染料的克数有诸多讲究,连水温的变化也会影响艾德莱丝绸的着色程度。正是如吐尔逊托合提一家这样的手工艺匠人的坚持,才能将艾德莱丝绸的制作传承下来。“这是我爷爷制造艾德莱丝绸的工具,我爷爷又传给我爸爸,爸爸又传给我。”艾德莱丝绸作坊的第六代传人吐尔逊托合提面对镜头认真仔细地展示了一种家传的原始手工织布工具,吐尔逊托合提家所产的艾德莱丝绸皆是这架织布机所造,这台织布机不仅是家族技艺传承的情感符号载体,也承载着三代人对于这项手工艺的文化记忆。

虽然在现代生产过程中,机械化的生产占据大部分的生产力,但是纯手工生产依然有其特有的人文精神。在现代社会,人们生活的精神世界已经完全被机器化的生活禁锢得像是一个密封的“罐头”,人们同时也丧失了自然生活。而纯手工制作的物品能够在批量化生产的市场中依然占据着一席之地,正是因为手工物品所特有的“温度”是工厂制造出来的产品所不具有的属性。纪录片《手工之魅》一集中介绍了设计师王敏杰对于服饰定制的理解,镜头中的设计师正在贴心地为一位顾客进行量体裁衣。“别看这个帮衬小小的一个,但是它的作用很重要,就像支撑房子的每根钢筋支柱一样,把这件小小的衣服支撑保护起来,就像能保护人皮肤的第二层肌肤一样。”得到客人称赞的王敏杰非常满足,他本人也明确表示,自家制作的西装从来没有一个顾客说过不合身,量体裁衣的服饰既贴身又舒适,也不影响做任何一项身体训练与运动。片中也大量地使用了许多特写镜头,令观看纪录片的观众在初次接触到这部优秀纪录片作品的时候,就能够对相关的非遗技艺全面清晰地深入了解,同时也如同亲身感受了量体、裁衣、制作的过程,从而被本片浓浓的传统工匠精神所深深打动。

(三)《布衣中国》中的民族身份认同

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文化记忆,而同样的文化记忆也构建出同一群体的身份认同,受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主体在日常的生产活动中不断地建构身份认同。纪录片《布衣中国》从小场景的叙事、普通的人物、生活中的物件入手,跨越了时空,连接着过去与现在,通过非常细腻的镜头语言带领我们走进每个小人物的世界,由微观到宏观,完成对非遗文化记忆的建构,让观众感同身受。年轻女孩益西德成来到中国甘南藏族自治州仁多玛乡,带领村民们依靠牦牛毛致富,甚至做出了自己的服装品牌。益西德成来到父亲的家乡,在考察仁多玛乡的过程中,决定留在这里帮助村民改变贫困的生活,益西德成也追随母亲的脚步,嫁给藏族男子,在这里定居生活。在这个过程中,益西德成由一个“他者”逐渐转化为“自我”,在不断变化和差异中完成了对自我的身份认同。庄峤云年轻时候是国民党的通信兵,新婚八天就与妻子被迫两岸分离,一别三十年,庄峤云希望再次见面时可以为妻子重新制作一件新装。这里的旗袍勾连着漫长的时间、遥远的距离,它作为记忆的媒介是不可移动的,为回忆的感情提供更加坚固的物质基础,甚至是超出记忆之外的情感记忆。

纪录片《布衣中国》与宏大题材的纪录片相比,其从小处着手、从个人的生活场景中映射出国家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作为民族服饰文化题材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成功地向观众传达了非遗文化,建立了共同的身份认同。父传子、师授徒这些传承模式都是对传统文化记忆与时俱进的复刻与发展,在时代的更迭中不断建立身份认同,同时促进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尽可能实现非遗的可持续发展。

三、服饰类纪录片中的

非遗文化记忆建构的反思

目前国内研究服饰类纪录片的较少,李天语在《<衣尚中国>:服饰文化类节目主持人的创新叙事性表达》一文中,通过引入记忆场域理论,认为服饰文化类节目只有需要通过创新的叙事逻辑架构,才能有效达成在记忆场域背景下,由物理状态转化为个人情感体验的内化和记忆的体验[7]。而苏梓灵则从人文关怀、工匠精神、情感链接和文化传承四个方面分析了《布衣中国》纪录片的文化内涵[8]。也有学者从国家形象建构的角度,叙述服饰类纪录片如何展现东方大国的文化自信、如何体现受众对于中华文化的普遍认同[9]。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特别是服装文化越来越受到关注,相关的优秀类服饰纪录片却比较少,只有结合现实环境,基于现代手段为非遗文化打造出既有丰富的内涵,又有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才能更好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服装是穿在身上的历史,所谓“布衣穿春秋,服装识中国”,服装中所包含的文化记忆可以穿越时间和空间,也可以代代传递。要想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的服饰文化,需要热爱传统服饰的人们共同努力,为非遗文化有更好的发展建言献策,建构现代社会框架下的非遗文化记忆。

参考文献:

[1]汪民安.文化研究关键词(修订版)[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

[2]冯月季,王丽雅.文化记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2(09):54-60+183.

[3]敬菲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纪录片的价值与传播[J].当代电视,2019(09):69-71.

[4]朱斌.文化记忆视域下非遗纪录片的内容生产与认同建构[J].中国电视,2022(04):87-91.

[5]越众影视.布衣中国[Z/OL].(2014-12-28)[2023-05-21].https://tv.cctv.com/2015/09/15/VIDA1442296447504861.shtml.

[6]扬·阿斯曼.文化记忆[M].金寿福,黄晓晨,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7]李天语.《衣尚中国》:服饰文化類节目的创新叙事表达[J].电视研究,2021(08):65-67.

[8]苏梓灵.勿忘初心筚路蓝缕——浅析手工艺纪录片《布衣中国》的文化内涵[J].新闻研究导刊,2017,8(15):156-157.

[9]位迎苏,万莹,曲艺.纪录片《布衣中国》的国家形象建构[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9(07):82-85.

作者简介:

唐仲娟(1977.1-)女,藏族,青海海南人,讲师,研究方向:影视艺术、艺术传播研究。

王雯锐(1995.9-),女,汉族,山西太原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民族艺术。

猜你喜欢
文化记忆非遗纪录片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以空间为媒介:从浦东的“空间记忆”到迪士尼乐园的“消费空间”
浅析哲合忍耶的苦难记忆与心灵皈依
《金字塔铭文》与古埃及复活仪式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试论粤剧《目连救母》中的文化记忆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