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萍,喻成龙,黄华军
(江西农业大学 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的:“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目前,各大高校针对课程思政教学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随着“新工科”专业课程建设的推进,超前的课程建设理念与单一的思政元素提取方式导致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融合性差,思政案例专业性低、更新慢等问题;同时,理工科类的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接受度不高。这都导致新工科背景下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较好地融合与互通。为此,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本着“传道、授业、解惑”的思想,以“如盐入水”的“传道”手段将环境专业的专业知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以期实现“三全育人”的总目标。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典型的理工科类专业,相对于人文社科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在其教学中的推进存在一定的弱势,如学生的思想政治知识储备不足、思想政治概念模糊、思想政治理论接受程度较低等。基于此,在新工科建设的浪潮下,就应当以全局观来剖析与审视专业教学与思想教育间的融合问题,这对树立学生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专业的职业素养、技能与道德具有重要意义。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传统的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中,一般教师主要注重“受业”与“解惑”的过程,往往忽略了“传道”的重要性,使得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较为单一,也就使得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较快、较好,但对课程思政的概念较为模糊,甚至不理解。同时,基于理工科的背景,学生普遍思想政治知识储备不足,思想政治理论了解程度较低。但是,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也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的有效手段。就目前而言,在发展新机遇与挑战面前,更强的社会竞争力是理工科学生首先考虑的。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理工科类学生更加重视知识技能的获取,往往忽视了课程思政教育所给予的潜移默化的提升[2]。
目前,随着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众多高等院校相继出台政策鼓励教师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以加速课程思政体系的创建[3]。但是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的专业性依然较弱,这主要是因为高校政策的针对性不强,未能与自身专业特征有机融合。近年来,作为省内唯一一所农学为特色的江西省重点建设的地方性高水平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将课程思政建设也摆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并不断探索本科教学的改革与创新[4]。不仅出台了相关的奖励政策,还在举办了多种教学比赛,以期“以赛促教”、互相学习、示范教学等,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教学中的发展。
随着“工程认证”需求的全球化发展,我国也积极探索“中国模式”的新工科体系,以期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经验”,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5]。因此,自2017年2月以来,教育部连续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及《关于推荐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但是传统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较为陈旧,其更多的是通过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且学科专业性较低。这使得“如何如盐入水般地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学科教育”这一问题成为各大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热点。
“环境毒理学”课程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必修课程之一。该门课程是研究环境污染物,尤其是化学污染物对人及其他生物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的学科[2]。通过对该门课程的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什么是环境污染物、环境污染物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环境化学物的毒性规律与预防措施,大力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观与社会责任意识[2]。基于理论联系实际,在“环境毒理学”课程的学科要求及特色的基础上,融合课程思政教学,使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融会贯通,达到协同育人的目的。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其树立专业理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通过学习进一步培养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坚定热爱环保事业的决心。
在2020年至2022年的教学过程中,将“环境毒理学”专业课教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初步实践归纳如下。
本课程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由孟紫强主编的《环境毒理学》第三版教材,课程内容包括十七个章节。实际教学中采用“7+X”教学法,即本书的第一章至第七章必讲(因为这七章基本涵盖了环境毒理学的基础知识);第八章至第十七章,根据时事热点及知识的逻辑性选择部分章节进行讲授。重点章节细化知识点,深挖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设计阶段。
课程思政建设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如图1所示。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通过预习、讲授、作业等形式,以课程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分阶段、侧重点,全面贯彻全过程育人理念。以个人修养、职业素养及理想信念为依托,充分激发学生的专业优越感与民族自信心,坚定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立足于本专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图1 全过程育人
课前阶段,提前预习激发学生自主探索欲。教师在课前建立“超新教学平台”,见图1,并在平台上上传学习资源、发布学习任务、设置话题讨论、分享学习周边小知识等,以引导学生线下自主预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还可以借助大学生慕课网络资源进行补充学习,以拓宽知识面,丰富课中的知识点讨论。通过课前学生的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中阶段,项目化教学层层递进,抓住学生的“兴奋点”。
1.设计知识点。把知识细化成点以深挖思政元素,整理典型思政素材,通过设计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法,如盐入水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知识的讲授中。
2.思政素材紧扣目标。该门课程的部分思政素材汇总见表1,通过课程思政建设以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建立健全环境伦理道德观,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环境生态主人翁的责任感,健全学生承担保障人类健康的使命担当[6]。
表1 部分思政素材汇总
3.典型案例讲授,从实际角度出发,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如何将专业课程知识学以致用。如介绍“水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内容时,让学生从专业角度出发,结合日常生活或地理环境,列举水环境污染发展及现状,并对污染行为进行深度剖析,以探索其发生的内在原理。从实际出发,以理论作为手段,激发学生的探索欲,让学生从科学的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创新创造的意识与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师生、生生互动”,以专题形式分组,让学生制作微课,多维度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团结互助及创新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精神。
课后阶段,“互联网+”助力知识巩固与再创造。新时代教学中互联网手段已经深入高等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上完理论课不等于课程的结束,借助“超新课堂”发布课后作业,学生通过自测进行知识巩固;分享科学前沿论文文献及国内外优秀课题科研成果,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和投身科学事业的兴趣;借助班级微信、QQ群等进行课后交流,有时也作为“知心大姐”“树洞”等帮助学生疏导困惑、释放情绪,或与学生讨论时事热点话题,传递正能量,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课程思政教育的主导者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行、品格都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言传身教”四字才显得尤为重要,亦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坚持运动,每天以健康的体魄、饱满的精神投入教学与生活中;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生活状况;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育人,必须要有育人的能力。
构建多维度的系统化评价体系,从学生的行为规范、思想品德、职业素养、教师的师德师风、职业能力、课程的建设质量、实施效果等七个维度构建系统化的评价体系,开发制定相关的制度标准[7]。
实施全过程的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从思政教育与思政元素融入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教学过程、质量评价、日常行为规范的角度,多方位对课程思政体系进行考核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