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逸诗
我们今天出行都是靠右走,那古人要靠哪边走呢?在先秦时期,行人走路“男女有别”。《礼记·王制》中有:“道路,男子由右,妇人由左,车从中央。”意思是说,男人走右边,女人走左边,车子走中间。
古时候人少车少,交通问题不明显,顶多需要派几个“交管人员”维持一下秩序,或是让自家随从疏导一下交通。可是到了唐朝,情况就变得棘手起来。
大家都知道,唐朝经济繁荣,长安、洛阳已经是百万级人口的大都市,每天进出城门的人、车、牲口拥挤不堪,仅靠“交管人员”的疏导显然不够。
唐太宗对此事十分担忧,宰相马周提出建议,规定以从内向外看的方向为准,出入宫门和城门必须“入由左,出由右”,这就是后来说的“来左去右”,这大大提高了人们进出城门的通行效率。
另外,唐太宗还在此基础上颁布了“道路交通法规”——“凡行路巷街,贱避贵,少避老,轻避重,去避来。”
这个交通規则对形成良好的行路秩序具有重要意义,其中部分观念今天依然在沿用。
如果有人违反交通规则怎么办?古人早就想出了应对方法——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要被打屁股。
这可不是玩笑话。《唐律疏议·杂律》“违令” 条规定:“令有禁制,谓《仪制令》‘行路,贱避贵,去避来之类,此是‘令有禁制,律无罪名,违者,得笞五十。”如果你没有特殊的缘由而在街道小巷中快速骑马驾车,违背了“贱避贵”等交通规则,要被处以竹板或荆条抽背50 次的处罚。后来唐太宗把打背部改成打屁股。
更能体现古人对交通安全持严谨态度的一点是:在古代驾马车和在现代开汽车一样,也需要“持证上岗”!
秦朝的《除吏律》中记载:“御人技术四次不过关,撤销驾驶资格,罚四年徭役并处罚金。”如此看来,平平无奇的马车夫可都不算普通人,必须车技了得。马车夫要是表现得好,得到了主人的赏识,还有机会加官晋爵呢!春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晏子有个车夫,就因为得到晏子的赏识而当上了“公务员”。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不管在古代还是现代,交通安全问题都必须引起重视。小朋友们,遵守交通规则,你们做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