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胜勇
清晨,我们拨开第一缕晨雾,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来到了“中国金丝楠木第一村”—贵州台江县登鲁村。初冬时节,看到的依然是苍翠的树林。村庄就隐藏在这崇山峻岭之中,一种原始的纯粹之美,宛如闺中的苗家少女在这里静候客人。
我们穿梭在古树林中,阳光穿过一片片树林,煞是好看。微风过处,在摇曳的树影下,远处的村庄若隐若现。远处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沾染了或红或黄的颜色,一大片一大片,仿佛大师笔下的丹青随意涂抹上淡淡的云彩,美到了极致。
“楠木香四方,登鲁蕴宝藏”,这就是登鲁村的真实写照。登鲁,又名登禄,是一个距台江县城11公里的古老苗寨。全村126户,人口630人。这里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植被类型多种多样,被列为国家一、二级保护的主要树种有金丝楠木、秃杉、红豆杉、红树漆等,名贵中药材有天麻、杜仲、人参、麝香等。这里原始森林资源丰富,被列为省级林业树种重点保护村寨。苗家人居住的是吊脚木楼,依山而建,全系木質结构,古朴典雅,冬暖夏凉。在建造中,吊脚木楼不用一钉一铆,房子框架全部用榫卯连接,坚实牢固,建筑风格有浓郁的民族元素,别具一格。
这个村庄是一个楠木群落。从台江县城翁里河支流“打岩沟”顺流而上10余公里,就来到了登鲁村。走进村子,只见青石板铺就的石阶干干净净,十分清爽,石阶两边古树参天,山涧小溪潺潺流过。据村里老人说,村庄里现存有大小金丝楠木3000余棵,其中,两人以上合抱的金丝楠木有200多棵。据考证,这里是目前国内发现在村边作风景树仅存的最大天然金丝楠木群落。在中国建筑史上,金丝楠木一直被视为最理想、最珍贵、最高级的建筑用材,在宫殿苑囿、坛庙陵墓中广泛应用。根据《博物要览》记载,楠木有三种:一是香楠,木微紫而带清香,纹理也很美观;二是金丝楠(桢楠和紫楠的别名),木纹里有金丝,是楠木中最好的一种,有的楠木材料自然形成天然的山水人物花纹;三是水楠,木质较软,多用其制作家具。古代帝王龙椅宝座都要选用优质楠木制作,同时还是修建皇家宫殿、陵寝、园林等的特殊材料。楠木的生长条件十分苛刻,即使在同一座山里,也只在一片岩石的缝隙中生长,翻过山岭它就无法存活。
登鲁村古老的历史,还缘于苗家人的铜鼓。铜鼓是登鲁村的一个古老的文化元素。苗家人有句老话—“未成有寨先有鼓”,其深刻意义不言而喻。村里现存有一面铂金铜鼓,至今保存了450余年。1951年,运至贵阳参加展览获得了大奖。苗族铜鼓的存放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是由村中德高望重的“全福人家”珍藏,如遇村中有重大节庆活动,就将铜鼓“请”到踩鼓场中,鼓声响起后,精心打扮的男男女女才陆续登场开始踩鼓。这里的苗族铜鼓舞有别于其他地方,其节奏缓慢,参与踩鼓的人舞姿稳健,表情严肃,身着五彩斑斓的服饰,佩戴琳琅满目的银饰,呈逆时针反向跳舞。这一传统从远古一直延续下来。
在村中的“三桥”边上还有一口古井,当地人称之为“生命泉”。据村里的老人讲,很久以前,村里有一位80岁高龄的老人,躺在病床上口干舌燥,家人见状皆认为老人已病入膏肓了,此时只听到老人说要喝三桥边上那一口古井里的水,三儿子为了躲懒,就从家中水缸舀一碗水递给老人,老人喝了一小口,感觉不对,就对儿孙说,这不是三桥边上那口古井里的水,老二急速赶到那口古井舀上一碗水带回到家里递给老人,老人喝了那口水井里的水,气缓了过来,脸色红润,精神振作,直至6年后才去世。村里人一传十,十传百,于是便有人就这口井称为“生命泉”。我们这群人听到这个故事后,争先恐后赶到“生命泉”边舀水。一口凉水下肚,沁人心脾,一天的疲惫随即烟消云散,精神振奋起来。
行走在山寨的青石板路上,聆听山寨古老的传说,远处一阵阵楠木的清香扑鼻而来,古朴、厚重、幽静的登鲁村竟让我如痴如醉,我的思绪早已飘飞到了那远古的时代……多想与村里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共享这如诗如画的仙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