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高效渗入

2023-11-03 19:27岳金春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23年8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传统

岳金春

小学道德与法治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学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的宏大宝库。道德与法治现行统编版教材已包含大量相关文化元素,但这只是为课堂效果的呈现准备了基本材料。教师固然要意识到,教材的编排既反映了增进中华民族价值认同进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也是优化教学设计,丰富学生的理论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具体需要。更重要的是,作为编排意图落地的直接执行者,教師要有将优秀传统文化自然融入课堂、高效丰富课堂的可行办法。

一、围绕教材,丰富课程资源

在教材基础上,能作为课程资源引入使用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备课阶段教师要以“多多益善”的心态充分挖掘,历史人物、文化遗产、民间故事等有益材料来者不拒,在坐拥大量素材的基础上,按课程目标具体增删。教师只有深度而充分挖掘相关传统文化内容,善用身边的传统文化资源,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实际适时融入,才能更好引导学生与传统文化在情感上实现共鸣,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传统文化的感召力。

如教学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前,师生一起多多搜集资料,教学时借助多媒体演示中国文字的发展史,引导学生认识文字的来源、字体的演变、字形结构的特点等方面知识,文字的多样化、汉字意义、汉字影响一一在课堂中多角度地呈现,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字悠久历史的了解,在学生心中播下热爱祖国文字的种子。又如教学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我们当地的风俗》,因属于学生相对熟悉的话题,结合具体活动的教学更有效果。笔者就以尊老敬老为例,让学生回忆自己身边有哪些尊老敬老的风俗和活动:重阳节又叫敬老节,每年的这一天,我们都会为家里的老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每年的端午节、中秋节、春节,都要去看望不住在一起的爷爷奶奶,还会提上大包小包的礼物;吃饭时,要先请老人入座,还要请最年长的坐主位,先动筷子……通过回忆节日和日常生活的敬老习俗,引导学生讨论发现尊老敬老的习俗无处不在,已经融入日常生活,成为一种习惯,明白风俗具有传承美德的作用。

二、情境教学,强化文化认同

道德与法治学科涉及的领域广而复杂,学生如难以在文本内容中直接体验道德情感和法治的关系,久而久之学习兴趣必然下降,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基于此,教师在实际教学时要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把道德与法治的知识直观、具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如教学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我们神圣的国土》一课,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中国地形图,让学生指出自己的家乡所在的位置,交流家乡的名人。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学过的描写祖国河山的诗词,把诗词中描写的名山大川在地图上找出来,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强化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又如,教学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门中《弘扬优秀家风》一课,可用影视剧如《白鹿原》中村民在祠堂商议事项前强调乡规民约的视频片段,让学生感受传统中乡规民约对一个家族的重要性,再为学生讲解历史上较为著名的家书、家训,譬如诸葛亮的《诫子书》。这样的情境式教学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具象化,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

三、立足生活,促进知行合一

道德与法治教学要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加强课内课外的联结,丰富学生实践体验,促进知行合一,尤其应立足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进一步强化知识运用与迁移,丰富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理解。以劳动教育为例,这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题之一,意在通过劳动者的创造,体会劳动者的勤劳、辛苦,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产生尊重劳动者的情感,促进良好品格的形成。学生如在劳动中增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激发内在驱动力,能进一步体会自强不息等传统美德的魅力。

如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少让父母为我操心》一课的教学,教师可让学生交流课前拍摄的父母工作时的照片或视频,或让学生讲述自己亲眼目睹父母或其他劳动者劳动时发生的事情,从而激发对艰辛劳动的认识,提高学习的兴趣。通过问题的思考、讨论,让学生更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让学生能够自订计划,让计划变成行动,提升劳动意愿。同时,学生也可从中体验父母的辛苦,继而产生用实际行动去体贴父母的想法并付诸行动。

四、转换模式,提升教学效能

道德与法治课对学生的思想培育和价值观树立具有直接的教育作用,特别需要教师把握思想教育基本特征,实现说理教育与启发引导有机结合。基于此,教师要大力创新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文化情怀真正落地生根。

(一)时政热点进课堂,培养时代责任感。道德与法治课具有政治性、思想性和综合性、实践性,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特点,把时政热点融入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科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时代责任感,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的德育价值。如教学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我们神圣的国土》一课,可结合妈祖文化活动周等热点,向学生们介绍闽台一家亲的历史以及两岸关系的发展,让学生了解到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海峡两岸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二)通过课外读物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认知水平,介绍相关课外读物,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给学生推荐讲解、弘扬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籍,在增强学生道德感、法制观念的同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实现文化的传承。如教学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我们神圣的国土》一课,学生虽然有了“热爱祖国”的概念,但是对这四个字背后蕴含的道理认识并不清晰,热爱祖国的概念相对比较模糊,不知道在具体实践中应该怎么做。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大好河山和不同地区的美景,向学生推荐描述奔腾黄河、万里长城等祖国风光的书籍,让学生摘抄印象深刻的句子,并结合生活实践和阅读经验展开思考,写出读后感,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利用阅读、写作增强文化底蕴,体会爱国情感的内在含义。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传统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老传统当传承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